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瓷艺术绘画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与风格。在陶瓷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对其产生了很大影响。传统的中国画题材丰富,技法成熟,因而艺术家充分认识到中国画的特点,在陶瓷上作画,创作出各种陶瓷绘画。陶瓷绘画是指使用绘画工具在陶瓷材料上进行创作,其绘画表现技法借鉴国画,但画面效果的呈现却不同于国画。陶瓷绘画使国画获得新的发展,同时国画的构图、造型等也对陶瓷绘画产生了较大影响。基于此,研究中国画与陶瓷绘画的共性,阐述国画表现手法对陶瓷绘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艺术历来都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属于世界人民的文化瑰宝。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现代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艺术作品同日常生活的距离也被不断拉近,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大量艺术作品以商品的形式活跃在市场中,这是传统艺术的变革与发展。对于绘画艺术来说,绘画形式的创新是其能否始终保持长效发展动力的关键要素,也是决定绘画艺术未来走向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文章尝试从西方现代美术史的发展视角,强调绘画形式创新的重要价值,重点聚焦西方现代美术史发展对绘画形式产生的影响,以及绘画形式创新中的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艺术之中,中国绘画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审美文化影响中国绘画艺术,使其有着独特的审美体系。道家思想中的"虚""实"观念更是启迪了中国画的审美创造,形成了"空白"与"留白"的艺术法则。"空白"与"留白"的含义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空白"这词用在绘画作品中指的是纸上没有被填满的部分;而"留白"更像是"空白"一词的提炼,"留白"中的"留"字更是表达了作画者的主观能动性与思维创造性。这两个词在中国绘画的千百年历史中起着推进作用。直到今天我们仍在探讨画面构成中的"空白"与"留白"。因为画面中空白大小、位置高低都会影响一幅画的视觉效果,也会影响观者的情绪。  相似文献   

4.
我国佛教绘画始于汉,兴于魏晋,盛于唐,历代擅画佛像者不胜枚举,其精湛的技艺与独特的艺术风格不断推动着佛教绘画艺术的发展。佛教绘画以其生动的佛教形象,对社会大众及社会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代表了当时的社会精神面貌。随着朝代的更迭,中国的佛教绘画艺术附着于本土的文化不断融合与创新,其佛画艺术形象已经完全融合于我国传统的人物画形象,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佛画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绘画艺术中,表现主义的体现和应用对于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表现主义者选择社会现实、人性、战争等主题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表现主义在西方绘画艺术中的应用和影响,为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从表现主义在形式、色彩、主题等方面的表现入手,探讨其在西方绘画艺术中的应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借鉴融合,水彩画在今天的中国以蓬勃旺盛之势发展壮大。高水平、高质量的水彩画艺术家日益增长。回顾水彩画的诞生,研究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虽然水彩画与中国传统水墨画有地域、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但两者却也有着相似之处,比如水媒介。对于水性的把握与掌控是两者需要熟悉的技能之一。虽然一个尚写实,一个尚意境,但在用墨技法上,水墨画的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对水彩画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水彩画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如何借鉴与融合中国传统绘画用水技法以及这种新的绘画语言对当代中国艺术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保罗·高更一生的绘画道路并不顺畅,他不像莫奈那样从小就接触绘画,而是在青年时期受到印象派朋友的影响开始作画,由于对绘画的热爱他毅然辞去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绘画中。撇开个人情感,高更后期的创作无论是构图还是色彩,都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无论是对艺术美的追求还是对自由思想的追求,都反映了当时社会后印象主义绘画及其他画派所带来的影响。试图通过高更所处的历史社会背景,浅析塔希提时期高更创作风格转变的几个因素,重点讲述塔希提对高更绘画生涯的影响及重要性。探究其艺术思想对现今艺术发展所起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林风眠是中国杰出的艺术家,他的绘画艺术对中国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绘画强调主观,重在表现,画面抒情味浓烈。他以前驱者的巨大勇气和魄力,摆脱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墨线造型,采用中西艺术“调和”的方式为中国画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CG绘画艺术作为艺术领域的一个新方向,其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创作内涵折射出创作人对社会和人生的价值观,其本质就是在人文精神影响下绘画艺术表现内容与形式产生的变迁。从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出发,对CG绘画的影响展开论证。  相似文献   

10.
尼古拉·菲钦在艺术绘画实践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画方式与作画思维,在实践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菲钦式"油画。菲钦在油画创作过程中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绘画的多个领域皆有自己的造诣,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1.
克孜尔石窟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优秀文化瑰宝,也是我国佛教重要的文化遗址,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成为享誉世界的著名文化遗产。克孜尔石窟的绘画艺术不仅结合了本土文化思想,而且融合了许多外来文化元素,是文化艺术高度融合的重要代表。在这里,佛教文化、波斯文化融为一体,对克孜尔石窟壁画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克孜尔石窟壁画绘画风格的分析,探讨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从而为当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写生"是美术创作理论中基本的概念之一,是一种艺术家通过直接面对面观察客观物象而进行描绘的作画方式。对于中国画者而言,"写生"应是中西合并的一个概念。在西方绘画理论充斥的今天,本土文化中对绘画的理解显得格外重要。在中国艺术中,无论是写生、临摹还是创作,绘画的尽头终归是画心。写生作为其中的一种绘画研习途径,若不能与本心结合,便只能如同"到此一游"。如何看待"写生"的意义,如何"写生","写生"在中国当代绘画语境下的归宿在何处,是当代美术界常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董其昌是晚明杰出的书画大家、艺术理论家,他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绘画美学思想,对后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董其昌对禅宗有极深的体悟,受禅宗影响,其绘画理论中渗透了浓厚的禅宗哲学思想,折射出丰富的禅宗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叶妮·莎维尔(jenny-saville)是英国当代极具创新精神的新锐女性艺术家。她是后现代艺术时期英国绘画新精神思想的女性艺术家代表。叶妮·莎维尔的绘画是关于艺术家自身的本体行为,是后现代艺术人本主义对现代艺术形式主义的挑战和全面构建。通过对叶妮·莎维尔绘画作品的解读,分析其绘画思想的自我行为痕迹以及影响其绘画思想本体行为产生的各种内在因素,对理解后现代艺术和探索后现代艺术人本主义思想对当今油画创作的影响和启示是很有现实意味的。  相似文献   

15.
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一书中,阐述了艺术的产生取决于三大要素——种族、时代和环境。黑土绘画艺术比南方绘画的发展较晚,又具有其特殊性。随着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和黑土文化独特的地域优势,绘画艺术受多重因素影响越来越大,同时黑土文化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厚重性和边缘性,这也影响着艺术家在绘画艺术上的发展。文章主要对黑土文化视域下的绘画艺术进行分析,同时,这也是艺术家对黑土文化视域下绘画艺术在未来发展中需要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间美术文化丰富多彩,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中重要的文化形式之一,其传承和发展对中国现代艺术有重要的影响,也可以说是中国现代艺术的重要思想。中国民间美术和传统艺术造型观念比较相似,照相技术和绘画艺术的发展就是民间艺术走向时代舞台的开始。中国民间美术造型观对现代绘画有重要的影响,所以要积极发掘民间美术造型的价值,探索它与现代绘画艺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1949年以后油画作为宣传艺术的主体形式获得了一种国家艺术的地位,民族传统绘画受到冲击,在艺术语言上吸收苏联油画的语系,形成"苏式绘画",这是中国年轻美术爱好者唯一能接触到的国外美术形式。文革时期,早年从事西方绘画的老艺术家被迫害或者禁止作画,西方艺术形式的各种类型更是难以接触。改革开放后,文艺事业得到发展,徐州美术界的队伍壮大,协会、画院、群艺馆、文化宫、大专院校等都是专职画家爱好者研究艺术的场所,似乎社团这种形式不再会对徐州美术有什么影响时,西方自由文化思想大量涌入,徐州的美术又一次用社团的形式彰显出其前卫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刘宁 《美与时代》2023,(4):18-20
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到北宋进入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绘画的两个突出特点是画院发展繁盛和文人画思潮影响下士人画观念形成。绘画内容不单表现现实生活,更是多表现对现实生活、人生理想以及自在精神的追求。以苏轼为首的文人士大夫群体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创了文人绘画先河。这一时期美学思想的发展对文人画产生影响,赋予了其独特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19.
宋代帝王肖像绘画在我国历代帝王肖像绘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承接唐朝和五代,对后世元明清的帝王肖像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意义。文章通过对肖像画的历史渊源的阐述以及对宋代帝王肖像绘画艺术特征的探索,分析出宋代帝王肖像绘画在当下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绘画作为八大艺术之一,在整个艺术领域以其独有的风格存在着,往往人们对于绘画的水平鉴赏仅仅局限于一副画作的色彩、构图或是线条,而这些都是绘画作品中的情感符号。符号的选择与使用通常是艺术家作画风格成熟的一种标志,它们赋予了作品独特的个性化语言,往往是艺术家个人生活的印记与情感的表达。作为艺术家本身,他们是人类审美产品的精神创造者,具有独立人格的同时,情感也特别丰富,艺术家的人格其实是对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观念等的综合表现。情感因素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绘画作品当中可以通过作品当中的情感符号来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情感。绘画语言的使用方式不同,那么所呈现出来的绘画作品风格也是不同的,传递的情感符号也是不一样的。然而以点、线、面等绘画语言所构成的理想画面更应该是艺术家情感的凝缩和汇聚,每一笔都是他们情感的寄托,艺术家赋予了绘画作品一种人格化的东西,那些零散的情感符号共同组成了艺术家完整的艺术表达,所以文章就针对绘画艺术进行探究,并通过绘画作品中不同的情感符号得出艺术家内心的情感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