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日常经验取向,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索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心理结构及其基本特征。对382名被试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结构是一种一元单向决定模式,即“责任推断→责任情感→责任行为”。(2)个体倾向于较多地将挫折或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可控起因,而较少归因于不可控起因。(3)个体在进行自我责任推断时,可控性程度仅对责任的大小构成影响,并不影响对是否承担责任的推断。(4)在自身应为挫折或失败承担责任时,个体在情感体验上较多自我责备,较少自我同情;在行为反应上,较多积极应对,较少甚至不大会消极应对。 相似文献
2.
人际责任推断与行为应对策略的归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探讨人际责任归因与行为应对策略之间的内在联系。376名被试参与了此项研究。结果表明:(1)内在的可控的失败原因引起最高责任推断、最高程度的责备和最低程度的安慰;相反,内在的不可控的稳定的原因与最低责任、最低责备以及最高程度的安慰相联系。(2)责任归因与责备和安慰之间的数量化关系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得以确定。(3)女大学生更倾向于对失败行为作可以控制的归因;在行为反应上,教师或管理者更倾向于使用安慰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认知中,由于所呈现的刺激都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其必然会在被试的心理上引起复杂的反应。实验通过对刺激时间的控制来了解个体在知觉阶段与记忆阶段所进行的责任推论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工读生在刺激快速呈现时的责任判断与刺激缓慢呈现时的责任推论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社会心理动因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高校大学生的诚信危机随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现状的分析,透析出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社会心理动因,提出预防和杜绝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有效对策,将有助于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释考试作弊的"传染"现象,研究探讨大学考试情境中他人作弊对观察者将来作弊意向的效应,假设他人作弊通过社会损失和作弊态度的链式中介作用对观察者将来作弊意向产生效应。研究采用他人作弊问卷、社会损失问卷、作弊态度问卷、将来作弊意向问卷,对76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在控制了性别、年级、第一次作弊的时间和经常作弊的开始时间之后,研究发现:(1)他人作弊正向预测观察者将来作弊意向;(2)社会损失在他人作弊和观察者将来作弊意向之间起中介作用;(3)社会损失与作弊态度在他人作弊与观察者将来作弊意向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为理解考试作弊的"传染"现象及其内在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人际归因是归因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现代归因与行为责任推断研究除了关注动机归因理论的构建之外,还十分重视将该理论运用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并初步建立了归因与行为责任推断的理论模型,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更好地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代表了现代归因研究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8.
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责任归因及惩戒行为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被试对特定情景的反应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来确定对艾滋病患者的部位和控制性归因、责任判断、情感以及惩戒行为之间的数量化关系。309名大学生被试参与了该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艾滋病的内部可控归因引起较高责任推断,较高生气类情感反应和较低同情类情感反应,以及较高惩戒行为;部位和控制性归因影响到责任判断和情感反应,责任推断除了直接影响到惩戒行为反应外,还间接地以情感反应为中介对惩戒为发挥作用。论文还结合中国文化的特点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大学生中,考试作弊这种不良现象日益普遍,需要高校教务工作者与心理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外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研究现状,了解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现状和应对措施,为有效地遏制高校学生考试作弊,促进高校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中学生考试失败结果的复合原因与责任判断的归因后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研究采用问卷法,检验动机责任判断的归因模式,比较复合原因与单一原因在归因后果上的差别,以及探查中学生对考试失败结果的复合原因评定、情感反应和惩罚决定的特点。结果表明?韦纳的归因序列在我国的中学生受试者中得到证实;复合原因与单一原因的归固后果具有不完全相同的心理学意义;四个年级组之间在原因知觉、责任判断、情感反应和行动决定上具有各自的特点。初中生对复合原因的评定倾向于能力的强或弱,高中生的评定倾向于付出努力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取问卷法,选取99名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作为被试,探讨行为责任归因与处罚公平性、严格程度判断之问的关系。研究发现:(1)公平性判断与消极结果相关,对取得同样消极结果的两个行动者采取相同的处罚(但解雇除外)更为公平;(2)公平性判断与行动者对其消极结果是否负责有关,处罚三(对无责任者的处罚比有责任者的处罚轻)与处罚一(对无责任者的处罚比有责任者的处罚重)两种情形F公平性判断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处罚三中公平性判断得分较高;(3)严格程度判断与行动者是否负有责任无关,只与总的处罚严重性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日常经验取向,运用理论建构和深度访谈的方法,研究责任的心理结构以及责任情境的认知特征。对207名被试访谈研究的结果表明:(1)责任是人们频繁感知和体验到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2)人们体察到的责任情境,在职业活动和个人生活领域存在类型上的差异;(3)在职业活动中,人们更倾向于将责任归因于他人,而在个人生活中更倾向于归因于自己;(4)人们对责任情境性质的判定与责任事件最终能否达到预期目标有关;(5)责任心理结构共由情境起因、自我效能、成就感、内外动机等20个核心要素构成;(6)责任心理结构是一个由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和责任行为三者构成的一元单向决定模式。 相似文献
14.
责任行为是个体在特定责任情境下履行责任和承担后果的行为。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着重探讨大学生的传统美德认同和责任情境因素对责任行为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美德认同,以及责任情境中的责任性质和责任对象都对大学生的责任行为倾向有显著影响,且三者的交互作用显著:(1)传统美德认同高的大学生在履行责任情境中,其责任行为倾向显著强于美德认同低的大学生;(2)履行责任时的责任行为倾向显著强于承担后果时的责任行为倾向,但低美德认同者的两种行为倾向在他人责任情境中无差异;(3)在履行责任情境中,大学生对自我的责任行为倾向显著强于对他人的责任行为倾向;但美德认同低的大学生在承担后果情境中则相反。 相似文献
15.
Kaori Karasawa 《The Japanese psychological research》2002,44(4):196-208
Abstract: Two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group identification, responsibility attribution, and attitude toward support provision.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participants of a simulated society game named SIMINSOC (Simulated International Society; Hirose, 1997 ). The global society in the game includes two rich regions and two poor regions, and the poor regions need to obtain support from rich regions for survival. In the two studies, participa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either rich or poor regions, were engaged in various activities in the game, and answered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identification, responsibility attribution, and attitude toward support provis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esponsibility attributions were biased to favor the ingroups. Furthermore, poor regions believed that they should be supported more than the rich regions intended to provide support. Structural equation analyses suggested that the intergroup bias in attribution was increased when identification toward the ingroup was strong. The discussion consider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for interactions between groups. 相似文献
16.
Teachers facing school failure: the social valorization of effort in the school contex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aria Cristina Matteucci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2007,10(1):29-53
This paper describes two studies concerning teachers’ classroom interventions facing school failure. The role of two main
variables is investigated: the lack of effort as a cause of failure students are held responsible for by teachers, and teacher’s
social representations of intelligence. The first study (Study 1) explored the impact of “lack of effort” causal attribution
for student’s failure on the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adopted by 122 high school teachers. Study 2 analyzed the impact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s of intelligence, held by 202 high school teachers, on “lack of effort” causal inference and on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Results highlight that teachers mostly choose more severe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 with retributive purpose
when failure is ascribable to an absence of effort expenditure by the student. Moreover, the findings support the role of
teachers’ social representations of intelligence in failure explanations and in educational practices, showing that “lack
of effort” attribution and practices with retributive purpose are predicted by the social representation of intelligence “as
a gift”. Result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by considering the effort as a normative parameter of the school environment.
This research was supported financially in part by MURST “University funds, 2004 (Ex 40%)”. Portions of these results were
presented at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Representations, Rome. 相似文献
17.
考察青少年儿童和成人在道德判断中利用心理状态和事件因果关系信息的差异,并验证道德判断双加工过程理论.以道德判断中“行为坏的”程度和“应担负的道德责任程度”作为判断问题类型,共有10~11岁和13~15岁的青少年儿童及大学生各120名,完成道德判断测试任务.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道德判断问题类型下,事件中他人愿望和信念、因果关系信息的作用模式是不同的,支持道德判断双加工过程理论.10~11岁儿童和13~15岁青少年在判断行为坏的程度时,利用心理状态信息和因果关系信息与成人类似.在判断应担负的道德责任程度时,10~11岁儿童更注重行为结果,并且不能综合应用心理状态信息和事件的因果关系信息.13~15岁青少年的道德判断中心理状态信息和事件因果关系信息的作用与成人的情况类似,但在进行应担负的道德责任程度判断时,还不能融合信念与因果关系信息进行道德判断.研究结果为道德判断双加工过程理论提供了支持,而且表明从儿童青少年到成人,利用心理状态和因果关系信息进行道德判断存在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