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伊斯兰教与穆斯林妇女权益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7世纪初,先知穆罕默德经过23年的努力,终于使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成功传播。伊斯兰教对于阿拉伯民族来说,具有多方面的历史意义:首先,从信仰上成功实现了从多神崇拜向独一信仰的转变;其次,以阿拉伯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古兰经》的语言,迅速上升为统一的阿拉伯民族语言;再次,各自分散的部落社会首次被伊斯兰教联合起来,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迅速凝聚为统一的阿拉伯民族并进而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最后,以《古兰经》、“圣训”为基础的伊斯兰道德,成为阿拉伯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总之,伊斯兰教的成功传播,使得阿拉伯人由分散、孤立、…  相似文献   

2.
教法学家与“圣训”紧密相连。教法学家离不开“圣训” ,教法学家离开“圣训”就使教法失去了支柱 ,因为它是教法学家重要的立法依据 ,它俩具有依存关系。本文仅就此作一点论述 ,不妥之处能引起方家讨论。“圣训”是阿拉伯语“哈底斯”或“逊奈”的中文译名 ,是指先知穆罕默德传教的23年期间的言论、行为以及别人所言所行而得到穆圣许可或默认的种种事实。伊斯兰教的哲学、法学、史学、文学等 ,都是在“圣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所以“圣训”的地位仅次于《古兰经》 ,也就是说 ,除《古兰经》外 ,“圣训”高于一切。因为《古兰经》与“圣…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教:倡导和平的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兰教主张和平、正义、公道,早在1400 年前的《古兰经》中,就有明文记载,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录——圣训中亦可见到诸多阐述。凡了解伊斯兰教的人都会知道,伊斯兰教是主张走中道的宗教,反对走极端、搞恐怖。伊斯兰教是和平的宗教,《古兰经》、圣训和穆斯林的处世待人方法,方方面面均有事实可作依据。《古兰经》云:“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全体入在和平教中。”(2∶208)又云:“你应凭智慧和善言而劝人遵循主道,你应当以最优美的态度与人辩论。”(16∶125)《古兰经》明文指出伊斯兰教是一个和平的宗教,因而穆斯林的理想是…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教的中道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斯兰教是一个非常爱好和平、重视中道思想的宗教。“伊斯兰”在阿拉伯语中就是“顺从”的意思,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之为“穆斯林”,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就是“顺从者”。伊斯兰教的中道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宗教信仰方面,坚持信仰原则,“谨守中道”,认主独一,笃信安拉(真主),不以物配主。伊斯兰教坚决反对在真主之外还存在别神的说法。《古兰经》贯穿始终的思想,就是真主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真神,除此以外,别无他神。伊斯兰教“中道思想”的标准也就是这个认主独一的原则,建立在这一原则之上的一切思想行为都是正确的,反…  相似文献   

5.
杨发明 《中国宗教》2018,(11):30-33
―、解经教务: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 出版经籍满足宗教需求。从宏观层面讲,教务工作是我国伊斯兰教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是引导我国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关键。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伊斯兰教界陆续翻译出版汉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古兰经》,伊斯兰教逊尼派六大权威圣训集以及阿拉伯文《塔哈维教典》等数十种经籍,逐步满足穆斯林宗教生活的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律法是以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和"圣训"为源泉,是《古兰经》和"圣训"所规定的各项法令的总和。位于西亚和北非的二十二个阿拉伯国家,由于受到整个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影响,大部分国家实行政教分离的律法制度。因此,探讨和分析当代阿拉伯国家其宪法、刑法、婚姻家庭法以及遗产继承法的实施与执行状况,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律法的发展、实践和现状。  相似文献   

7.
创制是阿拉伯语“伊智提哈德”()的意译,原意为“努力”,引申为“创制”。指教法学权威依据《古兰经》、圣训的总精神,运用理智,通过推理、比较、判断等方法,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事物以及特殊情况等,推演出与整个教法宗旨并行不悖的法律结论与条规的整个思维过程。包括对《古兰经》、圣训选择、释义、应用,直至形成新的判例①《。古兰经》为创制提供了教法基础,“你们应当请教深明教诲者,如果你们不知道。”(16∶43)②伊斯兰学者对创制有两种定义。第一种是狭义的创制,即以伊斯兰教立法的两大溯源《古兰经》和“圣训”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学术研究是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伊斯兰教是一个提倡学术研究的宗教。《古兰经》中最早下降的启示(96:1—5)就教人读书写字。先知穆罕默德也曾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从四大哈里发时期开始,伊斯兰教就特别注意宗教本身的学术研究,对于《古兰经》、圣训、教法、哲学、先知的历史,都有专门的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重视妇女问题,《古兰经》、“圣训”中大量地阐述了诸多有关妇女方面的主张。穆圣传教前的阿拉伯社会,在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进程中,阿拉伯人食不果腹,仇杀、抢劫、战争经年不断。“我们以劫掠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教的"圣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的本义是和平,因此伊斯兰教常被理解为“和平的宗教”。意即顺从真主,就能求得今生与来世的和平和幸福。在这一点上,它与佛教、基督教似乎没有区别。但值得注意的是,伊斯兰教除了大讲和平而外,其教义思想中也讲过不少关于“圣战”的内容,而这部分内容正是导致伊斯兰教在西方作为否定性形象的重要根据之一,其实这里面有误解。 伊斯兰教有关圣战的内容,系由《古兰经》、圣训和伊斯兰教法所规定,属于不容争议的义务性的规定。主要包括:(1)自卫原则。意指一个人受到他人攻击和伤害时,有自卫反抗的权利,即以眼还眼,以血还…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法的早期特征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法是指穆斯林社会以《古兰经》和“圣训”为基本根据而制定的各项法律。伊斯兰法学则是一门专门研究在遵循伊斯兰教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前提下,如何从事立法工作的学问或学科。伊斯兰法与《古兰经》同时产生。《古兰经》和“圣训”中包含了大量规范穆斯林个人及社会关系的律例条文,但这些律例主要强调伊斯兰教的基本原则,有的十分具体,有的却十分宽泛,而且数量有限,人们往往不能按照生活需要直接从中找到对应的答案。伊斯兰教兴起初期,社会发展迅速,国家疆域不断扩展,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复杂,如何使伊斯兰法既满足现实需要,又不违背伊…  相似文献   

12.
也谈伊斯兰教与精神文明建设安奴瓦尔·韩克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准则包括很多内容,尤其提倡和鼓励各种美德,同时禁止一切恶行。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准则是以《古兰经》和圣训的训诫为依据的。(一)《古兰经》中的训诫:其一,要求人们守正、正己、自洁。守正,即是要人们...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伊斯兰教不仅比较重视现世,是出世兼入世的宗教,而且崇尚商业,重视市场和市场规范。在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和《圣训》中,就有比较丰富的关于经商和市场的论述,这在其他宗教的典籍中是少有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一、圣训概述"圣训",是伊斯兰教的重要经典,也有人译为"圣谕",原词是阿拉伯语,即中国穆斯林常说的"哈迪斯",有"言语"、"故事"、"消息"之意。圣训是指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570-632年)言行录,同时,经先知认可或者默许的他人的言行,也被列为圣训范围。圣训是是伊斯兰教教律的重要依据和渊源,是对《古兰经》的原则精神、基本思想和各项规定的具体阐释和细化,是世界各地伊斯兰文化的根基之一,是规范全球穆斯林伦理道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教传统内并无现代意义上的伦理学,但作为世界伦理一神教之一,伊斯兰教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中,处处充满着伦理思考和道德要求。在伊斯兰教内,信仰与善行的一致,也是宗教与道德的结合,这是伊斯兰伦理的实质。其核心是社会正义和扬善惩恶的现世诉求。伊斯兰教伦理的主体体现,是在《古兰经》和圣训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教义学、教法学、哲学和苏菲主义中,而基础是教法学。直到当代,伊斯兰教伦理的发展主体仍然显示在这一传统框架内。  相似文献   

16.
<正>一、极端主义不是伊斯兰教宗教极端主义是打着宗教旗号,歪曲宗教教义,鼓吹极端激进观点,采取极端手段,妄图建立神权统治的一种思想和行为体系。宗教极端主义不是哪个宗教的特定产物,各宗教中都存在打着宗教旗号的极端主义。打着伊斯兰教旗号的宗教极端主义,它不仅不能代表伊斯兰教,恰恰相反,它是伊斯兰教形象和声誉的损毁者、伊斯兰教利益的破坏者,是伊斯兰教的罪人和敌人。极端主义从思想到行为,都背离了《古兰经》、圣训和伊斯兰教的宗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上,非洲是最早认识伊斯兰教的大陆。在先知穆罕默德开始传播伊斯兰教的第五年(公元615年),第一支阿拉伯穆斯林移民就在非洲大陆定居下来。若非殖民主义统治阻碍了伊斯兰教在非洲的广泛传播,非洲原本会是一个纯粹的阿拉伯穆斯林社会。伊斯兰教在进入非洲大陆之时,便打上了深深的阿拉伯的烙印。非洲的语言也受到了阿拉伯语(《古兰经》的语言)的影响。人们甚至认为,一些非洲部落,尤其是那些生活在非洲东部的部落,实际上是“非洲化”了的阿拉伯部落,或曰:“阿拉伯化”了的非洲部落。非洲大陆至今仍保存着大量伊斯兰文明遗产。许多年以来,…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阿句是波斯文“”一词的音译。在中国专指清真寺率众礼拜、执掌教务的人,故也称掌教,与阿拉伯文的“伊玛目”同义。阿司是继承先知穆罕默德的遗教,讲经宣教,弘扬伊斯兰教义、教理的人。阿司也被称作“阿林”(),即学者、精通《古兰经》、圣训等经典的人。今天我们所谈的不是对“阿句”这个词的来龙去脉作进一步的考究,而是谈当代阿匐所应承担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因此,作为阿句就应是一寺一坊教务的领导人,又是代圣传教,传播伊斯兰教各学科知识的人。伊斯兰教在中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所以能延续到今天,历代阿匐前…  相似文献   

19.
正伊斯兰教多元理念主要包含在《古兰经》和"圣训"中,体现在穆罕默德创立的乌玛实践中。伊斯兰教初创不久即传入中国,其多元理念成为中国伊斯兰教流传存续的初始禀赋,学界对这一现象有所注意~(1),可惜未做深入探讨。本文简要考察该理念的基本内容,它在中国穆斯林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宗教实践等方面的表现,为新时代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示中国伊斯兰品格特征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这篇文章简要介绍伊朗清真寺的历史及一些大寺。阿布穆赛莱姆命令建寺 伊斯兰教传入前,伊朗没有清真寺。因为,在穆斯林阿拉伯人进入、消灭了萨珊王朝以前,伊朗人信奉袄教(拜火教),随着伊斯兰教在伊朗的传播,伊朗的第一座清真寺是在“拜火殿”旧址上改建的。当时,人们称之为“古兰经宣讲所”或“拜主之所”。“达姆刚古兰经宣讲所”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