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经有三个前美军士兵,站在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前,其中一个问道:你已经宽恕那些抓你做俘虏的人了吗?第二个士兵回答:我永远不会宽恕他们。第三个士兵评论说:这样,你仍然是一个囚徒!显然,回答“我永远不会宽恕他们”的士兵心中有“狱”,所囚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事实也是这样,不宽恕别人就是不放过自己。  相似文献   

2.
吴正银 《天风》2003,(7):34-35
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少年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说:我送你四句话吧!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少年回答: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和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就会减轻自己的痛苦;当我欣喜若狂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狂喜就会变得静如止水?智者微微含首;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成自己”。少年沉思片刻说:把别人当成自己,就可以真正地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对吗?智者以慈善的眼光应诺;继而说:第三句话是,“把别人当成别人”。少年接着说:这就是说,要充  相似文献   

3.
你不需要活在别人的认可里,快快乐乐地为自己活,潇潇洒洒地“自恋”,哪怕别人把自己当成“精神病患者”,你也要做一个快乐的人。如果你追求的快乐是处处参照他人的模式,那么你的一生只能悲哀地活在他人的阴影里。事实上。人活在这个世上,并不一定要压倒他人,也不是为了他人而活,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对自我的珍惜。  相似文献   

4.
“我的人生比我自己想象的都要顺利得多,我自己感觉到这个就是佛菩萨的加持。为什么佛菩萨能帮助你?因为佛教就是要让你的起心动念更加的纯正。如果你心中所想的都是为别人考虑,帮单位考虑,看起来你不考虑自己,可是恰恰你自己获得的东西就最多,那是别人反馈回来给予你的。”  相似文献   

5.
你不需要活在别人的认可里,快快乐乐地为自己活,潇潇洒洒地“自恋”,哪怕别人把自己当成“精神病患者”,你也要做一个快乐的人。如果你追求的快乐是处处参照他人的模式,那么你的一生只能悲哀地活在他人的阴影里。事实上,人活在这个世上,并不一定要压倒他人,也不是为了他人而活,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对自我的珍惜。一个人是否实现自我,并不在于他比别人优秀多少,而在于他在精神上能否得到幸福的满足。  相似文献   

6.
我曾读过这样一篇报道:1987年1月,2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你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出人意料地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学者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注意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个故事给笔者深刻的启示: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好习惯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7.
必言 《天风》2003,(6):30-30
圣经上曾说:“原来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雅3:2)可是谁又能制服自己的舌头呢? 今天晚自习结束时,突然班上两位同学吵了起来,原因是因为其中一位同学说另一位同学在别人祷告时看英语书。两个人就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你是什么东西,我……”另一位言:“你是什么东西,我要你管……”两人互不示弱。同学好多去劝架,才平息了……  相似文献   

8.
下面的测验反映你的真实个性,检查你是不是一位好伙伴,与你在一起的愉快程度如何及你与别人相处得怎么样。只顾回答“是”或“不是” 1 对别人的谈话是否常感到厌烦? 2 是否真正喜欢和欣赏自己的工作? 3 是否有担心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一位胎生的盲人在他的朋友家里聊天直到夜色苍茫。临别时,他的朋友说:“让我给你点上一盏灯笼照在路上走。”盲人回答说:“我的眼前始终是一片黑暗,提一盏灯笼有什么用?”朋友说:“你提着灯笼在路上走,别人会老远就看见灯笼,不至于撞在你的身上。这样可以照亮别人,保护自己。”盲人欣慰地笑了:“很好很好!照亮别人,保护自己!”于是,盲人就提着燃着的灯笼上路了。虽然他依旧是艰  相似文献   

10.
应答的技巧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经常需要回答别人的提问.有些问题回答起来比较容易,而有些问题因其刁难古怪而令人发窘,这时,你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或许,它会将你带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一、转嫁疑问转嫁疑问是指在言语交际中,闪避正面应答,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不置可否,把疑问转嫁给第三者,自己坐收其利.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日本记者在问及我国发展核武器情况时追问道:“听说中国要爆炸第三颗原子弹,你能告诉我具体时间吗?”陈毅说:“中国爆炸了两颗原子弹,我知道,你也知道.第三颗原子弹可能也要爆炸,何时爆炸,请你看公报好了.”原子弹何时爆炸,这本是中国的军事秘密,对这样明显不能直接回答的问题,陈毅同志用顺水推舟、转嫁疑问的办法进行了巧妙回答,既坚持了原则,又使话语妙趣横生.二、不妨幽默一次  相似文献   

11.
一个叫威廉·约翰的青年请教培根,他说他虚荣、好斗、嫉妒心太强。他讨厌自己心中常常冒出邪恶之念,可又无法改变自己,怎么办?培根说:“孩子,你敢于坦率地道出这些,已表明你不是一个邪恶的人。其实,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是极善良或极邪恶,而是介于善良和邪恶之间。”约翰兴奋地问:“那么,我是一个很正常的人?”培根摇头:“我只是说你不是一个邪恶的人,你可以努力成为一个善良的人。”约翰有些丧气,他问:“善良有些什么特征?”培根告诉他,譬如,如果一个人对外邦人也能温和有礼,那么他就可以称作一个“世界的公民”———他的心与五洲四海是…  相似文献   

12.
智慧语丝     
正凡是自己说不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是没有意思的生活;凡是自己说得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是有意思的生活。——胡适不要用你喜欢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而要用对方喜欢的方式来对待他。——乐嘉如果一个一直对你不好的人偶尔对你好一次,你会无比感动;如果一个一直对你好的人偶尔对你不好一次,你就会无比愤怒。——木心不要光研究胜利者的传记,也要研究一下失败者的传记。胜利者的传记里有很多夸张的东西,而失败者的传记里有很多东西都是真实的。我的经验是,碰到任何困难都要赶快往前走,不要欣赏让你摔倒的那个坑。——黄永玉  相似文献   

13.
给自己打气     
十年前,我已经三十岁,但一事无成。虽然喜欢读书写作,但不知怎么做,才能提高自己的读书效果和写作能力。读了很多书,不知有什么用;写过许多文章,但没有勇气投出去。直到有一天,一个经常发表通讯的熟人鼓励我投稿。我说:“我又不认识编辑,投出去也不会发表。”他说:“不是那样,我在编辑部一个人都不认识,现在不也发表了 100多篇文章吗?只要你努力,以你的实力,发表文章没有什么问题。”然后,他拿出了他发表的东西给我看。他说的话对我作用并不大,但是他发表的那些作品却极大地刺激了我。因为我发现他写的那些东西自己是…  相似文献   

14.
抓住现在     
一个人最宝贵的时光是现在。一个人最应珍惜的东西也是现在。如果你轻易地放走了现在,你将会一事无成和碌碌无为。因此,对于每个人,现在,是多么的重要,是多么的价值连城,又是多么的稍纵即逝。现实生活中,有相当部分人,总是强调明天是美好的,未来是美好的。殊不知现在也同样是美好的.因此、他们不是用现在来多看一点书,来多学一点东西,无不断提高自己的经验和技能,而是用来追求吃喝玩乐,用来追求自在逍遥,用来追来“潇洒”快活。我常常为抓不住现在,十分地苦闷,十分地懊恼。因为在已逝去的许多现在中,好分东西没有学到,好…  相似文献   

15.
倾听心海     
我们一天的日子是怎样度过的?我们整天忙忙碌碌,有了闲暇便找些事情来打发时光,看电视,读小说,或者聊天,夜深了便睡觉。第二天起床又是同样的过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有没有问过自己,这就是要我过一辈子的生活吗? 抽点时间了解你自己,了解你的所思所想所渴望;弄明白你自己所真正要追求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是你自己所渴求的东西而不是别人期望你获得的东西。否则,你为之奋斗一生的东西可  相似文献   

16.
做比说重要     
如果你想说明你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行动比用语言更有力。有很多时候,你想通过别人的认可来获得自信,这是很正常的心理,但一定要注意的是,如果别人不认可,你也一样还是你。坚定做一个自己,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自己最想做最能做的事情上,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别人怎么看,随他。  相似文献   

17.
王飙 《思维与智慧》2005,(12):41-41
我喜欢旅行,每年的暑假都会出去走上一段时间。而每当我旅行结束回到家的时候,常常会有人问:“你这次旅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听到这样的问话,我常常也会不假思索地笑着回答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去了自己渴望去的地方,我感受到了自己不走出家门就感受不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刘行 《天风》2000,(12)
有一篇《盲人点灯》的故事:“一位盲人坐街乞食,身边常点一盏灯,过路人问他:‘你既不能见白日黑夜,有灯无灯对你都无分别,你点灯是为着什么呢?’盲人回答:‘我点灯,不是为光照自己,而是为使人看见我,不会成为他们的绊脚石。’” 盲人点灯,让路人诧异不解,盲人回答,我点灯,不是为光照自己……岂不更让路人自惭形秽。盲人不愿成为绊脚  相似文献   

19.
拒绝有方     
拒绝他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家有事求你,而你又不愿意效劳。怎么办呢?从自己角度出发当然是拒绝为好。可拒绝又会伤及对方自尊,假如不讲拒绝艺术的话,难免会埋下“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祸根。拒绝别人,实在是一件艰难的事,不是得罪别人,就是为难自己。  相似文献   

20.
正你不需要活在别人的认可里,快快乐乐地为自己活,潇潇洒洒地"自恋",哪怕别人把自己当成"精神病患者",你也要做一个快乐的人。如果你追求的快乐是处处参照他人的模式,那么你的一生只能悲哀地活在他人的阴影里。事实上,人活在这个世上,并不一定要压倒他人,也不是为了他人而活,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对自我的珍惜。一个人是否实现自我,并不在于他比别人优秀多少,而在于他在精神上能否得到幸福的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