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越 《美与时代》2016,(9):118-119
在中国书法艺术两千多年来发展演变的长河中,《石门颂》为千古流传的著名碑帖之一,它是篆书向隶书过渡阶段的典型代表。《石门颂》这件作品给书法界增添了无以言说的书写空间,它以苍茫大气的用笔特点加以独特的书写材质,形成特有的汉隶摩崖刻石,富有韧性、纵横开阖。通篇看来,字随石势,参差错落,洒脱自如,意趣横生,带给人别样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2.
泰山的历史文化含蕴丰富 ,博大精深 ,历来就有“东方文化宝库”的美称。所以 ,泰山之尊 ,不仅仅在于它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巍峨雄壮的山形地势 ,更在于它传承、记载着中国厚重而丰赡的历史文化。如泰山经石峪的《金刚经》摩崖刻石 ,就是其中的精典。自从佛教在汉魏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后 ,其经典便被不断地翻译成汉文。佛经的保存与传播途径除手抄经卷与印刷成书外 ,另一个渠道便是刻石 ,即直接将佛经摩刻在山崖上。北朝时期 ,于山崖摩刻佛经在齐鲁一代蔚成风气 ;泰山经石峪的《金刚经》就摩刻于此时。经石峪的摩崖刻经在佛经的摩崖石刻…  相似文献   

3.
<正>在金石学的兴起和碑学书派的迅速发展的影响下,赵之谦将北碑用笔与篆书的体态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从赵之谦篆书风格的演变及其取法来源入手,以赵之谦篆书《许氏说文叙》为例分析其篆书用笔的基本特征,并将其篆书、楷书、隶书、行书四体的笔画做细致的对比分析,从而体现出赵之谦将篆书笔法融入到其他书体中的论点。一、赵之谦篆书笔法的来源及其基本特征赵之谦年幼聪慧,“二岁,即能把笔作字。稍长,读书过目辄成诵。又好深湛之思,  相似文献   

4.
贾平凹的《秦腔》和《带灯》是其转型时期的两部力作,贾平凹将其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感融入写作之中,对农民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在《秦腔》与《带灯》中,字里行间、一以贯之地表现出贾平凹浓郁的焦虑感,揭示出其从对传统文化的眷恋转向对现实社会弊病的批判的思维嬗变轨迹.在创作手法上,贾平凹继续坚持其琐碎而又浑然天成的叙事风格,并开始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中融入浪漫主义的元素.从贾平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变化中,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当代文坛底层书写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书坛功利的驱使下,篆书已经被所谓的艺术家写得面目全非。一些书家为了经济利益和名气,为了上展览,突破了篆书书写的基本规则。也许有人会说,艺术需要抒情,艺术需要创新,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遵守书写规则。就拿近几年的展览来看,篆书日新月异,什么形式都有,这就导致了篆书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审美取向完全跟着评委的主观意识走,不免使篆书创作流于时弊。针对上述问题,文章重点论述了篆书的书写规则,也可以说是试图找出其统一的评价标准,重点从篆书象形结构、笔法和气韵三个方面来讨论篆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赵铁山是清末民初崛起于华北的一代书家,其篆书在继承古法的基础上另有面貌,康有为赞叹其为:"大江南北,无出其右。"遂有"南吴北赵"之称。赵昌燮曾专研《说文》,在篆法上有良好的基础。赵铁山对篆书临写范围甚广,师法广泛,呈现出诸多的面貌,但整体呈现出刚健、阳刚的风格。本文对其篆书做了归纳并从风格特征、成因和地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客观评价、认知赵铁山书法的独特价值和历史意义。一、赵铁山生平与篆书风格特征赵铁山,名昌燮,字铁山,号汉痴。山西太谷人。赵铁山出生于一个传统礼教森严的儒商世家。  相似文献   

7.
汪曾祺以短篇小说见长,最具风格的作品当属《受戒》《大淖记事》等系列书写故乡"里下河一带"风物人情或高邮小城故事的创作。而"手艺人"又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人物群像,通过对手艺人的生命形态与精神风貌的细致摹写,汪曾祺意在突出普通个体及其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具有显著特殊风格的作家,哈代的作品呈现出异质的纹理。在情节设计上,他竭力弥合平凡与不平凡事物之间的龃龉;在叙述上,他自由游走于人物的心灵和自然界,使文本葆有古典艺术的感染力。读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可以从"情节与结构"入手,解读《德伯家的苔丝》情感经验的生发逻辑,领略其迷人的情感经验书写。  相似文献   

9.
清代篆隶复兴,掀起了学习篆书的热潮,使衰弱近千年的篆书再一次兴盛。邓石如是其中有影响力的书家之一,他对篆书进行变法,影响深远。研究邓石如的篆书风格便于我们了解邓石如篆书变法的原因,更好地学习篆书。  相似文献   

10.
刘小波的隶书创新,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将篆书、楷书和行书等不同书体的元素融入隶书创作,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另一种则是将甲骨文、金文和简帛文等各种文字的写法融入隶书创作,形成隶书新的书写风范.刘小波的隶书作品里蕴涵着多姿多彩的生命信息,具有了"方圆劲秀,清润华美"的风格,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1.
《石门铭》作为龙门十三品中的一个代表,历来被书法家所推崇,这不仅仅因为其独特的书法格调,更源于《石门铭》刻石中所蕴含的行书因素。文章从《石门铭》在魏碑中的地位、《石门铭》中包含的行书因素以及其所涵养的碑派行书大家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让观者从不同角度更加全面地认识《石门铭》。  相似文献   

12.
正道教诸多经典都非常注重对慈与善的解读,并且把它们具体化为种种的行为准则作为修道者的戒律,成为道教重要的一以贯之的自我修行与教化民众的优良传统。今天,我们在泰山以"正直行化,利物利人"为主题,共同研读、体会我们道教的劝善经典《文昌帝君阴骘文》,这部经是以劝善为宗旨的,与《太上感应篇》一样,是在道教发展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劝善书。泰山是奉祀主掌人间生死的泰山神东岳大帝的洞天。因此我们在泰山脚下解经、讲经是有特别意义的,其意义在于,行善去恶不仅仅是我们修道、行道的手段,更是关乎我们生命质量的一种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猛龙碑》是北魏书法中的精品,康有为评其为"正体变态之宗"。《张猛龙碑》是魏碑中的典型代表,在魏碑中属于中性书风的代表作,即不似《始始平公造像》中刀锋之感过甚,也非《郑文公碑》中圆润典雅,融入篆书笔意。《张猛龙碑》在笔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刚健劲拔、纵逸雄强。用笔以方圆兼备,以方为主,方圆结合,变化自然。同时,此碑的技巧含量丰富,风格特征独具,包含了魏碑中的典型笔法与结构,所以,对于此碑的笔法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魏碑的整体风格。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中学生抗挫折能力》、《自尊》和《乐观归因风格》三个问卷,以574名初中生作为被试,应用中介效应检验程序探讨乐观归因风格与抗挫折能力的关系及自尊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乐观归因风格与抗挫折能力、自尊之间存在密切关系;(2)积极事件归因不仅会直接影响初中生的抗挫折能力,而且还会通过自尊对其产生间接影响;(3)消极事件归因仅通过自尊间接地影响初中生的抗挫折能力.这表明不同性质的事件归因对抗挫折能力的影响有差异,自尊在初中生乐观归因风格与抗挫折能力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禹昕 《美与时代》2023,(5):127-129
吴让之是清代著名书法家,是“邓派”篆书的集大成者,并且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世的书法篆刻家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吴均帖》为例,通过对吴让之篆书的用笔、结字及情感表达的分析,总结出吴氏篆书对书法创作的启发,希望更多人可以感受篆书所带来的情感表达,体会到篆书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一件用隶书抄写的《周易》,字迹整齐而秀丽,书写风格与帛书《老子》(乙本)、《相马经》、《五星占》相同,估计抄写者是同一个人。《五星占》记载行星天象,截止于汉文帝三年,所以,这件《周易》的抄写年代也应该在其前后。张政烺先生认为此卷抄写于汉文帝初年,约当公元前180—170年。帛书《周易》与现今通行本有很大的不同,对于继续深入研究《周易》提供了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认为,《孟子》一书直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将其与诸经并列刻石,才始列为经书。到南宋,朱熹将其列入“四书”后,其地位更加提高。在此以前,《孟子》久夷于诸子。《汉书·艺文志》就将孟子列在“诸子略”中,视之为子书。但因孟子是“命世亚圣之大才”(赵歧《孟子题辞...  相似文献   

18.
草书是一种表现力与抒情性很强的线条艺术。草书书写时追求随性与畅达。探究《书谱》中的书法思想,在遵循古法之上,不断地随着时代改变而创新;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我们学习书法具有借鉴意义。孙过庭的书法也学习、继承了"二王"的风格。线条是草书形体结构最基本的书写语言。它具有质感、节奏感、力感,成为了寄情笔墨的载体。只有在日积月累中不断地下功夫书写,才会逐渐提升线条的美感。  相似文献   

19.
王蒙作为元末明初的山水画家,开创了“繁密”的绘画风格,用独特的墨法和巧妙的笔法绘制出了一幅又一幅山水名画。其中,为人所熟知的《青卞隐居图》被董其昌评为“天下第一”。这幅画集中了王蒙对不同皴法的运用与“书画结合”的思想,巧妙地将南方风光用全景式构图绘制出来。王蒙善于学习,他对篆书、隶书、行草等都有一定的涉猎,这使得《青卞隐居图》中的皴擦线条十分遒劲,富有弹性,同时浓淡干湿的墨层层叠加,形成了虚与实的美感,让画面有了强烈的层次感与丰富性。“纵横潇洒、繁线密点”成为对这幅画的完美解读。  相似文献   

20.
采用眼动技术,以不同整体书写风格的字迹为实验材料,探讨中文字迹识别的眼动模式。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整体书写风格一致性的变化,被试识别不同书写者中文字迹的反应时、注视次数,眼跳次数,兴趣区数及落入兴趣区的比率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结论:(1)识别中文字迹依赖字迹整体书写风格;(2)中文字迹识别模式:在识别字迹时,优先采用字迹整体书写风格识别不同的字迹;(3)中文字迹识别属于图像识别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