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山东省两会及烟台教区的请求,近日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审核批准了临沂教区房兴耀主教代管烟台教区的教务。2012年2月15日,在烟台市圣母进教之佑天主堂隆重举行了房兴耀主教代管烟台教区的感恩庆典。庆典由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中国天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历代藏学家就本波教与钵第教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岷江上游本波教与钵第教宗教实体构成要素间的比较,以及对岷江上游本波教与钵第教信众的教派认同程度的分析,认为本波教与钵第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同构成了略别于汉传佛教的藏传佛教。从本波教的本土文化成分和对古印度佛教的藏族化程度来看,本波教是藏传佛教最典型的代表。  相似文献   

3.
1991年至1994年,我在北京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度过了三年美好且难以忘怀的时光。助我圆梦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关心支持下创办的一所伊斯兰教高等学府,这所学府为新中国培养出了许多爱国爱教的优秀伊斯兰教教职人员和从事伊斯兰教事业的工作者,为我国伊斯兰教事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
2012年3月26日早上九点整,云南省天主教昆明教区、大理教区、昭通教区在大理古城教堂由昆明教区马英林主教主礼,祝圣了六位年轻的新神父。他们是:昆明教区的曹泰山、王继峰;大理教区的早南、刘志斌、李教全;昭通教  相似文献   

5.
本文较详细地分析了扬州市伊斯兰教的现状,并对当前伊斯兰教面临的难点和加强伊斯兰教团体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马一浮以“六艺论”自觉挺立了儒学的教化维度。马一浮非常重视《论语》,并将其置于“六艺之教”的观照下以显现“大义”。他认为《论语》处处都体现了“六艺”大旨:《论语》有“问仁”“问政”“问孝”三大问目,其中凡答问仁都是“‘诗’教”义,答问政都是“‘书’教”义,答问孝为“‘礼乐’教”义。又“‘易’教”是“礼乐教”之原,因而“‘礼乐’教”即蕴涵“‘易’教”;“‘春秋’教”是“‘诗’教”“‘书’教”之用,因而“‘诗’教”“‘书’教”中自然有“‘春秋’教”。这一诠释进路的意义在于:一是将《论语》融摄于“六艺之教”,继承并贯彻了儒学“教化”观念,使“六经”在儒学现代化这一学术视野中依然可以“在场”。二是重新绾合“六经”和《论语》在本源意义上的联系,为“六经”是孔子之教提供了极为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7.
中国伊斯兰教是伊斯兰教学者阐发的伊斯兰教,属于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中国穆斯林学者基于中国文化并根据伊斯兰教义而阐发了诸如认主独一、知主公道、相信圣人、信仰唯一、命人行善、止人做恶、远奸、近贤等八项伊斯兰教基本原则,构成了中国伊斯兰教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明清时代涌现出一大批对中国伊斯兰教影响巨大的经师、学者,如胡登洲、王岱舆、张中、常志美、马注、刘智等。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8月14至22日,国家宗教局和中国伊协在京共同举办了全国经学院“新卧尔兹”任课教师培训班,来自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北京市伊斯兰教经学院、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宁夏伊斯兰教经学院、兰州伊斯兰教经学院、郑州伊斯兰教经学院、昆明伊斯兰教经学院、青海伊斯兰教经学院、沈阳伊斯兰教经学院、河北伊斯兰教经学院等十所经学院的主管院长、任课教师和部分地方宗教局负责伊斯兰教工作的同志参加了此次培训。国家宗教局三司主持工作的郭承真副司长,中国伊协副会长、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马云福,秘书组成员阿迪力、从恩霖、…  相似文献   

9.
2011年是我国伊斯兰教好戏连台的一年,贾庆林主席先后参加了中国伊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解经工作十周年总结大会和中国伊斯兰教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在两次会上都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我国伊斯兰教界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我国伊斯兰教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这是对我国伊斯兰教界的巨大鼓舞和鞭策《。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  相似文献   

10.
越南的伊斯兰教分为伊斯兰教和婆尼教两派,信徒基本上都是占族人.伊斯兰教在10世纪中叶就已经在越南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它是占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来到那片曾被婆罗门教覆盖的占婆土地后,其传播、发展经历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婆尼教作为越南伊斯兰教的一个分支,正是伊斯兰教本土化的一个典型,它表现为与当地的原始宗教、婆罗门教以及偶像崇拜、祖先信仰等传统文化相融合,又深受政治、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文旨在通过对越南占族婆尼教的宗教观念、神职人员、宗教场所和宗教仪轨的特点进行初步的探究,来展示一个本土化、占族化的伊斯兰教——婆尼教.  相似文献   

11.
牟宗三先生基于宗密的禅教一致论,提出了以慧能禅与天台相匹配为最高的新禅教一致论,其基础在于以存有论为核心的哲学立场。但牟先生此理论有三点可质疑之处:判教标准转移、教内之教外别传与牟式禅教一致论之不足。经过质疑之反思,牟先生仅关注佛教义理的判教标准被拓展为兼顾佛教义理与修行证悟的新标准,并依此判教,得出禅宗较之天台宗更为圆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天台宗智与三论宗吉藏的判教思想,是在对南北朝时期各种判教观予以非议之后形成的。这是智与吉藏判教思想共同的学术背景。同一学术背景下,智提出了"五时八教"的判教体系,其判教体系表现出建构性、圆融性与创见性的特点;吉藏则以"二藏三轮"判分经教,批判性、纯粹性与平等性为其判教主张的主要特征。通过对智与吉藏判教思想的对比解读,我们发现,吉藏判教思想中的这些特征或许正是吉藏三论宗衰而不振的原因之一,而深蕴于智判教思想中的诸多特质或许正是智天台宗绵延不绝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3.
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至今1300多年的历史来看,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曲折艰难,大致经历了唐、宋、元、明,特别明清之际的"以儒诠回"汉文译著活动,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代表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正道。  相似文献   

14.
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至今1300多年的历史来看,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曲折艰难,大致经历了唐、宋、元、明,特别明清之际的"以儒诠回"汉文译著活动,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代表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正道。  相似文献   

15.
解经工作是中国伊斯兰教界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它以维护新疆稳定为重点,以新编卧尔兹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和代表性成果,发扬中国穆斯林优良传统,学习国际伊斯兰教界抵制极端主义的思想主张,正本清源,批驳极端主义的歪理邪说,宣传伊斯兰教的真精神,维护伊斯兰教信仰的纯洁性,促进伊斯兰教教务工作的开展,保障了中国伊斯兰教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逐渐实现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其中,经堂教育的倡兴和发展,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一个关键步骤。本文肯定了早年苏非派对经堂教育的影响以及后来排斥其影响的必然性,介绍了苏非著作列为经堂读本以及经师和经生的思想言行、生活方式受苏非主义影响的情况,讨论了中国伊斯兰教中一度出现的教争现象,探讨了苏非著作作者的道统(或教团归属),进而得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几个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实现宗教健康发展”,为做好新疆伊斯兰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12月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提出明确要求,为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本文尝试梳理新疆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实践与成效,并对今后如何深化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小经是回等民族使用的一种阿拉伯字母体系拼音文字,而用小经译、撰的文献具有丰富的内容,是研究中国伊斯兰教重要的关注点。但以往,学者研究中国伊斯兰教所依据的资料主要为汉译著述,由此来说明中国伊斯兰教的特点,却忽视了小经文献的研究,结果其所研究的成果反映的是汉译著述,并不是伊斯兰教的全部。笔者以为有必要研究小经文献所反映的伊斯兰教内容。这些内容对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起到有益的补充,且为我们全面认识中国伊斯兰教提供了另一门径。  相似文献   

19.
晚明“四大高僧”禅教关系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扼要地比较了晚明“四大高僧”在禅教关系问题上的看法,云栖宏主张禅教相资;紫柏真可主张禅教同一;憨山德清主张禅教之间是“性相”关系;藕益智旭的禅教关系则是宏和德清禅教关系之综合。“四大高僧”虽然都主张禅教合一,但由于立论角度不同,论述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20.
镇江版伊斯兰教书籍简介金基厚一、明末清初的"以儒诠经"活动和镇江伊斯兰教书籍印行事业明末清初,回族穆斯林知识界及部分回族群众大多接受了儒家思想。相反,专门从事伊斯兰教事业的阿们由于过于谨慎,恐怕曲解了伊斯兰教教义,而不敢翻译伊斯兰教经典。阿传教时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