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炳国 《天风》2017,(2):56-56
近日网络上热传一段视频:一个儿子因为父亲没给他买iPhone7,便让父亲在家门外罚站,痛骂父亲,甚至还逼着父亲下跪,画面令人心寒。在视频当中,儿子痛骂:“人家爹过年都十万八万的,你瞅瞅你,要多窝囊有多窝囊,我怎么有你这个爹!我告诉你,2017年之前,我看不着iPhone7,你给我当儿子,听着没?”父亲应声:“听见了。”最后儿子又骂道:“我忍你16年了,你给我记着,今年没有iPhone7,  相似文献   

2.
小幽默     
错位老师:“小明,用‘过程’造句”。小明:我在电视里见过程咬金。”父与子儿子要去上大学了。父亲对儿子说:“听说有这样形容大学生的俗语,‘一年土,二年洋,三年忘了爹和娘,你会不会……’”儿子打断父亲的话说:“不会的,爸爸,我只上  相似文献   

3.
我原是甘肃省会宁县人。我听老人說,大概是民国二十多年的时候,因天大旱庄稼全給晒焦了,家家沒收下一粒粮,都往外地逃起荒来。我們一家六口人:嫂子、姊姊饿死了,爹领着我媽妈、哥哥和才只有八岁的我,也是一路要着吃向外逃,要不着就挖吃野菜。当逃到了固原县海子峽时,我爹饿得实在撑不住了,就叫我哥哥去到路边一棵杏树上摘几个杏子来,沒想到叫有錢的财主看見了,二話沒說跑过来对着我爹举棍就是两棒,就这样送了他老人的性命。当时,我妈哭的死去活来。妈领着哥哥和我可往那里走啊,不知是往东有村,还是往西有店,真是唤天天不  相似文献   

4.
习惯     
父子俩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劝。  相似文献   

5.
闻父病死的噩耗后,我火急火燎地返回家里。父亲已经从炕上抬放到铺板上,穿着整齐的寿衣,脸被一张麻纸覆盖着,我在灵前伏首泣血,哭天喊地,哀声动天。哭罢起来,瞻仰遗容,发现我父久已闭上的双眸,忽然又圆睁,似在聆听,身躯尚有余温。我先是惊呼父亲未死,继而在吊丧人的劝慰下,我轻轻地用手去抚摸父亲的眼睑,轻轻地对父亲说:“爹,您的儿子回来了,您闭上眼睛吧!”  相似文献   

6.
故错,就是在特殊的情况下,特定情境中,出于特殊的表达需要,故意违反“把话说对”这一言语交际常规,而把话说错。一、故意违反事实 鲁迅的侄女周晔小时候有一次随父母(周建人夫妇)到鲁迅家吃饭,小周晔望望爸爸,又望望伯父,说:“大爹,你和我爸爸的相貌很相似,可是有一点不同: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你的却扁平得很!”鲁迅笑着说:“你不知道,小时候,我的鼻子和你爸爸的一般无二,可是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碰壁?是不是你走路不小心?”小周晔天真地问。“哪里,你想,四周是这样黑洞洞的,太黑暗了,人不就容…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中单音节动词重叠后加“着”构成“VV着”形式,过去鲜有论述。《中国语文》。1963年第1期、第3期分别发表了宋毓珂先生的《“着”字的两种用法》和孟琮先生的《关于“着”的某些用法》,都谈到了有关“VV着”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两篇文章都有可商榷之处。下面就对这一现象试作分析。我们举几个语例: ①六清阁的女侍清一色水蛇腰、小嘴儿诱人的噘噘着,象一只烟枪嘴。(孙鸷翔《阴阳鱼》) ②沈茂先颇费端详,然后十分遗憾地咂咂着嘴。(肖克凡《黑砂》) ③哥并不急着回答,从口袋里抽出烟,递一支给爹,爹接过从灶下抽出一截秫秸抖抖着去点。这边哥早用汽体打火机点上吸了一口。  相似文献   

8.
流泪谷     
姜玉敏 《天风》2004,(2):31-31
“他们经过流泪谷,使这谷变为泉源之地,并有秋雨之福盖满了全谷。他们行走,力上加力,各人到锡安朝见神。”(诗84:6,7) 不知巴勒斯坦地是否有“流泪谷”?曾有人云,在耶路撒冷以南至利乏音谷,这一带低地长满了流出泪滴般树脂的树木,气候少雨干旱,谷中路途狭窄幽深、崎岖难行,但走出此谷即达宽阔平坦之地。因此,这山谷或许可被称为“流泪谷”。亦有人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夫孝,德之本也。”199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常回家看看》不知使多少观众潸然泪下;新华社著名摄影记者焦波的一个影展《俺爹俺娘》,不知震撼了多少游子的心灵,致使很多人第二天便买飞机票回家看望父母。  相似文献   

10.
习惯     
父子俩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劝。  相似文献   

11.
奶奶的习惯     
让路奶奶是一个小脚女人,三寸金莲给她的行走带来了极大困难。何况我的家乡属丘陵地带,沟沟壑壑间的羊肠小道原本就让人头疼。因为行走不便,大多数人家的小脚婆娘只是在家里操持,但奶奶没那个福气。由于爷爷常年有病,她不得不用一双小脚承载着里里外外的重担。奶奶的金莲印,因此盖满了小村的山山岭岭。  相似文献   

12.
回到老家,母亲早已迎在路口。拉过母亲的手,我习惯性地,又略带程式化地问了句:我爹呢?母亲嘴角一扬,笑意盎然:听说你要回家,他非要去刨些红薯让你尝尝鲜。这不,早饭也没吃完,就急着下地了。  相似文献   

13.
捡个大学生回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看着我兄妹三人铆着劲往上猛窜,妈的眉头打一个结,爹则说:悔当初,没响应计划生育号召:只生一个好。弟妹撅起嘴:哇,那不是要把我俩搁落么,您这样做是不是太残忍?闻言,全家人笑的前仰后合。俗话说:儿大爹难做,这不,做老大的我极不省事,首先发难。本来我  相似文献   

14.
虹儿出嫁那天,家里已经断了粮,因为爹卖了粮给虹儿买了一份特别的嫁妆。爹在虹儿出嫁这天特别神采奕奕,仿佛年轻了十几岁,虹儿娘也笑得合不拢口,一个劲地招呼着客人。这婚礼很特别,没有宴席,没有婚酒,人却很多,几乎全村人都来了。 虹儿爹站在堂屋中间,拿着一本陈旧的圣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在天津和北京的学生,几乎是没有人不知道“郭隆真”这个名字的。她是“五四”运动中的一位勇敢的女战士。郭隆真(后名郭林一)同志出生在河北省大名县金滩鎮一个回族的家庭里,父亲是一个比较开明的讀书人,他曾经亲自教女儿读书识宇。没有料想到,不满十岁的女儿,在读着“女儿经,仔细听,早早起。出闺門,燒茶湯,敬双亲……”时,会居然提出抗議来。她貭问父亲:“爹!有‘男  相似文献   

16.
“我”是怎么回事?有人会说,我就是我,你就是你,这不是最清楚的问题吗?这样的反驳中隐含着对“我”的一种理解,即“我”就是用以指代每个个人的代词。我当然是“我”,你也可以是“我”,他还可以是“我”。“我”并不确指某个人,人人都可为“我”。但为什么人们可以是“我”呢?人们怎么才能是“我”呢?在日常中,我们一开口,便常会说“我……”,这时我就是“我”了,我就“我”起来了。可“说”是怎么回事?如何能“说”起来?在佛法看来,“说”是诸因缘和合的结果,是顺应着诸因缘条件的把持和执取。在“说”的执持中,我就是  相似文献   

17.
一天上午我刚到班,一位漂亮、性感、具有成熟魅力的女士来到了我的心理诊室。一进门,她就焦急地问我:“王医师,我的儿子是不是患了什么病” “您先不要急,慢慢说说怎么个情况。” “他总对我说一些下流的话,并经常有些下流的举动。”  相似文献   

18.
娘的念     
正娘的念,是我。娘活90岁,唯念我。娘膝下两男四女,我老小,坊间称"老疙瘩"。我的大哥、大姐、三姐,年纪轻轻,就走了。不久,娘的夫,我的爹也走了。那时,我娘44岁,我才3岁。生离死别,未曾压垮一个女人,年纪轻轻。娘说:"我要眼盯眼瞅地看着你长大……"刚守寡,娘俊慧矜秀,贤淑惠敏。一袭好身材,一手好女红。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提亲者众,娘皆不为所动。娘说:  相似文献   

19.
小幽默     
《思维与智慧》2005,(10):61-61
我不是笨蛋“我加到工资啦,但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不告诉妻子,那她一定会说,不加我工资是因为我是笨蛋。”“那你就告诉她说!”“不,我才不是那样的笨蛋呢!”道歉邻居:“我们刚才敲击墙壁,想挂一幅画,可能骚扰了你,特来道歉。”“没关系,我正想过去问问你,假如我们在那钉子尖上挂画,是否牢固?”戒酒之后某人在酒店叫来两杯酒,喝完一杯又一杯,服务员问:“你真好酒量。”那人说:“不!一杯代表我,另一杯代表我病重的朋友。”第二天,那人又到酒店去,这次只喝了一杯。服务员问:“你的朋友……死了?”他说:“不,我戒酒了。”世界记录冠军运动员因…  相似文献   

20.
渊声 《天风》2016,(6):64-64
问:一位肢体家中经济比较拮据,急需用钱,而向我开口借钱。出于爱心,我借给了她上万元,并说好一年内还清。可是,一年半过去了,也迟迟未见对方有还钱的意思,这让我很不高兴。更令我不解的是,当我向她讨债时,一些信徒非但不同情我,反而在背后说我“缺乏爱心”、“把钱看得很重”、“弄得对方不敢来礼拜”,甚至责备我“放债时没有祈祷”,等等,真是令我非常郁闷。我借钱给人难道错了吗?我当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