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7 毫秒
1.
近代认识论中的"感性确定性"批判及感性世界问题,构成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必要理论前提和思想路径。马克思对感性世界进行了存在论分析,区分出感性世界的不同存在层次,即感性直观、感性对象与感性活动,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科学实践观的感性世界观。马克思将特定认识论问题转化为社会历史存在论,并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为拜物教批判、资本统治批判。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深化为一种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普遍物化结构的世界观,从而在理论范式、问题意识和思想视域层面超越了西方近代哲学。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探索历史唯物主义和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历程中,对象化概念的词频、用法几经变化,对于马克思的理论逻辑转折和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文本词频统计,揭示了这一概念的人本学来源和在1844年马克思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复调内涵,继而阐明了其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重新出场对马克思透视资本逻辑的意义。对象化概念的经济学转用,不仅促成马克思超越人本学异化批判逻辑,而且使马克思后来在哲学层面贯彻劳动价值论,导引出"对象化劳动"与"活劳动"的现实颠倒,从而阐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为其经济学成果即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主导逻辑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二重逻辑。交换价值所建构的客观抽象的"一般劳动",是这一文本的重要批判基点。这种通过交换和货币所建构的"一般劳动"是一种客体性的"一般劳动",从而不同于《资本论》中价值概念所代表的主体性的"一般劳动"。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还出现了三种不同的主体性的"一般劳动",尤其是在对机器大工业的研究中,马克思指出了机器生产所建构的两种不同的一般劳动形式。这些概念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得出科学的价值概念奠定了基础,也推动马克思在解读视角上完成了"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运动"向"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运动"的过渡。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资产阶级眼界"的概念,意指驻留在商品交换视界中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的认知结构。该认知结构不仅主导了亚当·斯密和黑格尔的资本主义观,也制约了部分马克思主义者的资本主义批判,将资本主义批判狭隘地局限在商品同质化和社会合理化的界限内。对此,马克思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双重视界,即商品交换视界和生产方式视界。通过劳动力的商品化,马克思不仅从商品交换视界深入到生产方式视界,而且还立足生产方式视界透视商品交换视界的历史前提。因此,马克思《资本论》的认识论意蕴在于:资产阶级认知结构的瓦解必须批判该认知结构的历史前提,这正是马克思认识论与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原则性区别,也是马克思的认识论超越阿尔都塞、广松涉和索恩-雷特尔等认识论批判理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司强 《现代哲学》2017,(4):24-29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康德哲学中的"自在之物"不再仅仅是解决近代哲学中的认识论难题或者重构形而上学的努力,而且是物化现象的理论表达。在卢卡奇看来,《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可视为对"自在之物"问题的不同解答,并且为后康德哲学解决物化问题开辟了道路。以"自在之物"概念为核心,卢卡奇在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之间架起了桥梁,为理解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开辟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关于《资本论》正义观的争论表明,马克思对于正义问题的理解已经跳出现代政治哲学视野,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探讨正义问题的理论语境。重新理解《资本论》的正义观成为重新阐发马克思现代政治批判思想的重要切入点。古典政治哲学对于"普遍正义"与"特殊正义"的区分为我们重新理解《资本论》正义观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正义从一个道德二元抉择问题转化为政治经济学问题,从根本上瓦解了现代性正义理论的政治哲学基础,进而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正义危机的同时,开辟了一条超越现代"道德政治"的思想道路。  相似文献   

7.
对思辨逻辑的认识论加以辨析,是阐发《资本论》中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的重要一维。本文从列宁《哲学笔记》中"不理解黑格尔的逻辑学就不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这一观点出发,尝试探讨三个问题:一是通过阐释黑格尔的逻辑学,可以为理解《资本论》中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提供哪些资源;二是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认识论属于何种认识论,作为辩证法的认识论属于何种认识论;三是如何通过《资本论》所展现的超越资本逻辑的辩证法,来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对蒲鲁东辩证法的批判是马克思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体系批判的核心。蒲鲁东的辩证法成分包含康德和黑格尔的思想,以往学界认为主要侧重于后者。本文则认为,蒲鲁东的思想来源更侧重于对康德二律背反思想的吸收,与黑格尔辩证法本身相距甚远甚至对立,但在形式上与黑格尔辩证法又具有同构性。马克思通过对蒲鲁东辩证法的批判,从更深层次来说是对自康德以来的德国古典哲学传统的总批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重思马克思对蒲鲁东辩证法的批判。  相似文献   

9.
考察马克思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是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一条重要途径,这不仅是因为康德哲学的"哥白尼式革命"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系统认识并批判了形而上学的独断,而且由此导向的对社会历史的判断成为关于现代性矛盾问题最初的、具有哲学高度的把握和批判。从二者的关系看,马克思哲学继承了康德哲学直面现实问题的批判精神,并将康德哲学中的自由问题进一步深入到了历史现实的层面。沿着康德哲学试图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马克思推进了认识论问题的真正解决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转向,进而揭示了认识论与形而上学问题之间的本质关联,克服了康德哲学的不彻底性。马克思真正在实践层面实现了将哲学改造为"改变世界"的思想武器,并且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康德哲学所关注的"抽象的人的自由"改造成为对"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约翰·托兰斯的意识形态理论,以颠倒作为核心问题来分析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批判逻辑:马克思所理解的"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一种颠倒的理论,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首要意义就是要颠倒这种颠倒的理论,并且通过深化与意识形态相关的具体问题,推进了意识形态批判的颠倒逻辑。但托兰斯在用以界定意识形态的理论框架中把马克思的科学理论意识形态化,这是他在展现颠倒逻辑时误用了这种逻辑,反而表露出自身理论只是一种颠倒了马克思理论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发现,货币的出现所导致的买卖的时空分离蕴含着经济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而马克思对于李嘉图等人的批判则试图表明,否认这种普遍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的根源,在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没有发现商品的特殊的质的规定性,这种商品的特殊的质的规定性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是通过"价值形式"概念充分表现出来的。从经济危机的视阈中理解商品的特殊的质的规定性,我们发现商品的社会形式并不是一种作为"社会劳动"的抽象同一性,而是对于这种抽象同一性的否定性实现。更进一步,商品的社会形式不仅是一种矛盾形式,也是一种危机形式。  相似文献   

12.
柄谷行人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左翼理论家之一。他试图通过对康德哲学和《资本论》的重新解读,重铸反资本主义的抵抗逻辑。然而,他的康德化马克思主义方案具有明显的缺陷。柄谷行人对批判概念的理解依赖于康德的视差概念,由于对康德先验理性的无批判肯定和对黑格尔历史理性的无分析否定,使批判成了可以脱离现实的思想活动。在对《资本论》的理解中,柄谷行人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把流通领域不同价值体系之间的差异理解为剩余价值的来源,把流通在剩余价值实现中的作用和劳动者的购买者地位直接等同于劳动者的主体政治地位,造成了理论逻辑与现实政治逻辑的混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关系主要是由他们在资本和权力占有中的非对称地位,而不是由他们的抽象市场地位决定,马克思的《资本论》不可能提供一种消费者抵抗的政治逻辑,离开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不可能真正地消灭资本主义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柄谷行人的理论是一种选择性的视差。  相似文献   

13.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与马克思《资本论》分别揭示了形而上学与政治经济学混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共同谬误:康德认为形而上学混淆了"知性"与"理性",将超出人类直观经验的"普遍整体"当作了知识的对象;马克思则认为政治经济学混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将"货币"这种一般等价物当作了价值的"普遍创造者"。与黑格尔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时对辩证法之能动性的积极肯定不同,康德坚持"知性概念"在"认识形式"和"直观经验"之间的综合功能,反对"理性辩证法"对"知性"之综合功能的僭越;马克思坚持"货币"作为特殊的商品所发挥的一般等价物功能,批判"资本逻辑"对"货币"之等价物功能的扩充;两者均对辩证法的能动扩张抱一种"警惕"的态度。必须区分辩证法的不同功能与适用领域,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同时也是一种伦理学批判。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持有的一些伦理观念:一是包含选择自由和自我实现的自主自由,一是包含身份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劳动对等的平等原则。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权关系中得出这些伦理观念,也通过这些观念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权关系。马克思是借助"经济关系的人格化"概念讨论这一问题的。这个概念为马克思的伦理学提供了基于"第三人称视角"的认识论图景。这一图景为开发"第一人称视角"的规范伦理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基础既不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逻辑,也不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理论,而是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脱离了这一点,将无法准确理解劳动与自由的辩证法。然而,在机器大生产的定位上,《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又存在重要差异。在前一著作中,马克思并没有建立科学的劳动二重性理论,而是基于直接劳动来阐述机器大生产的哲学效应,并由此论证了资本主义崩溃和劳动解放的可能性,这整个逻辑还存在重要缺陷。而《资本论》则全面克服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不足,建立了科学的机器大生产理论。也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诠释了劳动解放的双重内涵,不仅揭示了劳动从资本关系中解放出来的现实基础,而且也诠释了劳动从手段变为目的的可能性,厘清了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辩证关系,颠覆了贬低劳动或仅仅将劳动理解为手段的西方哲学-经济学传统。  相似文献   

16.
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并不是表面的"认识对象"的不同和区分,而是"认识方式"的不同和区分,也即一种从"客体性逻辑"到"主体性逻辑"的"认识逻辑"的根本转换和"认识主体"的时代凸显。在此基础上,《资本论》的认识论革命,必须在"认识论转向"而不是"认识论断裂"的意义上才能理解:它既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非批判的"抽象实在论",也不同于古典哲学非批判的"抽象辩证法",而是将二者有机结合的"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抽象力"。正是借助于"抽象力",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资本论》才能既超越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直观抽象",又超越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抽象",深入把握和具体分析作为商品交换关系背后所掩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独特"认识对象"。唯此,《资本论》才能对作为政治经济学"轴心"的"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做出科学的说明,才能揭开笼罩商品世界的一切"魔法妖术"和全部神秘性,最终破解"抽象"之谜,使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获得其完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编者按:本期专题刊发的是第十一届《哲学分析》论坛"哲学:思想的前提批判"学术研讨会的三篇论文以及孙正聿教授的回应文章。王南湜教授的《辩证法何以本质上是批判的?》一文指出,孙正聿教授的辩证法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对康德和马克思批判性思想的弘扬和阐发。具体而言,通过对形式逻辑中形式前提和内涵前提的批判性考察,孙正聿教授构建出了一个辩证法批判的整体性理论框架,极富创新性地彰显了辩证法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18.
孙赫 《世界哲学》2020,(1):14-21
唯物史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创立之后,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批判使其得到运用与发展。马克思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对斯密关于生产劳动社会规定性和物质规定性定义的批判,运用了唯物史观科学批判功能的历史辩证法引导出生产劳动的历史性生产关系线索,阐释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历史性;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在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之上,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本质特征。与此同时,唯物史观的价值批判功能表现出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非人道性质的批判。马克思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通过对斯密生产劳动理论的批判,创立了科学的生产劳动理论,丰富与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劳动问题的研究。这对于我们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深刻揭示了"赤裸负债人"作为资本主义信贷/债务权力所塑造的主体形象的生命政治内涵。资本主义信贷/债务权力将自由自觉的劳动经由物质性的谋生劳动与货币性的交换活动,改造为非物质性的自我异化劳动,这是造就"赤裸负债人"的劳动根源。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与社会阶级关系中,资本主义信贷/债务权力发挥着不同的支配作用,构成了对"赤裸负债人"的社会治理机制。以"资本与利息的最大化"作为衡量个体生命权利、地位与价值的终极标准,固化了"赤裸负债人"的主体存在。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从劳动根源、关系治理与主体存在三重向度对资本主义"赤裸负债人"展开生命政治批判,不仅奠定了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资本主义生命政治批判的理论视野与总体框架,而且在当代金融资本主义的生命政治中得到了更加现实、更加鲜明、更加极端的实践表达。  相似文献   

20.
《巴黎手稿》纯哲学语境的解读产生了双重误解结果,一是文献语境,二是与后继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对象、研究手段和写作目的使然,马克思《巴黎手稿》语境是经济哲学语境而非纯哲学语境,取得的主要理论成果是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论,异化劳动理论和人道主义思想只是这一哲学分析框架的延伸性成果。基于这一哲学分析框架而来的理论成果是:政治经济学人学前提论、人化自然论、劳动哲学本体论和主体历史观。它们与马克思狭义政治经济学之间是互为内生变量关系,作为理论“基因”一再出现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等后继文献中。《巴黎手稿》是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第一部文献,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构成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皆然的三点一线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