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矿区大多是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区域。这部分区域因经济发展、人口增加、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众多问题,原有的生态环境被打破。通过对恶劣生态区域在植物景观重新构建方面的生态设计研究,提出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研究建议,重点对矿区等植物景观生态设计,并进行有价值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淮安工业园区发展大道景观设计为例,着重从植物要素角度出发探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文章以淮安工业园区发展大道为背景结合植物的空间结构、形态、色彩等方面来探究如何通过植物造景将城市道路景观打造成富有特色且生态宜人的景观空间。  相似文献   

3.
从苏北东台市的基本概况入手,深入理解城市精神、用心感受生活,注意景观植物的选择,以及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结合发挥其综合作用,分别从古树名木、本土植物、四季植物、藤本植物等重点分析东台城乡片区的植物景观设,从而建立一种布局合理、生态和谐、延续文脉的植物配置模式。以最大限度展现空间的意蕴魅力。  相似文献   

4.
魏丽 《美与时代》2024,(1):65-67
分析公共绿地、家庭花园和屋顶绿化等可食性景观的空间载体特点及其在社区中的作用,阐述生态可持续性、人文关怀、多感官设计等设计理念在可食性景观中的应用,探讨植物选择与配置、水资源管理、植物生长和食用安全性管理、防护设施和养护管理等关键技术手段在可食性景观设计中的作用,以为社区可食性景观的设计和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针对强化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展开深入研究,先阐述了生态住宅小区绿化的功能,如生态环境功能、休闲活动功能、景观文化功能、健康保健功能等,然后结合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了几点建议,主要体现在对绿地规划进行合理布局、合理安排绿化植物、运用不同的绿化形式、合理选择乡土植物、小区绿化植物的维护工作等,保证较高的绿化效果,确保生态住宅小区建设水平的稳步提升,保证民众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李彬 《美与时代》2013,(2):66-68
据王世懋《学圃杂疏》记载,娄东私家园林的植物景观具有经济性与审美功能,种植方式多样,生态栽培,突出梅、兰、竹、菊等四方面特点。这些记载,既有王世懋自己的旅途体会,也有受社会发展水平和时代潮流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太仓私家园林植物种植的传统和设计手法值得我们在今天的景观建设中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作为现代园林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湿地生态公园,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人性化的植物景观营造维持着其特有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文章以南京市鱼嘴湿地公园为例,探讨了在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方面人性化的要点,力求创造出绿色、和谐的生态型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型的公园类型,城市生态公园不仅具备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功能,还在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城市乡土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型城市公共绿地系统,展示生态文化景观方面独树一帜。以衡阳南湖生态公园为例,从功能分区、植物景观、服务设施三个方面,探讨基于生态文化体验的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旨在为同类型的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城市河道是城市的重要脉络,是城市空间联系的纽带。在城市滨河景观改造过程中,应结合其地域及基址条件综合考虑。现以荆襄河生态公园规划为例,初步探讨滨河景观规划中地域认知与场地理解问题,规划在充分调查现状基址条件及可利用的景观资源基础之上,力求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植物、园林建筑、景观雕塑、铺装、水体等关键景观的设计,进行公园空间塑造,探讨具有地域特质的园林空间营建。  相似文献   

10.
乡土植物景观营造是新农村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把乡土植物应用于新农村景观建设中,不仅保护了当地乡土景观文化,同时也推动了新农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衡阳新农村植物景观营造应当基于当地地域特色,理性分析当地民族特色以及人文风俗。而乡土植物景观的重塑,不仅能使农村具有独特的乡土风貌、景观资源得以传承,同时也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摆脱模仿城市景观营造模式,建立乡土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植物设计中,空间感的营造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具有美感的空间塑造更能在艺术感上体现出植物对于景观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当下,人们对于建设绿色城市越来越重视,植物的美化环境作用和观赏性也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点对象,科学合理地利用植物与周边建筑物在空间上营造的立体性和美感,是植物在空间景观上能够营造的作用。因此,通过将建筑与植物等自然景物进行结合,有助于彰显城市的生命力并且改善城市的污染问题,加强城市在景观设计以及空间布局上的合理性及协调性。因此,植物的景观设计成为了更多城市建造者的首选,但一直以来研究者对于植物营造空间景观的作用上存在着误区,尤其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忽视植物的生物学性质简单地将植物视为建筑材料;另一个就是过分追逐细枝末节,没有将植物的设计融入到周围的空间布局之中。因此,想要营造一种植物在空间景观上的美感必须全面考虑各种要素,尤其是在景观的空间作用上。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乡村景观生态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方面乡村景观改善了乡村居住环境,与此同时,乡村景观生态资源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冲击。文章从分析乡村景观生态特征和现存问题入手,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和探讨了以保护生态资源为前提的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
当下,低碳节能已成为社会的主题,关系人类发展的未来。城市绿地景观作为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生态质量的主要内容,本身就应该体现节能、低碳的主题,对人们环保观念的培养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以济南市泉城公园为例,主要从植物绿化、空间布局、景观设施等几个方面对低碳节能型园林景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意识到生态景观为城市带来的双赢影响,对生态环境的修复愈发重视。在保留城市河道的基础上,对河道进行重塑,并加入了生态湿地、生态护坡等修复改造工程措施,结合周边需求,设置亲水广场、儿童游乐区、绿色健康跑道、自行车赛道等互动场所,加强景观与人的互动,丰富了河道自然形态的同时提高了滨河魅力。滨水空间是市民的公共财富,应该开放河道绿化系统,结合人文区域,充分发挥出每个区域的特性,展现出其个性的滨水景观空间,挖掘滨水空间的资源优势,通过合理的景观植物规划,沿河道的生态修复,展现出城市滨水区在城市中的作用,激活滨水周边的环境,使滨水区域更加容易融入城市中,改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5.
生产性景观的应用,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了"生产性"这一方面,它是结合自然植物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产物。生产性景观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注重体现出人类智慧,将人文精神体现于城市环境设计和规划当中。在对生产性景观中植物要素的应用过程中,要注重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发挥生产性景观中植物要素的功能和作用,与城市环境设计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生产性景观应用的目标,更好地促进城市化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市景观更新对于城市的绿色、健康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将生态理念运用到城市景观更新设计中是必要的,因为它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景观更新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通过保护城市景观的生态完整性、更新利用废弃的城市景观空间、借助科技、使用绿色生态材料等方法去解决。只有将生态理念运用到城市景观更新设计中去才能更好地保护城市景观的生态环境,构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对城市景观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我国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当中,乡土植物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城市园林技术还是很不成熟,需要改进。文章指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现在面临的一些问题,对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及其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试探讨如何通过运用生态设计的手法,通过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理论,来对城市空间的基本单元进行设计,以实现设计和生态功能的协调。通过对郑州东陈伍寨公园进行分析,对公园的景观进行模式化的分割,并对景观破碎化效应进行试验,以模块化的景观绿地作为基本元素,以公园园路作为景观廊道,将绿地斑块进行链接,使整个公园结构呈现出网格状的景观格局,增加景观生态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对于城市而言,工厂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一定污染与破坏,制约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城市发展过程当中应特别注意工厂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需于生态修复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工厂的景观改造。文章简单阐述了生态修复的概念,指出了基于生态修复的工厂景观改造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并就生态修复理论基础上工厂景观改造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于露 《美与时代》2014,(4):37-37
植物造景在河流景观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会单独存在于河流景观中,必然要与其他景观要素之间发生关系。而这种关系又恰恰影响着对植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