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医学生"以人为本"职业态度的情况调查,了解当前医学生的职业态度倾向,探讨加强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从调查可见,部分医学生尚不能真正认识医学专业的意义;医学职业素质教育的形式、方法、内容有待改善;必须结合医学专业实际,端正医学生职业态度、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医学生对医生职业形象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山东某医学院校一至五年级615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对医生职业形象认知总体得分高,"外在形象"、"专业形象"评价相对较高,"服务形象"、"道德形象"评价相对较低,年级、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意愿与医学人文教育重视程度对医生职业形象评价有影响(P0.05)。建议完善医德教育方法、内容与环境,构建全过程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多路径内化医学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人们道德品质的磨炼、道德观念的转变和社会道德进步的实现,都离不开每个社会成员主动、自觉的道德活动,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建设也是如此,它必须以增强每个职业人员在认识和对待各种职业道德关系中的主体意识为条件。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使职业道德建设收到迅速、稳定的实际效果,更要注重于提高每个职业人员主体性。具体地说,就是要注重发挥每个职业人员在职业道德建设上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在马克思主义职业道德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独立地、富有创造性地进行道德思考和道德判断,自主地、自信地进行道德选择和职业道德决定,勇敢地、坚定地  相似文献   

4.
医师职业精神教育对医学生教育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调查85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医师职业精神中"医生职业价值"、"医生职业的忠诚度"、"医师精神培育方式"三个方面的认知情况,发现医学生的医师职业精神教育有待提高、医学生的职业忠诚度仍需不断提高、医学生比较认可学校的医师职业精神培育方式。最后,在培育医学职业精神视角下,提出坚定医学生人文核心价值观教育、巩固医学生职业理念、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三个路径,从而提高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社会和谐仅仅依靠传统的职业伦理是难以实现的,还必须诉诸公民道德的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建构,必然内在地要求将职业伦理与社会公德之间的"鸿沟"填满连通,孕育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雷锋精神"无疑是最佳的道德示范。一、弘扬雷锋精神,坚定奉献社会的最高职业信仰梁启超曾将信仰比作人和社会的"元气",有了信仰的指引,个人和集体就有了探索未知、战胜困难的力量。一个具有职业信仰的人,就会将职业看  相似文献   

6.
医学生作为医务工作的后备力量,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目前医疗卫生行业的行风建设及医患关系的改善。然而,从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看,其内容陈旧、形式枯燥乏味,达不到教育目的。道德心理决定道德行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样需要有职业道德心理作基础。因此,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注重其职业道德心理的培育。  相似文献   

7.
医学生作为医务工作的后备力量,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目前医疗卫生行业的行风建设及医患关系的改善.然而,从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看,其内容陈旧、形式枯燥乏味,达不到教育目的.道德心理决定道德行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样需要有职业道德心理作基础.因此,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注重其职业道德心理的培育.  相似文献   

8.
“敬业”在我国古代《礼记&#183;学记》中就以“敬业乐群”明确的提了出来。宋朝朱熹说:“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敬业”是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德艺双馨、遵守职业道德,“奉献”为克己奉公、服务社会,助人为乐,造福于人类。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将“敬业”、“奉献”作为公民道德规范,用来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规范公民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并引出公民对待他人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9.
完善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教育途径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为了提高我国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需不断完善和健全现有职业道德培养渠道,并拓展新渠道。在探讨研究国外医学生道德培养途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以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为特征,以职业道德教育与临床医疗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医学生自我道德教育能力为目的,适合我国特点的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医学生对实验动物伦理知识掌握情况及对待实验动物的态度,通过自编问卷对191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医学生对实验动物的伦理知识掌握较差,缺乏学习实验动物福利相关知识的途径,普遍缺乏生命伦理意识,而且多数医学生表示周围存在伤害或虐待实验动物的现象。因此,医学院校应重视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教育,通过增设实验动物伦理法规课程或教学内容、营造善待实验动物的校园氛围、完善实验动物规章制度等方式,达到推动实验动物福利建设、提高医学生职业伦理意识和培养人文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完善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教育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我国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需不断完善和健全现有职业道德培养渠道,并拓展新渠道.在探讨研究国外医学生道德培养途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以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为特征,以职业道德教育与临床医疗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医学生自我道德教育能力为目的,适合我国特点的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不仅要通过婚姻家庭生活表现出来,而且要通过各种职业生活表现出来,并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公共生活领域。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和社会公德,各有自己的不同特征,那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第一,职业道德内容上的相对稳定性。 各种职业作为社会的分工形式,各自都有着特殊的利益和义务,特殊的活动对象和任务,特殊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特殊的职业环境和职业关系,特殊的职业培养方式。职业道德正是产生于这种特殊的职业生活实践之中。因此,长期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适应这诸多特殊的职业生活内容,形成某种特  相似文献   

13.
浅谈跨世纪护士的美学修养四川省成都市武警医院(610041)刘敢一、护理道德的美学修养护理道德是医疗职业道德的组成部分,它是护理职业的特殊要求,是一般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在护理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它调整着医院内部医生、护士、患者三者之间以及医院与社会之间...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患关系日趋紧张,传统的医师职业精神建设迎来了新的挑战。以新疆某医院医师作为调查对象,对医师队伍职业道德行为及职业精神知晓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该院大部分医师能够一视同仁地对待不同身份的患者;当个人私事与处理患者二者发生冲突时,部分医师对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持保留态度;此外,医师以病情轻重收治患者现象在该院比较普遍。在此背景下,医师职业精神培养途径亟待重建,一方面是尽量减轻医务人员的职业压力,降低职业倦怠和职业精神退化;另一方面是探索新形势下医师职业精神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5.
服从于职业"需要"的职业道德规范,缺少对道德客体应有的人性关怀,主体的道德选择难免陷入"自相矛盾"的悖论境地。这种悖论现象的存在,模糊了"是"与"非"的应当界限,影响着人们对"善"与"恶"的正确判断。回归职业道德规范于人的"道德"本义,是排解职业道德悖论的应有路径。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工匠精神与医学生职业精神在角色担当、关注对象、实践路径和功能内涵上的区别,梳理出"工匠精神"中所蕴含的"业境"、"艺境"和"心境"三种境界;将造成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困境的原因归纳为医学生职业信仰迷失、知行合一脱节、医德教育缺失;并探索性地提出可通过筑牢医学生职业信仰、夯实医学生专业素养、厚植医学生品德根基来实现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与"工匠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道德,一般包括政治道德、经济道德、文化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婚姻道德等。职业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因此,整个社会的良好道德的形成和各行业道德的好坏密切相连。医德是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它是医务工作者和病人之间、医务工作者相互之间以及和社会集团之间的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医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医务工作领域内的特殊表现,而决不是同共产主义道德相脱离的另外  相似文献   

18.
师德及一切职业道德 ,并不是存在于做人之外的另一种道德 ,而是通过职业行为表现出的道德人格。构成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是两部分 ,即做人的基本素养与履职的特殊素养。前者为职业道德的基础 ,后者也是职业道德不可缺少的成分。仅有前者 ,不能称之为职业道德 ;仅有后者 ,职业道德也立不起来。职业道德教育应兼顾此二者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需要有多种多样的行为规范来调整,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道德。职业道德是婚姻家庭道德、社会公共生活道德以外的、重要的道德类型。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构成整个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比婚姻家庭道德更能直接而集中地反映一定社会和一定阶级道德面貌的特殊样式。 在阶级社会中,职业道德是各个阶级的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曾指出:“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  相似文献   

20.
第一,当代社会职业道德能破除阻碍改革的那些旧道德意识,为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条件。旧道德意识,循规蹈矩、重义轻利、安贫乐道的职业准则,使得人们轻视经济管理;平均主义的平等观,使庸懒之风盛行。倡导当代社会职业道德,唤起人们的创造热情,促使劳动者大胆追求经济效益。第二,当代社会职业道德通过共产主义理想纪律教育,勤劳节俭、艰苦奋斗、学习知识、热爱科学等教育,丰富和充实自身的道德内涵,鞭策人们在职业劳动中,自觉抵制以权谋私,贪污受贿、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