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涤非的油画艺术语言,将内在精神世界的诉求,凝结为外在符号形式的表达,构成属于自身油画艺术语言系统的视觉特质。通过对社会、历史、文化等的深度自醒以及对个体生命图景的立体感悟,实现了个人艺术格调与民族传统内涵的高度契合,走出了一条饱含生命情感与时代锋芒的油画艺术语言道路。通过符号学的视角,切入贾涤非阶段性代表作品,揭示其油画艺术语言中的符号特征及所含层次关系,从而探究贾涤非油画艺术语言的符号张力与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社会,复制艺术早已不再是新鲜词汇,科学与技术这一历来被人们探讨和探索的问题,在今天依旧值得我们思考。随着20世纪开始符号学逐渐成为显学,它慢慢成为研究人文社科的方法论之一,甚至被称为是文科中的数学,可见其自身有一套完整的逻辑。当今已经是符号社会,各种符号充斥在我们身边,用符号学研究艺术问题的意义在于从另一个视角开启我们看待艺术的角度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符号学逐渐被介绍到国内,引起学术界的广泛注意。目前,国外这门新兴的学科正处于建设和发展阶段,在不同学术领域都有各自的解释和应用,如语言符号学、艺术符号学、逻辑符号学、文化符号学等等。但关于符号的定义,至今尚未得出统一的结论:塞比奥克(Sebeok)主编的《符号学杂志有时还登载如何命名符号学的长篇论文。所以,在汉译过程中怎么反映这些特点就成为全面研究符号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东亚符号学研讨会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符号学研讨会概述陈道德东亚符号学研讨会于1992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在湖北大学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逻辑学符号学专业委员会、日本记号学会和湖北大学联合举办的。国内外5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收到了学术论文40余篇,先后有41位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宣读论文。世界著名符号学家,国际符号学会会长、波兰华沙大学教授佩尔茨(JerzyPelc)先生和国际符号学会秘书长、法国佩皮尼扬大学教授德雷达尔(G’erardDeledalle)先生也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研讨会对符号学领域的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现将研讨的主要问题概述如下:一、关于符号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佩尔茨教授和德雷达尔教授对符号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新的探讨。佩尔茨在题目为《符号学的理论基础》的报告中指出:“符号”有不同的层次,一种是对象语言层次上的符号;另一种是元语言层次上的符号,它是关于对象语言层次上符号的符号。“符号学”是关于符号的科学。对“符号学”有五种不同理解。第一种观点认为符号学研究符号的语形、语义、语用的性质。第二种观点认为符号学是关于符号的语形、语义、请用性质的理论或学说,属于理论符号学。第三种观点认为符号学是关于第二种理论的理论,属于元理  相似文献   

5.
塞尚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所表现的是真正的自然,是一种广大而深厚的精神自由,他以一种感召般的自由挥洒,追求永恒的自然。通过解析塞尚对其艺术语言的探索、画面中的结构要素、画面中表达的"绝对精神",深入理解塞尚在艺术上的主张与内涵。  相似文献   

6.
何秀煌谈记号与符号徐兰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何秀煌教授5月14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谈记号与符号问题。他说:英文sign,在台湾通译为记号,在大陆译为符号。与符号有关的另一个英文单词是Symbol,除可译为符号、记号外,还能译为象征。记号与符号,译法不同,意义也不尽相同。首先,记号比符号义广,它可分为自然记号和人工记号,前者适用于表达自然界的信息,如DNA代表遗传信息;后者指人类创造的符号系统,如文字、图象等,人工记号也就是符号。因此,符号学是研究人创造的符号系统,它有两个显著特征,其一,符号的意义有赖于特定的语言系统;其二,符号的意义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任何符号要成为语言,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本身也是变化的,但又保持一定张力,即在特定的时期规则具有相对稳定性。与人工智能中的运算规则(程序)相比,自然智能中的符号的规则的变化要明显和重要得多,艺术创造就强调语言的个性特征,当然也不能完全不同于同时代的人,否则就无法与人交流。何秀煌指出,根据语用学,可将语言分为大语言和小语言,大语言是指日常生活中的用语;小语言是指某一专业领域的术语。大语言和小语言的关系在于,首先,用小语言无法表述、解决大语言的问  相似文献   

7.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大众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的艺术类型之一,它是日本艺术史上的瑰宝,甚至在世界美术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除了日本本国的题材之外,浮世绘中也有许多带有中国元素的作品。其中,以中国明代"四大奇书"为素材的浮世绘画作也不在少数。通过对中国版画与浮世绘中的西游人物形象的进行分析,探究日本人对《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理解以及中日文化交流中出现的一些差异,体会作品在传播过程中以焕然一新的形式散发着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探讨艺术形式的本体性及其实践渊源。形式在艺术中不是可以随时被替换的外壳或框架,而就是内容的组织方式,是内在于艺术结构之中的"内形式"。这种形式,对于艺术来说具有本体性。艺术中的这种具有本体性的形式体现为艺术中特殊的表现符号,这种符号是一种生命符号,充满生命有机体的象征性和暗示性。艺术形式的本体性来源于它作为艺术符号所负载的人类实践操作活动中所把握到的宇宙间普遍存在的形式结构和形式力量。  相似文献   

9.
《星月夜》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凡·高所创作的表达自己躁动不安的情感和疯狂的幻觉世界的一幅举世闻名的油画,因其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艺术内涵,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研究探讨凡·高画笔下《星月夜》的艺术特征,有利于充分体会其中蕴含的复杂的情感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他幻想中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门独立的艺术语言在具备本门类艺术共性的同时,也具有其独特的语言个性特征。水彩语言属于一种视觉艺术符号。水彩语言通过创造有韵味的画面形式,通过观念、理想、情感、思想的介入,使得画面拥有了更多的韵味和寄托。通过分析水彩的艺术语言特征,对当代水彩画艺术语言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可以进一步理解水彩语言的多元化表现。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中叶,东方美术影响了西方艺术的变革,惠斯勒便是此次变革中的一位比较特立独行的先驱者。他是最先接触日本美术的艺术家之一。惠斯勒对日本浮世绘艺术的探索从疯狂地收集并当作画面点缀开始,再到后来吸收融合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形式与技法。因此,文章选择了惠斯勒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了惠斯勒绘画作品中的东方元素,论述了以日本浮世绘版画为主的东方艺术对惠斯勒艺术创作的影响,探讨了日本浮世绘对其绘画作品中的形象与题材、形式与技法的影响。通过融合两种截然不同的绘画风格,惠斯勒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12.
绘画是以线造型的艺术,线在速写中的运用及艺术表现是画家最纯粹的精神体验。速写不受任何时间、地点、环境、场所的限制,以最简洁的线,最热烈的情感,最少的语言修饰,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绘画语汇中用线进行艺术表现的杰出代表。速写中的线条是绘画语言人格化最集中,最典型的具体体现。速写中的线是有生命的。它是画家内在的精神气质和外在表现形式、艺术手段和技巧的总合。一幅好的速写,线在画面中艺术表现水平的高低最为关键。它的个性化表达是画家的情感与理性在绘画领域最集中、最具体、最卓越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3.
从人类有传递信息的意识开始符号就随之诞生了,符号学发展至今已经与很多学科领域融合,文章所谈的美术符号就是符号学与美术这一领域结合相交便有的美术符号这一名词。美术符号与广义的符号学不同,它侧重研究绘画作品中的符号形式以及应用方法,也就是以美术符号的视觉来研究绘画的发展。文章将重点探讨美术符号在绘画作品中的解析以及其在绘画作品中应用的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14.
对于绘画艺术而言,画面中的情感表达是较为重要的。画面做好情感表达,可以更好地进行内容的呈现。绘画艺术创作过程中,情感表达能够丰富画面语境,这不仅能让画面语言更加丰满,同时也可以给予观者更好的情感体验。想要创作出一幅理想的画作,就需要提升情感的表达,表述好画面中的关键性语言,这不仅影响着整体画作的艺术性,也能让画面更具冲击力,更能打动人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美术发展至今,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美术作品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观念,艺术观念也通过美术作品表现出来。艺术观念决定了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是艺术创作的思想基础,美术作品是艺术家艺术观念的外在物化。当代工笔人物画家通过作品的创作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语言符号,并通过自己的艺术观念表达出来,让观者感受到画面所带来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16.
线条,是中国画的艺术媒介,创造的原生动力,生命的语言符号。它融入了画家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思想感情和艺术属性的契合,更是画者人格魅力、道德风尚和精神力量的完美体现。画面中有形的线既是情感的载体,蕴涵在画面形式结构的动感中,亦是诸种要素间的联系纽带。线条通过丰富的形、色,充分表现出艺术的意、境,铸造出无形的势,创造出空灵流动、富有韵律节奏的画面。  相似文献   

17.
"留白"是中国画中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同时也是中国画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的构成要素之一。我们现代的解释是:在书画理论中,是书画作品材料原有的白,也就是不着墨的地方,从实际操作层面上看,就是书画者在对于如何布白和为什么要布白加以深入的思考。"留白"在山水画中具有不凡的审美艺术价值。画家在对画面中物象疏密的安排,为留白创造了条件,使画面有黑白之分,也增强画面的对比度,使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关系。  相似文献   

18.
语用学简介     
语用学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语言学新学科,是语言的实用学。语用学本是符号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与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正确地解释了语言符号的功能化的过程。具体说,语用学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语用学从语言的交际效果出发,主要研究语境以及各种言语规则,如前提和背景、指示语、言外之意表达规则、对话原则等等。我们就其主要方面做一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19.
现代艺术被视为异端、丑类,在于它游离于"崇高"与"优美"这两类美的范畴之外,其所创造的艺术品艰奥的美感也许仅供艺术家本人作自我陶醉。但如果仅看到这些,当代艺术确乎有些存在的尴尬了。实际上当代艺术不重在娱人耳目、苦心经营画面的美感,或制造崇高令人景仰,而是将人的本性、情感、自由及个性融为一体,真实表达个体自我在商品社会中的感触,或者阐述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0.
一、鲍亨斯基、莫里斯:逻辑学家心目中的符号学皮尔斯传统的符号学,由美国逻辑学家莫理斯进一步阐发,构成了一种基于逻辑学的符号学理论。这种符号学,瑞士的逻辑学家鲍亨斯基是这样描述的:“符号学的主要观点──它也是符号学分门别类的基础──可以简述如下。当一个人向另一个人说些什么的时候,他所用的每个词都涉及三个不同的对象:(a)首先,这个词属于某个语言,这表明它同该语言中其它词处于某种关系之中。例如,它可以处于句中的两个词之间,或处于句首,等等。这些关系叫做句法关系,它们把词与词连接起来。(b)其次,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