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古代中医未走实验医学发展道路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 由中医理论体系所决定1 1 以古代哲学为理论指导的人文医学特征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基本完成于战国至东汉这一时期 ,距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 ,代表著作有《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难经》和《伤寒杂病论》。通过中医典籍的复习 ,我们不难发现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以长期的医疗知识、经验积累为基础 ,并以当时的古代哲学思想为指导的 ,是知识经验和哲学有机结合的产物。古代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领域———包括病因学、人体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物学、治疗学、环境学、时间学等等 ,古代哲学的介入 ,使…  相似文献   

2.
浅谈“时间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时间医学”华西医科大学(610041)秦建军时间反映了宇宙运行规律的一个方面。中医时间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与时间的关系,探讨怎样使治疗与时间相适应,以得到最佳效果。阴阳、五行学说对祖国医学关于时间理论的形成起了最初且重要之作用。时间观...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哲学基础及中医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中医学、易学及形象思维中医学源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朴素的生活经验和早期的医疗实践 ,以《内经》、《伤寒论》为代表的经典理论体系一直以辩证法和整体观为核心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自然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而哲学对自然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为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医学初成的先秦汉初 ,因人们对自然、宇宙和人体的各种现象及关系的不断探索和大胆假测 ,形成了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具有奠基作用的各种哲学观如精气论、阴阳学说、五行论、运气论、形神论等 ,对连缀古代医学经验、阐述生命规律乃至创制中医学基本结构予以指导和…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研究作为中医学研究中的一次观念和思路的转变,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但是,中西医结合存在一个局限,即很多研究限于具体、局部、微观的治疗经验和技术上的协作、改进,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在理论方法上有机结合。其原因除了在认识上仅重视中医经验而忽视其理论内容,在方法上忽略中医学的整体性特点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们将中西医学这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思维方法的特征作为衡量判断其科学性的对照参考系。其结果导致两个极端现象:一方面注重借助现代科学手段而忽视中医药理论特点,从而以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和西医学模式评价中医学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无视中医学自身的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的原创性医学,尽管历经50年的系统临床实践,但迄今对中西医结合医学概念尚未有明确的共识或权威性描述.认为中西医结合医学是用中医学规律和方法研究西医学、或用西医学规律和方法研究中医学而产生的不同于中、西医学的,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技术、方法和理论的医学科学;其外延应包括整个中西医结合医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木曰曲直”与中医学对肝胆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曰曲直”与中医学对肝胆的认识路玉滨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思维方式和理论特征是与整个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虽然五行学说在《周易》中并未进行明确阐述,《周易》也没有对医学问题运用五行学说进行具体分析,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母基,《周易...  相似文献   

7.
试析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析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及其历史地位江苏省扬州大学医学院(225001)孙荣一、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现代化、中西医学比较研究的关系———析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内涵中西医结合的内涵是什么?这是关系到中西医结合事业能否健康和如何顺利发展的基本问题,近几年来,随着中医...  相似文献   

8.
一、战国中叶阴阳五行说的新发展阴阳五行说的起源,至今学术界尚未有定论。对“阴阳”和“五行”概念的产生时期及内涵,曾有众多说法,各有所当,尚无定论。阴阳说和五行说,它们从远古各自独立发展,原来并不属于一个理论系统,这也是大家所公知的。在这个意义上,传统说的“阴阳五行说”不是把“阴阳”和“五行”概念简单地结合的结果,而是一个与已往的阴阳说及五行说不同的、新的理论模式。最近《郭店楚墓竹简》[’」(以下简称“郭店本”)的出版,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对它的研究成了一个热点。郭店本中有《五行卜篇,七十年…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论阴阳:兼论阴阳研究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论阴阳—兼论阴阳研究的思路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050091)赵洪钧刘延伶一、近现代阴阳研究简评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粗看西医理论体系,与阴阳学说似毫无关系,至少它的重要理论中没有对等于阴阳的术语。因此,近代汇通医家和当代中西医结合理...  相似文献   

10.
序阴阳五行说在《吕氏春秋》十二纪和《春秋繁露》就有明确记载,如名所示,是由阴阳概念与五行概念结合而成。如在十二纪里,随春夏秋冬四季阴阳的消长而配合以五行。在《春秋繁露》里,用阴阳解释灾异,并以构成万事万物的五行加以补充说明。但是以往的研究证明,如溯本寻源,两者分别来自不同传说,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笔者先前曾把两者结合起来,以考察阴阳五行说产生的契机及与时令的历史关系。这里暂且不谈阴阳概念,先由五行说的起源说起。对阴阳五行思想起源加以学术反思,始自民国  相似文献   

11.
对于八卦与五行两种理论体系结合的根据,学界尚未进行深入研究。针对两种理论各自的特点,依据有关的史料,“象”和“四方四季”可能是导致八卦与五行结合的两个原因。不能简单地用阴阳的概念代表八卦,阴阳是五行和八卦两者共同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汇通是中国传统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在以传教为主的同时,将西方医学知识传入中国。西医的传入使得国内一部分勇于接受新知识的中医学家开始注意到中西医学的不同。他们从主体上肯定中医学,主张吸收西医学的优势,从不同的角度对中西医学汇通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和研究。详细论述了明末清初西方医学的传入以及伴随出现的中西医汇通思想的萌芽,为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发展史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周易》与《黄帝内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中国古代哲学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周易》的自然哲学对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影响巨大,自古即有医易同源之说。《周易》对《内经》之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仅选择阴阳、变易、时位中、象数,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阴阳导源于《周易》,《内经》在医学方面作了发展;《内经》对变易运动、时位中概念的吸收,使中医学呈现出有别于西医学的民族特色;象数是中医学建立理论体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中西医结合的思考福建中医学院中医系(福州350003)陈峰指导老师戴春福1中西医结合方法的精髓———考察中医建立理论的方法,研究其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的原因中医仅用阴阳气血津液以及五脏六腑等几个基本概念,就可以达到对人体这个极其复杂有机体总体上的正确...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与《周易》的关系,历代有“医《易》同源”、“医源于《易》”、“医先于《易》”诸论。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辨析,认为中医学的实践起源与理论滥觞远早于《周易》,并为《周易》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医学基础;中医学与《周易》哲学思想同源于华夏先民对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感悟及由此产生的原始思维与认知方法,如天人相应、阴阳、常变等观念,并且均可上溯于巫史文化;《黄帝内经》是古代阴阳哲理最完整、系统的体现;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受到《周易》理论的深刻影响与规范,汉以后尤甚。中医学既应用古代哲学概念说明医学问题,又在医学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古代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对中西医药结合进行总结的有益尝试上海医科大学(200032)马伯英当代科学中涌现出来的许多新理论、新概念,是中西医结合学者首先将之引入到中国医学中来,以之解释中医学的。例如控制论(包括黑箱理论)、系统论(包括耗散结构理论)、模糊理论等等,现在连普通的...  相似文献   

17.
器官的功能和储备与中医阴阳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理论体系中的概念和命题很模糊。比较中西医在哲学抽象上的差异,采用哲学中物质无限性和有限性命题,以独特视角结合临床研究结果,阐述了阴阳在医学中的含义,将功能和储备这一对概念定义为阴阳,并指出功能和储备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支点。  相似文献   

18.
务本论道———中西医学的不同理解和追求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陆广莘一近代史上中西医间的学术之争,主要集中在“证与病之辨”。而近代中医学的主要失误,是把证认同于病,并进一步从属于病。这根源于中医学在近代被指责为“不科学”的语境...  相似文献   

19.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一对特殊概念,后来应用到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考察其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我们认为它们并非玄之又玄的东西,而是历代先民对自然现象中的规律的抽象与总结,闪烁着中华民族理性与智慧的光辉,指引着后人认识自然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一对特殊概念,后来应用到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考察其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我们认为它们并非玄之又玄的东西,而是历代先民对自然现象中的规律的抽象与总结,闪烁着中华民族理性与智慧的光辉,指引着后人认识自然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