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袋里的父爱     
正母亲去世后,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饭她才离开。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抹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是老了。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迷路。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  相似文献   

2.
小贝 《天风》2014,(5):31-31
<正>清晨6点,日本福冈市9岁的小女孩阿花已经在厨房里忙碌起来,为父亲和她自己准备早饭。这不是她第一次下厨,早在四年前她就已经开始每天早起做饭了。除此以外,她还承担了叠衣服、刷澡盆、打扫、整理衣柜等不少家务活,着实为父亲分担了很多生活压力。年幼的阿花这么勤劳,并不是因为家境贫困,这一切都源于她和妈妈的生命约定。  相似文献   

3.
抱养的孩子     
姚剑 《思维与智慧》2009,(10):42-43
她从求就不是漂亮的孩子。虽然她的母亲美丽端庄,父亲也仪表堂赏,但从来都没有人说她漂亮。她刁蛮、任性,拒学校里是小公主兼小霸王,因为她的父亲是市政府领导,而母亲,辞掉公职后办了一家建材公司,规模虽不算很大,但资产可观。  相似文献   

4.
游艺宫     
一、动脑筋智力抢答1、在一个小家庭中,住着一个小孩和小孩的父亲以及一位老人。问及其关系:小孩不是老人的孙子,老人也不是小孩的爷爷,但小孩的父亲确是老人的儿子。想想这是为什么?2、她一丝不挂地大哭,在场看到的有很多人,但事后却无一人议论她的是非,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5.
她与父亲之间,一直拘谨而且少言,见了面,还没等开口,就已经觉得索然无味。她一直认定父亲对母亲的去世,负有最直接的责任,假若当初他能从外地赶赴回家,而不是为了坚持给一个买家讨两万块钱的旧账迟迟不  相似文献   

6.
直面与逃避     
刘凌维 《天风》2017,(7):53-53
讲道结束走下讲台,一位姊妹便迫不及待地走过来和我交通。记忆里这已不是她第一次和我交通了,她的婚姻生活和人际关系都出现了不小的问题。我希望可以和她一起分析问题、探讨解决方案,然而她似乎更热衷于讲述她认为的造成她现在种种困扰的最初原因——她的父亲,一个性格暴躁、行为冲动、常常把家里搞得鸡犬不宁、控制欲很强的人。  相似文献   

7.
她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转业后,喜欢摆弄一些花草。童年的张璨喜欢站在父亲身边,看他一次次地嫁接那些漂亮的花儿并成功种植出过一盆三色不同的杜鹃。这让她开始逐渐有了探索的欲望。少女时代,她的梦想简单得有些童稚,她想培育出一种植物,上面长西红柿,下面长土豆。因为这两种东西是她喜欢吃的蔬菜。  相似文献   

8.
父亲,请回家     
刘凌维 《天风》2018,(6):36-37
前几日,朋友的父亲生病在老家住院,她请了几天假回去照顾父亲。朋友说,她在医院陪护的几日对父亲来说有些煎熬,对她来说也不轻松。在那几天里,她惊讶地发现自己和父亲之间共同的记忆竟然少得可怜。她和父亲都不算是内向的人,可在病房里除了偶尔问父亲要不要喝水,或想吃些什么之外,他们竟然找不到什么可以聊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爱的明灯     
继母是个年轻的女人。我恨她。都是因为她的到来,才让我父亲下定决心,与我母亲结束那段无爱的婚姻。那个时候,母亲已经从家里搬出去两年了,父亲一直没有答应在离婚书上签字,直到继母走进了他的视线。  相似文献   

10.
我不是父亲的骄傲,从来都不是。 我出生的时候,已经有了两个姐姐,我想,父亲是想要个男孩的,何况,我头发稀少,额头偏高,是个十足的丑小鸭。  相似文献   

11.
王荣伟 《天风》2018,(4):58-58
近日,有信徒要我为她的父亲祈祷,因为突然间父亲不认得她了……我听了很惊讶,我对她的父亲比较熟悉,他是一位非常健谈的老人,每次我去送圣餐,他都要与我聊上好久……据悉,她的父亲现在语言表达出现了困难,说话重复哕嗦、杂乱无章,甚至答非所问。  相似文献   

12.
去年,侄女小雯毕业前夕,她的父亲四下托关系,帮她找了两份较轻松的工作:一是在朋友的公司做文秘,接接电话,整理文档;二是去一家新开业的银行做前台服务。每月工资都在1200元以上。人还未离校,工作的下家已联系好,同学都羡慕她"老爸"有本事。然而,小雯不想走父亲为她铺好的路,她有自己的职场规划,思危在先。大学扩招后,每年的求职者如过江之鲫,她这个商专生  相似文献   

13.
她与父亲之间,一直拘谨而且少言,见了面,还没等开口,就已经觉得索然无味。她一直认定父亲对母亲的去世,负有最直接的责任,假若当初他能从外地赶赴回家,而不是为了坚持给一个买家讨两万块钱的旧账迟迟不归,那么或许母亲就不会因为无法及时送至医院,而那么快地离去。所以在听到父亲被查出胃癌的消息时,她有一个瞬间,觉得那是上天对他曾经无情的惩罚。但她还是立刻订了机票,赶去了医院,为他手术签字。进门的时候,看到他正躺在床上呻吟,带着明显的隐忍,可还是听得出那种疼痛的剧烈与撕扯。看到她坐在对面,他的呻吟,骤然小了下去,好像一个孩子,遇到面容严肃的老师,心里的畏惧,让他连身体上刚刚划开的一个伤口都给忘记了。  相似文献   

14.
爱的怯懦     
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她亦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模糊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做风餐露宿的民工,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地打到她的卡上。她也曾想过要去找他,像别的同学那样,领着他到  相似文献   

15.
我给大家讲一个女孩儿真实的故事:她出生在偏远的林区,从小就被父母认定是克星,6岁和11岁两次被送人,在饱受磨难后想方设法逃回了家。家里不可能供她上中学,她自学了初中的全部课程,在林区高中借考中却是第一名。林区高中破格录取了她,可她由于两次送人两次逃回,已经没有产口了,她顶替堂姐的身份读的高中,当然,她现在的名字也是堂姐的。3年高中她是边打工边上学的,没有人给她拿那费用。1995年,她考上了大学,她是那个林区有史以来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可仅在大学校园里生活一周就退学了,因为父亲病重等着钱治病。1996年,她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吉林工业大学。当然,她的全部费用都得靠自己解决,每个月还得给多病的父亲寄回150元。她同  相似文献   

16.
某大学三年级女学生,张谨同学,近时期以来,白天头痛,不能听老师讲课,脑子里面一片空白,晚上失眠,经常做恶梦。她自称是因为家住农村,以前都是父亲借债,供她上学。最近父亲患重病,卧床不起。非常惦念父亲,想回家照顾父亲,所以才有上述症状。她想退学,一来现在自己已经不能听课了,二来回家照顾父亲,真是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完美收官,作为节目主持人的董卿,不是用她美丽的高颜值博得掌声的,而是用她那厚积薄发的文化底蕴,让所有的观众和选手折服。她站在舞台上,没有事先排练的台词,用自己满腹经纶坦然应对,引经据典信手捏来,把最恰当的文学语录送给每个参赛选手。董卿在家是独生女,父母教育很严厉,没有一点掌上明珠的待遇。刚刚识字时,父亲就命她  相似文献   

18.
她15岁那年,父亲死于一场车祸。家里塌了半个天,她的心也完全塌了。从小,她就是父亲最宠爱的宝贝,可是幸福从此戛然而止。那个忧郁沉闷的夏天,她封闭了自己,几乎  相似文献   

19.
正朋友的父亲上个月去世,临终前一直念叨着想看一眼六年未见的幺女。朋友的小妹定居美国,因为孩子太小回不来。老人终究带着遗憾走了。朋友说,她父亲走的时候正是白天,也正是美国的夜晚。她刚想给小妹打电话,小妹的电话先到了。电话里,小妹说,她梦到父亲去美国看她了。朋友告知妹妹,父亲刚刚去世。姐妹俩在电话两端号啕大哭,  相似文献   

20.
正黄雪玲出生于泉州市一个木偶头雕刻世家,父亲是江加走木偶头第三代传承人。小时候,父母亲去木偶头工作室上班,就会把她一起带上。她站在父亲的身边,看父亲一刀刀地雕刻木偶头,她常常惊奇,一块不起眼的木疙瘩,在父亲的刻刀下竟然慢慢地有了眼睛、嘴巴,甚至有了表情,最后变成了一个妙趣横生的木偶头。通过父亲言传身教,她慢慢知道,木偶,是一种"刻木为偶,操偶作戏"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