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上,以唯物史观回顾伟大的五四运动百年史、新中国建立70年历史、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0年历史,我们将发现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即是对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的探索。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包括革命道路和发展道路。对新现代性的中国发展道路的实践探索,成为新中国70年历史聚焦的主题。作为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唯物史观的中国逻辑深刻的解答了"马克思之问"和"列宁之问",指引着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既超越了西方资本经典现代性道路,也超越了前苏联社会主义的经典现代性道路,以中国方案开辟了人类新文明路向。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中的"中国道路"研究,首先应搞清楚三个问题:必须确立科学的"中国道路"理念,以摆正"中国道路"与世界文明发展趋势的关系;必须具有世界历史视野,以确定当代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位置,全面把握"中国道路"与其他民族或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关系,从而使其与世界文明发展脉搏相合拍;必须秉持科学批判的态度,把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国道路"从各种虚假的迷雾中抽取出来,以使其成为能够直面的复杂整体,从而能够正确昭示其在自我批判中的不断构建和延伸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与中国式现代化同频共振,共同绘就了中国道路的壮美画卷。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蕴含着历史进程、逻辑意蕴和鲜明特质三重向度。从历史向度看,党领导人民从革命为现代化创造必要前提,到工业化为现代化奠定基础,再到开创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百年实践中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并联系统工程。从逻辑向度看,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塑造新人的内生动力,三者共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将现代化的一般逻辑与本国具体实际的结合。从特质向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本质性特征表现在:价值维度上的社会主义、时间维度上的接续推进、空间维度上的人类关怀。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起于西方,是全人类未竟的规划,也是当代中国无法回避的事业。随着"人类和地球的欧洲化"成为世界历史的主导逻辑,中国早期现代性之路无不以欧美为参照,西学东渐实质启发了中国的现代性事业。然而,实践不会迁就任何先验的逻辑,西方现代性话语不是"终极词汇",回到中国自身,才是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唯一正确方向。中国道路的成功代表了一种新的现代性文明的出场。现代性的中国话语,超越了西方的现代性逻辑,注入了中国的原创性内涵,承载着复杂的现代性使命。中国新现代性在现代性文明谱系中独树一帜,人类从此不再将其身家性命"系泊于某种单一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是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进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之所以与马克思主义建立起本质的关联,是因为这一现代化事业必须经由一场社会革命来为之奠基,而这场革命历史地采取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定向。与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建立起本质联系的,是在这一历史性实践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种马克思主义的当今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展现出一种"世界历史意义",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在于中国将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而且还在于:它在完成其现代化任务的同时,正积极地开启出一种新文明类型(超越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中华文明的自我反思、审视与重建总是笼罩在他者——西方文明的阴影中,西方文明成为中华文明荣耀与跌落的坐标。然而,西方中心主义的鉴临决不会有中华文明的出路。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本身。中国道路开创的实践文明新形态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新生,是一种不同于现代西方文明的人类新文明类型。  相似文献   

7.
性善论是儒家人伦文明的精神标志,但它既不是一种理论逻辑的推论,也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思想主张或所谓应然追求。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它是殷周以来中国轴心时代的思想家之继起探索与人文追求的一种历史结晶。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是周公的"以德配天"并以制礼作乐的方式完成对殷商以来传统天命观的人伦落实,使中国文化彻底告别了外在信仰的形态,走上了以人伦文明落实天命信仰的道路。继起的孔子,又以个体之士的身份深叩礼乐之源,通过视听言动之内在性统一,将德性文化与礼乐文明凝结为一种君子人格及其人生信仰。到了子思与孟子,则一方面以"天命谓之性"明确肯定了人性的天命根源,同时又通过实践生活中的"大体"与"小体"之辨,将"天之所予"的道德善性直接落实于君子的日用常行之中,从而完成了对儒家人伦文明的一种信仰凝结与精神奠基。  相似文献   

8.
运用本文第一部分新建立起来的方法论,我在本文第二部分为逻辑构造了一个基础。我的出发点是逻辑在人类知识中所执行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逻辑必须满足强大的正确性要求,由此,它必须既建基于人类心灵之中也建基于世界之中。但是逻辑又不能建基于世界的任何事物之中;它必须建基于世界的某一方面,这个方面强大到足以支撑关于逻辑后承(逻辑地从什么得出什么)的断言。我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把逻辑建基于一种特别强的法则类型即"形式"法则之中。我证明,由于这些法则的特别强大的"不变性"程度这个特征,它们足够强大到为逻辑提供基础,然后我解释了逻辑是如何建基于这样的法则之中的。这个基础包含着形式性的一个标准以及基于这个标准而为逻辑常项提出的一个标准——逻辑常项是逻辑真和逻辑后承的"引擎"。  相似文献   

9.
"共生观"为中阿文明交往中的价值沟通奠定了坚实的共识基础。"以儒诠经"更成为中外文明史上一项独特的、合乎客观需求的创造,凸显出伊斯兰教义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间的"融合",为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存在和发展探到了一条适宜的道路;中阿民众在"丝绸之路"上和合共存上千年所凝结成的"丝路情"已积淀成"传统友谊",并形成互信的政治关系、互惠的经济关系与包容的人文关系等;如何在"丝路战略"框架下进一步打造"中阿命运共同体",将是今后推进中阿文明交往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10.
资本逻辑是生态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资本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疯狂地发展生产力",必然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从而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即生态危机。异化消费既是劳动异化的表征,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重要推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离不开资本,需要资本作为中国道路的铺路石,但资本逻辑又使生态环境问题凸显,使我们陷入两难境地之中。这就要求我们直面资本逻辑,承认资本逻辑及其作用的存在,驾驭好资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是也只能是驾驭资本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逻辑史界的中国逻辑研究既有名称的不同,又有研究内容的差异,主流的中国逻辑观念是以西方传统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为参照的。如果将先秦逻辑确立为一种"正名-用名"论证类型,那么《荀子·正名》之"正名"在于"正心",确立"名"的所指,以满足治国的要求。其"用名"思想是对圣人、君子之辩说的考量,形成荀子心学的论证体系。不过,《荀子·正名》将"正人心"的要求放大到一般的正名原则,又体现出先秦逻辑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2.
传统与外来文明的融合互补赖传祥传统与外来文明成果,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的不同的文明形式。传统的更新,是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通过与外来文明成果的融合互补,创造出符合时代特点的从中国这块土壤中诞生的现代形态的传统。这种现代形态的传统应是中华民族性格的重新铸造,是中国传统的真正更新。传统与外来文明成果融合,必须从传统出发,以传统作为自我更新的逻辑起点。同时,借助外来文明的力量,以最大的气魄去容纳中外文明的冲突,使传统中的各种文化要素发生变化,重新塑造在中国本土传统的基点上的互补结构。这种互补结构,既不是坚守传统,也不是照搬外来文明成果,而是在中国本土上建立起来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融合中外文明优点的具有互补性质的新结构。互补结构的形成,必须经过一系列的中介。必须具备一种由外在转化为内在的特定的文化社会机制。这种机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必须造就作为主体的能接通传统与外来文明成果的强大的社会力量;二是必须全力找到并大力扶植中国本土传统与外来文明成果融合的生长点。传统与外来文明的互补,包含着双重改铸。即引进外来文明成果对传统进行现代化的改铸和立足于本国国情对外来文明进行民族化的改铸。这两种改铸是同步并进的。虽然这两种  相似文献   

13.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对于"精神文明"我们有必要进行由意识形态话语、大众话语到哲学话语的第三次学术推进。哲学话语推进的前沿课题是:"精神",如何与"文明"在一起?为此,必须探讨三个问题。第一,"精神"因何"文明"?"精神"因超越自然、超越自我、知行合一的三大品质而进入"文明",理想与信念是"精神"的哲学内核。第二,"文明"如何"精神"?"思想竭力体现为现实"和"现实力求趋向思想"是"文明"具有"精神"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维度,前者是文化理想主义,后者是文明理想主义。其中,"现实力求趋向思想",是"文明"对待"精神"的一种新态度,也是"精神"对待"文明"的一种新诉求,因而是关于"精神"与"文明"关系理念的哲学革命。第三,"精神"如何与"文明"在一起?"精神"以"伦理之石"与"文明"在一起,伦理是"精神文明"的基石,是"精神"与"文明"相互过渡的中介,是中国式精神文明最重要的民族气质和文化根基,因而必须确立精神文明发展的伦理优先理念和伦理优先战略。  相似文献   

14.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始终坚持从作为文明主体的人(国民)的角度探求民族复兴国家崛起的根本道路,也即其反复强调的"为祖国造不能亡之因",国民素质的时代性转换构成了胡适文化思想的逻辑主线。本文阐述了胡适从"新民"到"立人"的国民性改造思想转换的逻辑,揭示了胡适所试图建构的符合工业文明时代要求的文明主体的素质结构及其建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过程中,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宣扬所谓具有“普世性”的发展模式。进入21世纪,新自由主义“神话”逐渐“破灭”,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化遭遇“瓶颈”。针对西方现代化,俄罗斯的文化传统中一直存在“反启蒙”思想,“斯拉夫派”与“西方派”之争不仅是两条发展道路的选择,也是两种文明的对抗。在经历苏联解体、“休克疗法”失败后,俄罗斯学界出现了传统的“多种文明形态”理论的复兴,并尝试建构具有俄罗斯特色的文明形态,以此超越西方资本现代性的发展道路。从文明的角度看,中国和俄罗斯面临着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挑战,对西方现代化的“俄罗斯式反思”,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原道》2017,(1)
本文主要讨论19世纪末到二战前后亚洲主义思潮在文明、文化意义上的总体现象和内在逻辑。不同于作为军事、政治的侵略策略的"大东亚主义",亚洲主义曾经是一个与"民族国家"和"启蒙与救亡"模式相抗衡的"文明论"和"文明国家"的叙事脉络,融合吸收了儒、释、道等东方传统的"虚静""空性"精神,试图逆反"文明/野蛮"的价值判断。本文认为,必须深入剖析部分亚洲主义者在政治选择和文化选择之间的关联,特别是通过章太炎等"亚洲和亲会"的宗旨、京都学派的"绝对无哲学",官崎滔天等人的"亚洲—中国革命"思路,以及周作人、三岛由纪夫、胡兰成等人在宗教、文明和国家之间设置的"亚洲主义转喻链",才能回答以"东方文明自身的现代选择"为旗帜的"亚洲主义"思想,如何会被"帝国主义""国家主义"吸收乃至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虞愚教授在全国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上的报告中认为:从中国逻辑史的发展过程看来,由隋唐到明是因明在中国传播和发展阶段,应另辟一个时期。这同从明到解放前夕,西方逻辑在中国不断传播并与名辩之学互相发挥应另辟一个新历史时期是一样的。我们有理由以印度因明和西方逻辑在中国的输入到创新,作为中国逻辑史中两个重要的里程碑。接着,他在报告中介绍了因明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学海》2018,(3):12-17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做出战略部署,提出了在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分"两个十五年"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两步走"新战略,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三部走"战略的深化和拓展,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最新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新,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直至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逻辑高度吻合,并直接引领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破解因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而带来的新挑战,走出一条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独特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9.
张明 《哲学研究》2022,(5):15-25+128
以大历史观为指导探究中国道路的历史性起源,可以有效回应西方社会关于中国道路是实用主义选择的误读,进而超越中国道路在形成史问题上的时间相对有限性,从更加深厚的历史根基与更加宽阔的理论视野出发,把握中国道路历史必然性背后的逻辑必然性。一者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接续发展的大历史出发,有助于厘清中国道路的深厚历史根基与文明基因,集中展现“走自己的路”是由中华文明内在特质决定的必然选择;二者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艰辛求索的大历史出发,有助于澄明中国道路开创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逻辑必然性,深入把握中国道路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本质性关联;三者从人类现代化探索的大历史出发,有助于彰显中国道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一当前的世界,每个文明都在试图寻找出路,并向当今处于变革与危机时代的人类文明提供可借鉴性的经验;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文明对话",已成为整个人类面临的新问题。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文明的回应被普遍接纳为可遵循的原则和有价值的借鉴。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生逢其时。连接丝绸之路的中国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西方文明等诸多传统及主流的文明中,中国文明是源头。"(古代的)丝绸之路仅仅依靠中国,而完全不依靠西方。这不仅仅是由于中国发现和完成了这条通向西方的道路,而且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