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本刊讯10月19日-20日,由中华美学学会主办,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高校优势学科"文化传承与区域社会发展"、扬州大学审美文化研究所、扬州市美学学会承办的2016中华美学学会年会暨"面向当代的中国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扬州会议中心隆重召开。19日上午,大会举行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江教授,中华美学学会会长、国际美学协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高建平研究员,扬州大学党委书记姚冠新教授,副校长陈亚平教授,江苏高校优势学科"文化传承与区域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儒、道、佛的美学精神和审美风范大致代表了中国传统的美学精神和审美风范。儒、道、佛是中国文化的三根支柱。儒家文化精神的核心是仁爱博大、刚健有为,它表现出来的美学风貌就是刚健崇高、雄浑博大之美。道家文化精神的核心是"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它表现出来的美学风貌就是自然朴素、冲淡虚静之美。佛教文化精神的核心是"缘起性空"、宁静清净,它表现出来的美学风貌就是空灵幽静、清净淡远之美。  相似文献   

3.
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国精神、民族气派和价值追求在审美方面的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主客一体的中华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下,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天人和谐、尽善尽美、诗性人生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美学精神。敬仰自然,也关注人文;感受美情、又重视道德;追求境界,却不离世俗是中华美学精神核心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对中华美学精神核心价值取向的探究与总结,不仅有助于我国文艺创作的发展,而且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育,引导人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华美学精神以追求至真、至善、至美以及相互间的和谐统一为本质属性。艺术美学不只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还是一种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一种植根于生命的本源、源于生命最深处的人生情怀和生命精神,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中华美学精神,所以阐扬和追求中华美学精神必将成为艺术美学的核心价值所在。在艺术美学研究中,既要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论品质进行梳理和阐扬,又要以审美的方式传播和彰显真善美的力量和价值追求。从审美价值层面,宏观上观照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不难体会到中国艺术是艺术家追求自我生命和宇宙普遍生命的和谐统一,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就是以生命为本体的最高真实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关于美学学科和其精神理念的重要性,许久以来尚未受到国内外执政领导人的足够重视,而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召开文艺座谈会,明确提出“要结合新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在我们看来,这不只是强调中华美学精神对当今文艺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当今人类寻求更好的发展模式,也是响亮的智慧方略钟声.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发表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思想的卓越继承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新发展,也是对中华美学精神和文艺思想的卓越继承和发展。《讲话》精辟概括出的中华美学精神中的托物言志、形神兼备等宝贵经验中,都贯彻着"虚实相生"的精神。中华美学之特色,有的是创作方法中的美学经验,有的是对诗、文、画等艺术形式提出的要达到的美学成就,有的是艺术创造所要求的多种美学风格及特色,都十分珍贵,都有中国特色。新时代美学和文艺要以人民为中心,要扎根现实与人民生活、与新时代的审美要求紧密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美学精神的新发展,有利于我们将中华美学精神发扬光大,有利于社会主义文艺创造出新的局面,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当代家具设计,对宋式美学传承的典型案例"镜观家居"产品进行探讨,从家具的设计理念、材料美学、技术美学等多方面分析宋式精神、审美旨趣与美学形态的传承与创新,为当代艺术设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这一重要指示给文艺工作者和美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务,指明了新的方向,对我们的文艺创作和美学研究都有重大意义。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中华美学精神。而中华美学精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还必须先弄清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是儒家、道家和佛  相似文献   

9.
人类探索未知社会的智慧及勇气,可以表现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各种精神力量。中国传统绘画博大精深,文化沉淀历经千年,每幅画作中都承载着独有的思想理念和独特的审美趣味。自古迄今,许多艺术作品都能表现出自身的文化价值,都可以不同程度体现出某一特定时期的艺术精神以及大众审美。绚烂多彩的中国古典艺术,特别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众多文化作品,均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在艺术造型表现方面也反映出显著的美学特征及独有的精神文化。绘画与精神理念相互交融,从中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我国古典哲学艺术精神。文章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精神与"天人合一""有无相生""君子比德"的哲学思想理念相结合,分别探讨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中艺术精神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习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对我们在新的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意味深长地向美学和文艺工作者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那么,什么是“中华美学精神”?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应当如何“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呢?下面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和体会,谈谈一点初步的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审美文化与美学史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审美文化与美学史学术讨论会综述马宏柏(扬州师院学报编辑部225002)审美文化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美学研究的一大热点,使此前沉寂的美学研究兴奋热烈起来。为将这一研究推向前进,中华美学学会、中华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中华美学学会审美文化委员会、扬州大学师...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4月15日,来自全国二十多家高校及学术机构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郑州,参加了由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孔子研究院、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会、中国孟子研究院、黄河科技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同时,黄河科技学院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院揭牌成立。会议以"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围绕"中华文化的本源与发展、"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世界意义"、"中华家文化的传承发展"等多个论域展  相似文献   

14.
张其昀在文化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的争论中开始"文化自觉"。他肯定孔子、孔学维系"中华一统"的社会价值,总结孔子确立中华民族理想人格典范、构建中华文明价值传承体系、开中国数千年文明教化先河之功,同时重述孔学的知识与思想谱系。他既认为中国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息,是因为有一以贯之的道统,孔子是中国文化道统的中心;同时也主张突破狭隘的儒学道统观,以中国文化大传统为中国社会的新道统。当代中国人应该在继承孔子思想基本精神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价值理念,为中华文化开出新道统。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的根基就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传统美学是一种“向内求善”的伦理型美学,中华美学精神集中表现在它的“美善相乐”,“天人合一”,“和合之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就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条件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产物,它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源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论体系,它将以美和艺术来塑造人民的灵魂,鼓励人民向上向善,以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为实现振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吹响时代前进的号角.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复兴之中国精神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凝聚当代中华民族实践理念的精神整体。用实践观点的哲学视域研究中国精神,其学术旨趣在于以中国精神的实践本性与文化传统为主题,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实践整体和历史逻辑中理解中国精神所具有的实践意蕴与文化传统;在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文化基因"与"活的传统"中揭示中国精神的德性特质、心智结构,发现其民族性、世界性的意义;在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语境中探索发现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传承的社会基础与实践逻辑,阐释中国精神的现代性境界。  相似文献   

17.
作为从事思政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应适当利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大学生要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和影响;教育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人格美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实用理性精神,并将其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传承典雅含蓄的审美趣味,以及崇尚自然美的理念,以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中文专业有关中华美学的教育由来已久,而非中文专业却一直对此有所忽视。其实,非中文专业开设中华美学课程意义重大,而且是可行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传承和弘扬包括中华美学在内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大政方针;二是全国各个高校正稳步贯彻和落实这个政策,并把它当作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来对待;三是大学生也把传统文化、中华美学当作是必须掌握的知识,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态度积极。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间自古便流传着独特的锁器文化,形态各异的古代锁器玲珑精致,兼具生活实用价值与艺术审美价值,承载着意蕴深厚的中华传统美学精神。通过分析不同种类样式的古锁造型,可以探究其中蕴藏的中国古典美学的文化价值,为现代器物美学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徐大威的美学专著《中国审美形态的识别性问题研究》于2017年8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中国审美形态研究的新成果有以下三点创获:首先,该书以审美形态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了中国美学史应该如何书写的问题;其次,该书创新性地提出了作为中国审美形态在思维方式上识别的"灵性直观"的新思想、新概念,并以此作为分析、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再次,该书提炼并确定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审美形态如"道""气""兴""神""意境""境界"等。该成果对于建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美学,摆脱西方审美形态和西方美学的制约,进而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