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法音》1992,(6)
今年是隐元禅师诞辰400周年纪念。这位明末清初的一代高僧应邀东渡扶桑,开创日本黄檗宗,传播了华夏文化,是继唐鉴真和尚之后的又一个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日本佛教史纲》载称:“隐元禅师来日本还不到一年,他的道声已传遍东西,似乎有把日本禅海翻倒过来之势。”日本学者也一致公认:“自唐鉴真和尚招提寺之后,隐元禅师创建的日本黄檗山万福寺是人才荟萃、人才辈出之处。”当时日本后水尾天皇敕赐隐元“大光普照国师”称号,他圆寂后,历代日本天皇相继追谥他为“佛慈  相似文献   

2.
鉴真和尚与扬州大明寺能度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6周年。饮水思源,我们不得不提起我国唐代的一位著名高僧鉴真和尚。当年他应邀赴日本,出生入死,经六次东渡,方才实现。他留居日本十年,毫无保留地将我国的佛教及建筑、雕刻、文学和医药等传播过去。他的崇高道德和不...  相似文献   

3.
鉴真东渡     
今年是鉴真和尚圆寂1240年周年,中国和日本两方面的人民和佛教界都有隆重的文化纪念活动,以纪念这位伟大的佛教僧人为发展中日两国人民文化往来和宗教文化事业所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本刊特选介一篇叙述这位高僧东渡日本弘法瀛洲的文章,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4.
杨曾文 《法音》2003,(11):29-34
1250年前,即公元763年的年底,唐代著名律僧鉴真大和尚在经历艰难曲折的连续5次东渡失败之后,终于第6次东渡成功,开始了长达10年的传法授戒的生涯,为佛教戒律在日本的传播,为中日两国佛教文化交流,写下了光辉夺目的一章。今年既是鉴真大和尚成功东渡1250周年,又是鉴真大和尚圆寂1240周年,并且还是中日两国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5周年,可谓因缘殊胜,千载一时。在此时刻,重新回顾鉴真大和尚不惜身命毅然东渡传法的感人事迹,从中汲取为了实现理想而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是有重要意义的。一、鉴真东渡前的日本佛教:“有其法,而无传法人”日本自古…  相似文献   

5.
鉴真在岭南     
鉴真在岭南的道迹贤踪 鉴真(688—763),在日本被尊为“唐大和尚”(“尚”或作“上”字),圆寂后谥“过海大师”。俗姓淳于,广陵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鉴真十四岁出家,唐中宗神龙元年(705)鉴真十八岁,从道岸律师(654—717)受菩萨戒。前后经历六次东渡,遭遇五次失败,期间不幸双目失明,最后终于到达日本,向僧众授戒传律,创立日本律宗,  相似文献   

6.
鉴真是我国唐代著名高僧,佛教文化的伟大传播者。为了弘扬鉴真“经国为民、舍生忘死、百折不回”的精神,今年11月1日至3日,鉴真大师的故乡——江苏省扬州市隆重举办了鉴真东渡成功1250周年纪念大会、鉴真佛学院奠基仪式、《鉴真》专题纪录片首播式和有关图片展、书画展、学术研讨会、纪念法会等多项活动。一代大师跫音已远,但他的精神和意志却透过历史的帷幕,长久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相似文献   

7.
桑吉扎西 《法音》2004,(10):31-43
我想日本的僧人都十分崇敬玄奘法师、鉴真和尚,也都受过玄奘法师西行求法和鉴真和尚东渡弘法精神的感召。可以说,日本的圆仁与中国的玄奘、鉴真一样伟大。虽然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舍身求法的精神。至于说到他们对中日佛教文化的影响,毕竟玄奘大师、鉴真和尚的名气太大了。比如玄奘,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韩国,由于有了  相似文献   

8.
一读过《唐大和上东征传》(简称《东征传》)等鉴真传记的人都知道,日本国使者、学问僧荣睿是促成鉴真东渡的大功臣。唯其如此,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中日两国纪念鉴真灭度1200周年的时候,赵朴老特别提议在荣睿迁化的古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修建荣睿纪念碑,纪念这位为迎请鉴真东渡不惜身命,历尽艰险,为法舍身的先德。  相似文献   

9.
《法音》2007,(8):61-62
6月18日至24日,以扬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扬州大明寺住持能修法师为团长的扬州佛教代表团一行20多人.应邀对日本进行了为期7天的友好访问。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温家宝总理4月12日在日本国会演讲时两次提及了扬州大明寺和鉴真大和尚,鉴真大师矢志不渝、六次东渡,前后花去了12年时间,为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相似文献   

10.
东渡     
陈晶 《佛教文化》1994,(1):52-52
“东渡”这一作品,是从鉴真东渡日本弘法的壮举得到灵感而创作的。鉴真是我国唐代律宗高僧,受日本朝野敦请,不畏艰辛五次航海,出生入死,第六次终于到达日本。踏上扶桑列岛时,他已因磨难坎坷而失明,但他的操行与智慧却如日月经天,照亮了日本佛教徒的心田。他在日本的弘法事业,体现了佛教普度众生的宏愿,也体现了中日人发自古以来一衣带水的兄弟情谊。鉴真的事迹不断被文学家、艺术家所表现,是佛教文学艺术中的重要题材。  相似文献   

11.
圆仁———中国的玄奘我想日本的僧人都十分崇敬玄奘法师、鉴真和尚,也都受过玄奘法师西行求法和鉴真和尚东渡弘法精神的感召。可以说,日本的圆仁与中国的玄奘、鉴真一样伟大。虽然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舍身求法的精神。至于说到他们对中日佛教文化的影响,毕竟玄奘大师、鉴真和尚的名气太大了。比如玄奘,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韩国,由于有了小说《西游记》的广泛流传,日本、韩国甚至越南的孩子都知道《西游记》的主人公唐僧,也就是大唐三藏玄奘法师。相比之下,在日本传统文化观念中,佛教徒还是习…  相似文献   

12.
思讬是追随鉴真大师成功东渡日本的唐代僧人,东渡以前先是住沂州开元寺,后入浙江天台山,734年至753年在扬州追随鉴真修行佛法。历经12年艰辛,于753年到达日本,积极弘扬佛法,受到日本各界的热烈欢迎,最后和鉴真一样埋骨他乡。作为鉴真大师的高足,思讬与鉴真不仅是一般的师徒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与鉴真寸步不离,二人关系非同寻常。真人元开与思讬都是鉴真的受戒弟子,思讬又是鉴真东渡日本前后的得意门生,二者交往自然密切。思讬一行东渡扶桑,为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其事迹理应得到表彰。  相似文献   

13.
先师圆瑛老法师圆寂已经三十周年了。他老人家的爱国爱教精神和道德学问,不但明旸个人怀念不已,凡是亲近过他的人无不同怀敬慕之心。明旸随侍先师数十年,患难与共,受恩最广,知师最深。为纪念先师圆寂三十周年,略述先师事迹,敬告法门道友。先师公元1878年出生于福建古田县。幼渎儒书,聪颖过人。十八岁出家于福州鼓山涌泉寺,从妙莲和尚受具足戒。先后从当时禅宗尊宿冶开和尚、寄禅和尚修习禅定,悟解超群,  相似文献   

14.
谢术福 《法音》2022,(1):52-55
"招提",梵文Caturdesa,意为四方[1],亦常指寺院。日本"唐招提寺"因我国唐代鉴真和尚而建,其寺名意为"大唐道场"。又因日本佛教如法授戒亦始于鉴真和尚,故而鉴真和尚被奉为日本律宗初祖。唐招提寺是日本最早的律宗寺院,由鉴真和尚亲自设计并带领日本工匠创建而成。[2]鉴真东渡作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不仅影响到日本佛教的发展,而且对日本当时及后世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作出了极其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唐振常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讲西学传播,讲上海文化的发展,不能不讲到传教士。我不赞成把传教与文化侵略等同起来。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我们公认他是友好使者,西方传教士来华,怎么就成为文化侵略了呢?当然,时代不一样,背景不一样,传教士中确有侵略分子,但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传教就是文化侵略。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副研究员、上海史室主任熊月之说:在19世纪,传教士事实  相似文献   

16.
大明寺的东北角,有一座古香古色的唐式建筑,这就是鉴真纪念堂。鉴真是唐代大德高僧,在大明寺传戒授律期间,应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玄朗的邀请,发愿东渡。历时十年,六次东渡,终于踏上了日本国土。他在日本生活了十年,不仅辛劳传法,而且将盛唐时代的建筑、雕塑、绘画、书法、文学、印刷、医药等文化和科学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被日本人民誉为律宗的开山祖、医药的始祖、文化的恩人。1963年鉴真圆寂1200周年,中日双方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并决定在大明寺建造鉴真纪念堂。1974年纪念堂竣工,成为中日友…  相似文献   

17.
今年农历五月初六(6月16日),是唐代高僧鉴真大师圆寂一千二百二十周年忌辰。扬州市佛教协会、民族宗教事务局、扬州对外友协等单位,邀请省佛协、省宗教局和扬州市宗教、史学、文艺、建筑、园艺、医卫界七十多位知名人士,在大明寺举行纪念会。扬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大明寺住持能勤法师首先讲话。他说,值此大师圆寂一千二百二十周年之际,各界人士济济一堂,举行集会,缅怀先德的风范,表示对鉴真大师的纪念之忱。鉴真大  相似文献   

18.
去年十二月十日,扬州大明寺内钟鼓齐鸣,香烟燎绕。中日两国佛教界在鉴真大和尚的故乡扬州大明寺,隆重纪念鉴真东渡日本一千二百五十周年,缅怀这位为中日友好作杰出贡献的唐代高增。个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法师、日本国奈良唐招提寺执事运增证国长老、大安寺副主持河野良文法师、江苏各倚山长老及两国僧侣四百余人参加了纪念活动。公元743年,鉴真与弟子、水手、画师、修文等一百八十五人应日本增人普照、荣睿的祈请,怀着“为了弘法、何惜生命”的坚强意志,扬帆东行,历尽艰辛,五次受挫,第六次终于闯过万里波涛,横越沦海,实现了东…  相似文献   

19.
唐招提寺,是日本律宗总本山,也是南都(奈良)七大寺之一,别称唐律招提寺。位于奈良市郊外五条叮,占地面积约七公顷。天平宝字三年(759)由我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创建。一、鉴真和尚与日本律家公元九世纪以前,中国佛教各宗派相继传人日本,流行于上层社会,并形成了?..  相似文献   

20.
鉴真和尚是江苏省扬州人,公元688年生于广陵江阳县(今扬州市)一个姓淳于的商贾家庭。公元702年鉴真14岁时,在广陵江阳县大云寺出家为僧,禅师智满收留了这位英俊少年。鉴真开始了佛学研究生涯。武则天曾发布诏令:“天下诸州度僧.便就智满禅师。”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