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古代中国在宗教名山选址过程中表征出宏观尺度下的空间对位和空间控制关系,这种空间观可被概括为"大地理观"。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它在国土空间中的定位中体现了佛教名山选址中的"大地理观":四大佛教名山是基于山岳崇拜和宗教信仰形成的佛土格局,其空间布局形态和位置关系具有"圣几何学"特征的构图逻辑;五台山和周边四埵形成的五方定位,构建了拱卫五台山"须弥圣境"的轴线对位关系。以上现象均可作为五台山被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人文地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产品形态是物质美的载体,是由物质功能需求、精神需求和技术等多因素决定的。中国古代器物作为中华文明的呈现和古人技术与艺术创造的结晶,不但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更蕴含着丰富的设计美学思想。中国古代器物造型的设计美学包含了形态美、功能美、技术美等多个维度,反映了当时的技术水平以及丰富的人文思想。中国古代器物造型设计所反映和沉淀的悠久传统文化,以及古代优秀创意中蕴含的设计美学思想值得我们在当下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哲学按其本义表现为对智慧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探求。在中国哲学中,智慧之思具体展开于性与天道的追问。对性与天道追问内在于中国哲学的不同学派、不同人物之中。从哲学层面看,用"以道观之"来扬弃"以技观之"、"以器观之",既在普遍维度上表现了哲学不同于对世界的知识性的理解这一特点,又体现出了中国哲学的独特品格。中国的现代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存在着历史的联系,现代中国哲学既从新的层面上回到了智慧,又以新的形态延续了智慧的沉思。  相似文献   

4.
正炉峰禅寺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区东南4公里的会稽山香炉峰,与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大禹陵毗邻,古称天柱精舍、天柱山寺,又叫南天竺,以观音道场闻名遐迩,向有"越中佛国"、"天竺胜境"之称,现为改革开放佛教重兴后绍兴市最大的寺院之一。中国古代有五大镇山,简称"五镇",南镇会稽山即其中之一。历史上,"五镇"与"五岳"齐名,合称古代十大名山。所谓镇山,不仅仅指一座山峰或  相似文献   

5.
古代汉语典籍中的"法治"语词略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因"法"、"治"二字的连属,出现了"法"的"治"之状态、作为名词的"法治"和"以法治国"的短语三种形态,表明中国古代已有"法治"这一名词,并有"法治"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道器观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古老的哲学观,从《周易》开始,道器统一的判断就指出了哲学上"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相互依存关系。道器观在中国古典园林亦有体现且具有重要意义,设计思想中的"道"与"器"的关系,孔子所提的"文质彬彬""中和"的观点都与设计美学及后世关于古典园林设计的相关论著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关系。理解这些思想的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审视当下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在现代标志设计中,从"形"、"意"、"势"三方面对吉祥图案进行学习和借鉴,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精髓与现代标志设计成果相结合,是设计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标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占有翔实资料的基础上,对张三丰的道教文艺理论思想进行了重新审视,并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一、"道"、"时"相联的思想;二、"灵性"观的提出.放到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可以发现,张三丰的文艺理论思想是整个古代文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因此,本文对张三丰文艺理论思想的研究和探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9.
《周易》阴阳观与和合文化之间的关联应该得到系统揭示。《周易》阴阳观由阴阳交易观、阴阳分判观和尊阳抑阴观三部分有机构成,和合文化的特点可概括为同一性、差异性和主导性。《周易》阴阳交易观与"和合文化"强调交流互鉴的内涵相契合,阴阳分判观与"和合文化"尊重差异性的内涵相契合,尊阳抑阴观则与"和合文化"的主导性内涵相契合。植根于《易》学文化基因的和合文化欲在世界文化发展潮流中起到其应有的重要作用,须立足于中国古代逻辑的本土特点,而《周易》阴阳观作为中国传统推类逻辑的基本前提之一,对基于广义论证的中国古代逻辑将是深度的揭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姚丹 《美与时代》2015,(3):9-11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命题。它的主要内涵包括人为天地所生,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既然人为天地所生,与自然一体,那么人的行为也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是彼此融合的关系。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设计美学形成了顺应自然的设计方法、系统论的设计观,以及象天法地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1.
乾隆朝的四库馆臣对西学的立场,与西学东渐大背景下中国传统知识形态的变化具有重大关系。他们继承了康熙时期对西学的基本政策,其观念基础是顺治时期延续下来的"西学中源"观,乾嘉士人承袭并坚守这一观念,从而使其思想与社会基础愈加稳固。从四库馆臣的西学观及其思想来源等方面考察,可以揭示清中期的中西文化互动轨迹。  相似文献   

12.
"儒道互补"最早是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提出,后来在《华夏美学》中被确立为中国美学史观。"儒道互补"命题被广泛接受,但在接受中存在着误读。经过进一步梳理可以发现,"儒道互补"美学史观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其前提是儒道思想的同一性,实质是儒家主干,以道补儒;动力是儒道思想对屈骚传统、禅宗美学和近现代各种美学思想的兼收并蓄,"自然的人化"观是其现代转化形态。"儒道互补"美学史观的这些内涵与诸多学者所谈及的强调儒道之间差异、儒道之间平等、与屈、禅思想无关,只局限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而与近代人性解放和西方美学几乎无关的"儒道互补"思想完全不同。正本清源有助于深化对"儒道互补"这一重要且复杂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在以往对中国古代亲子观的讨论中,人们多讲儒家。实际上,墨、道、法等诸家都各有自己独特的亲子观。中国古代多元并峙的亲子观,可互补相成,潜存着广阔的科学整合与创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毗那夜迦(Vināyaka)形象发源于公元2世纪的古印度,又称伽内什(Ga.ne?a),是象头人身的智慧神与创世神,因其能为世人消解障碍而广受供奉,经唐代密宗传入,在西藏与蒙古地区的佛教铜像中流传甚广。印度佛教中的毗那夜迦常以趺坐或舞蹈形象示人,而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象首金刚铜香炉"中象神却是以双手捧物的跪拜形象示人,"象首金刚铜香炉"中的象首金刚是否是象头神毗那夜迦值得探讨,其姿态的改变值得探析。唐代香炉区别于宋代的瓷质香炉与秦汉的青铜质地香炉,唐人燃焚香料以求去浑浊除污秽,达到礼敬神佛的目的,以法门寺地宫中出土的"象首金刚铜香炉"为例,对此件器物的造型、纹饰进行分析,总结此件器物的风格特征。通过探讨毗那夜迦形象在中国的流传与发展,分析象首金刚铜香炉中毗那夜迦姿态产生变化的原因,并分析唐人将毗那夜迦形象安置于铜炉之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不论是中国传统智慧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关注人的发展问题。"君子"是中国传统哲学所强调的重要人格范式,几千年来,其在中华文化数千年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受到上至历代思想家、文人士大夫,下至社会各阶层普通百姓的广泛认同与推崇。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所有人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本文将通过比较"君子观"与"人的全面发展观",分析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话的这一重要契合点以及其最新发展态势。本文以"立德树人"为研究出发点,在梳理中国古代经典对"君子观"的阐述之后,以清华大学的百年校训为个体案例分析材料,分析中国古人"君子观"中"德"与"正"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的发展视阈内的具体对视,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6.
姚丹 《美与时代》2015,(4):12-14
"大巧若拙"是老子为了论证道的自然无为而列举的一个例证。自老子提出"大巧若拙"后,"巧拙"也成为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组相对的重要范畴。"大巧"的实现,正是一种审美和艺术的境界,它具有自然天成、本色纯真的审美特征,体现了一种超越人工技巧、达到天然的创作观,蕴含着一种天人一体的自由境界,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大巧若拙"的思想,对于设计领域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东晋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美学原则,这标志着中国传统绘画美学形神观的诞生.在中国传统人物画中,"以形写神"理论的运用使人物画最终走向形与神的辩证统一."形"是可见的、表象的,是物象外在的面貌;"神"是不可视的、本质的,是事物的精神内涵.形是神存在的依托,如张彦远说到:"夫象物必在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如果没有"形似"为依托,那就更不用谈什么"全其骨气"了,即无形则无神.神是形的灵魂,潘天寿在《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一书写到:"然有形无神,系死形相,所谓‘如尸似塑’者是也.未能成画."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天文学的国家之一,有着千年的历史。中国古代观星仪器的设计受很多因素如技术工艺、造物原理、哲学思想等影响,从古人对天象装置设计活动中可以得到诸多启示。我们通过设计制作主题壁画《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的方式来对此进行探索。文章就古代先贤探究天文学的方法和现实性的结合,简要分析壁画设计中"空间"形式语言,总结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有关传统文化的壁画设计乃至艺术设计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香炉,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焚香器具,其用途亦有多种,或熏香、或陈设、或敬神供佛。文献记载,人类社会早在数千年前就开始使用各种香料以增香除臭、驱虫辟秽、防治疾病、驱寒取暖,而且无论是帝王将相、文人雅士,还是僧道巫医、平民百姓,对于香料和香炉都无不喜爱。历代用于熏香的器具,质地多种,造型也多样。  相似文献   

20.
<正>义应以公共利益为依归,但在"家天下"的历史条件下,公共利益的定义权既不能由有统治私利的帝王垄断,也不应由任何有限的个人代表。个人在体现价值权威上的非自足性必然推导出一个虚拟的终极权威,如上帝。这就使正义必须先有一个超验的维度和形上的追溯,才有经验的形下的落实。中国古代圣贤也曾对正义之源作出形上追溯,在"谁之正义"的问题上完成了从"天之正义"到"民之正义"的论证,但在"何种合理性"的形下落实中受到制度不合理性和帝王利益绑架的影响,终使"羲"这只"我羊"亡入歧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