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并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DCIS患者25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CIS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253例患者中接受全乳切除术175例(69.17%),接受保乳术78例(30.83%),其中56例(22.13%)患者保乳术后接受了放疗;年龄≥55岁(OR=0.029,95%CI:0.009~0.091,P=0.000)、首发症状为乳头湿疹(OR=8.319,95%CI:2.229~31.045,P=0.002)、活检方式为切除活检(OR=3.155,95%CI:1.496~6.776,P=0.003)、病理类型为粉刺型(OR=11.287,95%CI:4.015~31.734,P=0.000)、瘤体最大径3cm(OR=8.362,95%CI:2.741~25.514,P=0.000)为影响DCIS患者手术方式独立因素;全乳切除术、保乳术联合放疗、单纯保留乳房术三组之间的5年无病生存率、5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首发症状、活检方式、病理类型、瘤体最大径是影响DCIS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且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相关因素。2015年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接受急诊PCI手术的患者453名,根据TIMI血流分级和MBG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正常血流组和无复流组,比较这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造影结果和手术相关资料的差异。通过单变量分析,症状至PCI时间、血糖、Killip分级、干预前血流TIMI分级、血栓负荷程度、病灶血管长度与急诊PCI术后发生无复流有关(P0.05),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症状至PCI时间(OR:1.20;95%CI:0.90~1.54)、血糖(OR:1.08;95%CI:1.03~1.39)、干预前血流TIMI分级(OR:0.92;95%CI:0.79~1.07)、血栓负荷程度(OR:1.40;95%CI:0.96~1.87)、病灶血管长度(OR:1.18;95%CI:1.02~1.37)是急诊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3.
系统评价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不同营养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经严格筛选纳入14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 09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肠外营养(PN)结合肠内营养(EN)与单纯PN相比较,在升高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ALB)[MD合并=3.78,95%CI(2.05,5.50);Z=4.29,P0.000 1]和前白蛋白(PA)值[MD合并=72.15,95%CI(61.61,82.69);Z=13.41,P0.000 01]、降低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MD合并=-5.43,95%CI(-6.60,-4.26);Z=9.09,P0.000 01]、降低肺部感染率[RR合并=0.46,95%CI(0.32,0.67);Z=4.17,P0.0001]和消化道出血率[RR合并=0.46,95%CI(0.31,0.68);Z=3.89,P0.0001]等方面效果更显著。得出结论,脑出血患者术后联合应用EN+PN,能够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探讨颅内间变性脑膜瘤的治疗及预后分析。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接受颅内间变性脑膜瘤治疗的患者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预后相关因素。50例患者均为颅内间变性(恶性)脑膜瘤。所有患者按照Simpson分级法评估术后肿瘤切除的程度,其中26例患者接受SimpsonⅠ级切除;24例患者接受SimpsonⅡ级、Ⅲ级切除。50例患者分为四组,其中SimpsonⅠ级切除合并放疗组13例,SimpsonⅠ级切除无放疗组13例,SimpsonⅡ级、Ⅲ级切除合并放疗组12例,SimpsonⅡ级、Ⅲ级切除无放疗组12例。SimpsonⅠ级切除合并放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8个月,复发率为48%。SimpsonⅠ级切除无放疗组PFS为22个月,复发率为90%。SimpsonⅡ级、Ⅲ级切除合并放疗组PFS为23个月,复发率为87%。SimpsonⅡ级、Ⅲ级切除无放疗组PFS为12个月,复发率为92%。SimpsonⅠ级切除合并术后放疗是有效治疗颅内间变性脑膜瘤并延长生存率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析影响早期宫颈腺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的预后不良因素,以期为宫颈腺癌术后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治的35例ⅠB2~ⅡA期宫颈腺癌术后患者,18例采用单纯盆腔外照射,17例采用盆腔外照射+腔内照射,放射治疗期间同步顺铂增敏。复发/转移率单因素分析结果示:盆腔外照射+腔内照射复发率降低(P0.05);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累及阳性和脉管癌栓与转移密切相关,P值分别为0.023、0.000和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累及阳性和脉管癌栓均为转移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5)。总生存率相关性因素分析结果示: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累及和脉管癌栓为其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5)。无病生存率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示: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累及和脉管癌栓为其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5)。  相似文献   

6.
探索青年肺癌患者临床特点并进行预后分析。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术后病理证实的63例青年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进行青年肺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63例青年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OS)为37.4%。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生存期与淋巴转移、胸膜侵犯、腺癌病理的亚分型、TNM分期有关;与性别、年龄分层、遗传倾向、发生部位、分化程度无关。多因素分析提示胸膜侵犯(P=0.007)、淋巴结转移、TNM分期(P0.001)为影响青年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TNM分期、胸膜侵犯及淋巴结转移与青年肺癌患者预后相关。有症状出现时分期已经偏晚,早期根治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7.
分析影响胸腺瘤术后患者预后的因素,为胸腺瘤患者术后治疗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10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16例胸腺瘤患者,其中男性53例,女性63例,中位年龄54岁,55例患者术后行放疗。分析影响患者5年总生存及无进展生存率的预后相关因素;并筛选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切缘情况、是否伴发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WHO组织学分型与Masaoka分期与患者的总生存预后相关,切缘情况、术后放疗、WHO组织学分型与Masaoka分期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切缘情况及Masaoka分期是影响患者总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放疗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PAX8蛋白在脑胶质瘤患者组织中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分析。选取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确诊的脑胶质瘤患者98例,根据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级标准,分为I级12例,Ⅱ级18例,Ⅲ级21例,Ⅳ级47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蛋白印迹法及免疫组化等方法测定所有脑胶质瘤患者PAX8蛋白表达。Ⅱ级、Ⅲ级、Ⅳ级患者PAX8蛋白表达水平高于Ⅰ级,且Ⅲ级患者PAX8蛋白表达水平高于Ⅱ级,Ⅳ级患者PAX8蛋白表达水平高于Ⅱ级、Ⅲ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X8蛋白表达与年龄、病理学类型相关性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病理学分级、瘤周水肿、浸润深度相关性明显,且病理学分期越高、瘤周水肿程度越高、浸润深度越深,PAX8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X8阴性组总生存率及生存期均明显高于PAX8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X8的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正相关,PAX8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PAX8低表达的脑胶质瘤患者能获得较好的预存率及生存期均明显高于PAX8阳性组。  相似文献   

9.
观察分析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PPO)与交锁髓内钉(IMN)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疗效。以2011年2月~2015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的134例符合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MIPPO组(n=67)和IMN组(n=67),MIPPO组给予MIPPO治疗,IMN组给予IMN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治疗情况、术后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等。结果,MIPPO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IMN组均显著缩短,住院费用较高(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MIPPO组患者和IMN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均能达到90%以上,治愈率高,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MIPPO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9.0%),无愈合延期、畸形等并发症,预后情况较佳,优于IMN组(P0.05)。MIPPO疗效突出,并发症少,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并降低对骨组织的损伤,IMN法治疗费用低,不易感染,均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性别对血运重建治疗策略及预后的影响,采用单中心注册研究(Desire)数据,对2003年7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在北京安贞医院接受血运重建的患者随访。纳入患者3 809例,中位随访540天,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是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独立影响因素(OR=1.235,95%CI=1.009~1.511,P=0.041)。指南推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治疗的患者中,男性手术比例更高(P=0.016)。COX比例风险回归提示,血运重建方式是影响主要心脑血管疾病事件(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校正患者基线特征后,接受CABG治疗患者无MACCE生存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特点,提高阑尾肿瘤的诊治水平,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6年7月经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阑尾肿瘤30例患者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阑尾炎和腹部包块,均经手术和病理确诊,包括黏液性肿瘤19例,阑尾腺癌8例,阑尾类癌2例,恶性淋巴瘤1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行回盲部切除术8例,15例行单纯阑尾切除,其他手术方式4例。随访25例,2例腺癌术后死于其他疾病,1例粘液性肿瘤死于白血病,1例腺癌于术后10个月复发,余均无复发和转移。阑尾肿瘤临床少见,缺乏特异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主要依靠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和术后病理确诊。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式选择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DS)的社会效益,分析2009年11月~2017年1月在笔者医院9 221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 771例行LC/DS(LC/DS组),2 450例行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LC组)。统计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护士人均护理床位等信息。结果显示,LC/DS组术前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1.00(1.00~2.00)]d、[1.00(1.00~2.00)]d、[3.00(2.00~4.00)]d、[0.87(0.75~1.03)]万元,均低于CLC组的[3.00(2.00~4.25)]d、[2.00(1.00~2.00)]d、[5.00(4.00~6.00)]d、[1.22(1.06~1.48)]万元(Z=42.07,31.95,45.40,16.20;P0.05)。LC/DS组患者延期手术率45.69%,低于CLC组的85.76%(χ~2=52.68,P0.05)。因此,LC/DS使患者、医院、社会三方获益,是实现我国医疗改革目的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社会医疗难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探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人附睾蛋白4(HE4)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入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28例,检测血清中HE4的表达水平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死亡和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情况。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恶化(Ⅱ级~Ⅲ级),HE4值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0.4)ng/ml vs.(12.6±0.5)ng/ml,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在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C反应蛋白、尿酸、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高敏肌钙蛋白T和HE4中,HE4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UC=0.7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表明:HE4可以独立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χ~2:11.75,HR(95%CI):2.15(0.64~4.35),P0.001]。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HE48.6ng/ml的患者死亡和心力衰竭再入院的风险是HE4≤8.6ng/ml的患者的8.74倍。HE4可以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能够独立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探究甲状腺激素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性。连续收集2016年8月~2017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25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最终选取80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无明显狭窄的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的TIMI帧数作为慢血流的诊断标准,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慢血流组(n=35)和对照组(n=45)。搜集入选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慢血流组与对照组相比,FT4水平升高,而TSH水平降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FT4水平是慢血流发生的危险因素(OR=1.356,95%CI:1.109~1.657,P=0.003)。FT4可能参与慢血流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对78例鼻颅底肿瘤患者经鼻内镜下行微创手术治疗,考察其治疗效果、围术期并发症,并总结可供临床参照的手术操作要点。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8例鼻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鼻内镜下行手术治疗。术后经病理活检确诊,如为恶性肿瘤,患者还需术后接受放射治疗。考察手术完成、肿瘤切除情况(切除率)、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及持续随访的结果。78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肿瘤全切率80.8%(63/78),次全切除率14.1%(11/78),大部分切除率5.1%(4/78)。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良性肿瘤占53.8%(42/78),恶性肿瘤占46.2%(36/78)。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1%(4/78)。无致死病例。持续随访,术后1年良性肿瘤复发率11.9%(5/42),恶性肿瘤复发率25.0%(9/36)。术后3年恶性肿瘤复发率52.8%(19/36),病死率44.4%(16/36)。经鼻内镜下微创手术切除鼻腔、鼻窦侵犯至颅底或颅底的原发良、恶性肿瘤是简便、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制定合理的手术路径,则鼻内镜下微创术切除或部分切除鼻颅底的肿瘤在临床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方案的选择。筛选出2012年1月~201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经病理证实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共4 609例,老年乳腺癌(≥65岁)共795例。按年龄65岁~70岁及≥70岁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方式。结果显示65岁~70岁组及≥70岁组患者分别554例(12.01%)及241例(5.60%),初诊Ⅳ期患者及骨转移者≥70岁组均高于65岁~70岁组。两组患者肿瘤学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中Ⅰ级和Ⅱ级者均较高。65岁~70岁组患者选择改良根治术高于≥70岁组患者(χ~2=4.792,P=0.029),局部切除术以及放弃手术治疗患者均低于≥70岁组。而在乳房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房单纯切除术以及乳房切除+低位淋巴结摘除术方案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乳腺癌患者自查意识差,但其恶性程度低,由于多伴有其他系统疾病,治疗方案需个体化,手术方式可选择局部扩大切除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单胎足月出生的巨大儿发生现状及其危险因素。分析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分娩的502例巨大儿的产妇临床资料,对比同期病例资料完整的4 162例产妇相关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巨大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巨大儿总体发生率为12.06%,2014年~2016年巨大儿发生率分别为11.14%、15.84%、10.67%。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年龄≥35岁(OR=1.453,95%CI:0.501~0.946)、孕前超重(OR=1.663,95%CI:(1.158~1.828)、孕期体重增加超标(OR=1.389,95%CI:1.262~1.530)、非初孕(OR=1.236,95%CI:1.089~1.403)、经产妇(OR=1.458,95%CI:1.146~1.854)以及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OR=5.294,95%CI:3.710~7.555)均是发生巨大儿的危险因素。2014年~2016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单胎足月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同期全国以及北方地区平均水平;发生巨大儿的孕妇剖宫产的风险增加(OR=1.843,95%CI:1.624~2.091)。孕前超重、孕期体重增长超标、存在妊娠期糖尿病均与巨大儿的发生呈强相关性(P0.01),其中孕期体重增加和妇女孕前BMI是降低巨大儿发生的可控因素,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和关注;孕期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指导孕期体重增长、加强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探讨整形外科技术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应用整形外科技术施行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29例患者,其临床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得出,针对术后患者的乳房整形效果进行剖析,同时对肿瘤复发率进行随访。29例患者均成功应用整形外科技术完成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术后乳房整形效果优良满意度为75.9%(22/29)。术后乳房整形效果满意度与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与乳头距离有相关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跟踪随访结果无一例复发或再次手术。早期乳腺癌患者可联合应用整形外科技术实施保乳手术治疗,其术后乳房整形效果满意度较高,此术式安全有效,在限定条件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观察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内复发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后肝内复发且没有肝外转移的患者168例,其中99例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治疗,69例行再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生存率.结果射频消融及再次手术治疗均能明显消除肝内复发病灶,射频消融治疗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而再手术组1例患者因术后肝功能衰竭死亡.射频消融组和再手术组的1年、2年生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内复发的临床疗效及预后与再手术治疗类似,但射频消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更宽、术后并发症更少、更易于被患者和家属接受,可推广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ICU内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延迟撤机的危险因素,收集了2005年5月~2007年10月我院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共305例,根据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分为延迟撤机组(机械通气时间≥24h)和早期撤机组(机械通气时间〈24h),对患者术前基础血糖、白蛋白、肌酐及射血分数(EF),术中是否应用球囊反搏术、转机时间(CPB)、主动脉阻断时间(ACC)及输血量,术后生命体征、肾功能、24h引流量、APACHEⅡ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等围手术期临床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术前白蛋白和EF,CPB、ACC、是否行球囊反搏术,术后APACHEⅡ评分、血糖、肌酐、血小板、APTT、氧合指数、是否再次行开胸探查术等围手术期参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低EF(EF〈40%,OR=6.07)、CPB(〉234min,OR=4.69)及ACC时间(〉172min,OR=4.32)延长、术后高APACHEⅡ评分(〉16,OR=5.36)是体外循环术后延迟撤机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体外循环术后患者EF低、CPB(〉234min,OR=4.69)及ACC时间延长、术后APACHEⅡ评分高是延迟撤机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