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国材 《心理科学》2001,24(4):475-476
李铮、姚本先主编的教育部规划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心理学新论》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4月出版。它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立项项目“高等师范公共心理学课程整体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重要研究成果之一。该书作者总结了长期以来我国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学和教材建设的经验,适应面向21世纪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师范生的需要,从整体上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自身独立的体系和内容。  相似文献   

2.
郑涌  程云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2,25(3):354-354,346
“班风”是我国教育界一个使用十分普遍的概念。国内对于班集体的研究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偏重于教育及教学经验总结的多。从1980年代开始,对班集体的心理学研究受到了重视,如章志光等人(1982)对个人在班级集体中的地位及其品德影响的心理学研究,黄希庭等人(1984)对大学班集体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等。至于国外的研究,如将班风视为社会心理学中的小群体研究范畴,则可见大量涉及群体规范、群体沟通、领导、群体间的冲突和人际关系、以及群体凝聚力等的研究,但未见对班风的专门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也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世界先进国家已把电子计算机引入教育事业。有人称之为教育事业的革命。在美国不仅初中、高中把程序设计作为主要课程,而且有几百万大学生也接受程序设计教育。法国在大学课程中把程序设计规定为与数学、民族语言学同等重要的必修课。我国由于微型机的广泛应用,在某些中、小学开设了电脑课。各行各业的“电子计算机普及班”,“程序设计语言班”也相继出现。  相似文献   

4.
教育改革政策实施以来,国家以鼓励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加强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项学科的教育为目标,启动我国大学生教育的新里程。大学公共美术教育既是大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程,更是培养大学生美术艺术修养、了解丰富精彩的美术文化和美术知识、提高审美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大学公共美术教育的意义并指出大学公共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突破"小众"惠及大学生的公共美术教育开展的重要意义,最后对实现大学公共美术教育突破"小众"惠及全体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恩师潘菽教授救我出狱季钟朴(原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潘菽教授是我读大学四年中授课时间最多最长的老师。他为心理系学生开设的必修课、选修课如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意识问题等课程,我都选读了。他讲课内容充实,绝无空话。读他写的讲义、教材、深入浅...  相似文献   

6.
面向21世纪的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体系与内容改革刍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姚本先 《心理科学》1999,22(1):71-72
1问题提出原国家教委制定并实施的《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目前已全面启动并进人实质性攻坚阶段。高等师范公共教育类课程的整体改革,不仅是该项改革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成为高等师范教育整体改革的突破口和切人点。因此,作为高师公共教育类主要课程的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迫在眉捷。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对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教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必须承认,目前高师公共心理学课教学实际结果与其课程设置应具有的重要作用尚有很大差距,没能较好地体现课程设置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科技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诸多方便,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的烦恼。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资源共享,可以快捷联系,可以节约成本,可以……但是,人们的生活也受到了互联网的负面影响。有的人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虚拟的家庭,影响了现实的家庭生活,有的人沉溺于互联网给自己的刺激,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作为大学的专职心理咨询员,根据笔者的经验,大学生在网吧“包夜”现象较为突出。前不久,北京的“蓝极速”网吧的例子是明证。根据笔者的调查,对于部分大学生来说,上网玩游戏好像是必修课。然而,也有部分大学生对此有清…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心理学是建立在心理的跨文化比较方法之上的、探求群体心理行为差异与相似的一门学科。它发端于本世纪初,形成于七十年代。近二十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被认为代表了心理学未来的主要方向之一。一、跨文化心理学的现代概念跨文化心理学有一个有代表性的最新定义,是在1989年由加拿大皇后大学 Berry 教授等人提出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各种文化和民族群体  相似文献   

9.
高师公共必修课心理学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应该是什么?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比较集中的看法有两种。一种看法是:心理学是基础理论课,应以普通心理学体系编写教材,进行教学;另一种看法是:心理学应根据高师的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应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着重讲授教育心理学。我们考查了解放前和国外的有关资料。解放前我国不少高等师范学校,对非教育系的学  相似文献   

10.
冯江平 《心理学报》1992,25(4):105-108
公共心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程。它对于学生了解未来的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规律,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知识,增进其工作的效果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可否认,自“文革”结束、心理科学在我国重新恢复以来,公共心理学课受到了各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