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台山南山寺建筑群的石雕装饰艺术,题材丰富、雕刻精美且艺术价值颇高,具有显著的时代文化特征,为研究清末至民国中期五台山建筑石雕艺术提供了精美的范本。从作者3次去南山寺对其石雕艺术考察结果来看,南山寺雕饰纹样内容以福、禄、寿文化为核心,雕饰手法多采用浮雕和线刻。与此同时笔者发现南山寺建筑装饰石雕艺术受到五台山区域匠作文化、寺庙经济因素以及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建筑装饰石雕艺术呈现出风采独具的题材、图案表现及文化特征,展现了清末至民国中期五台山汉传佛教寺庙装饰艺术光彩动人的实际成就。  相似文献   

2.
五台山南山寺建筑群的石雕装饰艺术,题材丰富、雕刻精美且艺术价值颇高,具有显著的时代文化特征,为研究清末至民国中期五台山建筑石雕艺术提供了精美的范本。从作者3次去南山寺对其石雕艺术考察结果来看,南山寺雕饰纹样内容以福、禄、寿文化为核心,雕饰手法多采用浮雕和线刻。与此同时笔者发现南山寺建筑装饰石雕艺术受到五台山区域匠作文化、寺庙经济因素以及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建筑装饰石雕艺术呈现出风采独具的题材、图案表现及文化特征,展现了清末至民国中期五台山汉传佛教寺庙装饰艺术光彩动人的实际成就。  相似文献   

3.
晋南李家大院是晋商民居的典型,整体为竖井式的四合院,借鉴徽派建筑及西方哥特式的元素风格,有着中西文化融合的艺术特色。大院建筑装饰讲究,雕工细腻、华丽,有着深远的寓意,集中体现了清末民初北方民居建筑的艺术特色,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通过分析李家大院建筑装饰艺术,挖掘晋南的建筑装饰特色和人文意蕴,使其在现代生活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和传承。  相似文献   

4.
以清代沈鸿宾故居为中心,通过对故居中人文历史、建筑艺术形态进行分析,探讨沈鸿宾故居中"物性"与"人性"的文化价值,对建筑中楚文化艺术形式和装饰纹样展开研究,探讨楚文化装饰艺术在故居建筑设计中所传递的时代艺术思想与精神文明,从而总结名人故居建筑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在引导正确社会价值观的同时对当今荆楚地域性建筑设计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庆阳民间装饰艺术为切入点探讨在地域文化下构成艺术教学的新模式,通过在实践教学的不断研究中,将构成相关法则与传统地域文化联系在一起,扩大了对构成形式的理解,完成了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的过渡同时让学生关注本地域民族民间艺术,从中吸取营养,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河西宝卷是流传在甘肃河西地区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民间宗教类宝卷既具有明清之际教派宝卷的特征,也是近代汉语后期重要的白话语料。宝卷中使用了大量的方言词、俗语词和口语词,这些词汇均包含着多重的文化信息。本文从"展现河西地区历史风貌的俗语词"、"揭示过去文化遗迹的方言词"和"体现多元宗教思想的宗教口语词"三个方面,阐释民间宗教类河西宝卷方俗口语词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7.
梁平蓝印花布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印染工艺品,其图案在当代的传播和发展,必须要以新的途径和新的载体让大众接受和喜爱。通过在装饰艺术设计中的创新运用,探索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审美结合方式,使民间艺术在当代仍然可以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间剪纸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植于中国民间传统习俗之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社会风俗文化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融入了广大普通民众对真、善、美的追求,其夸张变化的装饰造型和富有寓意的意境美,完美地表现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内涵。中国民间剪纸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根植于民间生活的肥沃土壤中,是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农村的生活习俗和自然景观给剪纸的发展创造了很大的空间,劳动人民从自  相似文献   

9.
蒙古马在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蒙古族的生活、军事、文化都离不开马。可以说,马背肩负着整个游牧民族的荣辱兴衰。内蒙古艺术家通过各种以"蒙古马"为主题的艺术形式来展现内蒙古艺术,展现草原文化,甚至从草原先民们创造的艺术中提炼精华,吸取营养,与个人的艺术观念统一起来,在当代社会语境下将个人成长经验与草原生存状态相沟通,是对草原艺术的升华。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包括年画、剪纸、皮影、木偶、雕刻和各种民间雕刻等,中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作品为创作装饰绘画的人物形象和装饰提供了很大的资源和灵感,把中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运用于装饰绘画的造型设计中可以提高艺术审美高度。  相似文献   

11.
苏州古桥的装饰艺术以它独特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艺术之美和民俗文化之美。而其桥身大量的装饰纹样在艺术美之外更多展现的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它是民俗文化的物化载体,它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在历史的积淀下逐渐演化而形成的,并且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审美情趣和造型法则。民俗文化影响下的苏州古桥装饰艺术反映的是民众独特的民俗意识和集体人生观,体现的是地域环境中特殊的民风民俗和文化观念。正是这一类散存于民间的艺术符号,让我们窥见了这一艺术的本源及其民俗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沈玥  宗雯 《美与时代》2014,(11):68-69
目前国内艺术设计专业装饰图案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传统美术学科的教学程序和教学内容,遵循一定的美学法则及技法规律。课程教学中对于中国传统图案的学习不够深入,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够重视。汉绣艺术是楚文化的代表,其图案丰满,装饰性强,因极具楚韵遗风得名“汉绣”。在汉绣的纹样中可以看到很多象征性的造型,其中大部分的纹样就是驱邪接福、谐音寓意等祈福、吉祥文化的体现,这些装饰图案的形成都是受到了中国民间民俗思想的影响,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健康平安,吉祥富贵的向往。成为民间艺术造型中最富美学价值、学术价值的一部分。将汉绣艺术精粹运用于装饰图案课程教学改革中,学习汉绣的历史、精神、民俗、文化,加强学生对荆楚传统图案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3.
徽州古建筑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内涵等因素创造了中国传统的美学价值。砖雕作为古建筑上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装饰手段,也体现出具体的艺术特色。以徽派古建筑中的砖雕艺术特征为切入点,分析徽州砖雕的历史及发展进程,通过美学的视角展现砖雕在古建筑装饰外在形式之中的传统文化美学内涵和精神气质,从而品味徽州砖雕和谐美、形式美、寓教美、实用美、趣味美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艺术事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艺术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这样的发展趋势不仅为艺术事业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也为传统艺术形式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绘画是我国艺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物水墨画作为绘画艺术的代表,其发展方向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民间美术具有内容丰富、风格迥异等特点,将其与中国人物水墨画创作进行有机结合已经成为了人物水墨画发展的必然趋势。民间美术并不是一项单一的艺术形式,其中包含了较多的民间元素,使其具有较强的生动性。文章就中国人物水墨画创作中展现的民间美术魅力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民居建筑的装饰符号是研究建筑艺术文化的重要渠道,着重体现在门、墙、窗、瓦四个方面。白族民居的极尽装饰,徽派民居的天人合一,二者无论是在建筑形式还是装饰符号上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是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统一。本文以白族与徽派民居的建筑形式为研究对象,对其重点装饰符号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6.
岭南建筑具有独特风格和地域文化,各类建筑装饰艺术能反映当地的生活方式、物质文化、民风民俗以及审美情趣等。从广东省广州市陈家祠堂建筑的历史背景分析其结构特征,通过探析陈家祠堂建筑装饰艺术的形式、题材、寓意,总结出装饰艺术在陈家祠堂当中的装饰作用及蕴含的文化内涵,为我国当代建筑设计的民族化提供丰富的资源,助力传统艺术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儒释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者对艺术各有不同追求。陶瓷艺术是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展现。儒释道文化在陶瓷上的展现古已有之,如唐三彩、汝窑、钧窑、青花等均以陶瓷为载体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当时的时代风貌。作为陶瓷艺术发展的重要形式,现代柴烧陶艺作品同时蕴含了儒释道的中心思想,相比其他陶瓷作品更有包容性和丰富性。柴烧取材于泥土,直接放在柴火中达到"凤凰涅槃"的效果,展现了佛教的"轮回"思想。作品古朴自然、落落大方,以手工成型为主,造型效仿古法、崇尚传统,遵循了儒家之"礼";作品釉面以天然落灰釉为主,木柴落灰在器型面上熔融成大自然恩赐的釉色,体现了道家的"无为"境界。以世界瓷都中国德化柴烧陶艺协会的作品为论证实例,从历史、宗教的角度论述儒释道文化在柴烧陶艺中的具体呈现,为柴烧陶艺作品的品鉴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社旗山陕会馆以其精湛巧妙的雕刻装饰艺术和深厚的商业文化而闻名全国,其"天下第一馆"的美誉当之无愧。会馆内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寓意深刻、形式考究的石雕运用圆雕、透雕、浮雕、平雕、线雕等多种技法,极好地展现出绘画与雕刻艺术结合的审美特质,尽显雕刻艺术之神韵。作为建造初期的商业活动场所,商人首先是以人为本,以信为本,但会馆雕刻装饰中处处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美学思想与文化价值又远远超越了商业场所本身。会馆神韵跌宕、气势磅礴的装饰技巧与当时人们平和的心态所体现的理念与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传统书法艺术广泛运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其不同凡响的文化内涵和魅力,乃是一种创新。书法艺术创作是以审美为出发点而进行的艺术活动,它直接和间接地表现了书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传统书法艺术元素正在设计的各个领域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图形、文字是平面设计中重要的视觉元素,起着装饰与传递信息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彭朝风 《美与时代》2016,(10):88-89
民间剪纸艺术具有从善之美、稚朴之美、造型之美、色彩之美、和谐之美等特点是集实用性、观赏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传承中潜移默化地浸润和塑造了着中华儿女的灵魂。长期以来,民间剪纸艺术往往局限于民间作坊师傅带徒弟,或口口传授等形式,"民间艺人"无法进课堂,不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这种系统继承民族文化的优势,导致丰富璀璨的民间文化濒临灭绝。为了更好地传承民间剪纸艺术,将我国的剪纸艺术文化发扬光大,落实《国家文化发展纲要》,更好地凸显美术课程的民间特色和本土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