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探析朱训德的工笔绘画语言,是为当代与传统工笔画的创新提供一个可遵循的道路。文章通过对湖湘工笔画现状分析,梳理了能够体现朱训德工笔绘画语言的三个方面,即朱训德工笔画中的形神与笔墨、品格与意境、创新与理念。朱训德从传统工笔画转变到现代工笔画,探索出新的工笔绘画语言、符合当代工笔画的审美观念,为当代工笔画发展贡献出独特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的工笔画又称为"细笔画",工笔画自战国至盛唐再到当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但是在漫长的岁月里,工笔画的绘画技法、手段甚至是绘画工具、材料的变化都微乎其微。这与我们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有些脱节,因此采用新的创作手法和理念的工笔画应运而生,出现了一批在工笔画中运用肌理技法的创作方法,丰富了工笔画创作的语言和技法,增强了工笔画的表现力度,给观者展现了一种新的工笔画的体验意识和审美情趣,使画面更有效地表达创作者营造的意境,也给观者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获得更丰富的艺术体验。肌理效果的运用促使工笔画在材质运用与技法表现上有所提升,让传统的工笔画重新焕发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3.
工笔画作为国画的一大构成,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题材也日渐丰富。文章从绘画选题准备、创作构图、线条造型、色彩技法运用、调整整理等方面结合自己的创作来研究和探讨当代工笔画所呈现出的画面效果及时代感,做到绘画理论与实际创作结合,从而更好地达到对工笔画的理解与运用,体会线条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4.
对于美术作品来说,色彩是重要的构成要素,也给予观看者最直接的视觉冲击,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色彩往往是最主要的印象。工笔画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和进步,工笔画也进化出了自己独特的色彩审美系统以及色彩语言。在工笔画的创作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色彩对于中国传统绘画技艺的重要美学价值,充分利用中国古代的色彩理论体系,在吸收外来艺术和民间色彩技法的基础上,建立起中国工笔画独特的色彩观念体系。在现代化的中国绘画语境中,要充分发挥色彩对于绘画的重要意义,从自身的创作角度出发,积极吸取先进的色彩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化的中国工笔画色彩观念,让色彩成为中国工笔画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多元美术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当代工笔画从传统中传承下来并汲取了外来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技法和材料上不断推陈出新,画面题材也不再受到局限。当代的观念、思想内涵和作者强烈的个人风格融入了工笔绘画的画面当中,使工笔画呈现多样化生长趋势。在画面架构有所突破的当代工笔画中,画家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值得人深究并探索其所想表达的个人绘画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6.
宋代院体画是中国绘画史上极富争议性的焦点,在创作意识和技巧上对后来的花鸟画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着眼于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写实性",从取材方式、空间表达、图式语汇、题跋拓印四个方面与当代工笔花鸟画对比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提出宋代院体画的"写实性"在工笔画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以及当代工笔花鸟画写实精神的缺失,力求宋代院体画的写实元素对当代工笔画绘画语言发展的启示和重构。  相似文献   

7.
肌理的意象表达是构成作品的重要形式要素,因为肌理具有极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绘画艺术家们也在掌握和运用肌理、挖掘肌理的意象表达作用下表现出独特艺术效果。工笔画艺术创作中,对肌理意象效果的探索运用,丰富了绘画创作的画面语言形式和审美感受,令画面更加具有时代感和亲和力,给人以视觉冲击,形成一种绘画创作的新风尚。  相似文献   

8.
传统工笔画到现代工笔画的过渡,是通过一些画家不断创作,对工笔画不断改革,不断发展来实现的。从古代到精湛的传统刷再到达现代画作品,绘画艺术一直基于传统的工笔画,而对从西方所学到的一些方法,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艺术的进步,引领现代工笔画的发展与创新,是新一代艺术家需要做的事情。让创作走向传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阶段,各方面相互融合。现代工笔花鸟的特点都是在著名的画家的作品中一点一点地发现,是画家在创作中不断地改进出来,同时在作品中自我感悟。将二者结合起来一起研究现代工笔花鸟所具备的现代性的所有特点。  相似文献   

9.
"新工笔"的成功使我国的工笔画再次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对各大院校的工笔画教学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也只看到了"新工笔"画家的成功,却忽略了画家背后的文化积累,文化上的差异使得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显得削足适履。对于"新工笔"所产生的影响,教师应对当前我国工笔画教学现状进行理性反思并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懂得明辨美丑、去伪存真,在绘画上能够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下,中国当代艺术蓬勃发展,工笔画为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吸收西方成熟艺术观念和形式。超现实主义绘画与传统工笔画有着相同"写实性"基因,使得超现实主义观念融入当代工笔画中具有一定的基础。超现实主义艺术观念将传统工笔画从现实主义创作引领到超现实的发展方向,推进工笔画以恰当的方式介入当代艺术。超现实主义图式给当代工笔画带来新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促进了当代工笔画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1.
工笔画作为民族文化符号的一种表达方式,具有独特的东方魅力。思考、探索工笔人物画在多元文化思潮影响下如何发展对艺术工作者弘扬民族精神、表现民族文化的魅力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能够给我们每个爱好绘画的中国学子指明方向,使其去创作呈现时代特征、展现自我且充满正能量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下,各个行业都呈现着新的发展趋势。作为绘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笔画的发展与现代社会,和我国传统文化之间也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传统色彩与中国当代工笔画的发展息息相关。笔者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当代工笔画对色彩的运用表现特征,和当代工笔画对色彩的继承,从而研究了我国当代工笔画在传统色彩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工笔"和"写意"两大类别。从当代工笔画的发展现状看,工笔画正在逐渐远离"写意"精神。结合传统中国画的发展,分析传统写意精神的要义,从工笔画的用线、赋色及创作三个方面来探索工笔画的写意表达载体。在谨守民族个性精粹的前提下,注重融合西方绘画的新形式,这是新工笔画笔写当代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14.
神话故事是意识形态的最初形式,很多神话故事表现的是一个民族最原始的文化状态,具有独特的特征,在内在精神上散发着独特而神秘的气息。在神话故事绘画创作中对绘画语言的探讨既神秘又充满开放性,结合不同时期的绘画语言产生不一样的画面形式。通过研究野兽派画家安德列·德朗绘画创作中对色彩语言的运用,在黎族神话故事创作中结合安德烈·德朗的绘画语言,对黎族神话故事创作具有推动作用。海南黎族神话的来源以及产生的故事对我们来说也是具有独特的一面,充满着神秘的色彩,给我们的油画创作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笔画的历史悠久,当代中国工笔画结合国外绘画元素以及当代流行元素等,打破了传统工笔画审美模式的局限性和单一性,从而展现当代工笔画的多元化艺术特征以及艺术魅力,朦胧的审美意蕴是充分展现了当代工笔画文化环境的一种艺术表现。通过对传统工笔画和当代工笔画的不同角度的分析,阐述了虚实相生、忽远忽近以及是是非非的朦胧的意境。  相似文献   

16.
谭建明深受西方雕塑的影响,但在创作中不断融入东方意象,将近代历史和湖湘文化融入到人物雕塑中。谭建明的历史和民俗人物雕塑作品有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深刻的艺术内涵。其雕塑作品有三个特点:"人物立魂——以肩负历史使命为创作动力""文化立意——以民族文化的精髓为创作能量""塑痕立色——以独树一帜的手法为创作语言"。  相似文献   

17.
在绘画创作中,艺术语言是绘画创作形式的基本构成要素。绘画作品的特定内容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艺术语言才能表现出来,成为可供人们欣赏的对象。没有艺术语言,也就没有艺术创作的存在。各个艺术门类,在长期的艺术发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如绘画以线条、造型、构图、色彩、色调等艺术语言,构成绘画形象;音乐以有组织的乐音、旋律、节拍、速度等艺术语言,构成音乐形象,等等。作为绘画的学习者和艺术家来说,对绘画创作中的艺术语言进行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北水彩画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作品的内容,还是作品的形式均有极大的发展。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地域文化使得东北水彩画的绘画语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近些年一大批东北水彩画家创作了大量的反映东北地域文化的代表作品,在国内外暂露头角。通过东北地区的地域文化和气候特点分析总结具有代表性的画家的绘画语言,研究东北地区水彩画语言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9.
借鉴并继承前人的优点是值得的,但如果还是按照传统形式语言进行创作,那就会少了艺术能反映生活的价值、自我理想和思想的肯定、鲜明的时代特征。受西方多元文明的冲击,一些传统工笔画形式语言已不再符合当下的审美要求,新时代中国的工笔画亟待发扬创新精神和独一无二的风格表现,新工笔就是人们在发扬传统绘画过程中的一次尝试,"借古以开今""笔墨当随时代",是中国工笔画寻求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同样也是"气韵生动"和"应物象形"传统绘画理论更深层次的进化。文章通过查阅书籍资料并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新工笔画家的作品,分别从构图、题材、造型、色彩四大方面来简单分析探讨传统工笔画形式语言向新工笔转变、进阶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画体,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发出璀璨光彩,也有衰弱的阶段。在进取求知的发展中逐渐走向国际舞台,引入了西方科学的绘画体系,并吸收了东洋绘画艺术的色彩和造型元素,开辟了工笔画创作的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来,在研习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汲取了民间艺术,创新了色料工艺,出现了一批题材丰富、手法新颖和风格多样的优秀作品,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多元化发展成为正在进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