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由香港道教联合会、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及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联合举办的"书斋与道场:道教文物展"于2008年2月22日起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展出。本次展出的近百件与道教有关的文物中有神  相似文献   

2.
11月26日至28日,由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和法国远东学院联合主办的国际道教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祖尧堂召开。会议的主题是“道教与中国文化及社会的关系:新的研究方法与视野”。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内地道教界的文化及管理水平,加强交流,共同发展,由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与道教蓬瀛仙馆合办的第三届"道教文化及管理暑期研修班"于2008年7月8日至26日在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举办.此次研修班的领队由上海城隍庙管委会副主任刘巧林道长担任,参加此次学习的学员共有20名,分别来自上海和北京,其中有16位是上海道教学院的在校生.  相似文献   

4.
<正>7月23日,香港蓬瀛仙馆与香港中文大学共同举办的"第五届道教文化及管理暑期研修班"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了结业典礼。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江西省道教协会会长张金涛专程赴港出席并致辞。张金涛副会长说,这次培训邀请的全部都是江西省道教弟子,可见香港蓬瀛仙馆对江西省道教的支持,更是对内地道教发展的重视。研修班培训共20天,主要针对内地学员道教业务知识的提高。通过学习,大家受益匪浅,不仅了解了香港道教的先进理念及其管理模式,更对新时期如何弘扬道教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应"宗教文化论坛"邀请,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哲学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客座教授黎志添先生于2012年8月24日下午在文科楼做了题为"广州府道教庙宇碑刻研究"的报告。黎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系主任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六朝道教史、道教炼度科仪、广东道教史、香港正一及全真道教科仪等方面的研究。讲座中,黎志添教授围绕自己做广州道教庙宇碑刻研究的方法、内容和成果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正>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道教文化及管理暑期研修班举办十周年,北京白云观、台北指南宫、香港蓬瀛仙馆两岸三地宫观联谊座谈会等系列庆祝活动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7月25-26日,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道教文化及管理暑期研修班举办十周年,北京白云观、台北指南宫、香港蓬瀛仙馆两岸三地宫观联谊座谈会等系列庆祝活动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及管理暑期研修班学员、香港中文大学师生以及来自内地、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的道教界和学术界人士共200多人参加。  相似文献   

7.
道童 《中国道教》2004,(3):56-56
2003年12月11日至13日,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及蓬瀛仙馆道教文化资料库,于中文大学祖尧堂内联合主办“香港及华南道教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邀请了中国、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及澳门等地区的学者及道长参加。本人有幸出席此次研讨会,今特将此次研讨会的情况向大家报告,并将这次研讨会的一些特点,与大家分享。从大会的宣传资料可以知道:这次会议的讨论主题为“香港及华南道教研究”。会议的另一个目的是庆祝道教文化资料库成立四周年。就第一点而言,这次研讨会对道教研究有其开拓的一面。香港百多年来受中西文化的影响,香港道教…  相似文献   

8.
由香港蓬瀛仙馆、香港道乐团、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音乐系主办的“首届道教音乐汇演”于 2 0 0 1年11月 18日、2 0日在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大学演出。这次汇演有北京白云观道教经乐团、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道乐团、台湾高雄文化院、河北省道协经乐团、香港道乐团五个演出团体。把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道教音乐汇聚一起 ,呈献于香港大众之前。道教音乐虽然惯见于道教斋醮活动中 ,但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更融合了宫廷音乐和民间传统音乐的精华 ,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种壮严古朴、清幽高雅风格。进入新的世纪 ,道教音乐不仅仅在斋醮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道教与旅游──道教旅游文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道教神仙思想的产生与旅游的关系,“游”在道教中独具的宗教精神象征意义及旅游在道教宗教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做了分析,指出道教与旅游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道教旅游文化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内在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志鸿 《中国道教》2006,(1):62-62
应香港蓬瀛仙馆的邀请,中国道教协会任法融会长和袁志鸿副秘书长于2006年1月2日赴香港访问。4日下午任法融会长出席了蓬瀛仙馆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组建的道教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庆典。应邀参加庆典的嘉宾还有国家宗教事务局齐晓飞副局长、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何志平局长、香港中文大学刘遵义校长、香港蓬瀛仙馆黎显华永远馆长、台北指南宫高忠信理事长、新加坡道教协会李至旺会长等。任会长应邀在庆典上致辞祝贺。在港期间,任会长还拜访了香港道教联合会、香港圆玄学院和香港青松观等道教团体和宫观。任法融会长应邀赴港访问@志鸿…  相似文献   

11.
信息     
我所五位教授赴香港参加“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典礼2006年1月2—5日,我所卿希泰、李刚、郭武、苟波、吕鹏志五位教授赴香港参加了由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与蓬瀛仙馆合办的“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典礼。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与蓬瀛仙馆成立该研究中心的目的,一为支持香港中文大学有关道教的课程、研究、学术会议及出版工作,二为推动道教文化在香港地区的普及性教育,三为支援香港道教宫观团体的文化工作。有关方面对此次成立典礼给予了高度重视,国家宗教事务局齐晓飞副局长、中国道教协会任法融会长、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  相似文献   

12.
受亨 《中国道教》2006,(4):61-61
应香港道教蓬瀛仙馆邀请和资助,各地负责宫观管理事务的中国道教学院历届毕业生、在校生和教师代表共29人,于7月9日-30日在香港中文大学进行短期研修。研修班由中文大学道家与道教研究中心和蓬瀛仙馆共同主办。研修的主要目的是学习香港的管理知识,交流两地道观成功的管理经验。三周的研修课程共分三部分,包括管理知识和宗教理论学习、香港道观(主要是蓬瀛仙馆)管理模式和经验介绍、宗教场所参访考察。课堂学习内容主要有:管理学、宗教理论研究、香港道教发展概况、宗教与生命价值教育、文物保护与修复、旅游文化与开发、博物馆概说等;道观…  相似文献   

13.
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道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作者在长期研究中国道教史的基础上,就中国道教史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中国道教发展史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的,研究中国道教史的科学方法等问题提出新的思考.认为开展中国道教史的研究,对于全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信仰体系,道教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对道教文化的研究应该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其中,道教思想史研究是重要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唐代是道教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唐代的文人道诗颇多。唐代文人道诗描绘了道教神仙世界、道教信徒生活以及道教胜地景象,反映了当时的道教文化形态和儒释道融合的趋势,其中不乏文学佳作,为后人了解唐代的道教文化拓宽了研究领域。历代文士、诗人创作的反映道教文化的诗作,通常被称为"文人道诗"。  相似文献   

16.
由香港道教联合会、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及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联合举办的"书斋与道场:道教文物展"于2008年2月22日起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展出.本次展出的近百件与道教有关的文物中有神仙画、道教经书、金漆木雕、陶器、青铜造像等等,其中18件来自北京白云观,6件来自广东省博物馆,7件来自广东佛山市博物馆.北京白云观提供了明清道教神仙画15件,经书3册,其中一级文物4件,二级文物13件.  相似文献   

17.
“乙酉年香港道教节”于3月22日起在香港盛大举行,今年道教节以“和谐人生”为主题,“道教———土生土长的宗教”为副题。旨在倡导世人在这纷乱繁嚣的环境中,应以道家、道教的人生观,求取生活平衡而达到和谐宁静。“香港道教节”由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办,目的是使香港人正确认识道教的教理教义,进而尊崇道教,是每年一度香港道教界的盛事。今年的道教节已是第五届,主要活动内容包括:香港道教青年营、道教节斋宴、道教文化展览及学生征文比赛、文艺汇演、联欢晚宴、道教音乐会、讲座及千人祈福会等。出席道教活动的除香港地区的道教朋友外,尚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内地道教界的文化及管理水平,加强交流,共同发展,由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与道教蓬瀛仙馆合办的第三届"道教文化及管理暑期研修班"于2008年7月8日至26日在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举办.此次研修班的领队由上海城隍庙管委会副主任刘巧林道长担任,参加此次学习的学员共有20名,分别来自上海和北京,其中有16位是上海道教学院的在校生.  相似文献   

19.
道教旅游文化与道教文化旅游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旅游文化"与"道教文化旅游"是道教文化与旅游经济研究领域里两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道教文化之旅》大型系列丛书以100所正式开放的道教宫观为对象,每册介绍一个宫观。向社会人群提供优秀的道教文化"产品",有利于提升道教形象、扩大道教影响。为打造道教文化精品,满足信教群众及道教文化爱好者需求,中国道协研究室以道教宫观为研究对象,推出《中国道教文化发现之旅》大型系列丛书,并在近日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发行,向社会大众提供了一系列优秀的道教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