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教会中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有的人认为自己是属灵的,指斥他人都是属世的;另一种人是自己在灵性上不追求,反而批评那些在属灵上追求的人,认为他们都是假冒为善。  相似文献   

2.
灵性     
正有一次,有人问雪峰禅师:"鸟雀有灵性吗?"禅师答道:"有啊。"又问:"那它怎么还在佛头上拉屎?"禅师反问道:"那它为什么不在鹞子头上拉屎呢?"问者欣然而笑。禅师的一句反问,点破了万物皆有灵性的谜底,问者的欣然而笑,是因为他在顿然间悟透了"灵性"二字的内涵。那么,灵性究竟为何物呢?灵性是一种悟力,是大自然  相似文献   

3.
人是具有生命的灵性动物,但他比所有动物高贵得多,因为他有理智和意志;这是他独具的特性,是造物主在起初就这样为他安排的。然而,人对自己的生命和由来,总觉得稀奇,也想自我认识,自我研究;这种研究在学术界称之为人类学。人类学比较有权威的学说有两种:一是圣经创世纪前三章对人类的本质和起源的叙述;一是近代人类学。  相似文献   

4.
文革 《天风》2022,(6):31-33
1.引言 一般来说,大多数中国基督教会继承了宗教改革传统,即高举圣经权威,并以上帝之道为信仰的基础.因此,这些教会也自然会把讲道看做是崇拜的中心环节.然而今天有一些信徒受到市场化思维的影响,把教会的讲员当做灵性产品的供给者.他们认为自己到教会花了时间和路费,就应该得到令自己满意的灵性"供应".不然,自己或是慢慢不来这间教会了,或是按自己的灵性需要开始"追星"——只挑选那些符合自己灵性"品位"的牧师所讲的道来听.  相似文献   

5.
一、生道合一葛洪有言:"有生最灵,莫过乎人。"①因人有自觉,故而人可以反观自己的存在状态。动植物不知其所以然,不问何以故,只能无意识地执行自然律令,接受自然反应的支配。而人因为有理智或灵性,可以审查自己与外在的关系,反思自己的存在及其意义,从而产生并回答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犹太教是重灵性修行的宗教吗?无论是纯熟犹太教知识的研究者还是对犹太教有稍许主观了解的社会公众,一般都会给出否定答案。社会似乎早有共识,基督教是灵性修行的宗教、犹太教不主张灵性修行。笔者曾撰文分析社会公众对基督教与犹太教一扬一抑认知的原因。自保罗开始,基督教就因犹太教缺乏灵性修行而贬低犹太教、指责犹太教是身体高于灵性的宗教。对基督教的灵性修行,犹太教也不以为然,尤其是灵修中自戕自残的身体苦行与自我否定的贞烈绝育,在犹太教中更是违犯上帝诫命、违逆上帝造人意志的罪行。现代以来,犹太教  相似文献   

7.
正问:我信主已有些年日,开始还很热心,但现在慢慢冷淡下来。特别是不再坚持读经祈祷了,好像觉得读经祈祷没有什么味道。我知道这样下去不好,但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小羊:阿雅答:你曾经热心,现在你能"感觉到"自己在冷淡,说明你仍有希望复兴。灵性发生软弱的原因因人而异,若不是身体的疾病造成的原因,一般都可归结为"属灵光景"不正常。一个正常人有食欲,就要吃饭。你觉得读经祈祷一点味道也没有,证明你的"灵性胃口"出了问题,也就是说明你里面的光景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8.
性格与灵修     
正灵修生活是一种全身心发展,与天主直接往还的生活,其间包括一个自我认识、回归心灵的深处、发现天主在自己的心田中种下生命种子的历程。在这漫长的心路历程中,我们确实需要自由地回应天主爱的带领和邀请。除了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不足,以及分享自己被上主转化的经验外,若能针对个别不同性格的人的灵性需要、灵修生活的重点,而提出意见和方法,相信更有助益。某种祈祷仪式、灵修方法可能对某些人非常适用,但因为性格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王仓 《天风》2003,(12):12-13
寒流突袭,冬雪飘飘,玩冬雪,是童心初绽的好方式。 同时,也唤起年轻人甚至老年人的童心。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都有这样的灵性光景:当我们对某事某物有看法,对自己的灵命状态有怀疑,我们都会想,某事某物当初是怎么样,我们当初的热心和爱心跑到哪去了?接下来的,便是一阵痛心的责问:事情何致于此呢?  相似文献   

10.
读经:“心地纯洁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看见天主。”(玛5:7)纯洁具有干净、不含杂质、单纯、洁白、淳朴的意思,是历来被世人所赞扬和歌颂,更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纯洁的爱情、纯洁的思想、纯洁的心灵、纯洁的友谊、纯洁的作风、纯洁的信仰等等,因此,在我们的灵性生活中把纯洁视为一种很宝贵的美德。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受物质利益的驱驶,由于对名利、地位、权力、金钱的追逐,为极端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市侩主义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一些人为了建立自己生活哲学的理论依据,大力贬抑纯洁这一美德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英]伦纳德·蒙洛迪诺、[美]迪帕克·乔普拉:《世界之战:科学与灵性如何决定未来》,梁海英翻译为中文,由中信出版社2012年出版。该书是一部辩论文集,被誉当今国际学术领域中关于"科学与灵性学关系中最重要、最有意义的著作之一"。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伦纳德·蒙洛迪诺和西北大学助理教授迪帕克·乔普拉展开辩论。主辩论方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12.
身处纷纷扰扰的世界,一个有智慧的人,对于人生、功名、应采取什么态度?如何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既幸福又有价值呢? 一个人如果有一种平静欢愉的气质、健全的体魄、并有理智清明、洞察事理、意欲温和、心地善良的心理,这些都不是身份财富所能代替的。有了这些,即使在贫乏的环境中也能怡然自  相似文献   

13.
灵魂转世这一说法由来已久,在神话传说、宗教故事中可以见到这样的例子,如投胎转世、生死轮回.在现代一些伪科学、伪气功、邪教的理论中,也有灵魂转世这一说法,如"转世、前世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一个意识体附于一个新的生命,对于前者是转世,对于后者是前世."又如"人通过修炼以后,体内存在着一种灵性,这种灵性又是以一种无形的集成电路方式存在的,所以,当人死了以后,这种灵性物质便离开了人体,有的在宇宙中游荡,成为一种信息,有的又附着在一个载体上,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投胎转世."有的邪教宣扬"得了病是前世欠的债,今生要还债,吃了药就还不了."  相似文献   

14.
叶东升 《天风》2001,(7):34
一、什么是灵修 按字面解释,灵修就是“修养灵性”、“修灵”,或者说是灵性生命修习的意思。灵修是内在型的或称为“密室灵交”(歌4:1)。灵修是一个人预备一个安静的时间,专门独自与天父灵交,藉着赞美、读经和祷告与天父有亲密的、和谐的、深厚的属灵相交。  相似文献   

15.
责任感     
责任感是人自觉、志愿地把自己应该做的每一件事情做好的一种情感,同时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情感是责任的动力,态度是行动源泉。如果一个人不具备责任感,对人、事、物就会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样如果一个基 督徒不具备责任感,他在灵性的追求上就缺 少了可靠的保证,在信仰上就会滑向逃避主 义、世俗主义,市侩主义。 现代人不大愿意为自己的行为、灵性保 持一个肯负责任的态度。就像我们的原祖亚 当、厄娃一样,“你给我做伴侣的那女人把果 子给我吃,我就吃了……那蛇诱惑了我,我就 吃了。”(创3:12—13)这个始终不…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5,(1)
<正>经文:创35:1-7神对雅各说:"起来!上伯特利去,住在那里,要在那里筑一座坛给神。"新年新风尚,家家新,人人新,事事新。新年已近春天,万物在复苏,大地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值此佳节,作为神的儿女,我们的信仰也当有一个新的开始;我们的灵性也当有新的复兴。我们当如何使我们的灵性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复兴?雅各的经历和体验,可给我们一些启发。一、复兴,当有真神的启示伯特利是雅各信仰中的一个重要支点。二十年前,他为了逃避兄长以扫的追杀,独  相似文献   

17.
黄文勇 《天风》1994,(5):32-32
谨以此献给献身主用的青年弟兄姊妹 一、自爱。注意灵性生命的长进,操练虔减,珍惜身体,热衷信仰,热爱人生。 二、自强。有信心.有理想,有盼望,有信靠。 三、自觉。在工作、学习、生活诸方面要严以律己,言行一致。 四、自谦。凡事看别人比自己强,不耻下问,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相似文献   

18.
以下几点谨供传道人参考。作为个人灵性方面的操练,各人可以根据自己具体的情况借鉴实行,相信必能大大有助于自己的事奉。尽管这里说的是传道人,即担任带领信徒  相似文献   

19.
音乐的思想内容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塑造来完成的.音乐形象较之其他艺术形象,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正确认识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不能只靠灵性,更不能牵强附会,必须有良好的艺术修养,要深入了解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20.
一、教会需要被牧养圣经非常清晰地表明:教会是需要被牧养的。保罗认为教会牧养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基督徒在基督里生根建造,牧养他们直至生命、灵性成熟。(参西1:28-29)我个人也是这样在神面前领受的,教会牧养焦点是牧者和羊群建立一种家人一样美好的关系,带领信徒在基督里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