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在甲状腺外科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其原理是利用电极针产生200Hz~1 200Hz的振荡频率,引起结节周围离子的高频振动,所产生热能可导致病灶的凝固坏死。该技术最初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癌术后不可手术的复发病灶,然后扩展到甲状腺良性结节,现已有用于可手术甲状腺癌初始治疗  相似文献   

2.
消融技术已被应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及不可手术的复发的甲状腺癌,包括韩国(KSThR,KSR)、意大利(SIUMB)的多数专家均反对消融技术用于初治可手术的甲状腺癌。但有一部分医生仍将该技术违规用于初治可手术患者,而且多个甲状腺治疗中心均报道了一批射频消融后残留再次手术的患者。在本文中,笔者对射频消融后的甲状腺癌病例手术策略进行探讨。鉴于射频消融后病灶的改变,建议可在平衡根治与术后生命质量、后期治疗的基础上部分参考局部晚期的甲状腺癌患者诊治策略,对于消融后局部受影响的气管、喉返神经、带状肌、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颈动脉等分别予以处置。且强调术前需获取肿瘤病理证据及进行详细的影像学评估,手术建议由经验丰富的甲状腺外科或头颈外科医生实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但是只有10%左右的甲状腺结节为甲状腺癌,如何治疗如此多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传统手术方式效果好,但是会在颈部留有疤痕,且有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可能,不易被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接受。最近消融疗法让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多了一个选择,但消融术在国内应用时间较短,其适应证和安全性尚有争议,本文就消融术在甲状腺肿瘤中的应用做一述评。  相似文献   

4.
介入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介入治疗时机、方式、介入手术和外科手术以及内科治疗的选择,是关系到患者生命的首要问题。现从循证医学及冠心病治疗指南与医生的理解、掌握与运用的角度,探讨有利于患者的医疗行为。在临床工作中寻求医生对指南的理解、运用的一致和平衡。  相似文献   

5.
病人的治疗结果取决于医生治疗方案选择的好坏,然而,为获得最佳的治疗方案,医务工作者需要有可靠的研究证据支持。循证医学以及Cochrane协作网和其它多种循证资源,作为一种新的获得高质量医学证据的方法和途径,在肿瘤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循证肿瘤学领域有很多组织提供高质量的指南,然而,循证肿瘤学以及基于循证证据的指南仍可能是有暇疵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体外循环技术已经不仅仅用于心脏手术,还广泛应用于非心脏手术。应用体外循环技术切除气管内肿瘤比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扩大了手术适应征,但是也附加了相应的手术并发症。临床医生应有系统的观点,以循证医学模式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个性化地将这项技术应用于患者。  相似文献   

7.
病人的治疗结果取决于医生治疗方案选择的好坏,然而,为获得最佳的治疗方案,医务工作者需要有可靠的研究证据支持.循证医学以及Cochrane协作网和其它多种循证资源,作为一种新的获得高质量医学证据的方法和途径,在肿瘤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循证肿瘤学领域有很多组织提供高质量的指南,然而,循证肿瘤学以及基于循证证据的指南仍可能是有暇疵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甲状腺结节发病率的增高和人们健康体检意识的增强,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增高,由此治疗手段也随之增多。近十年来,甲状腺热消融术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由于其具微创且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因此热消融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广泛关注。虽然在极短时间内甲状腺热消融的工作有了很快发展,但在迅猛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众多不规范治疗,这不仅仅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阻挠着甲状腺热消融事业的发展。本文旨在关注甲状腺热消融根本问题,对规范治疗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甲状腺切除方式目前学术界公认的仅有4种术式,腺叶+峡部切除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最小术式,国外指南推荐全甲状腺或近全甲状腺切除作为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主要术式,而患侧腺叶+峡部+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为国内更多学者接受.4种手术各有利弊及适应范围.临床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新的术式,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TET)是不是微创手术,该选择何种入路,对甲状腺癌手术是否合适等问题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完全腔镜治疗甲状腺癌手术的适应证是:有美容要求的女性或者肿瘤直接≤2cm;手术方式:腺叶全切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或者加侧区清扫.手术前应该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要严密随访.TET手术技术日趋成熟,而且是安全、可行;但要完成TET甲状腺癌根治术,术者除了具有娴熟的腔镜下手术操作技能,还要有丰富的开放甲状腺手术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循证医学给医学带来了一次变革,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使医生在对患者的诊治过程中有证可循,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治的准确性,也使各种诊治方法趋于规范化.循证医学首先强调的是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那么什么是最好的研究证据?如何获得最好的研究证据?又如何通过运用循证医学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呢?本期"临床决策研究"栏目中陈懿等撰写的文章"循证医学与实事求是"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评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他汀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分析,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越早越好的依据,并分析血脂治疗达标现状,提高高危、极高危患者的血脂治疗达标率。汇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他汀治疗相关研究:MIRCAL、PROVEIT、ARMYDA等,以及他汀治疗对斑块的研究ES-TABLISH、GAIN等试验的研究结果,分析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中血脂目标,以及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血脂目标值,结合目前临床血脂达标现状,用以确定高危、极高危患者使用他汀治疗的方案应越早越好。心内科以及其他科室的医生应该积极按照《指南》要求尽早使用他汀类药物。  相似文献   

13.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生活水平提高和寿命延长使得患者数量在逐年增加。电切镜的应用使下尿路疾病尤其是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新的治疗方法近年发展较快,并在BPH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症状和程度各不相同,并且高龄高危患者居多,其手术适应证需要进一步探讨。开放前列腺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经尿道激光治疗、腹腔镜手术近几年开始尝试,初步应用证实其应用得当是有效、微创、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因此发展迅速。微波、超声消融、支架植入治疗目前较少应用,但有其适应证,尚不能替代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可作为对症辅助治疗或适用于无法耐受手术者。结合国内外BPH诊治指南提出的手术适应证,查阅近年国内外发表相关文献,对于指南在实际应用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进行探讨。对各种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予以对比和总结,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外科治疗的临床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宫腔镜技术在诊断和治疗宫腔内疾病方面已经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对比过去的B超以及诊刮,宫腔镜加诊刮是诊断宫腔内疾病的金指标。宫腔镜电切手术也是宫腔粘连、子宫畸形的最佳手术方式。临床医生应有系统的观点,以循证医学模式为指导,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个性化地将这项技术应用于患者。  相似文献   

15.
循证医学主张"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扣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贯穿着临床医学对患者进行"以人为本"科学救死扶伤的实事求是理念.要使"循证医学"卓有成效,应当抓住二大关键:实事求是,维护"证据"的真实性,提高医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循证医学的概念逐渐深入到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中.临床指南网站(www.guideline.gov)目前已收录了多达两千多个临床指南.面对如此众多的指南,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应用指南?在这里,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临床指南?临床指南是对现有资料和证据的全面客观的总结,是指导临床诊疗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在指南的制订过程中,临床医生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对检索得到的相关文献进行评估分级,然后依据不同级别文献的结论给出适当的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17.
医学发展至今的2千多年历史中,医护人员及科研工作者通过大量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及统计分析方法逐步总结出针对各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标准、药物指南等.近年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更是要求制定出符合循证医学原理的临床指南,以达到规范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近20多年来,循证医学对推动我国疾病访治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以临床试验为基础的循证医学在我国的20年历程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向临床医生提供如下信息:如何正确分析临床试验结果,如何合理地将临床试验结果用于临床,以及如何向患者传递科学的医学信息,保护患者利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子宫颈癌发病率呈现上升及年轻化趋势,年轻宫颈癌患者需要保留生育功能.随着研术式和腹腔镜的发展,子宫颈根治性切除术作为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严格掌握其手术实施的适应证,结合医学伦理学和循证医学的原则,既达到了根治性的目的,又充分考虑到生育功能的保留.因此子宫颈根治性切除术是一种可行、有效、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医学发展至今的2千多年历史中,医护人员及科研工作者通过大量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及统计分析方法逐步总结出针对各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标准、药物指南等。近年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更是要求制定出符合循证医学原理的临床指南,以达到规范治疗的目的。但因个体差异,同病同治异效甚至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