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金华道观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北四十华里的金华山上,是该省的最点宫观。金华山汉时名烟墩岭,东晋时,方士陈勋来山学道,结茅为庵。南朝梁武帝酷爱佛、道,拨款修建金华观(502—519)。据史书载:“金者贵重之意,华者秀美之义,其山贵重而华美,故名金华山。”唐太宗李世民(627—649)赐名“九华观”,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更名“玉京观”。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道士陈若海扩建,并重新启用“金华观”的观名。该观历经明、清各代扩建,现仍保存完整的寺观殿堂二十余处,参天的古柏一千余株。  相似文献   

2.
正金华山道观在创建和谐寺观教堂的活动中,既坚持标准,又结合特点突破创新,既坚持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又提档升级、规范管理,既重视文化传统的挖掘,又注重生态环保,积极服务社会,发挥正能量作用。四川省射洪县有一座金华一山,位于涪江之畔,据射洪旧县志记载,"其山贵重而华美"。山上有座道观,名曰"金华山道观",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杨崇培  相似文献   

3.
正元和观为武当山进玄岳门古神道上的第一座道观,距武当山镇约10公里,旧时这里是武当山处罚违反清规戒律道士的地方。元和观的存在及其运行,为研究古代道士惩戒制度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武当山元和观武当山自古便为道教名山,相传历代多有名士如阴长生、谢允、吕洞宾、陈抟、张三丰等在此修炼,隐居、修道者更是络绎不绝。宋《太平御览》引南朝郭仲产《南雍州记》载:"武当山,广三四百里……学道者常百数,相继不绝。"~1  相似文献   

4.
五月十五日清晨,我们结束了在射洪县金华山道观的调查,立即乘车前往蓬溪县高峰山道观参访。车行驶在山岭陡坡的路上,使过去少有冒险经历的我、时有一种惊险之感。四川的风景本来就美不胜收,隔窗远眺五月的川北,更觉“江山如画”,真是融奇特、秀丽、典雅为一体。山下的田野里,金黄与青绿相间,农村已进入了麦收季节,那青绿色的田间,是麦子收割后插上的秧苗……。我们到达高峰山的时间,是上午十时前后,半山腰正遇到欢声笑语收割小麦的高峰山道众。现在的高峰山道士仍然保持着道教  相似文献   

5.
甘肃南部为道教发祥地之一,平凉的崆峒山相传为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处,天水玉泉观为元代邱处机之徒裔梁志通修真处,西和岷郡山为宋代著名道士萨守坚登仙处,而仇池山则同战国至汉初神仙家所说的著名仙人仇生有关。乾隆本《西和县志》“仙释”部分列有二人,一为仇维,一为萨真人。萨真人,原被误为“唐时人”,我已考定为北宋末年著名道士萨守坚,新编《西和县志》已采用之。今对仇维作一考索。乾隆本《西和县志》云:仇维,周时人,居仇池。池为三十六洞天之一。后仙去。山又名仇维。康熙朝编《西和县志》(省图书馆有胶卷)中没有关于仇维的记载。宋代编…  相似文献   

6.
宫观     
道士修道、祀神和举行宗教仪节的处所,为道宫和道观的合称。古祀神之宫观,始见于《史记·封禅书》汉武帝令在长安、甘泉建观,以候神人。但均非道观。道教宫观盖源于张陵之二十四治。“治”乃五斗米道的传教点区,其治所亦道士祀神修道之所,多设在山中,“置以土坛,戴以草屋”,“治馆之兴,始乎此也”。至晋,或称治、或称庐,或称靖(又作“静”),东晋始称馆,北朝始称观。  相似文献   

7.
陈景元,字太初,号碧虚子。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生于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因父陈正擢进士第,任朐山令,遂寓居高邮(今属江苏)。父卒,二兄继夭,乃有方外志。庆历二年(1042年),拜高邮天庆观道士韩知止为师,次年试经,度为道士。已而别其师,游天台山,遇陈抟弟子张无梦,颇得《老》、《庄》微旨。尔后隐居江淮间,以琴书自娱。熙宁元年(1069年),被推荐到汴京,居醴泉观,为众人讲解《道德》、《南华》二经,遂闻名于世,公卿世大夫无不欲争识之。神宗闻其名,诏设普天大醮,命撰青词以进。后又召对天章阁,赐号“真靖大师”。熙宁五年(1072年),进所注…  相似文献   

8.
刘晓 《中国道教》2002,(3):58-59
河南方城缺口北有一座群山环抱 ,地势险要 ,风景秀丽 ,怪石林立 ,树林茂密 ,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的道家升仙处———北武当山 ,俗称小顶山。与湖北武当山 (六顶山 )相对而言的小顶山是方城山主峰 ,因盛产中国黄石名砚又名黄石山 ,小顶山道观就依山而建。北武当山道观 ,现有二庵 ,三景 ,九宫十三殿。著名的张良三拾履之处遇仙桥和各种剧种所演绎的民间故事《桃花庵》就发生此山中。唐代名状元张九岑其父张才墓距桃花庵百余米。优美的自然风光与道教文化融为一体 ,山之西麓大关口即为中国最早的第一道古长城———楚长城所在地。《汉书·地理志…  相似文献   

9.
元妙古观位于风景秀丽的惠州西湖北岸,是惠州市历史悠久的道教全真龙门派道观,又是西湖风景区的主要旅游胜地之一。据明代御史周岐后所著《修玄妙观记》:元妙观始建于唐代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初名朝元观,后改名开元观,后渐毁坏。到宋代咸平初年复修,祥符9年(1016)勅赐名为天庆观。明嘉靖年间又赐名为元妙观,直至现在。元妙观自唐代兴建以来,屡历兴衰,在历史上,元代晚期是元妙观比较兴旺时期。据记载,至治二年(1322)道士吴嗣德、张景行募得巨款,历时十二年,扩建成有正殿,两廊、钟鼓楼、库房等多幢建筑,还置有田亩、鱼塘、  相似文献   

10.
憨山(1546——1623)大师,俗姓蔡,名德清,字澄印,南京全椒(今安徽省全椒县)人,是五台山的著名高僧,也是明代四高僧中尤为出色的僧人。《名山志》云:“五台龙门有山,秦始皇鞭石成桥渡海求神仙时,鞭此山不动,因呼曰憨山。”憨山,在五台山北台东北,是一座怪石嶙峋风景秀丽的山峰。嘉靖四十三年(1564)冬天,憨山大师在栖霞寺听无极大师讲《华严玄谈》,听到“海印森罗常住时恍然了悟法界圆融无尽  相似文献   

11.
唐代道教义理的代表作《道教义枢》是孟安排根据隋代巨著《玄门大论》而精炼简编的一部理论的专著。其作者“青溪道士”孟安排是唐武则天时期荆州———青溪山一带的道士 ,也是一个卓有成效的道教理论家和修炼者。因其生平事迹不见史传 ,我们仅从现存的少许资料中 ,就他与青溪山道教浅作探讨。一、孟安排生平略考《正统道藏》太平部收有《道教义枢》十卷 ,原书题“青溪道士孟安排集”① ,这是出现孟安排名与书的第一处 ;唐代诗人陈子昂撰《荆州大崇福观碑记》中有“道士孟安排者 ,玄禀真骨 ,记上阶黄裳羽袂 ② ……”这是《道家金石略》中收…  相似文献   

12.
西华山位于宁夏海原西部 ,与甘肃境内的屈吴山对峙。山之东麓 ,人烟辐辏 ,阡陌纵横 ,古西安州城池危耸 ,宛然如故。山之主峰天都山 ,其形峻峭有插天之势。古时树木蓊郁、云清气爽 ,西夏王元昊构夏宫于此 ,亭台楼阁 ,隐现云巅 ,如仙境一般。这大概是山名之由来。元昊的仙山琼阁后来湮没于成吉思汗的战火之中 ,再后来当地善信怀爱道之心 ,于瓦砾中建起道观一座 ,与山同名 ,叫天都山道观。从此数起数落 ,在“文革”期间又受到冲击 ,道士被迫还俗 ,天都山又归寂静。天都山道观的最近复兴 ,与一位仙长的辛勤努力断不可分 ,这就是为人敬仰的道观住…  相似文献   

13.
当白雪覆盖着北方大地时,苏州,却依然是树木青翠,蜡梅幽香。丙寅年岁末,我有幸游览了这座驰名中外的江南旅游胜地,并参拜了道教著名宫观——苏州玄妙观。玄妙观建于西晋咸宁二年(276年),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悠久,建筑宏伟,占地面积五十一亩,为苏州道观之首。现在是苏州市道教协会所在地。一九八二年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玄妙观位于苏州市中心,至今观前街仍是繁华之地。这一江南道教著名古观,曾一度有“正一丛林”之称。据《古今图书集成·博物类·道观部》载:玄妙观最初叫“真庆道院”,唐时改称“开元宫”,宋更名“天庆观”,南宋建炎初年毁于兵火,绍兴十六年(1146年)  相似文献   

14.
陈景元     
(?—1094) 北宋道士,字太初,号碧虚子,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少有方外志,仁宗庆历二年(1042),师事高邮天庆观道士韩知止,次年试经,度为道士。年十八,从天台道士张无梦学,得《老》、《庄》微旨。尔后,隐逸江淮。礼部侍郎王琪荐之于翰林承旨王岐(一说为王珪),岐令其讲经,公卿大夫无不欲争识者,醴泉观提总奏充本观修撰,遇邳王谒真君祠,召问道家事,以其该通,奏赐紫衣。神宗闻其名,诏即其地设普天大醮,命撰青词以进;召对天章阁,赐号“真靖”。熙宁五年(1072),  相似文献   

15.
刘国强 《中国道教》2003,(4):59-60,62
在中国的许多旅游胜地,常常见到洞天、福地之名,所谓“洞天福地”,是道教选定的仙境:“洞天”,指有山峦合抱中虚,兼采阴阳二气的“洞室”通达上天,神仙主治,众仙所居,凡夫道士居此修炼,即可登仙;“福地”即谓“得福之地”,多为地仙、真人主宰,居此即可受福度世成仙。洞天福地观念形成于东晋以前,早期道经《道迹经》、《真诰》均已提到“十大洞天”、“福地志”。南北朝道书《敷斋威仪经》将天下分为“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七十二福地,三百六十五名山……”,洞天福地具体名目则首先载于唐道士司马承祯(647~735)所编《天地宫府图》,以及后来…  相似文献   

16.
长春观位于河南省荥阳县城北五公里索河北岸,创建于元朝。原来这块地方叫时村湾,元军南下,宋朝灭亡,元军中广平千户杨进圈占此地“三顷有零”为己有(见《中原文物》1986年第一期周铮先生《跋<给付碧洞子地土执照>石刻拓本》)。后在此创建道观,请丘处机弟子碧洞子主观事,碧洞子以其师丘处机长春子之号,命名为长春观。刻碑纪事,古之传统,长春观亦当有创建碑记,查民国《续荥阳县志》: 《创建长春观记》。朱象先撰并正书。延祐四年十一月。碑阴列所属汴梁路郑州等处道院。在长春观殿庭。该志未录碑文。为了弄清碧洞子生平和长春观最初的情况,笔者曾数往寻觅此碑,  相似文献   

17.
青溪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统道藏》太平部所收《道教义枢》十卷,是唐代道教的重要论著。原书题“青溪道士孟安排集”。据唐初诗人陈子昂所撰《荆州大崇福观碑记》所载:孟氏曾于武周圣历二年(699年)上表,请于荆州建立大崇福观当系高宗、武后时荆州道士。孟安排号称“青溪道士”,此青溪当指荆州临沮县之青溪山,为六朝道流隐居修炼之地。东晋文人郭璞已提及青溪。《文选》卷21载郭璞《游仙诗》第二首云: 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翘迹企颖阳,临河思洗耳。  相似文献   

18.
一、玄妙观之最在苏州众多道观中 ,玄妙观以历史悠久 ,规模宏传而著称。玄妙观蕴藏的文化瑰宝 ,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宋代建筑代表三清殿、艺术珍宝老子像碑、石刻艺术杰作石栏杆等文物 ,为玄妙观之精华 ,件件光彩照人。(一 )全国现存最大的宋代殿宇———玄妙观三清殿三清殿是玄妙观整体建筑群中的主要殿堂 ,整座建筑结构完整 ,庄严雄伟 ,体现了以其为核心的建筑群体。据载三清殿与玄妙观创立相始末。现存的三清殿主体建筑重建于南宋淳熙六年 (1179) ,为当时提刑赵伯重新设计 ,进呈孝宗 ,并御书赐额“金阙寥阳宝殿”。元至元十八年 (…  相似文献   

19.
苏州古城区的市中心 ,有一条繁华的步行商业街叫观前街。这条街名的由来 ,是因为名闻遐尔的玄妙观坐北朝南 ,其大门正山门就在这条街上 ,故而名为观前街。正山门是玄妙观正中的大门 ,左有西角门 ,右有东角门。西角门门额的正面 (朝南 ) ,题署有“如意”两字 ,背面 (朝北 )题署“众妙”两字 ;东角门正面题的是“吉祥”两字 ,背面题的是“长生”两字。玄妙观是一座道观的总称 ,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 (公元 2 76年 ) ,初名真庆道院。历代几经兵燹毁坏。几度重新修复。唐代曾改名为开元宫 ,宋代改名为天庆观 ,至元代元贞元年 (公元 12 95年 )才改…  相似文献   

20.
老君赐煤     
中岳嵩山之阳的逍遥谷里,有一座老君庙。据史记载,庙为唐代调露元年(679年)高宗为道士潘师正所建的道院,名为隆唐观。观内雕有一尊2.8米高的白玉石坐像,称老君像。这里广泛地流传着老君赐煤的传说故事。老君,就是道教尊奉的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亦称老聃,春秋战国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曾著《道德经》(即《老子五千文》),为道家经典,因此,老子被称为道家始祖。嵩山最高峰东南的金壶峰,按《拾遗记》记载,就是老子写《道德经》之处。相传他不仅在此写经,还赐给当地群众以煤为燃料,使炉火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