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惊恐障碍作为一种精神科疾病,由于伴有明显的躯体化症状,使大多患者首诊于综合医院非精神科,极易引起该病的误诊误治,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卫生资源.针对这一情况,本期"临床决策研究"栏目中熊新英撰写的"从惊恐障碍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惊恐障碍就诊于综合医院误诊率高的原因及高误诊率导致的后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惊恐障碍是一种急性焦虑障碍,属精神医学研究范畴。但惊恐障碍患者却反复在综合性医院就诊。目前国内综合医院尤其是基层综合医院普遍未设置精神科,非专科医生对惊恐障碍的识别率又非常低,误诊率甚至高达100%。作者就综合医院惊恐障碍高误诊率的原因、对策、展望与期待、较为理想的就医途径和治疗方法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惊恐障碍是一种急性焦虑障碍,属精神医学研究范畴.但惊恐障碍患者却反复在综合性医院就诊.目前国内综合医院尤其是基层综合医院普遍未设置精神科,非专科医生对惊恐障碍的识别率又非常低,误诊率甚至高达100%.作者就综合医院惊恐障碍高误诊率的原因、对策、展望与期待、较为理想的就医途径和治疗方法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归属于精神医学研究范畴的惊恐障碍患者反复就诊于综合医院内科,频繁使用急救医疗服务,是误诊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本文探讨了惊恐障碍患者去综合医院就诊的必然性和误诊误治的原因及危害性,提出了综合医院医师掌握该病诊治方法,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归属于精神医学研究范畴的惊恐障碍患者反复就诊于综合医院内科,频繁使用急救医疗服务,是误诊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本文探讨了惊恐障碍患者去综合医院就诊的必然性和误诊误治的原因及危害性,提出了综合医院医师掌握该病诊治方法,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大部分躯体症状障碍患者往往就诊于非精神科,而很多非精神科医生对此病的认识不足、诊疗不当,导致疾病的迁延、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医患关系的恶化等问题。因此提高临床医生对躯体症状障碍的识别能力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提出传统思维模式存在的问题,从病理心理机制角度重新解读躯体症状,提出新的症状分类方法。有利于从躯体症状的解读中寻求诊断躯体疾病及精神疾病的方向,有利于提高非精神科医生对躯体症状障碍的识别能力,明确躯体症状障碍的诊疗方向,从根本上减少疾病的漏诊误诊率。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躯体症状障碍患者往往就诊于非精神科,而许多医生尤其是非精神科医生对此病的认识不足、诊疗不当,导致了该病的迁延、医疗资源的消耗和医患矛盾的增加等问题。因此探讨适合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躯体症状障碍诊疗策略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回顾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诊断与治疗相关特点与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诊疗策略,并介绍了悦纳沟通在躯体症状障碍诊疗中的应用,以期在躯体症状障碍的诊疗和医患沟通等方面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综合性医院中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与躯体化症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前言  综合性医院就诊者中心理障碍患者占 2 4 % ,其中抑郁症为 1 0 4 %。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具有明显的躯体化症状 ,多以躯体病就诊 ;一部分抑郁症患者不具有明显的躯体化症状 ,以情绪障碍症状为主诉。国内已对心身疾病、神经症、物质依赖的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进行研究 ,我们进一步研究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与躯体化症状之间的关系。述情障碍 (alexithymia)主要表现为对情绪状态描述困难 ,少幻想和实用性思维方法 ,人际关系僵化。述情障碍者难以区别情绪状态和躯体感觉 ,描述躯体不适较多 ,因为他们常过分关注自己的躯体感受 …  相似文献   

9.
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需求非常之高,门诊常见有躯体疾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或以躯体症状就诊的心理生理障碍患者。医学分科导致的医学学科割裂正使得各学科在独立处理这些患者时都面临困难。北京协和医院心理医学科魏镜医生探索建立的多学科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理念的、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关系和访谈模式的UPSCALE查房模型设计用于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整合地去面对患者这个人和患者的症状,以有效地建立医患关系、实现对患者的有效治疗。其已在临床上显示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提高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方法 对91名精神科护士采取改善工作环境、改进护理用具、提高护理人员的配置、实施人性化管理、加强职业安全教育等措施进行综合干预,在干预的前后运用SCL-90症状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评价.结果 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差,突出表现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经综合干预后,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P<0.05).结论 管理者应长期关注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帮助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是综合医院常见的一种急性焦虑障碍,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并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本研究通过动态比较药物与药物加心理治疗的疗效,为更合理的对惊恐障碍进行临床干预提供了一定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是综合医院常见的一种急性焦虑障碍,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并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本研究通过动态比较药物与药物加心理治疗的疗效,为更合理的对惊恐障碍进行临床干预提供了一定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躯体形式障碍是精神科常见的一种神经症,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占用了大量的医疗资源,但临床识别率和有效治疗率却相当低。围绕躯体形式障碍的特点及其优化诊治作一些探讨,利于提高社会和非精神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减少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耗,使疾病得到早期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4.
躯体形式障碍是精神科常见的一种神经症,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占用了大量的医疗资源,但临床识别率和有效治疗率却相当低.围绕躯体形式障碍的特点及其优化诊治作一些探讨,利于提高社会和非精神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减少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耗,使疾病得到早期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5.
抑郁性神经症是指一种持久的心境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患者有较充分的自知力和治疗要求,无精神病的症状,生活能力未受到严重影响,若得到及时科学的药物和心理治疗,绝大多数可完全治愈。由于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病患者往往被忽视或误诊为“神经衰弱”,结果使患者病情加重甚至轻生。  相似文献   

16.
传统医疗支援服务在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和躯体症状障碍(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SD)上收效甚微。这些患者经历着越注意身体的痛感越感到难受的恶性循环,他们对这些现象的负面解释导致自身形成关注于身体(身体形象,强化患者的自我意识/自我观察)的“担忧型认知风格”,导致身体感觉不适与过度唤醒。身体心理治...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综述了惊恐障碍患者对威胁性信息的注意偏向、解释偏向、记忆偏向等认知偏向。对威胁性信息的优先注意激发焦虑体验,对模糊信息的灾难化解释增加焦虑水平,对引起焦虑感信息的记忆保持促使惊恐体验更易于提取,这3种认知偏向促使具有焦虑倾向的个体对惊恐障碍更易感,也是惊恐障碍形成和保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探讨焦虑抑郁障碍与慢性胃炎之间的关系。统计半年内在心理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焦虑抑郁障碍患者中曾被误诊为“慢性胃炎”的情况。结果有38例患者做胃镜检查,其中37例患者显示“浅表性胃炎”或“糜烂性胃炎”,仅1例患者胃镜报告正常。40%(15例)按“慢性胃炎”治疗能暂时减轻症状,而60%(23例)按“慢性胃炎”治疗不仅无效,症状反而加重。研究结果提示浅表性胃炎或糜烂性胃炎与人的情绪紧密相关,是焦虑抑郁障碍最常见的躯体症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综合医院抑郁症和神经症诊疗决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和神经症是一种慢性易复发性精神疾病,发病率高,疾病负担重,多数患者都就诊于综合医院非精神专科,而目前的现状是综合医院的各科医生对此类疾病的识别率低、治疗率低,患者依从性差。结合临床提出了关于综合医院如何提高抑郁症和神经症的识别率,医生在精神疾病诊疗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等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由网络成瘾列为精神疾病反思医学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精神疾病的诊断特点,精神科中的医学化现象尤为突出.但精神科的这种现象会产生不当的行为控制、个体与社会的隔阂等弊端.一些网络成瘾的矫治措施限制或剥夺被矫治青少年的人身自由,有的已经带有对精神病性障碍患者进行强制性医疗的色彩.网络成瘾目前归为精神疾病的科学依据不足、容易引起误解和误导,是医学化在精神科中的又一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