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世纪法国思想家对中国现代美学产生过重要影响。法国的启蒙主义运动,对几乎所有的中国著名美学家,包括不同学派的代表性人物,都起到过不同的"启蒙"作用。尤其是法国启蒙主义"百科全书派"思想家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更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各个不同时期、不同观点的美学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尼采及其美学思想尼采(1844—1900)是继叔本华之后的另一个德国唯意志主义的哲学家和美学家。他虽然在大学里前后任教十年,但他不是学院式的美学家。他的美学缺乏严密的理论体系,实际上是他哲学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即使这样,他的美学思想还是十分丰富,其中有不少创见。在美学史上,尼采的美学思想具有革新的意义,对二十世纪的西方现代美学和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要了解尼采美学,首先要了解尼采的哲学。尼采在哲学上深受叔本华的影响,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冲动;世界和人生是令人痛…  相似文献   

3.
尼采(1844-1900)是继叔本华之后的另一位德国唯意志主义的哲学家和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对20世纪西方现代美学和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他提倡审美的人生态度,主张用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故而研究尼采美学,同时也有着对人生意义的探讨.也正因为此,尼采的美学思想影响了大批艺术家的人生观和他们作品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4.
最初服装制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遮羞保暖,经过时代不断的变迁发展和进步,现代服装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现代服装设计是现代人们追求美的体现。一款成功的现代服装商品价值,是由其表现出的美学价值所决定,现代人思维中服装不再是包裹身体的普通物体,服装已经与美学艺术紧密连接在一起。现代服装所表现出的美学价值属性,不仅具备美感,更要具备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宗白华在民国时期与现代新儒家学者中的方东美、唐君毅等有深入交往。在新儒家学者的影响下,宗白华的美学和文艺思想才不断得以升华和发展,最终形成独特的生命本体论美学。方东美、唐君毅等都建构了现代生命哲学体系,善于从人生审美主义与艺术精神角度来审视和推进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从宗白华与方东美、唐君毅等新儒家学者的交往历程来看,他们在学术思想上既有共通性又有互补性,共同彰显了人文主义美学的新进路,并开辟出中国现代美学的生命学派。  相似文献   

6.
反本质主义美学并不是一个美学流派,而是一个边界模糊、理论旨归多样的美学思潮,它更多地指涉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思维态度。它在理论的最根本处对传统美学的最核心问题,即"美是什么""艺术是什么",发问并进行彻底清算。它是在哲学和艺术发生了根本变化的后现代语境中进行着的一种美学思维和观念上的革命。反本质主义美学以后现代境域中的审美现实和艺术实践的变化作为问题的起点,以变化了的后现代哲学思维模式为理论的方法论武器,对传统美学基于其上的元问题采取的是放弃的态度和立场。这是反本质主义美学的理论可能的基础,也是反本质主义美学的理论使命。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以降之中华美学的现代格局,以美学的守成主义、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为其基本构成.这一点迄今大致依然如此.它们均因时代之需应运而生,可以构成21世纪及其未来中华美学的基本走向. 其间守成主义美学,尤为重视美学遗产、传统的传承与弘扬.“五四”以来,以“儒”为宗要、以梁漱溟为代表之“现代新儒学”的美学精神,作为东渐之西土“德、赛二先生”的一种人文应答,主要对传统儒学之美学,充满“同情与敬意”.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现代设计的发展,线条作为现代建筑的造型元素和美学因子,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逐渐成为高效快捷的代名词,代表了由功能引发的审美变迁。建筑设计也一样,如何运用线条来承载现代建筑艺术中的美学理念并将其纳入到美学范畴,以及如何排列、布局线条才可以产生建筑美感,是现代建筑在语言表达上所遇到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9.
1984年1月14日,上海市美学研究会举行1984年年会,会长蒋孔阳、副会长章力挥和理事蒋冰海分别作了学术专题报告。蒋在题为《美与无意识》的报告中指出,弗洛依德主义是西方现代派的理论基础,在其影响下,西方现代派的美学和艺术背离了理性主  相似文献   

10.
周咏 《美与时代》2004,(9):65-66
美感与技巧是音乐表演艺术的两大要素.美感就是音乐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感受,技巧就是音乐表演者展现音乐作品的技术手段.音乐表演的技巧应围绕美感的表达展现,美感的表达又要依赖于技术手段的运用.在音乐表演实践中,要使美感与技巧协调统一,完美地表现作品的美学价值.因此,音乐表演者要从美感的获得、技巧的提高、美感与技巧的统一等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曾经指出:“美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欲念、感觉、冲动和情绪修养成本身就是理性的。”(《美学》第1卷,第78页)高尔基更加明确地说,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这都表明,美学或具体地说美感教育负有崇高的道德责任,它与伦理学是紧密相联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由于有些论者简单地把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形式理论,归结于黑格尔主义以及西方形式主义本体论哲学美学,因此未能全面而深刻地揭示该学派审美形式理论的思想渊源.事实上,法兰克福学派审美形式理论根源:一是德国哲学传统的辩证批判精神,尤其是德国近现代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批判精神,形成法兰克福学派审美形式理论的哲学基础;二是卢卡奇关于资本主义物化理论及他对商品拜物教的哲学批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期的人道主义思想及其对资本主义非人道性的深刻批判,奠定了该学派审美形式理论的人本主义思想基础;三是该学派批判吸收了西方近现代形式本体论哲学美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形成了其审美形式理论的现代美学心理学与西方现代文艺形式创作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日本《现代与思想》季刊,连续三期刊载了以《斯大林主义研究》为主题的大型学术讨论会的记录,对斯大林的思想和实践,从哲学、政治、经济、法学、美学及其国际影响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下面是同哲学思想有关的点滴材料。转折  相似文献   

14.
高尔太的美学论文集《论美》,已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22万字,收有1957年的《论美》和《美感的绝对性》,以及1978年以来的《美是自由的象征》、《现代美学与自然科学》、《美与艺术的分类》、《美学研究的中心》和《中国山水画探源》,等等,共12篇。《美论》一书较为清晰地呈现了作者的前后一贯、自成体系的美学思想和艺术观点。作  相似文献   

15.
美是无法言说的,美学却是要去言说的。现代美学要走出古典美学的本质主义的陷井。手指指月而手指非月,美学要说好那些可说的,让人去通过所说领悟那些不可说的。  相似文献   

16.
当今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绿色设计已经越来越被大家关注。绿色设计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设计过程中要求适度、寻求平衡、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在这之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以及适度平衡、科技美感的现代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葛洪是道教历史上最重要的美学家。他在《抱朴子内篇》中所展示出来的道教美学思想非常丰富。该书建构了以"玄"为本体的美学思想体系,认为"玄"不仅本身就是"美"的化身,蕴含了各式各样的美,而且是世间各种"美"的现象的总根源。该书按得道多寡将人们的美感分为三个层次,即"得玄道者"、"真知足者"和追求物质享受者分别得到的美感。该书对感官刺激式审美持否定态度,认为这对于人们无益而有害,是物质对精神的绑架。此外,该书对于鉴赏能力和审美标准等问题也有较为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至乐无乐”观点从道家到道教的转化、道教的生死“五苦”的宗教美感论、“乐—怒”的对立转化等三个方面,集中讨论了道教美感论的主要范畴,研究了道教以“苦”为“乐”的宗教、文化、美学根据,认为道教美感论有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主流的特点,发扬了传统美学注重精神世界、强调内在美的特色,同时又留下了审美无标准论和美学神秘主义的尾巴  相似文献   

19.
建筑形式美法则经历了漫长的发展,经过前人的提炼归纳总结,形成了一套体系,不管是中国的建筑还是国外的建筑,几乎都遵循了形式美法则。但是在美学的表达中却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展现其美感,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建筑美感形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美学也在进步与完善,这就说明美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生命力在于美感的不断创造。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后期,英国的Archigram学派提出了机械美学与结构美学的思想,现代主义的第一机械美学强调机械设备,重视技术与结构,但晚期的现代主义的第二机械美学则更加倾向于"外骨架"的构建,且更注重材质的轻巧灵活。高技派的诞生将工业化的生产运用到建筑与产品当中,将新技术、新材料淋漓尽致地发挥其中,机械式的美感完全就是当时的时代潮流。纵观现代设计,现代景观对新材料以及新工艺有着较高的要求,设计师将时代的产物渗透到景观设计中,给予人们视觉上和实用功能全新的科技体验,充斥着我们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