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探讨进展期胃体癌浸润周围脏器的联合脏器切除的适应证、手术入路、手术方法及意义.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我院15例胃癌直接浸润胰腺、脾脏和横结肠而施行全胃切除及胰体尾脾脏切除并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出现1例腹腔感染,1例切口感染,经通畅引流、局部冲洗及切口换药后均痊愈出院,无再手术及死亡病例.术后均进行随访,1例在术后14个月时出现局部复发,1年生存率100%,2年生存率38%.以右下腹肾前间隙开始的全胃切除及胰体尾脾脏切除并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符合肿瘤的切除原则,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探讨远外侧入路在颅颈交界区腹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14例患者全部采用远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11例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2例;3例动脉瘤均顺利夹闭;行枕颈融合术3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后组脑神经损伤症状;获得随访11例,恢复良好。远外侧入路是治疗颅颈交界区腹侧病变的理想入路,但治疗方案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3.
探讨远外侧入路在颅颈交界区腹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14例患者全部采用远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11例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2例;3例动脉瘤均顺利夹闭;行枕颈融合术3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后组脑神经损伤症状;获得随访11例,恢复良好.远外侧入路是治疗颅颈交界区腹侧病变的理想入路,但治疗方案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4.
系统评价国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不同尿流改道方式对膀胱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检索从数据库建库至2016年12月的相关文献,按既定标准筛选共纳入文献17篇,共1 552例患者,原位新膀胱术753例,回肠通道术523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术276例。Meta分析结果示:与回肠通道术及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相比,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生命质量更高(P0.000 1,P=0.003);回肠通道术组与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对比较原位新膀胱术与回肠通道术的特异性量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特异性模块(P=0.001)、躯体状况(P=0.000 1)和社会家庭状况(P=0.03)方面,原位新膀胱术后优于回肠通道术;情感状况(P=0.20)和功能状况(P=0.1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目前国内有限的证据得出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选择原位新膀胱术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5.
评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除术或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选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16例对照组行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其余24例研究组行甲状旁腺全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参数,并随访观察其疗效。研究组症状缓解时间、iPTH、血磷及血钙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但术后泵钙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相对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发现研究组累计未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旁腺全切除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建议选择积极的甲状旁腺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探讨诺舒阻抗子宫内膜切除术在月经过多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优越性。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行诺舒阻抗子宫内膜切除术的57例患者,纳为治疗组。同期宫腔镜单极子宫内膜切除术的45例患者,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随访各项指标。发现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吸收量、电解质紊乱、术后阴道出血时间、阴道排液时间、宫腔积血、宫腔粘连、药物辅助治疗、再次手术(全子宫切除术)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诺舒阻抗子宫内膜切除术具有学习曲线短、手术易掌握、操作安全、疗效肯定的优点,是目前子宫内膜切除术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78例鼻颅底肿瘤患者经鼻内镜下行微创手术治疗,考察其治疗效果、围术期并发症,并总结可供临床参照的手术操作要点。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8例鼻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鼻内镜下行手术治疗。术后经病理活检确诊,如为恶性肿瘤,患者还需术后接受放射治疗。考察手术完成、肿瘤切除情况(切除率)、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及持续随访的结果。78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肿瘤全切率80.8%(63/78),次全切除率14.1%(11/78),大部分切除率5.1%(4/78)。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良性肿瘤占53.8%(42/78),恶性肿瘤占46.2%(36/78)。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1%(4/78)。无致死病例。持续随访,术后1年良性肿瘤复发率11.9%(5/42),恶性肿瘤复发率25.0%(9/36)。术后3年恶性肿瘤复发率52.8%(19/36),病死率44.4%(16/36)。经鼻内镜下微创手术切除鼻腔、鼻窦侵犯至颅底或颅底的原发良、恶性肿瘤是简便、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制定合理的手术路径,则鼻内镜下微创术切除或部分切除鼻颅底的肿瘤在临床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特点,提高阑尾肿瘤的诊治水平,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6年7月经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阑尾肿瘤30例患者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阑尾炎和腹部包块,均经手术和病理确诊,包括黏液性肿瘤19例,阑尾腺癌8例,阑尾类癌2例,恶性淋巴瘤1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行回盲部切除术8例,15例行单纯阑尾切除,其他手术方式4例。随访25例,2例腺癌术后死于其他疾病,1例粘液性肿瘤死于白血病,1例腺癌于术后10个月复发,余均无复发和转移。阑尾肿瘤临床少见,缺乏特异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主要依靠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和术后病理确诊。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式选择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回顾性分析我科210例行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6例,女104例;无功能腺瘤150例,功能性垂体腺瘤60例.存在假包膜的肿瘤行包膜外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32个月.结果肿瘤全切170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及部分切除35例.术后尿崩63例(30.0%),激素水平低下25例(11.9%),脑脊液鼻漏4例(1.9%),颅内感染4例(1.9%),鼻出血2例(0.9%),视力下降1例(0.5%),死亡1例(0.5%).截止随访结束:垂体功能低下18例(8.5%),永久性尿崩2例(0.9%),无肿瘤复发.对鞍区解剖结构的熟悉及娴熟的内镜技术有助于安全有效的切除垂体腺瘤,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选取笔者所在科室86例直肠癌手术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但对比分析无明显差异,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少于开腹组(P0.05)。分析对比术前、术后血清胃动素与胃泌素,腹腔镜组无明显差异,而开放组术后胃动素和胃泌素都有了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少于开腹组(P0.05)。因此,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安全可行,胃肠动力恢复快,有利于维持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平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分析老年胆石症患者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的效果。选择在我院经手术治疗的221例胆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62例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保胆取石(观察组),另59例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对照组)。考察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平均下床活动和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2个组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术保胆取石安全性高,临床效果显著,尤其不影响老年患者术后胆囊正常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2.
探讨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手术疗效。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25例25眼,采用23-G玻璃体切割系统,行玻璃体切割、剥膜黄斑前膜,剥除或不剥除内界膜以及C3F8气体充。对患者行6m~12m的术后随访观察,进行疗效评价与分析。术中及手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眼底出血、低眼压、高眼压、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并发症。未出现黄斑前膜的复发。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手术前显著改善,视物变形减轻或消失,OCT检查结果提示黄斑前膜消失。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黄斑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探讨持续性闭式吸引技术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手术过程中能量器械使用而产生的烟雾消除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经戳卡侧孔排烟法,研究组在术中应用持续性闭式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及术后近期并发症情况。手术疗效的观察指标中,发现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手术耗材成本低、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近期并发症指标观察中,发现研究组术后出血或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闭式吸引技术能快速消除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不会影响腹腔内恒定的气腹压,保持清晰的手术视野,从而确保手术能安全、顺利地进行,还能减轻高额微创手术费用的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探讨手术加醋酸曲安奈德注射加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意义.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组,291例瘢痕疙瘩患者分为3组,A组86例,手术切除瘢痕疙瘩后,术中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术后90Sr-90Y敷贴治疗;B组79例,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术后90 Sr-90Y敷贴治疗;C组126例,采用单纯醋酸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比较3组治愈率、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A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2.56%、93.02%;B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4.68%、89.87%;C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0.95%、57.94%;A、B组治愈率、有效率明显优于C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愈率、有效率略优于B组,但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综合疗法治疗瘢痕疙瘩是比较有效的方法,术中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治愈率与有效率略高于手术切除联合术后90 Sr-90Y敷贴治疗,但无统计学差异,不影响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5.
探讨残胃癌初次胃肠吻合口与横结肠位置关系对生存率及预后的因素影响,分析2002年1月~2012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7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显示,TNM分期、治疗方式和吻合方式对生存率影响有差异。因此,结肠前胃肠吻合较结肠后出现残胃癌的间隔时间短,结肠后胃肠吻合较结肠前肿瘤多发于吻合口。  相似文献   

16.
总结经脐单孔免气腹腹腔镜行阑尾切除术的优势。对40例阑尾炎患者行经脐单孔免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所有手术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经脐单孔免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能扩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适应证,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而且其良好的美容效果是传统腔镜手术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17.
对于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包括阴道封闭术、曼氏手术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阴道封闭术操作相对简单,适用于无性生活要求的、合并症较多的年老体弱者,但术后可能存在新发压力性尿失禁,并且导致性功能障碍,术中是否切除子宫尚有争议.曼氏手术保留子宫、操作简单,但术后脱垂复发及妊娠后宫颈机能不全问题仍有待研究.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于POP-Q评分II期及以内的脱垂患者,治疗效果最佳,期别高的患者术后复发仍可使用保守或再次手术治疗补救,本手术方式术后较少出现性交痛.总而言之,选择适当的适应证并积极与患者沟通后,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传统手术治疗仍为不错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分析垂体瘤各种术式下的并发症。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显微镜下开颅手术、经口鼻蝶、单鼻腔经蝶及内镜经蝶切除265例垂体瘤患者的并发症。结果开颅手术36例、经口鼻蝶113例、单鼻腔经蝶109例、内镜经蝶19例,包括5例为二次手术患者。术后7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尿崩62例、脑脊液鼻漏35例、视力障...  相似文献   

19.
探讨B超配合在麦默通微创行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中的作用。对569例乳腺肿块进行麦默通微创切除术,分别于术前进行B超定位,术中进行B超引导,术后B超探查及随访,分析B超配合对手术的彻底性、安全性和准确性等所起的作用与意义。结果569例患者的乳腺病灶均被准确切除,B超熟练程度决定手术的准确性、彻底性及手术时间。术中B超配合20次以上者,其一次定位成功并一次完全切除率达87.4%,与初次(B超配合20次以下)配合者相比,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0);手术时间亦比初次B超配合者要短,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0)。熟练的B超配合,有利于麦默通微创旋切技术准确、有效、快速而安全的切除乳腺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20.
探讨B超配合在麦默通微创行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中的作用.对569例乳腺肿块进行麦默通微创切除术,分别于术前进行B超定位,术中进行B超引导,术后B超探查及随访,分析B超配合对手术的彻底性、安全性和准确性等所起的作用与意义.结果569例患者的乳腺病灶均被准确切除,B超熟练程度决定手术的准确性、彻底性及手术时间.术中B超配合20次以上者,其一次定位成功并一次完全切除率迭87.4%,与初次(B超配合20次以下)配合者相比,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0);手术时间亦比初次B超配合者要短,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0).熟练的B超配合,有利于麦默通微创旋切技术准确、有效、快速而安全的切除乳腺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