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凯文·B.安德森(Kevin B.Anderson),哲学博士,美国普渡大学政治系教授,当代著名的列宁哲学研究专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专家.长期以来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工作,是国际马克思恩格斯著作MEGA2版考证版研究人员,主要承担<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马克思晚年著作的考证工作.编有<罗莎·卢森堡读本> (2004年)、<否定的力量:黑格尔与马克思辩证法作品选>(2002年)、<埃里希·弗洛姆与批判的犯罪学>(2000年),著有<福柯与伊朗革命>(2005年)、<列宁、黑格尔与西方马克思主义>(1995年).  相似文献   

2.
赵司空 《现代哲学》2006,(4):125-127
2006年3月20日-22日,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罗莎·卢森堡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罗莎·卢森堡思想及其对当代哲学、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讨论的专题有:1.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及其当代研究;2.罗莎·卢森堡与马克思、列宁;3.罗莎·卢森堡与当代社会主义、帝国主义理论;4.罗莎·卢森堡论世界历史进程;5.罗莎·卢森堡与西方马克思主义;6.罗莎·卢森堡与中国;7.罗莎·卢森堡的政治学。与会者分别来自美国、德国、英国、奥地利…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英勇的革命者和卓越的哲学家,罗莎·卢森堡这位令人尊敬的伟大女性已经离开我们整整95年了。在近一个世纪的岁月长河中,她的名字和思想并没有随历史的风尘消逝,而是多次被人们提起。每当世界历史进入转折时期,人们就会返回罗莎·卢森堡生平中所展开的理论论战,并从其思想中所包含的那些超越时代的内容里找到思考当代问题的重要启示。2014年,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又迎来了这样一个历史时刻。7月1—5日,十余位来自中国、德国和美国的专家,以及百余位来  相似文献   

4.
陈瑜  赵俊 《四川心理科学》2014,(12):196-196
罗莎·卢森堡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典型代表,她的很多思想不仅在当时社会产生过重要影响,即使在今天她的很多思想也被人重新认识并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共鸣,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对卢森堡思想进行分析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罗莎·卢森堡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革命民主主义的辩证法。这个理论的特点是由它的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决定的。其历史背景集中表现在三点上:其一,波兰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其二,第二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危机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德国工人运动的危机;其三,俄国革命。这三点背景决定了她在社会主义的组织形式、社会主义民主等问题上的认识上带有明显的西欧特点,而不同于列宁。其哲学基础是由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构成的:理论基础即是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理论,方法论基础即是总体辩证法。由此决定,研究罗莎·卢森堡的革命民主主义的辩证法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其一,坚持整体的历史运动的观点;其二,坚持历史辩证法的观点;其三,从危机的视角研究罗莎·卢森堡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马尔库塞的代表性著作逐渐被译为中文,他的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经历了由冷到热、由浅及深的过程。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1980年代,中国学者围绕马尔库塞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性质等问题,从批判马尔库塞思想的阶级立场逐渐转向对马尔库塞重要著作和代表性观点的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化氛围推动了普通读者特别是青年大学生阅读马尔库塞著作的热潮;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学者成为阅读、研究马尔库塞著作的主要群体,国内马尔库塞研究经历了研究立场和研究主题的转型,逐渐突破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视域,拓展了研究领域,并且开始关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更新了研究视角。今后推动国内马尔库塞研究,有必要重视马尔库塞新近发现的文本,凸显马尔库塞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提升马尔库塞研究的中国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永田广志(1904—1947)诞生90周年。永田广志是日本战前为数不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在短短的20多年里撰著了各类著作53种,论文、译文140多篇,是一位多产的哲学家。永田在翻译和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提倡哲学的列宁阶段,在日本开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永田还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日本哲学思想史。水田的一些著作也在中国翻译出版过,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今年又适逢永田广志诞生90周年…  相似文献   

8.
捷克当代著名哲学家K·科西克于60年代初以《具体辩证法》一书奠定了自己在当代哲学论坛上的一席地位。此后,《具体辩证法》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当代人本主义哲学、20世纪非正统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等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和批评者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我国,虽然近年翻译出版了《具体辩证法》一书以及国外学者评述具体辩证法的几篇文章,但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8月,任继愈著作《宗教学讲义》,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任继愈先生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讲课的记录稿。任先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与科学无神论学科的奠基人。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0.
日本马克思主义近来正成为国内马克思主义学界以及日本哲学学界的一个新话题。这一话题的直接起因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在出版的首批日本马克思主义译丛,本译丛不仅包括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马克思主义者的代表性著作,即望月清司的《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田畑稔的  相似文献   

11.
正阎国忠,1935年生,河北省昌黎县人,北大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任、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留校,任朱光潜先生助教,长期从事美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20世纪80年代前,着重在西方美学史领域,90年代后较多地涉猎了中国当代美学及美学基本原理方面。主要著作有:《古希腊罗马美学》(1983)、《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1987)、《基督教与美学》(1989)《朱光潜美学思想及其理论体系》(1984)、《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  相似文献   

12.
正"在各种文化之间历史性的学习进程发生的地方,知识分子都一直在认识、在关于生活和传统的知识的交换活动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奥斯卡·聂格,《龙纹中的现代化进程》,法兰克福1988年版,第11页。一、总体情况此次研讨会于2013年11月2—3日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共同举办。中国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和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同为其赞助人。彼特·纳勒(理事)和卢兹·勃勒博士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五六十年中国美学讨论期间,朱光潜通过有选择、有目的的翻译、评论和引用、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如卢卡契、列斐伏尔,尤其是哈拉普和考德威尔,从其著作中获得启发、支持和鼓励,促进了自己在该时期的思想改造,并帮助建立起了自己新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观点。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9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简称MEGA~2)的编辑出版计划重新启动后,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基于MEGA~2新文献的研究热潮。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一方面依据MEGA~2启动了法文版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编译工程(简称GEME),积极推动MEGA~2的国际研究;另一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初,法国学者就开始利用MEGA~2新文献,围绕着《资本论》及其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重新探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内涵、马克思思想形成史中的问题式转换、马克思与黑格尔、斯宾诺莎、亚里士多德、青年黑格尔派等理论关系问题。法国学界的思想研究动态,对我们开展MEGA~2研究的借鉴意义在于必须处理好文献考据与思想研究间的关系,避免将MEGA~2研究等同于文献考据的实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杰索普(Bob Jessop)是当代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家,他长期致力于综合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各个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流派的思想,并在整合和融贯各种国家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新的国家理论——"策略关系"国家理论。他曾经在不同的地方和论证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国内对杰索普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本文试图对其策略国家关系理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国内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人头式介绍,到20世纪90年代关于各流派的梳理,再到专题式的研究,应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国内研究日益深化。  相似文献   

17.
正大卫·哈维(David Harvey)于2017年5—6月间应邀第二次访问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学术交流和教学活动,并参加了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中心举办的"第四届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暨纪念《资本论》出版1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大纲》专题讨论会"等。在此期间,笔者对哈维教授进行了深入的学术采访,主要涉及哈维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思想历程,以探究其学术思想形成发展的基础,对理解哈维当下学术思想不失为一种借鉴,对  相似文献   

18.
<正>以20世纪80年代为起点的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而且也繁荣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众多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范式化"。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不断地探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新视域、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90年代末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除了继续前几年有关问题的讨论之外 ,在探讨重点、理论推进等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 ,从而昭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世纪谋求新发展的某种可能性。一、从真理观与价值观统一的高度把握实践标准1998年 ,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代民族民间美术理论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民族民间美术研究得以复兴;20世纪90年代,研究向系统性、学术化方向发展;21世纪以来,民族民间美术理论研究得以深化、拓展。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既有理论上的探索,又有具体的实践措施,并逐渐与当代设计艺术并轨,以一种互补性关系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