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如果将心血管疾病喻为冰山一角,潜在水中的冰山是危险因素的话,那么代谢综合征(MetS)就是深藏于水中冰山的最底层,这一形象的比喻是人类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运用科学思维的总结。目前,MetS已被公认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首。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其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目前我国医务工作者限于治疗疾病,忽视疾病预防,这种模式过于被动,需要高昂的医疗支出.如果不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工作,将会极大影响国民经济增长.因此改善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形成疾病预防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并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浅谈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其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目前我国医务工作者限于治疗疾病,忽视疾病预防,这种模式过于被动,需要高昂的医疗支出。如果不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工作,将会极大影响国民经济增长。因此改善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形成疾病预防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并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筛查大连地区ICU患者早期低钙血症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选择自2010年9月14日至2010年9月30日新入大连市8家三级医院ICU的患者.入选44例患者中低钙血症患者20例,低钙血症发生率为45.4%.入选患者中全身性感染低钙血症发生率最高为61.1%,随后依次为其他疾病、心血管疾病、创伤和神经系统疾病.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为蛋白水平、血磷水平、乳酸水平以及日照时间长短.  相似文献   

5.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最大杀手,但半个世纪累积的大量流行病学数据与临床试验证据,与发达国家已有的的心血管疾病防控经验,证实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控.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需要整合平台,多学科参与,综合控制多种危险因素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广大临床医生应积极参与"健康中国2020"战略,领跑健康中国,为提前实现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拐点的目标,开创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控新局面而奋斗.  相似文献   

6.
强化治疗是最近几年反复提到的话题.很多临床试验研究各种强化治疗对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影响,但结果显示强化治疗并未能带来更多的益处,甚至有害.因此我们必须理性地看待这些所谓的强化治疗.更应该倾向于个体化治疗、综合治疗,包括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改善生活的方式.把治疗的眼光放到疾病发生的早期,早治疗,以求更多获益.  相似文献   

7.
肥胖是目前全球性最大的慢性病,它既是多种心血管与代谢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重要的致病因子.肥胖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密切相关,相互重叠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近年来研究发现体重指数与心血管预后及靶器官损害呈负相关,有学者将肥胖与心血管死亡率的矛盾现象称为肥胖矛盾.这种现象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时未来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早期人们主要关注高尿酸血症对关节及肾脏的影响,但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相应的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用于证明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人们才逐渐关注高尿酸血症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并且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高尿酸血症是否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是否直接和冠心痛的预后相关?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就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关系、高尿酸血症对冠心痛影响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对吉林省516名公务员的血压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筛选危险因素.公务员正常高值血压现患率为34.9%.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体重指数、腰围、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肌酐、血尿酸、心-踝血管指数水平以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均高于正常血压组低于高血压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正常血压组高于高血压组.男性、血脂紊乱会显著增加正常高值血压的患病风险.应加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监测及干预,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可逆性危险因素之一,但大多数患者仍未采取合适治疗,或未达到合适的血压控制目标.循证医学证实,联合使用降压药物不仅是控制血压达标的主要手段,而且是保护靶器官的重要措施,可明显减少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损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高血压的联合用药应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