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人都说劝别人容易,劝自己难,这个道理千真万确。作为常人,在别人想不开的时候,都会随口而出地说些宽慰对方的话,告诉人家应该怎样想开、怎样化解、怎样放下,简直就是脱口而出、张口就来,真是容易得很,就像吃糖豆一样。  相似文献   

2.
爱邻人     
耶稣要我们爱邻人。说爱人就都包括了,为什么单提到邻人呢?我想是因爱邻人比爱人要难些吧。邻人,不仅是住得近,应是泛指日常生活中接近的人吧。爱人,是指对整个人类的爱。爱邻人,难在哪儿?第一难在这爱心要付诸行动,而且是要经常地付诸行动。第二难在付出这爱心首先要有宽容的胸怀。街坊邻居、同学同事、亲戚朋友,这些人若有难处,我们的爱心要落实到出钱出力上;遇上一个总来借钱的困难户,或长期瘫痪  相似文献   

3.
谈战胜自我     
在这世界上,最难战胜的敌手是谁?是我们自己!战胜自己太艰难了,敌手就是自己,这往往叫我们难以下手,不忍下手,不愿下手。坦率地说,战胜对面的敌手并不难,至少也还有拼搏的勇气;帮助别人战胜敌手也不难,发现别人身上的问题,帮助别人战胜身上的毛病,岂不正是我们乐于做的事。可剔除自己身上的坏习惯,就不好办了,有时就象剜自己身上的肉一样难。我们都见过这些让人啼笑皆非,却是司空见惯的场景吧:有的人力劝朋友戒酒戒烟,可这语重心长的劝  相似文献   

4.
不求人原谅     
正我们活在世上,不是为了求人们原谅,别人要误会,让他误会好了。何必在乎?凡有人看不清楚事实,那纯粹是该人的损失,与我无关。别人看轻我,不要紧。一个人自己尊重自己即可,接吻可以选错对象,发脾气则不可。世上总有些人跟一些人是谈不来的,何必虚伪地硬要有友无类?何不坦白地说一句,你不能赢得每个人的心。而那么多的人可以成为好朋友,我看不出来为什么定要苦苦争取敌人的心?况且这世上是有敌人这回事的,有敌人又不是没面子的事,也不是  相似文献   

5.
正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更无法叫醒一个连装都懒得为你装的人。当一扇门为你关上的时候,所有的苦口婆心都成了摆设。对方不是不以为意,就是不以为然。这个世界有劝得下的人,也有劝不下的人。比高深的道理更重要的,其实是他对你的心悦诚服。唯如此,精美的语言才会是化骨散,透辟的道理方可成销魂丹。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的福传慕道中,一些慕道者,甚至一些老教友都会常常向神父提出这样的问题:信仰能给我带来什么?在我的记忆中,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发问的人是我的一位婶婶。七十年代叔叔娶了不信教的婶婶,奶奶常常劝她信教,劝的次数多了,婶婶终于开了口:"娘!如果你让我念经,念出两斗米来,我就信!"第二次听到这  相似文献   

7.
心中之羊     
曾有这么一个故事,让我空虚贫穷的日 子变得充实而富有。 有一个人经常向人们抱怨自己居住条件 太差。朋友劝他去向一位智者请教。 "你为什么不养一头羊呢?"智者听完他 的诉苦,这样建议道。 "什么?养羊?在哪里养?就这样我们已拥 挤不堪了!"他叫道。 "如果你想要生活得好,就按我说的试 一试吧!" "嗯,那好吧,让我试试看。" 于是他照智者说的去做了。没过几天, 他与朋友相遇了。 他一见朋友就开始嚷:"这位智者给我  相似文献   

8.
正拿自己和别人比,是许多人所擅长的,而且易上瘾,一旦掉进这个心理陷阱,凡事都要比一比。比过了,舒坦;比不过,窝心。有人善于自我安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有人不开窍,直叹"人比人气死人"。也就有了"孩子与起跑线"的争论,"起跑线"在哪里?与别人家的孩子比出来的线。这条线就刻在每个家长的心里,为此整日焦躁不安。这还不算,还要推己及人,拿别人跟别人比,比个什么劲?东晋郭澄之著《郭子》,其中一篇是把名门之后陆机、陆云  相似文献   

9.
客:前几天我跟一个朋友聊天儿的时候,说了句“车上太多人”。我朋友说,这句话不合语法,应该说成“车上人太多”。我说:“我讲的跟你讲的是一样的意思,你也听明白了。为什么你那句话合语法,我的就不合语法呢?再说,只要意思明白了,还用得着讲究什么语法呢?讲语法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把意思说明白嘛。”我朋友不同意我的说法。我们俩争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你是搞这行的,请你评一评,“车上太多人”这句话究竟合不合语法? 主:恐怕你朋友是对的。客:为什么?!我有时候听别人也这么说。我自己这么说的时候,别人也能明白。我听说语法分析要以说话人的语感为基础。照这么说,我的感觉是  相似文献   

10.
施雅敏 《天风》2003,(11):46-47
“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古老又耐人寻味的问题,我不知道别人为什么活着,我活着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爱。  相似文献   

11.
正大家都知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而且把事情做成功的过程往往是一个艰苦而单调的过程。我曾经对身边成功的朋友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些朋友中75%的人来自农村。在中国,大学生中农村孩子的比例要比城市孩子小得多,但成功率却比城市孩子要高。为什么农村孩子进入社会后反而更容易获得成功呢?我发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农村孩子特别能吃苦,尤其是来自贫困地区的孩子。另外,农村孩子做事有耐力,这大概与做农活儿的经历有  相似文献   

12.
父母总把孩子放在自己的掌心,孩子却渴望一片自己的天空。“关怀”或者“关心”别人,一直被认为是好的行为,你把它们和“强迫症”连起来,好像关怀、关心别人倒成了问题了?家长爱孩子,才会去关心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这还有错吗?对孩子所有的关心爱护,有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幸福。你要爱孩子,就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你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就要让他有生活的能力,有足够的经验。要让他有足够的经验,你现在就不能剥夺他获得经验的机会。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关心。有个17岁男孩的家长说:“我的孩子特别傻,什么都不懂,所以我必须得替他…  相似文献   

13.
导言:为什么我越来越不理解对方了,为什么我们之间争吵越来越多,为什么我们拥抱在一起却觉得距离那么远?我身边有一对夫妻结婚十几年了。他们刚结婚时条件很艰苦,但两个人都是很踏实勤奋的人,虽然期间大大小小的争吵不断,但日子也这样过下来了。现在孩子也长大了,条件也好了,本该是好日子开始了,但是近一段时间争吵却越来越厉害,说出来的话越来越伤人。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能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相似文献   

15.
正这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理论:我们生活在一个个社会角色中,而常常失掉了自己的"真我"。我们每个人真的有"真我"吗?这似乎是个问题。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曾说,当一个人向别人介绍自己:姓名、出生地、住址、职业、爱好,等等,总有一些东西剩下来——那就是自己的"存在",不能被思考和言说。这剩下的东西,或许就是"真我"?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  相似文献   

16.
<正>家长来信:我的孩子今年高一了,是个男孩。孩子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他从小到大没什么要好的朋友,但他不惹事,也从没和其他同学打过架、有过纠纷。最近我发现他好像有些问题。他胆子越来越小,都不敢抬头看着别人,在家里和父母说话还勉强可以抬头看着我们,在外面几乎总是低着头,不敢抬头与陌生人对望,更别说交流了。逢年过节时的家庭聚会也不肯去参加,怎么劝都没用。前两天班主任老师打电话给我,  相似文献   

17.
从自己做起     
曾有一度时期,我心中被眼前一些问题困惑,以致失去了生活的乐趣。为什么常到教会却一无所得?为什么信徒中没有爱的契合?为什么教会也有内讧?为什么基督徒还那么诡诈?为什么讲台上的大声疾呼毫无果效?……我问自己,问同工,甚至问上帝。可是我始终没有得到理想的答案。由于内心的困惑,我多想离开教会,躲入深山密林苦修。但又深知太不现实。 我不能抑制内心的苦闷,便将这一切告诉了牧师。他用温和的声音回答我:“看到别人的时候,多想想自己,当从自己做起。”他的话犹  相似文献   

18.
一劝各位莫赌博,赌博场上是非多,信徒赌博神不爱,软弱冷淡灵性落。二劝各位莫赌博,赌博上瘾难解脱,输钱原从赢钱起,赢的少来输的多。三劝各位莫赌博,伤心劳神受折磨,日夜想发不义财.吃不香来睡不着。四劝各位莫赌博,伤风败俗人厌恶,东坑西骗人人躲,谁不背后指脑壳。五劝各位莫赌博,害儿害女害老婆,工作事业他不做,一家生活无法过。六劝各位莫赌博,哪个赌徒家不破,儿女没钱去上学,美好家园赌倒塌。七劝各位莫赌博,父母恼怒家不和,妻离子散因赌起,自家骨肉动干戈。八劝各位莫赌博,债台高筑生邪恶,偷摸扒窃走歧路,打架斗殴引灾祸。九劝各位莫赌…  相似文献   

19.
耶稣说:“为什么你只看到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对自己眼中的大梁竟不理会呢?”(玛7:3)耶稣这话说的意思是:有那么一种自以为是真理化身的人,对别人身上的一点毛病指手划脚,不依不饶,而对自己身上比别人大的缺点却毫无察觉。耶稣当初指的正是犹太民族中的“佼佼者”——法利赛人。 今天,这样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对他人的缺点错误通常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仍步法利赛人后尘者,总认为自己是真理的代言人,别人都不符合圣善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饭店的操守     
正人间百味须吃苦;世上千行莫作恶。朋友开了一家饭店,要我拟几副联。我拟了,除了上面这一副,还有:一片真心掌灶;百年老味当厨。盐调百味当少许;姜通七窍须多些。饭店很多,但好饭店不多。为什么?因为眼界。眼界短的,只看利,但利能在短处么?利益从来在长远处。长远处是个什么处呢?是个利益别人的处,先想着利益别人,这事情才能做得好,做得长久。你为别人想,别人才能为你想,或者别人才能想着你。不但人能想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