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刊在2008年第6期和2009年第1期曾登载《〈我为什么是无神论者〉一书述评》,对作者及其创建的美国无神论者协会有所介绍,引起许多读者的兴趣和感叹,很想了解更详细的情况。我们在网上搜寻了一些,又将她的原著重新翻译,拟分期发表,共分四部分:"美国无神论者简史"、"奥海尔简介"、"我为什么是个无神论者"、"唯物主义的历史",与大家共享。美国无神论经过的艰难苦难的历程,使我们震惊:对于我国无神论的处境,感到无比幸运。美国是个"民主自由"的国家,为什么无神论和唯物主义哲学会受到那么大的压力,遇到那么多的阻力?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美国日益向宗教国家迈进,甚至宣称美国是以"宗教自由"建国和立宪有关,至少在对外宣传上,宗教自由是不包含不信教自由的,而蒙受中世纪传统,视无神论为"邪恶",形成压倒性社会舆论。第二,美国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是实用主义,"有用即真理",根深蒂固,所以极度短缺客观真理。人类的劳动生产——包括人自身生产的实践,以及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无不证明神、鬼和大堂地狱的虚无荒谬,支持否定鬼神存在的无神论是客观真理。这些事实和道理对美国的上层,完全无用。所以在美国语言系统中,"价值"是第一位的,以示美国利益第一;对外宣教中,"自由"是第一位的,因为宗教自由是首要自由。现在"人权"的声音转高,因为人权"天赋","天"的涵义在一神教语境中就是"上帝"。——为什么拒绝使用"人性"、"人本"、甚或"人道"?因为在他们鼓吹的宗教教义里"人"是罪恶的产物,除了上帝的"救赎",人的未来只有地狱。"人"除了"原罪",不能别有人性。世界和人的本原只能是上帝,人的命运也只能由上帝左右;人只有作为羔羊和奴婢的身份存活,不能像人样地为自己做主。而"人道"有与"神道"对立的嫌疑,所以也越来越淡出西方的话语体系。我们从美国的无神论者那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生活很烦人的一件事,就是几乎每天都要接到推销、募捐电话。今天就接到了一个,是要求给遇害警察的家属募捐的,这可不能(或不敢)不捐,于是推销员在挂掉电话之前,高  相似文献   

3.
<正>本书深受读者喜爱。它如实记述了美国年龄、种族、教育等背景不同的20多位无神论者,描述了他们转变为无神论者的经历、他们的社区建设、教育、浪漫情感、没有上帝的世界人生观等。该书不仅表明了无神论没有上帝的信仰,是很好的;而且指出,无神论意味着启蒙带来的光明及自由解放(Michael Shermer,editor of Skeptic)。Dan Barker说:以前我宣扬无神论者是愚蠢的,他们过  相似文献   

4.
本刊在2008年第6期和2009年第1期曾登载《〈我为什么是无神论者〉一书述评》,对作者及其创建的美国无神论者协会有所介绍,引起许多读者的兴趣和感叹,很想了解更详细的情况。我们在网上搜寻了一些,又将她的原著重新翻译,拟分期发表,共分四部分:"美国无神论者简史"、"奥海尔简介"、"我为什么是个无神论者"、"唯物主义的历史",与大家共享。美国无神论经过的艰难苦难的历程,使我们震惊;对于我国无神论的处境,感到无比幸运。美国是个"民主自由"的国家,为什么无神论和唯物主义哲学会受到那么大的压力,遇到那么多的阻加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美国日益向宗教国家迈进,甚至宣称美国是以"宗教自由"建国和立宪有关,至少在对外宣传上,宗教自由是不包含不信教自由的,而蒙受中世纪传统,视无神论为"邪恶",形成压倒性社会舆论。第二,美国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是实用主义,"有用即真理",根深蒂固,所以极度短缺客观真理。人类的劳动生产——包括人自身生产的实践,以及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无不证明神、鬼和天堂地狱的虚无荒谬,支持否定鬼神存在的无神论是客观真理。这些事实和道理对美国的上层,完全无用。所以在美国语言系统中,"价值"是第一位的,以示美国利益第一;对外宣教中,"自由"是第一位的,因为宗教自由是首要自由。现在"人权"的声音转高,因为人权"天赋","天"的涵义在一神教语境中就是"上帝"。——为什么拒绝使用"人性"、"人本"、甚或"人道"?因为在他们鼓吹的宗教教义里"人"是罪恶的产物,除了上帝的"救赎",人的未来只有地狱。"人"除了"原罪",不能别有人性。世界和人的本原只能是上帝,人的命运也只能由上帝左右;人只有作为羔羊和奴婢的身份存活,不能像人样地为自己做主。而"人道"有与"神道"对立的嫌疑,所以也越来越淡出西方的话语体系。我们从美国的无神论者那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5.
正在美国,无神论正从小圈子里走出来,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选择和依靠。这是一部卓越的著作。该书记述了作者从福音派牧师转变为积极无神论者的历程,这一转变让他感到骄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使作者有着令很多人尊敬的好名声。作者Dan Barker (1949- ),美国著名的无神论实践活动家和音乐家。曾传教19年,创作的歌曲超过一二百首,包括许多广受喜爱的福  相似文献   

6.
正通过对美国有组织的世俗主义者进行第一次社会学调查,该书揭示出其中一部分人如何通过激进主义团体创造出一种新的、有凝聚力的无神论身份;认为无神论的重新兴起是对1980年以来美国政治中宗教狂热复兴的反应,无神论者感到在公共领域里被忽视,于是他们采取各种各样的策略来应对,包括建立社团。该书的研究具有开创性,  相似文献   

7.
<正>在美国,很多人信仰宗教,但非信仰在扩展。证据表明,在很多国家,组织性宗教在衰落。作者是无神论者,该书描写了美国无神论现状。被认为引人入胜,第一次对积极的无神论进行了科学实证的研究,并能打动人心。该书表明:一个团体的宗教性越强,就越容易具有攻击性、越容易具有偏见,并越倾向于与他人相隔离。  相似文献   

8.
美国人已经将TOFU一词收入了韦氏辞典,并且有这样的注释:“中国起司”。这是真正的吃客说出的“行话”,因为这个形象的比喻,豆腐在美国人嘴里并不陌生。韩国人很会动脑筋,在美国人积极提倡健康饮食的大好时机中把五花八门的豆腐品种开发了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其高科技产业引领了世界的潮流;与此同时,它也是宗教信仰非常普遍的地方。美国没有国教,然而宗教是美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理查德.纽豪斯说:“关于美国的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在美国人自己的概念中,美国社会的道德基础是犹太—基督教道德”。  相似文献   

10.
无神论者是缺乏对神的信仰的人,激进的无神论者是与神战斗的人。我们有事实和数据证明宗教是一种欺骗。无神论者在战斗中要善于移动"奥弗顿之窗",以便人们了解和认同我们。我们要明示自己的无神论者身份,以防止人们对无神论者的妖魔化。宗教合法并不意味着宗教值得尊敬,批判宗教是激进无神论者的职责,激进无神论者应该行动起来,帮助更多的人脱离宗教,成为无神论者。  相似文献   

11.
走进美国     
美国是个美丽富饶的国家,如今是世界上的第一强国。美国人民有光荣的历史,美国也是西方世界信教人数比率最高的国家。本文赞扬了美国的美丽富饶,也慨叹美国犯罪率太高,而且越来越高,以致于国家无力承担监狱费用,只好求助于私营。不是有些人说。信了宗教道德就会高尚吗?看看这篇文章吧。我们相信,美国监狱里关的决不会都是仅占其人口百分之几的无神论者。问题出在社会和人那里,"上帝"有什么办法!  相似文献   

12.
谁能进入“上流社会”如果从财富的占有量来衡量,现在能被称做上流社会的人大约占美国人口总数的1%。据《今日美国》杂志1998年提供的统计数字,目前这1%的最富有的美国人拥有全美国财富的42%;其中最富有的家庭所拥有的财产的数目最低的也达200万美元以上。然而,家庭经济状况只能说明某些人具备了进入“上流社会”的  相似文献   

13.
正藏人移居美国始于20世纪50年代,藏传佛教传入美国也随之传入美国。如今,在美国已经形成一些固定的藏人社区,而藏传佛教在美国发展已经超出了藏人社区,进入了美国的本土主流社会和精英群体,不仅对美国社会产生影响,亦对中美关系产生影响。涉及本议题的中文文献主要有以下一些论著。房建昌的《藏传佛教在美国的兴盛及其发展》(1),探讨了自1959年以来藏传佛教在美国的发展,认为藏传佛教在美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学术的发展,同时指出美  相似文献   

14.
高芳英 《学海》2003,(1):173-175
美国在 1 9世纪最大的“工程”要数西部开发 ,它使原来人烟稀少的西部变成了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几乎把自己的领土从大西洋沿岸向西扩展到了太平洋沿岸。在这个变化过程中 ,广告文化起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它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形式 ,介绍了联邦政府的土地政策 ,宣传了西部发财致富的机遇 ,吸引了大批美国人涌向西部地区拓殖。它又积极地向消费者介绍最新的西部产品 ,在美国人心目中树立起“西部象征着美国未来”的信念 ,刺激大批美国人向西部迁移 ,推动了西部经济开发的蓬勃展开。正如美国人所说的那样 :“西部翻天覆地的变…  相似文献   

15.
如今的美国,宗教五花八门。美国革命时期, 常去教堂作礼拜的美国人约占17%。到南北战争时,这类人的百分比已增至37%。到本世纪初,已超过人口的一半,到如今更是超过了60%,当然,其中有一部分仅仅是名义上的教徒。 新教的世俗化 福音会(Evangelicals)的崛起 美国的世俗化的确与众不同。那些历史悠久的新教教派在教义问题上往往比较开明。正因为如此,那  相似文献   

16.
佛教在美国     
佛教在美国郑钦地美国是一个多元民族的大熔炉。原住民印第安人信仰原始宗教,盎格鲁撒克逊族信仰基督教,亚洲移民大都信仰佛教,西藏喇嘛(藏人移民来美的很少,其中以喇嘛较多)则带来藏传佛教。如果以1893年在芝加哥所召开的“世界宗教大会”(为期2周)做为亚洲...  相似文献   

17.
作者欧黑尔是“让美国人停下脚步,审视他们价值观的无神论者”。本书陈述了她的无神论不但是消极的,否认神、灵魂和天堂地狱等宗教主要元素的真实性,而且是积极的,展示一种非宗教的生活方式,依靠人类自己的力量创造大家共同的幸福生活。她的无神论以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认为宗教的世界观是唯心主义的:她为唯物主义者辩诬,表述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优越性。以其主张政教分离的观念鲜明而坚定,曾推动美国最高法院判决在公立学校里限制宗教活动,因此也受到种种诅咒。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宗教继人权之后成为中美关系中新的热点问题。当我就宗教在美中关系中升温的原因问及一位美国朋友时,他说:“这是由于两国关系逐渐加深,战略上对抗减少了,深层次的矛盾随之显现出来。”虽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但毋庸置疑,随着两国交往的深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两国关系的发展。文化差异是两国矛盾深层原因之一美国社会凝聚的基础是基督教道德,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无一不是以基督教基本教义与核心道德的共识为前提的。美国人经常引以自豪的首先并不是其所拥有的先进的科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军…  相似文献   

19.
宗教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是个宗教色彩很浓厚的国家。有30多万个基 督教教堂、犹太教会堂、清真寺以及其他宗教活动场所。很多社会学家认为,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宗教色彩最浓厚。据1990到1993年的国际性调查,82%的美国人认为自己信仰宗教,而英国、德国和法国,比例分别是55%、54%和48%。 维吉尼亚大学宗教系教授彼得奥克斯博士说,美国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美国的历史有密切的关系。美国人不管是穆斯林、犹太人、基督教徒,都受到美国历史上一系列“宗教觉醒运动”的影响。如独立战争期间的宗教大觉醒,传播了天赋人权观念;南北战争期间…  相似文献   

20.
作者欧黑尔是“让美国人停下脚步,审视他们价值观的无神论者”。本书陈述了她的无神论不但是消极的,否认神、灵魂和天堂地狱等宗教主要元素的真实性,而且是积极的,展示一种非宗教的生活方式,依靠人类自己的力量创造大家共同的幸福生活。她的无神论以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认为宗教的世界观是唯心主义的:她为唯物主义者辩诬.表述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优越性。以其主张政教分离的观念鲜明而坚定.曾推动美国最高法院判决在公立学校里限制宗教活动.因此也受到种种诅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