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引言。在研究有关神国度的课题时,会遇到有关神国与教会之间关系的探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早在初期教会时就已经开始,由于“在保罗死后的那一个世纪中,末世论的主题,仍然保持相当显著的地位。”因此,在最初的三百年,流行于教会中的观点是:教会与神国不是同一件事物。时光的流逝冲淡了基督徒对耶稣即刻再临的渴望,他们观念中末世观的地位逐渐降低,终于在奥古斯丁时代接受了神国也具有现世性的现实,承认了教会与撞人历史的神国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联。甚至,“从奥古斯丁到改革宗信徒,曾经普遍认为神国和教会大致上是同一件事。”但是,经过了中世纪漫长的沉思后,对神国与教会的关系又有了更透彻的认识。因为单方面强调末世性或是现世性已被认为是不符合《圣经》的,基于此,在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自然就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严青 《天风》2004,(6):23-23
传道人应该作信徒的榜样。保罗说,首先是在言语方面。传道人在教会第一要紧的是,作话语的执事。讲台上的工作就是话语的事奉,讲台下的教会生活,与信徒的交通、同工之间的话动,也是靠言语来传递我们内心世界,正所谓的"言为心声"。另有一个更为要紧的是,信徒对待传道人所讲的话不分台上台下,换言之,传道人在台下所讲的,信徒也在留意。  相似文献   

3.
要把教会变成一个"同心圆"型的教会,在这个"圆"型教会模式中,以基督为中心,神职人员和教友虽然职份不同,却以和谐合作的关系,共同肩负起教会的责任和使命。一、平信徒的身份地位平信徒"指圣职人员及教会所规定的修会人员以外的所有信友。平信徒藉洗礼与基督结为一体,成为天主子民。以他们自有的方式,分享基督的司祭、先知及君王的职务。他们也肩负整个基督子民,在教会及世界上的使命"。这是梵二文献《教会宪章》对平信徒的描述,强调了教会是"天主的子民"  相似文献   

4.
《中国天主教》2009,(4):8-9
一、圣经的启示 圣经对于圣母死亡和升天的数据,可以说是没有明确的记载。教会钦定圣母升天为信理的根据,更是教会的传统及其信仰意识。所谓信仰意识,即是指各地的信徒均不约而同和长时期地如此相信,亦在礼仪中如此庆祝。由于教会相信圣神是临在于教会内,因此,圣神不可让教会及全体信徒数世纪皆生活在错误的道理之中。  相似文献   

5.
李燕峰 《天风》2014,(2):5-7
<正>如何构建一个既有教会传统,又融合时代元素的整全的教会文化,将成为教会在当下的最大挑战。自二十世纪80年代教会复堂以来,中国教会,尤其是城市教会,信徒人数快速增长。这是众肢体所喜闻乐见的,但随之而来的一个挑战便是:当教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出现了"瓶颈"——明明有很多新的信徒加入教会,可信徒人口基数增长却并不显著。由此,不少人戏称教会是"铁打的牧师,流水的信徒"。可见,现今的教会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信徒流失问题。而对于信徒的流失,农村教会和城市教会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正>一位牧者在文章中提到牧师放弃侍奉的一个原因是"没有朋友",作者说:"很多牧师没有发展有意义的友谊,没有找到那些可以让自己在他们面前很放松的人。如果没有这样的释放通道,筋疲力尽的几率会更大。"看到这里,令我感触颇多。可能很多人会说,牧者有很多朋友,教会里的弟兄姊妹都是他的朋友。但事实上,在信徒与牧者之间,大多数的关系就是服侍与被服侍的关系,真的能够成为牧者交心朋友的信徒实在很少。有人会说,同工可能会成为牧者较能交心的同行者。他  相似文献   

7.
刘晓东 《天风》2006,(6):27
信徒是被称为“门徒”、“弟兄”、“圣徒”、“蒙选者”并“那些得救的人”。他成为教会的一分子是凭借着他的信心。他与神的关系是相信。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多余的,一个信徒怎么能不信神呢?这就有了是不是真信的问题。这个信的解释是在神面前完全地降服,是百分之百地信。在信心过  相似文献   

8.
李华 《天风》2014,(2):11-12
"功夫"好的牧师,教会需要,但是教会更需要的是能够进入信徒生活,并真心实意关心他们的行动和能力的牧师。基督教活动场所的合理布局,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教会工作的重要保障。如果缺乏基本的活动场所,或者堂、点布局不合理,就无法真正地团结引导信教,大量信徒流失也就不奇怪了。三、提升教会的牧养能力基督教非常注重讲道,因为"信道是从听道而来"。一个教会是否有凝聚力,能不能吸引人,讲台的牧养能力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今天信徒的结构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信徒思想也越来越活跃。  相似文献   

9.
李华 《天风》2014,(2):11-12
"功夫"好的牧师,教会需要,但是教会更需要的是能够进入信徒生活,并真心实意关心他们的行动和能力的牧师。基督教活动场所的合理布局,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教会工作的重要保障。如果缺乏基本的活动场所,或者堂、点布局不合理,就无法真正地团结引导信教,大量信徒流失也就不奇怪了。三、提升教会的牧养能力基督教非常注重讲道,因为"信道是从听道而来"。一个教会是否有凝聚力,能不能吸引人,讲台的牧养能力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今天信徒的结构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信徒思想也越来越活跃。  相似文献   

10.
近三十年来,不管信徒增加多少,不少教会基本上采取比较传统的以"讲台为主、探望为辅"牧养模式,对这种方式有人戏称为"圈养"。探望固然重要,但众多信徒仅靠一两个教牧同工岂不是"蜻蜒点水"?故目下一些信徒抱怨教会没有"家"之温暖感,教会的凝聚力随之下降。不时发现有信徒走失或离开,少数的甚至被异端邪教所引诱而误入歧途。为此,我们有必要反思和改进教会的牧养模式。本期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丰富教会牧养事工",相信会对有负担的同工同道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1.
利未 《天风》2016,(7):38-39
正教会是永生神的家,也是众圣徒的心灵之家,可总是有人要离家而去。教会信徒流失也是牧会实践中的棘手之事。有人说,我要去别处聚会,那里有圣灵,那里有爱心;有人说,我要在家里独自仰望神,上教堂只是形式,形式不重要;有人说,我参加网络教会,可以听到很棒的讲道,可以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互动,我还能在网络教会里担纲主礼、讲道、献唱呢。可是,我想对你们说:"别走,教会需要你!"不完美的有形教会教会分为有形教会与无形教  相似文献   

12.
最近有些地方,特别是农村的教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分裂现象。某镇共有四五千信徒,到目前为止据估计其中已有二三千人离开了原来的教会,并且一些人仍在喊着:“出来!”要弟兄姊妹们从“属世的教会”出来,加入“属灵的教  相似文献   

13.
<正>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把教内一些非专职教牧称为"平信徒",大多数时候,这词是用于自谦或推诿,如当人说"我是平信徒"时,其潜台词可能就是"你不能以专职教牧的要求来要求我"!那么,圣经里有没有"平信徒"?"平信徒"注定得"平凡"吗?谁都清楚,圣经中找不出"平信徒"一词,这词在教会史上何时或如何形成,笔者没有考证过。或许这是早年教内出现"圣职阶层"之后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20,(7)
正曾经有位传道人在分享时对会众说:"你们当中谁在信仰中从来没有怀疑的,请举手。"结果全场一片寂静,很长时间都没有一个信徒举手,以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心。于是他说:"这就对了,怀疑是基督徒信仰历程中必然会经历的事。"不过在事后,有些信徒却对传道人的观点提出意见,认为怀疑是信心软弱的表现,而传道人不该将这个问题拿出来说,这对弟兄姊妹的生命成长不利。不少教会在教导中也  相似文献   

15.
崔元荣 《天风》2014,(5):24-25
<正>《天风》2014年3月刊刊登了《爸爸去哪儿了?》一文,值得一读。文中说:"由于缺乏较扎实的神学训练,我们对信徒的教义辅导每每只说‘是什么',很少解释‘为什么',这就无法满足男性强烈的理性求知欲。我们强调神的慈爱、怜悯、温柔多于神的公义、圣洁、可畏。强调谦让、忍耐、宽容等母性本质,而很少提到刚强、勇敢、奋斗等男性特征。"由于版面所限,我仅就"我们只强调神的慈爱、怜悯、温柔多于神的公义、圣洁、可畏"这一片面教义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这一片面教义旷日持久地在教会发酵,以致有的讲台工人说:"哪有满有怜悯、满有慈爱的神会惩罚他的儿女?难道我们的肉身父亲会咒诅他的儿女吗?因为我们所处的是恩典时代。"  相似文献   

16.
王芃 《天风》2016,(11)
正《基督教史——初期教会到宗教改革前夕》(胡斯托·冈萨雷斯著,赵城艺译)中有一些脍炙人口的小故事,比如著名的古代教父金口约翰和他的母亲安苏莎,一改我们以往对古代教父的刻板印象,读来亲切有趣。安苏莎(Anthusa)没有奥古斯丁的母亲莫妮卡那么出名,但也是教会历史上一位敬虔的母亲。"金口约翰"(约347年-407年)的本名是John Chrysostom(约翰·克利索斯图,或译"屈梭多模"),生于安提阿,父亲是政府官员,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安苏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5,(7)
<正>《天风》,我与它有着不解之缘。不夸张地说,《天风》70年,我几乎翻遍每一期。这与我的成长、专业兴趣以及服侍经历分不开。阅读:成长的记忆我成长在一个基督徒家庭,为家族中第五代信徒、第四代传道人。小时候,经常听母亲讲起"文革"时期的教会情况。而父亲则是经常不在家,总是受邀在各地开培灵会。在父亲的书桌上,每月都会有新的《天风》,而且他会将它们整齐地排在书架上。记忆中,我总是跟着哥哥姐姐去参加教会活动。正式参加主日  相似文献   

18.
沈承恩 《天风》2006,(7):2-3
教会里的同工是什么关系?保罗说:是肢体的关系,保罗的这个比喻不是仅指教会内的同工应有的关系,而是指教会内所有的信徒应有的关系。但我们假若仔细看罗马书12章与哥林多前书12章,就会发现,保罗讲这个比喻的落脚点是讲同工的关系。保罗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相似文献   

19.
刘行 《天风》2007,(5):28-29
弟兄姐妹亲密契合,在主耶稣基督里,用他的爱结连起来的深厚、恒久和稳固的关系——随着教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健全和拓展,越来越多的教会成立各种不同形式的信徒团契。彼此相爱,是团契生活的精髓,是与神与人建立良好关系的秘诀所在,是今天教会在团契生活中必须要遵守的原则。“彼此”不是单方面的,是双方面或与整体都有关系。可以说如果彼此关系不和,必将直接影响整个教会团契生活的和谐与合一,健康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邓灵勇 《天风》2004,(1):34-35
纵观教会历史,异端在初期教会就曾出现,历世历代都有异端的存在。现今的时代,异端更是层出不穷。因为撒但知道它的时日不多,所以到处兴风作浪。那么,什么是异端呢?凡是一个团体或个人自称为相信圣经而他的信仰与圣经有出入,或者加添,或者减少,或者与圣经的教训相悖,不高举基督的就是异端。主耶稣说:“因为将来有好些人冒我的名来,说:‘我是基督’,并且要迷惑许多人。”(太24:5)这些异端邪教的兴起,迷惑了许多信徒,给教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