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基督教的历史基督教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之统称,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是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宗教,已有2000年的历史。它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起源于罗马帝国东部地区的  相似文献   

2.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大教,有着中华民族的鲜明性格特征和传统文化的深厚积蕴;同时又有着海纳百川、会通众教的胸怀,正在以自己特有的柔性方式走向世界、影响世界。它不以扩大组织规模为目标,而以传播老子的智慧为己任。从比较宗教学的视野看,道教是多神宗教,在神  相似文献   

3.
奥吉布瓦教是奥吉布瓦人在与自然长期相处的过程中产生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信仰奥吉布瓦教的人对人、物、神和世界本源等均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16世纪初,西方殖民进入北美大陆,随之带去了相应的宗教、文化和语言。奥吉布瓦教在历史上大致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天主教传教浪潮,这给奥吉布瓦教带来了重创。20世纪60年代之后,美国土著文艺复兴使得这一宗教重获了生命。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与大同教雷雨田大同教是最年青的世界性宗教,它于19世纪中期产生于伊朗,原属伊斯兰教的一个支派———巴布教派。经过百余年的传播、发展,它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世界宗教,信徒遍及205个国家和地区。大同教于20世纪初传播至远东,20年代初最早在中国上海...  相似文献   

5.
罗马教廷,自从四世纪依靠奴隶制罗马帝国皇帝起家以来,一贯利用宗教维护落后腐朽的制度,反对一切进步的和革命的事业,为反动统治阶级服务。庇护九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6.
杨文华 《福建宗教》2000,(3):32-33,36
伊斯兰教是一个传播广泛、具有世界影响的宗教。伊斯兰教既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伊斯兰教的兴起和发展在世界史中占有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当今国际事务中,伊斯兰教表现得十分活跃,说明它是现代第三世界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伊斯兰教与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关系也十分密切,特别是教派与门宦制度对中国的影响更为广泛深远。  相似文献   

7.
丝绸之路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坦荡襟怀,曾包容了世界上兴盛过的各大宗教以及一些民间教派,因此成为一座宗教文化天然的博物馆。一、丝绸之路上的宗教传播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大动脉,佛教、祆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和摩尼教等,通过丝绸之路相继传入中国,使中国宗教进一步多元化。公元前4世纪,佛教在印度兴起,佛教僧侣成为第一批奔赴亚洲各地传播宗教的旅行家。  相似文献   

8.
研究任何民族的文化,宗教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试从语言文字,文学创作,建筑风格,装饰艺术,书法艺术等五个方面浅析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族文化的影响。现代维吾尔族在历史上曾信仰过数种宗教,如佛教、摩尼教、祆教、萨满教、景教等,公元10世纪随着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逐步取代了别的宗教。16世纪至19世纪,新疆建省之前的三百多年间,伊斯兰教在新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各地区的维吾尔人在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趋于一致,同近现代维吾尔族没有大的差别了。伊斯兰教的影响也反映了维吾尔族文化的方方面面。一、语…  相似文献   

9.
景教是来自波斯及大秦的基督教一支,依其创始人Nestorius的名称也叫聂斯托利亚教。聂斯托利亚生活于4世纪末到5世纪中期(约451年),他做过君士坦丁堡的大主教,得到东罗马皇帝Theodosius Ⅱ的支持。该派起初认为马利亚称不上是Theotokos(神之母亲),因为基督的神性并不能来自马利亚。这一立场的进一步发展便是宣布基督有人的或神的所谓圣凡二重性。公元431年的基督教世界的以弗所大公会议上,主张人神二重性的观点被宣布成为异端。聂斯托利亚也就遭受到斥责与放逐。但其理论追随者仍然主要在西亚一带传播其教义。  相似文献   

10.
越南的伊斯兰教分为伊斯兰教和婆尼教两派,信徒基本上都是占族人.伊斯兰教在10世纪中叶就已经在越南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它是占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来到那片曾被婆罗门教覆盖的占婆土地后,其传播、发展经历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婆尼教作为越南伊斯兰教的一个分支,正是伊斯兰教本土化的一个典型,它表现为与当地的原始宗教、婆罗门教以及偶像崇拜、祖先信仰等传统文化相融合,又深受政治、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文旨在通过对越南占族婆尼教的宗教观念、神职人员、宗教场所和宗教仪轨的特点进行初步的探究,来展示一个本土化、占族化的伊斯兰教——婆尼教.  相似文献   

11.
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曾经在中亚地区传播一千多年。从历史视角来看,基督教先后以聂思托里教、罗马天主教、俄罗斯正教等形式向中亚地区渗透。由于这块广阔的草原通常都是游牧民族的历史舞台,各民族间长期争夺,使这里无法产生稳定的政治环境。这就为各种宗教的传播提供了空间,使得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难免受到其他宗教的竞争和挑战。同时,由于基督教教义的玄奥晦涩,及其宗教本身所具有的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使其很难对中亚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产生较大吸引力。尽管如此,本文认为有必要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梳理出基督教在中亚传播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12.
当今无疑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尤其是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从人类历史上看,最早、最成功的全球化应该是宗教的全球化,而不是经济的全球化.然而,过去却很少提及宗教的全球化问题.目前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无一不经历了全球化的历程,跨越了地区、种族与文化的界限,最终形成了具有普世性的世界宗教.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各宗教全球化的历程也必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以基督教为例,基督教早期的全球化是伴随着罗马帝国的军事与政治扩张,近代以来更是依靠殖民全球的霸权势力,才使基督教从欧美传播到更广泛的亚非拉地区.那么,在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基督教在全球的发展又有哪些最深刻的变化呢?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历史与宗教学教授菲利普·詹金斯(Philip Jenkins)在2002年出版的新著<下一个基督王国:基督宗教全球化的到来>(The Next Christendom:The Coming of Global Christianity)为我们提供了富有启示的解说.  相似文献   

13.
试论罗马宗教在过渡时期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是罗马宗教从民族宗教向世界性宗教的过渡时期。本文论述罗马宗教在过渡时期四个方面的嬗变:一、世界主义倾向;二、帝王崇拜;三、民间信仰与官方宗教的分离;四、传统信仰的虔诚淡化。造成罗马宗教嬗变的原因是罗马的海外扩张,海外扩张使罗马受到希腊化文化浪潮的冲击和出现了剧烈的阶级分化,为其嬗变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2006年9月11日至14日,第二届“世界与传统宗教领袖大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召开。我国组成了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活佛为团长、国家宗教局蒋坚永副局长为顾问、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丁常云道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洪长有等为团员的宗教代表团出席会议。另有来自世界伊斯兰联盟、利比亚宣教协会、基督教联盟、俄罗斯东正教、美国基督教理事会、罗马教廷、英国圣公会、以色列犹太教、日本神道教、印度道教协会、蒙古亚洲佛教徒和平协会等20多个国家的43个宗教代表团的200余名代表,以及联合国…  相似文献   

15.
背景资料     
梵蒂冈(Vatican)是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高地上的城国,全称梵蒂冈城国,面积0.44平方千米,为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以梵蒂冈城墙为界,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教皇宫等。主要人口为意大利人,信奉天主教。首都梵蒂冈城。 公元4世纪开始,罗马城主教利用罗马帝国的衰亡,乘机掠夺土地,6世纪时获得罗马城的实际统治权,称为“教皇”。756年法兰克国王丕平将罗马城周围区域送给教皇。此后在意大利中部出现了以罗马为首都的“教皇国”,其疆域多有变迁。1870年意大利王国消灭教皇国,教皇退居梵蒂冈宫中,世俗…  相似文献   

16.
新疆自古就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在伊斯兰教传入前,祆教、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多种宗教,就相继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新疆,与当地土生土长的原始宗教一起在各地流传。伊斯兰教传入中国首先是穆斯林商人们的功劳,隋唐时期,中国-阿拉伯地区的商务来往十分频繁,可以推测  相似文献   

17.
许多人,包括教徒和非教徒,对基督教三大派系究竟有什么区别,不是很清楚。各派系教徒只是对本派的教义、神学、经典、礼仪、节日、神职、教制、教历、教堂等有所了解,而对其他派系的详情就不甚了解。本文就基督教三大派系———东正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之间的区别,作如下介绍:学过世界史的人都知道,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君士坦丁堡是东正教中心,罗马是天主教的中心,东正教是在帝国东部地区的特殊历史环境中形成的,由于帝国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语言、民族等方面与西部不同,因而东正…  相似文献   

18.
卓新平 《天风》2017,(8):4-5
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对世界文化尤其是西方文明的发展曾起到决定性作用。基督教最早形成于亚洲,具有东方文化的色彩和信仰特点,只是当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国教化以后,才逐渐演化为西方人的精神支柱和信仰形态。而在基督教的扩展发展中,基督教一方面在全球传播,不再只是西方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19.
巴哈伊教是一个独立的、新兴的世界宗教.中国过去译为巴哈教,或根据其教义主张,译名为大同教.在很长的时间内,这个宗教不为世人重视.但在近几十年里,巴哈伊教成了发展最快的世界宗教,就传播的  相似文献   

20.
印度宗教在世界宗教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古代也对中国文化有过较大影响。印度宗教最初发源于印度河文明,但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吠陀与奥义书时期的宗教形态。在印度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宗教派别是婆罗门教及主要由其演化出来的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伊斯兰教、锡克教等宗教在印度历史上也起了重要作用。印度近现代的政治冲突与此地区的宗教对立及民族矛盾有着直接的关系。当代中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借鉴印度宗教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经验与教训,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