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杜蕾 《心理科学进展》2013,21(2):243-251
快速而准确地检测威胁性信息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能力,是有效应对危险的前提条件,对有机体的生存具有重要价值.威胁性信息的检测由不同的神经通路合作完成.在视觉通道中,皮层通路的精确检测和皮层下通路的快速检测在杏仁核得到整合.杏仁核能接受多感觉通道的信息输入,并接受额叶的调节,是威胁性信息加工中连通自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的枢纽.将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关注杏仁核的功能以及不同的神经通路如何合作完成威胁性信息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丘脑枕核参与多条加工情绪信息的神经通路因而在情绪信息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第一:丘脑枕核参与到上丘-丘脑枕核-杏仁核通路。该通路可以在没有初级视觉皮层参与情况下对情绪信息进行快速加工; 第二:丘脑枕核以皮层-丘脑枕核-皮层环路和上丘-丘脑枕核-皮层通路两种形式参与到丘脑枕核-皮层通路。该通路通过控制皮层间同步化水平促进信息传递的效率; 同时通过整合皮层和皮层下情绪信号扩大其在行为输出方面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情绪信息对人类的生存非常重要, 研究者一直在探讨情绪产生的本质问题:情绪的产生是“自动”的吗?已有的大量实验证据表明, 情绪可以被快速识别, 甚至在非注意条件下或者无意识条件下, 情绪信息也可以被大脑(尤其是杏仁核)识别。大量实验结果分析了情绪自动化加工的表现, 并探讨了情绪自动化加工的大脑机制:皮层下通路。视觉信息在视网膜接受后, 经上丘脑与枕核传递至杏仁核, 这条通路被称为皮层下通路, 负责情绪信息的快速化加工。但是新的研究对已有的实验范式与技术手段进行了质疑, 反驳情绪的自动化加工, 并质疑皮层下通路存在的可能性。为了进一步理清情绪加工的本质与大脑机制, 今后的研究应当采用更为严格地控制意识、注意资源的实验范式, 以及采用更精确、更高时间与空间分辨率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恐惧情绪由于其具有威胁性而优先得到有效的加工。其中空间频率作为处理面孔信息的基础成分, 通过不同的神经通路影响恐惧面孔表情的加工。双通路观点认为在皮层下通路上, 低空间频率的恐惧面孔表情存在优先传递性, 高空间频率则主要通过皮层通路对恐惧面孔表情进行精细化加工; 而多通路则能够更加灵活地处理空间频率对情绪加工的影响。未来研究应明确脑区及其子区域在多条通路上的作用, 从而进一步验证视觉信息是如何影响情绪加工的。  相似文献   

5.
视觉意识及其神经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冠楠  耿海燕 《心理科学》2007,30(5):1136-1138
视觉意识的神经机制是当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过去普遍认为视觉信息加工主要有两条通路:腹侧通路和背侧通路;而新近的研究表明还存在不经过初级视觉皮层(V1区)的第三条通路。高级视觉皮层、V1区和皮层下结构都对意识觉知的产生起到了相应的作用。已有的实验证据表明,意识的产生过程异常复杂,仍有很多问题值得继续深入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视觉词形加工是阅读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基于获得性阅读障碍的早期阅读“神经病学模型”对视觉词形加工的神经通路进行了描述。近年来,随着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左梭状回中部视觉词形区的发现,研究者们对原有视觉词形加工的神经通路加以补充和修订,并提出了新的模型。该文对视觉词形加工障碍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和正常人视觉词形加工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研究的局限性,对今后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情绪性注意是一种对具有情绪意义的刺激进行选择和加工的注意.由于刺激的情绪效价能调制人脑的感知和注意系统,因而,与对中性刺激的注意相比,情绪性注意的神经机制更加复杂.较早的研究显示,杏仁核对感知皮层的调制对情绪性注意起关键作用.近期的证据表明,杏仁核对注意功能网络的调制可能是其重要的神经机制.本文梳理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证据,主要强调情绪性刺激对注意的警觉、定向和执行控制网络的调制,发现情绪性注意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可能涉及一个以杏仁核为核心的多重功能网络.  相似文献   

8.
药物成瘾是以强迫性觅药和用药行为为核心特征的慢性脑疾病。从初始用药到强迫性用药是成瘾者的觅药行为从目标导向性向习惯化发展的过程。强迫性觅药和用药行为是依赖于背外侧纹状体的习惯化行为, 同时前额叶皮层-背内侧纹状体通路对行为的控制减弱, 导致感觉运动皮层-背外侧纹状体通路对行为的控制持续占主导地位, 是成瘾行为具有强迫性特征的重要神经基础。本项目围绕这一重要问题展开研究, 在建立具有成瘾特征的动物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行为学、行为药理学和组织形态学等方法揭示皮层-纹状体通路在强迫性觅药和用药行为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有望为进一步寻找该神经网络参与成瘾行为的分子机制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9.
知觉学习是指训练或经验引起的知觉上长期稳定的改变,揭示了成年大脑也具有可塑性。以往知觉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知觉学习的属性,如知觉学习的特异性、迁移性和时间进程等。近年来随着fMRI、ERP技术的应用和电生理、心理物理学技术的提高,知觉学习神经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进展,不仅把知觉学习包含的脑区从初级视皮层扩展到了V4等视觉信息加工通路的中间阶段,而且还揭示了与注意等相关的高级脑区的作用;不仅研究在知觉学习过程中涉及的皮层区域变化,而且还探讨了知觉学习引起的细胞水平的变化,为大脑可塑性问题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郭瑞芳  彭聃龄 《心理科学》2007,30(4):903-905
腹侧通路与背侧通路是视觉加工的两条通路。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研究发现腹侧和背侧通路与词汇阅读有关。其中腹侧通路与词汇识别有关,背侧通路与阅读的关系比较复杂。本文简要回顾了两条通路在词汇阅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