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藏经》是总汇佛教典籍的丛书,最初在南北朝称为“众经”、“一切经”。天台五祖灌顶追记四祖智(山豆页)的行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引铣法师语总结智(山豆页)一生“有为功德”,说“造寺三十六所、《大藏经》十五藏”,此即汉文“大藏经”一词的首见出处。前贤圆晋在《民国增修大藏经概述》(《南行》第6期,上海1948年)中,以简洁断语云:“结集佛所说教  相似文献   

2.
沈海燕 《法音》2009,(7):25-30
天台智顗(538—597)的佛教哲学被誉为圆融哲学,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当与其独树一帜的宇宙时空观有很大的关系。通过研究智顗的著作《法华玄义》,  相似文献   

3.
高丽国僧人谛观所录的《天台四教仪》(以下简称《四教仪》),在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书对天台智者大师五时八教判教理论作了提纲挈领式的总结,学者资之可了解天台一家教旨的纲宗,有力地促进了天台佛学的推广与普及。不过我们在研究《四教仪》时应注意天台教判学说所固有的圆融精神,避免以偏概全的过患。  相似文献   

4.
日本入华僧奝然(938年-1016年)于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八月入宋,巡礼天台山、五台山、洛阳等佛迹,于雍熙三年(986年)返回日本。将在台州雇张延皎、张延袭兄弟模刻的旃檀瑞像请回日本后,因其典故深远,式样新奇,人人争睹礼拜,一时间日本诸寺多有仿刻。因旃檀像供奉在京都嵯峨清凉寺,故称为清凉寺式。奝然的入宋和请回的檀像,在日中佛教交流史和佛像雕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奝然俗姓秦,族籍可远溯自古代朝鲜归化日本的所谓归化人豪族秦氏,生于京都,幼入东大寺从观理习三论宗,又从石山寺元杲习真言密教。为弘佛法,在克服了诸僧的反对,在老母的…  相似文献   

5.
释智(公元538—598年)。(依照传统的说法,智的生卒年代为公元538—597年。杨曾文先生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推算智卒时隋开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应为西历598年1月7日。参见杨曾文《关于中日天台宗的几个问题》一文,载《东南文化》1994年第2期。),史称天台智者大师,是中国陈、隋之际的著名佛教领袖和佛学思想家,被天台宗人尊为四祖(天台宗高推龙树为初祖,以慧文、慧思为二祖、三祖。)实则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真正创始人。 在创立天台宗的过程中,智构建了一套独具特色、气势恢宏的佛学理论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中,佛教心性论思想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我们知道,佛教的根本思想是讲成佛问题,众  相似文献   

6.
《法音》1992,(8)
佛教自六世纪传入日本以后,经过奈良时代(710~785)、平安时代(794~1192)以至镰仓时代(1192~1380),前后约七百年间,产生了许多宗派。奈良时代有三论、法相、华严、律宗、成实、俱舍六宗,称为“南都六宗”;汉文大藏经亦在此时期传入日本。平安时代初期有天台、真言二宗,称为“平安二宗”;以上八宗,主要为当时日本贵族上层社会所信仰。到了镰仓时代,禅宗、净土宗、日莲宗相继兴起,佛教始流行于日本民间。佛教传入日本后,与日本传统文化结合,获得了新的发展,形成了一些氏族化的宗派。在历史上,佛教对日本文化发生过重大影响,直到今天,佛教在日本社会上仍有相当大的势力。为了方便了解日本佛教,现将日本佛教的主要宗派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中的一个大乘宗派,为隋朝天台山(今浙江省天台县境内)智(?)大师所开创。因此宗的教义正依《法华经》,所以也有称它为法华宗的。关于天台宗的起源与传承,从直接来说,是创始于北齐慧文;从间接来说是发源  相似文献   

8.
日本名古屋七寺所藏一切经和“七寺古逸经典研究会”杨曾文中日两国的佛教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公元6世纪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以后,随着两国佛教文化交流的频繁进行,中国的大量佛经和佛教著作传入日本。中国古代是北传佛教的中心,产生了数量巨大的汉译佛经和佛教著述,...  相似文献   

9.
安田暎胤  任永生 《法音》2000,(12):14-19
一、日本佛教的源流和奈良的佛教寺院  药师寺建于公元680年,是由天武天皇发愿而建的国家官寺。奈良时代,日本从中国传入六个佛教宗派(三论宗、法相宗、俱舍宗、华严宗、成实宗、律宗),被称为“南都六宗”。其中,法相宗以唯识教典为所依经典,这些经典是日本留学僧们四次入唐求法请到日本的。其第一传为道昭(629—700),第二传为智通、智达。道昭于653年,智通和智达于658年分别入唐,共同从玄奘三藏受学唯识教义后回国。第三传为智凰和智雄,第四传为玄昉。智凰和智雄于703年、玄昉于735年入唐,从法相宗第三祖智周(668—723)…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83,(1)
陈隋之间,高僧辈出,后世所崇仰者日天台智者与嘉祥吉藏,二者皆开立新宗、法流后世者。而天台智者大师,影响尤为深远。其学以五时八教、一心三观建立天台一宗。历传七代至道邃禅师传于最澄大师,天台一宗遂流传于日本。今者远孙二百五十三代天台座主山田惠谛追慕先贤,率众来礼圣迹,欲立碑纪念智者大师,爰随喜赞仰,谨拈数偈以为之颂。  相似文献   

11.
《学海》2014,(5):104-112
栖霞寺是南京千年名刹。明朝中期,栖霞寺佛教衰微至极。嘉靖三十三年(1554)前后,华严名僧素庵真节应请至栖霞寺,讲经说法近四十年,弘传华严宗学,兼弘天台、唯识、禅宗、净土等宗思想;传法授徒,培养出大批弟子;修建殿堂,创立圆通精舍;开荒治圃,募置长生田;传播佛法,交接官绅士商;到其他各地讲经说法,在五台山修建大林庵。真节讲经说法,弘传佛教,使栖霞寺成为明朝后期华严等佛教讲宗教学的重要基地,推动了栖霞寺、南京乃至全国佛教的复兴。  相似文献   

12.
杨笑天 《法音》2002,(4):37-44
根据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关于加强三国佛教交流的精神,由中国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联络委员会和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共同发起,由河北赵县柏林寺和日本日中友好临黄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三次中日禅僧互换交流活动,于2001年10月1日至10日在河北省赵县柏林寺举行,获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3.
菅原惠庆(1896—1982),日本佛教净土名僧,历任东京远行寺(现名枣寺)住持、日中友好宗教恳谈会事务局长、副会长、会长。曾多次踏迹玄中寺,以其毕生精力为玄中寺的重修和发展中日两国佛教文化事业的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五年七月,我受日本中国佛教研究者访中团的盛情邀请,代表五台山研究会,陪同该团去五台山进行了参观考察。该团赠给我会一本日文中文对照的《参天台五台山记》,并言“请予指正”。今就该书第五部分中的一段中文,予以点校,以供学界参考,兼答该团之嘱。《参天台五台山记》第五部分中的一段中文曰:景德三年,予知银台通进司,有日本僧入贡,遂合门之。僧不通华言,善书札,命以牍对,云:“住天台山延暦寺,々僧三千人,身名寂照,号圆通大师。国王年二十五,大  相似文献   

15.
正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很快就风靡到江南一带,"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魏晋南朝时期的写照。江南的佛教以浙江与江苏为重要地区,这里不仅培育了有影响力的寺院与高僧,而且还孕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从浙江杭州到新昌到宁波再到普陀山,是一道著名的亮丽风景线,曾经有人称此为"唐诗之路",其实它更适合被称为"佛教之路"。因为在这条路上分布了很多著名的佛教寺院,这里的佛教早就闻名于世。杭州的佛教自不必说,如果再往东去,我们可以见到诸如新昌大佛寺、天台国清寺、奉化雪窦寺、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以及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等等名刹名山,这些寺山在中国佛教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东京郊区的成田山新胜寺,为纪念日本真言宗开祖弘法(空海)大师圆寂一千一百五十周年,正在修建一座大塔。据说这座塔吸取古今密教艺术和建筑艺术之精华,竣工后,将成为日本最大的佛教建筑之一。该塔内将珍藏世界各国著名人士为沂愿世界和平与人类幸福的文章和祝词。中国佛教协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关于加强三国佛教交流的精神,由中国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联络委员会和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共同发起,由河北赵县柏林寺和日本日中友好临黄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三次中日禅僧互换交流活动,于2001年10月1日至10日在河北省赵县柏林寺举行,获得了圆满成功。根据双方的协议,中日禅僧互换交流活动自1998年开始举办,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三次。第一次是由日方派遣七名禅僧到河北省赵县柏林寺体验修行生活,第二次是由柏林寺派遣五名僧人分别到日本临济宗的相国寺、东福寺和曹洞宗的永平寺体验修行生…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6月6日上午,青岛湛山寺张灯结彩,钟鼓齐鸣,庄严隆重的佛像开光和明哲法师荣膺方丈升座仪式在这里举行。参加这次仪式的有: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各名山大寺长老、中国佛学院部分师生,应邀参加的还有香港佛光、培德法师等和郭兆明居士一行,日本大阪王淑兰、孙盛兰等女士;山东省、青岛市各兄弟宗教代表、有关部门领导,以及各地佛教四众弟子一千馀人。湛山寺位于青岛市南区,太平山东麓,依山面海,水秀山青,是我国北方教演天台、行宗净土的  相似文献   

19.
李贺敏 《法音》2000,(12):43-45
本刊讯 11月7日至16日,应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的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张琳为团长、陕西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界明法师和湖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大岳法师为副团长的中国佛教教育代表团一行25人访问了日本。访问期间,重点考察了大正大学、佛教大学、大谷大学、学林(立正佼成会)等日本佛教界创办的大学和教育机构,拜访了枣寺(运行寺)、日莲宗大本山池上本门寺、比叡山延历寺、清水寺、东本愿寺、东寺(教王护国寺)、唐招提寺、东大寺、西大寺、法隆寺、药师寺、立正佼成会等友好寺院和宗派,还拜会了日中友好协会等友…  相似文献   

20.
公元八○四年(唐德宗贞元二十年),日本最澄法师(传教大师)随日本遣唐使来我国天台山,从国清寺道邃禅师和佛陇寺行满座主习天台教观。学成后回国,在比睿山延历寺创立了日本天台宗,尊奉我国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及其传人道邃、行满大师为宗祖。一九八○年,日本天台宗怀着对祖师报恩的心愿,提出在我国天台山国清寺建立智者大师、传教大师和行满、道邃大师的显彰碑。为了纪念中日友好的先驱者和增进两国佛教界的友谊,中国佛教协会决定随喜日本天台宗的这一殊胜功德,并商定在显彰碑落成时共同举行揭幕报恩法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