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针对晚期肝癌,临终关怀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论述临终关怀在晚期肝癌患者"身、心、社、灵"四个维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相应问题的应对策略,以及医疗机构和临终关怀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于晚期肝癌患者"双重角色"问题,提出加强"身、心、社、灵"的支持,呼吁政府政策及资金支持、匹配相应的专业服务人员数量和在临终关怀科室开展多学科诊疗合作以及加强社区服务,推进临终关怀在晚期肝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晚期癌症患者的家属在临终家居照顾及医院宁养照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临终患者家属的关怀照顾是临终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从家属心理特点、影响家属心理的因素、家属辞世教育方法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在家属辞世教育的工作步骤,从而更好的指导社会医疗实践,促进临终关怀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晚期癌症患者的家属在临终家居照顾及医院宁养照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临终患者家属的关怀照顾是临终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从家属理特点、影响家属心理的因素、家属辞世教育方法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在家属辞世教育的工作步骤,从而更好的指导社会医疗实践,促进临终关怀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末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临终关怀与末期癌症关系密切,末期癌症患者是临终关怀的主要对象,这也是姑息医学的主要内容。作为发展中的学科,本文对临终关怀的发展、目的、内容及其在末期癌症患者中的实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临终关怀与末期癌症关系密切,末期癌症患者是临终关怀的主要对象,这也是姑息医学的主要内容.作为发展中的学科,本文对临终关怀的发展、目的、内容及其在末期癌症患者中的实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辞世教育是实施临终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核心是珍视生命,正视死亡.辞世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支持患者,支持家属,善后工作.对肿瘤患者进行辞世教育,让生命活得庄重,死得尊严.  相似文献   

7.
社会工作作为医疗团队中的一员,不仅认识到器官移植对病人及其家属、移植医学以及社会风气的积极意义与消极限制,而且注重围绕移植手术的不同阶段为病患及其家属开展心理及社会评估、个案与家庭辅导、资源整合以及社会支持等服务。  相似文献   

8.
辞世教育是实施临终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核心是珍视生命,正视死亡。辞世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支持患者,支持家属,善后工作。对肿瘤患者进行辞世教育,让生命活得庄重,死得尊严。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临终患儿多层面的特殊性,包括在生理层面对于疾病、疼痛以及药物的感知与反应;心理层面对死亡认知的差异性以及濒死时心理状态的改变;家庭支持网络的特殊性与学校支持网络的重要性;以及身为儿童对于发展与学习的特殊需要。并基于对重庆市FS儿童医院、长沙市H儿童临终关怀机构的患儿临终关怀服务的调查,论述"情境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在医学中的适用性,提出搭建以"情境理论"为理论视角,以患儿为中心的个体增能、家庭增能、照护专业增能和社会资源链接的儿童临终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0.
对136例无救治希望的晚期癌症患者及家属进行问答式调查,旨在分析安乐死在晚期癌症患者中实施的可行性。结果,只有2.2%的患者欲选择安乐死,家属均不选择安乐死;95.6%的患者和97.8%的家属选择临终关怀或姑息治疗。因此,安乐死难以为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11.
对136例无救治希望的晚期癌症患者及家属进行问答式调查,旨在分析安乐死在晚期癌症患者中实施的可行性.结果,只有2.2%的患者欲选择安乐死,家属均不选择安乐死;95.6%的患者和97.8%的家属选择临终关怀或姑息治疗.因此,安乐死难以为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肿瘤患病率的不断上升,社会对临终关怀的需求也逐渐增大。由于我国基本国情、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与西方不同,援引自西方基督教的临终关怀理念与实践方法在中国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旨在从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中汲取智慧和经验,针对当前的问题,从死亡教育的开展、医护人员的培训、临终关怀机构的发展与社会支持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促进我国临终关怀的本土化、体系化、制度化与社会化,希望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体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功利主义视角下,人的生命价值以"有用性"为前提。当失去了对于外部世界的价值,人的生命价值将面临危机。在晚期癌症患者的医疗决策、长期照顾中,医生、家属对金钱、时间等诸多方面做出权衡,却忽视了患者的生命价值。出于难以创造价值的无力感以及拖累家人的内疚感,很多晚期癌症患者否定自己的生命价值,将死亡看作是最终解脱。人本主义认为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人的生命都有其不证自明的价值。社会工作秉持人本主义的价值观,通过赋权增能、生命教育、优势视角等专业行动,增强晚期癌症患者的自我决定权,增进患者的外部承认和自我承认,重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东方或发展中国家,家庭成员得了癌症后,家属通常反对告知患者真实病情。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5例癌症患者家属进行深入访谈,探讨癌症患者家属选择是否告知患者真实病情的原因,以其为临床医护人员正确处理癌症病情告知问题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在宁夏回族地区如何开展临终关怀工作和提高临终关怀工作的质量,根据在宁夏回族地区开展临终关怀工作五年的实践体会,分析了宁夏主要由于社会老龄化的压力、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宁夏疾病死因顺位变化原因开展临终关怀的必要性。探讨了目前宁夏临终关怀面临的七个主要问题,即热心从事临终关怀的专业人员少、临终关怀机构缺乏、社会重视度低、心理治疗严重不足、社会义工资源短缺、医院与外界对临终关怀医护人员的关怀少和患者及家属对临终关怀治疗的期望值高。总结了在宁夏开展临终关怀实践的六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癌症的致命性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使人类对癌症有着特殊的认识。在东方国家,家属在癌症诊断告知的过程中起着决策性的作用。本研究对194例癌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探讨家属对告知患者癌症诊断的认识以及医生、患者等的观点和行为对家属决策过程的影响,初步揭示国内癌症诊断告知的实施状况及所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医护人员有效告知癌症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来自宁养院的调查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临终关怀 ,是对所患疾病已经治疗无效患者的积极、全面的医疗照顾。它既不加速也不延缓死亡 ,而是提供疼痛缓解 ,心理支持等善终服务。使患者在生命末期活得舒适 ,有尊严 ,同时也帮助家属获得最佳生活质量。虽然现代较健全的全世界首家临终关怀组织———“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机构”(St.ChristopherHospice)早在 196 7年就由英国的桑德斯博士 (Dr.DameCicelySaunders)在伦敦创建 ,但中国大陆的临终关怀事业直到 1988年才真正起步 ,其标志性事件就是由崔以泰倡导的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研究中…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加拿大颁布的临终关怀相关政策和指南的研究,探索加拿大临终关怀模式的特点和优势。阐释了加拿大临终关怀的界定和发展,并从发布、主要内容、应用三个方面介绍了加拿大临终关怀实践模式指南。认为加拿大临终关怀发展成熟,呈现出国家支持、覆盖面广、服务内容全面、服务专业化、人性化、规范化的特点,其实践模式指南的颁布对世界临终关怀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期望加拿大临终关怀的成功经验能为我国提供借鉴,推进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告知患者癌症诊断是肿瘤科的核心问题。法律和医学伦理原则要求医务人员应掌握肿瘤患者的心理和其他方面的特殊性,及时、充分地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严格履行肿瘤患者的知情同意原则。本文旨在对告知患者癌症诊断的利弊及有效告知癌症诊断的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肿瘤医疗、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采用政策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梳理典型国家和地区在社区临终关怀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先进做法,并依据我国国情,围绕项目规划、床位设置、服务对象准入条件、服务标准等方面,分析我国社区临终关怀体系的不足;提出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动员社会多主体参与、细化社区临终关怀服务标准、完善配套措施等方面的建议。期望在老龄化背景下,为有效提升我国临终关怀服务能力、推动老年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