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门部胆管癌早期诊断困难,易侵犯周围肝动脉、门静脉,根治性切除率低,预后差,5年生存率不足10%。手术是肝门部胆管癌首选治疗手段,术后辅助治疗是否能改善肝门部胆管癌的预后,提高生存期目前尚不明确,本文将就肝门部胆管癌目前的辅助治疗现状做一系统回顾,分析术后辅助治疗之于肝门部胆管癌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肝门部胆管癌发生部位和生物学行为较为特殊,是当前肝胆外科医师关注的难题之一。老年人因合并症多,手术耐受力差,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外科医生们在面对老年肝门部胆管癌病患时,需要慎重考量治疗策略。本文就目前老年肝门部胆管癌治疗相关的几个问题,重点是外科处理方面,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将恶性肿瘤直接侵及或压迫肝外胆道致胆汁排出受阻而引起的黄疽称为恶性梗阻性黄疸,根据阻塞部位一般可分为高位胆道梗阻和低位胆道梗阻。高位胆道梗阻多指高位胆管癌,即肝门部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相对复杂,术后死亡率高,而死亡原因多为肝衰竭。肝门部胆管癌的患者常常伴有黄疸,而重度的黄疸又会直接影响到体内多脏器的功能,因此许多学者提出了通过术前减黄的方法来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但是目前对术前是否需要减黄仍存在较大争议,争议来源于减黄对改善患者预后是否有影响。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减黄作一讨论。笔者认为,在一定的减黄指征下选择合适的减黄方式,减黄时间,将有益于改善患者的脏器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但目前还需要多中心合作的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确定减黄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4.
正胆管癌通常是指起源于胆道系统胆管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通常依其发生部位可分为肝内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和胆管远端癌。其中,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其特指发生于胆囊管开口以上的肝总管和左右肝管的黏膜上皮癌。据文献报道,HCC约占胆管癌的60%~70%。HCC因复杂的解剖位置,又易浸润周围的肝动脉、门静脉以及肝实质,早期不易发现,难以诊断,且患者多因出  相似文献   

5.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是原发性肝癌围手术期常见的辅助治疗手段。对于可手术切除的肝癌,化疗栓塞可以缩小肿瘤,提高可切除率;还可能清除潜在的肝内播散灶,减低术后的复发率。但介入治疗本身可以加重肝脏的损伤,并可能诱导肿瘤血管生长因子分泌,肿瘤血管增生等,增加肿瘤播散的机会。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并没有发现围手术期化疗栓塞能提高肝癌患者的...  相似文献   

6.
探讨肾癌术后联合DC-CIK免疫细胞治疗方案的耐受性、安全性、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回顾分析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肾癌患者18例,患者均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开放(3例)或腹腔镜(15例)根治性肾切除(5例)或保留肾单位(13例)手术,术后均联合DC-CIK免疫细胞治疗肿瘤技术3周期。3周期后评价肝肾功能、耐受性、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结果18例患者中3例出现发热,达39°C以上,给予对症处理,体温好转,1例出现困乏,5小时后缓解,1例出现下肢轻微水肿,2天后消失。按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应用3个周期后18例患者的肾功、肝功均为0度。腹腔镜或开放的根治性肾切除和保留肾单位手术术后,联合DC-CIK免疫细胞治疗3周期后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微、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但是远期疗效及影响尚缺乏大样本资料,需进一步临床观察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口腔颌面肿瘤切除与修复"平衡点"的设立来自于临床实践,肿瘤种类不同、患者个体不同其平衡点也不同,是个体化的平衡点。肿瘤切除与缺损修复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平衡点是肿瘤切除与修复辩证统一的具体体现。切除与修复平衡点决策遵循的基本方法是循证医学,标准流程是由临床医生,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获取目前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证据,结合临床经验确定肿瘤手术切除与修复的平衡点,并在医疗活动中实现。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特点,提高阑尾肿瘤的诊治水平,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6年7月经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阑尾肿瘤30例患者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阑尾炎和腹部包块,均经手术和病理确诊,包括黏液性肿瘤19例,阑尾腺癌8例,阑尾类癌2例,恶性淋巴瘤1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行回盲部切除术8例,15例行单纯阑尾切除,其他手术方式4例。随访25例,2例腺癌术后死于其他疾病,1例粘液性肿瘤死于白血病,1例腺癌于术后10个月复发,余均无复发和转移。阑尾肿瘤临床少见,缺乏特异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主要依靠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和术后病理确诊。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式选择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对78例鼻颅底肿瘤患者经鼻内镜下行微创手术治疗,考察其治疗效果、围术期并发症,并总结可供临床参照的手术操作要点。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8例鼻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鼻内镜下行手术治疗。术后经病理活检确诊,如为恶性肿瘤,患者还需术后接受放射治疗。考察手术完成、肿瘤切除情况(切除率)、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及持续随访的结果。78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肿瘤全切率80.8%(63/78),次全切除率14.1%(11/78),大部分切除率5.1%(4/78)。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良性肿瘤占53.8%(42/78),恶性肿瘤占46.2%(36/78)。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1%(4/78)。无致死病例。持续随访,术后1年良性肿瘤复发率11.9%(5/42),恶性肿瘤复发率25.0%(9/36)。术后3年恶性肿瘤复发率52.8%(19/36),病死率44.4%(16/36)。经鼻内镜下微创手术切除鼻腔、鼻窦侵犯至颅底或颅底的原发良、恶性肿瘤是简便、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制定合理的手术路径,则鼻内镜下微创术切除或部分切除鼻颅底的肿瘤在临床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指上皮细胞失去原来的极性,转变为间质细胞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上皮细胞的标志物E-钙黏蛋白表达下调、间质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表达上调,因此也称其为上皮间质转变的重要标志及特征。上皮间质转化参与了多种恶性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胆管癌是肝胆恶性肿瘤中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其临床症状表现的较晚,大多数情况下已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治疗机会。如何认识胆管癌的发展过程,并寻找早期的预警指标,对于胆管癌患者来说EM T 的发生以上皮细胞标志物的减少、间质细胞的表型增加为特征,严重影响着胆管癌患者的肿瘤进展过程及预后,对EM T 的研究将有助于寻找新的抗癌靶点。  相似文献   

11.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一直以来,手术切除是其治疗的首选方法,但手术指征存在着很大争议,近年来,腹腔镜的广泛使用使手术指征有放宽的趋势。而介入治疗的发展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更具有优势的选择。通过运用治疗方法决策的利弊论,站在使患者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分析两种方法的利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笔者认为介入治疗应成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对于每一个患者个体必须充分考虑其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特殊性,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选择恰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回顾9例因颅底凹陷症合并其它畸形在我科接受一期经口咽齿状突切除、后路枕骨大孔减压、寰枢椎或枕颈融合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该术式对脊髓功能、枕颈部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本组术前诊断均为颅底凹陷症合并邻近结构畸形。所有患者均接受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末次随访JOA评分15±1分。影像学检查示齿状突残留基底部均位于钱氏线以下,脊髓减压充分,寰枢间、枕颈间植骨均获坚强融合,融合时间平均3.9±1.1个月。因此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颅底凹陷症,脊髓减压充分,重建稳定性后骨融合好,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回顾9倒因颅底凹陷症合并其它畸形在我科接受一期经口咽齿状突切除、后路枕骨大孔减压、寰枢椎或枕颈融合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该术式对脊髓功能、枕颈部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本组术前诊断均为颅底凹陷症合并邻近结构畸形.所有患者均接受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末次随访JOA评分15±1分.影像学检查示齿状突残留基底部均位于钱氏线以下,脊髓减压充分,寰枢间、枕颈间植骨均获坚强融合,融合时间平均3.9±1.1个月.因此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颅底凹陷症,脊髓减压充分,重建稳定性后骨融合好,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探讨进展期胃体癌浸润周围脏器的联合脏器切除的适应证、手术入路、手术方法及意义.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我院15例胃癌直接浸润胰腺、脾脏和横结肠而施行全胃切除及胰体尾脾脏切除并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出现1例腹腔感染,1例切口感染,经通畅引流、局部冲洗及切口换药后均痊愈出院,无再手术及死亡病例.术后均进行随访,1例在术后14个月时出现局部复发,1年生存率100%,2年生存率38%.以右下腹肾前间隙开始的全胃切除及胰体尾脾脏切除并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符合肿瘤的切除原则,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观察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内复发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后肝内复发且没有肝外转移的患者168例,其中99例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治疗,69例行再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生存率.结果射频消融及再次手术治疗均能明显消除肝内复发病灶,射频消融治疗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而再手术组1例患者因术后肝功能衰竭死亡.射频消融组和再手术组的1年、2年生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内复发的临床疗效及预后与再手术治疗类似,但射频消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更宽、术后并发症更少、更易于被患者和家属接受,可推广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期肾细胞癌时肿瘤周围组织的安全切缘,并评价术中评价(IE)肿瘤切缘方法的效果。T1期肾癌根治术标本50例,连续组织切片检查包膜完整性及多中心病灶。回顾21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IE方法为切除肿瘤后从顶部到肿瘤基底部沿最长轴切开,肉眼观察。肿瘤直径和包膜完整性为多中心灶的显著相关因素(P〈0.05)。21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切缘范围为1mm~10mm均阴性,随访12个月~118个月(平均35个月),均无瘤存活。IE评价术中切缘情况安全有效,对于IE观察假包膜完整者,切缘3mm~5mm即可,如观察假包膜不完整,切缘应达到5mm~10mm。  相似文献   

17.
肝癌的手术治疗中肝切除和肝移植在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的管理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在治疗目的、手术和解剖技术上又有共同之处。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对指导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结合我国实际,用辩证的方法和发展的观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是手术治疗肝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肝癌的手术治疗中肝切除和肝移植在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的管理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在治疗目的、手术和解剖技术上又有共同之处.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对指导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结合我国实际,用辩证的方法和发展的观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是手术治疗肝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关于肿瘤生物治疗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肿瘤临床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 ,每一种方法都能给患者带来福音 ,但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手术治疗和放疗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一旦肿瘤发生远端转移 ,手术治疗将束手无策 ;化疗方案应用最为广泛 ,但大多数化疗药物都是针对肿瘤细胞新陈代谢快的特点设计的 ,必然祸及人体内同样代谢快的组织如肝、肾、血细胞等 ;某些药物能诱导细胞分化 ,正所谓让肿瘤细胞“改邪归正” ,或是触发肿瘤细胞凋亡 ,正所谓让肿瘤细胞“自取灭亡” ,但这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是十分有限的。近年来 ,被人们十分看好的肿瘤生物治疗方法 ,给肿瘤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但…  相似文献   

20.
实体恶性肿瘤固有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决定了其自身生长过程,也是周围组织脏器受侵润的过程.体积较大的盆腔实体肿瘤其切除范围常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手术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及复杂性,术中易大出血,术后并发症较多,死亡率高.遇到这种需要盆腔肿瘤联合脏器的情况下,很多医生因该手术的难度及风险放弃切除,但是有研究显示,切除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情况.如果能掌握该类手术切除的策略及相对应的技战术应用,相当多的盆腔巨大肿瘤可以达到R0切除.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根治性切除68例盆腔肿瘤,浅谈腹盆腔肿瘤联合脏器切除策略及应用战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