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多俾亚传属于次(正)经,因而在基督教新教出版的《旧约》三十九卷本的圣经中是找不到的。它只有我们天主教或东正教的四十六卷本的《旧约圣经》中才被肯定、才能看到。这也是笔者所以在此特别把这属于次(正)经的七卷先作介绍的缘由。其实它的正经性是不容怀疑的,因为它在七十贤士译的希腊文《圣经》中一直与其他的经文一样并列为正典圣经。这一点当时在  相似文献   

2.
胡绪明  陈学明 《学海》2007,(5):83-87
《启蒙辩证法》通过对启蒙理性"抽象同一性"原则的批判,指证了"神话变成了启蒙,启蒙倒退为神话"的启蒙逻辑.《启蒙辩证法》通过揭秘启蒙理性蜕变为工具理性,从而得出启蒙的逻辑作为现代性之秘密的基本判断.《启蒙辩证法》虽然将卢卡奇基于"物化"思想的现代性批判推进到了工具理性主义的现代性批判定向,然而这一批判仅止步于理性主义批判,尚未达到现代社会资本统治原则的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的原则高度,对启蒙理性蜕化为工具理性的现代性批判,就其本质而言只是对现代性"副本"的批判.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俄罗斯的东正教在叶利钦和普京时代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这两个国家元首在对东正教的公开态度与行为中,俨然有着大相径庭的表现形式。本文便是对处于这两位国家领导人时期的东正教的发展状态进行类比分析,以探求他们的东正教策略与影响。  相似文献   

4.
伊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基督教人文主义者。本文以伊拉斯谟的著作与相关研究为基础,讨论了他对新约的翻译以及释义。他认为武加大译本在传抄的历史过程中已经被败坏,为了"回到本源"而净化和复兴基督教的原初信仰,他主张回到希腊新约文本,将之译为拉丁文。他的新约译本不仅影响到马丁·路德的德文圣经翻译,而且,对于圣经文本批判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他的新约释义基于人文主义的修辞,呈现了他的历史意识和基督哲学。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启蒙所塑造的现代性的社会图景构成马克思时代的问题域。青年马克思与启蒙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一关系大体上呈现为三个阶段:继承、反思和批判。青年马克思从启蒙的核心——自由问题,展开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博士论文和《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在启蒙哲学的影响下,经历了从本体自由到现实自由的承继阶段;在克罗茨纳赫和《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实现了对启蒙自由观的彻底批判。这一过程具有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一,通过对启蒙塑造的"抽象政治自由"的批判,实现了对启蒙自由观的初次反思;其二,进一步揭示和扬弃了启蒙的形而上学根基——形式化的原子个体自由,完成了对启蒙自由观的深层批判。  相似文献   

6.
《学海》2017,(5):157-164
旧约圣经是古代犹太人创造的经典,也是其信仰之源与生活之道。但在犹太人流亡欧洲时期,《塔木德》逐渐取代了圣经,成为犹太人信仰的基础,与圣经原典发生偏离。直到18世纪下半叶,以门德尔松为代表的德国犹太启蒙主义者为更好地融入西方社会,乃复兴民族文化遗产,试图唤起犹太人对圣经的兴趣,开始重译圣经。19世纪,一些欧洲犹太学者在欧洲现代圣经批评日新月异而犹太人对圣经知之甚少的语境下,倡导"回归圣经"。其意义既包括"回归圣典",即研读与阐释圣经文本;也包括"回归圣经时代",即复兴或重建圣经时代的某种历史与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7.
源于希伯来宗教的神学使用通俗的通用希腊文,以传记和书信的形式宣扬教义,在地中海沿岸成就了基督徒经典——新约圣经。一方面,新约大量使用介词,违反了希腊古典文学的美,却提高了神学含义的精确性。另一方面,新约书信比传统希腊信札更讲究文学创作技巧;文学与神学语言既交锋又交融。以罗马书为例,介词?ν的特别用法是?ν后接“人位”。《和合本》圣经将■译为“在基督里”,违反了中文传统的美,却开创新语法与文化,这是圣经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也是汉译圣经里文学与神学的交融。  相似文献   

8.
18世纪法国思想家对中国现代美学产生过重要影响。法国的启蒙主义运动,对几乎所有的中国著名美学家,包括不同学派的代表性人物,都起到过不同的"启蒙"作用。尤其是法国启蒙主义"百科全书派"思想家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更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各个不同时期、不同观点的美学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福柯多次重新解读了康德的《何谓启蒙?》。与60年代对康德认识论所代表的具有"人类中心主义"特征的"现代性"的批判态度不同,福柯从康德的启蒙概念中提炼出了一种不同意义的"现代性",这种"现代性"被他看作后康德时代现代哲学的根本。要理解这两种"现代性"以及福柯对它们截然相反的态度,我们必须区分康德"对他者的错层式不完全批判"与"建构自我服从的先验批判"。福柯区别于历史学、哲学史和历史哲学的历史-哲学实践,就体现在他对康德理性批判的历史批判和对康德启蒙概念的哲学继承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解读马克思对鲍威尔有关犹太人问题的批判,探讨马克思思考犹太人问题的两个维度,即对政治解放本身的批判和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并通过剖析马克思与鲍威尔以及整个青年黑格尔派的区别,进而清理马克思对传统思辨哲学、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以及启蒙哲学的内在批判关系.  相似文献   

11.
康德对"何为启蒙?"的回答在西方思想史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把启蒙视为批判性的"出口",并将其置于人类通过自身努力迈向成熟理性的历史进程之中。福柯承继这种历史批判态度,从伦理与政治两个面向对康德的启蒙观加以解读,进而把启蒙视为一种关联于"现实性"的反身态度和"不被如此统治"的批判艺术,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起启蒙的新任务:在"治理自己"与"治理他人"之间进行重新分配,以确保我们既能自主地使用理性,又能为理性的政治权力划界。  相似文献   

12.
东正教会的正式名称是东方使徒正教会,主要包括俄罗斯东正教会、东欧各国以早期希腊教会形式而各自建立的东正教会.我在拍摄伯利恒主诞堂和耶路撒冷圣墓堂时了解到,这些"希腊东正教堂"不隶属希腊共和国的东正教会,而是独立的.可以这么说:世界各国的东正教会都是"古老的自立教会".虽有"世界东方使徒正教会联合大会"这一组织,但它仅是一个协调性的联合组织.大会会所在今伊斯坦布尔的FEHER、RUM、PATRIKHANESI、HALIG、ISTANBUL.会所礼拜堂在世界上相当著名,耶稣被鞭打时双手被捆绑的石柱就被移置在此.礼拜堂对外不开放,可能由于我拍摄世界教堂较多,当地人士带我进去拍了几张弥足珍贵的照片.  相似文献   

13.
德维特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重要的圣经学家。本文通过探讨德维特的思想来源,及其对《旧约》与《新约》的诠释,呈现德维特的圣经诠释方法,以及他对圣经诠释史做出的贡献。德维特的圣经学术,促使作为一门学科的圣经研究在德国产生,并对威尔豪森、古克尔等历史批判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安卡拉(亚洲新闻)2003-12-02:随着新的天主教会、新教和东正教会礼仪年的到来, 采用土耳其语的教友们,终于可以使用新版土耳其语圣经了。这部巨著共1,827页。 对土耳其教会来说,这是极其重大的事件。在这部圣经中,还包括了天主教会和东正教会接受的,新教通常不接受的次经。次经是指讲述犹太历史、犹太智慧等的章节,如《马加伯书》,《巴路克书》……。 这一土耳其版本的圣经,为促进基督信仰合一对话迈出了重要步骤。参与编辑和翻译工作的新教徒们,都  相似文献   

15.
苏联时期,勃列日涅夫上台后,针对赫鲁晓夫时期实行的反宗教政策造成的恶果和引起的社会动荡,他对宗教政策进行了及时的调整,实施了一系列新的宗教政策,摈弃利用群众运动打击宗教的办法,实行国家机关对宗教的高度控制;高度重视法律手段,利用法律严控宗教的蔓延;在思想上加强无神论宣传,加强唯物主义者教育,与宗教争夺思想阵地。20世纪60—70年代初是东正教新的复兴的开端。与此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开始利用宗教对苏联搞意识形态渗透。本文以东正教为例,通过对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苏联宗教问题的考察,剖析当时苏联宗教复兴的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16.
犬儒主义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哲学流派,这一流派主张摆脱外在物质的束缚,回归自然和德性的生活,摆脱习俗和偏见的羁绊,发扬理性,追求真理,超越对权力的恐惧,实现人的自主性和自由。但是,今天犬儒主义却走向古代犬儒主义的反面,成了玩世不恭、消极无为的代名词,颓废主义的意识形态。斯洛特戴克把犬儒主义定义为"启蒙的虚假意识",这一概念抓住了犬儒主义的核心特征。当代犬儒主义意味着启蒙的病变,通过理性的工具化,犬儒主义的讽刺和批判已经被中立化为明哲保身的工具,或金钱和权力游戏的合法化观念。"启蒙的虚假意识"这一概念不仅可以用于对西方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现象的批判分析,也可以用于当今中国流行的各种意识形态的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17.
反抗“思想的统治”符合启蒙的基本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区分。这种区分实质上又体现为二者在如何推进启蒙问题上的分歧。青年黑格尔派局限于德国视域且向往法国版的启蒙,有相当的激进性和革命性,但未突破黑格尔哲学的基地,止步于宗教批判、观念斗争以及资产阶级启蒙,堵塞了继续启蒙的通道。马克思则实现了新哲学和社会历史观的变革,融合了英法德启蒙传统,超越了之前启蒙的逻辑,实现了从激进启蒙到反思启蒙再到稳健启蒙以及从资产阶级启蒙到无产阶级启蒙的转向。这是对启蒙的再启蒙,真正继承和发扬了启蒙精神,使启蒙人道理想有了现实可能。马克思的方案至今仍有积极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8.
就文明理论本身来说,国外许多思想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许多可贵的思想。譬如,在西方最早使用“文明”一词的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霍布斯的文明理论,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和卢梭等人的文明理论。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关于文明的理论,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渝吉的文明理论,  相似文献   

19.
诺瓦利斯在《费希特研究》中系统地梳理了费希特早期知识学,在接受自由“自我”概念的同时,他质疑“本原行动”的原初性,强调“感情”和“想象力”在自我概念中的重要性.自我(或自身)概念提供了考察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哲学理路,提供了浪漫主义对启蒙的接受与批判的根由所在.由此我们可以理解浪漫主义批评启蒙理性中隐含的暴力因素,以及工具理性对世界的合理化祛魅,对人的感情和想象力的销蚀.但是浪漫主义并不是反理性的,他们与批判和反思启蒙者一样强调启蒙主体间的对话性,视自由为使命,试图通过内在自治的教育(Bildung)达到真正的启蒙.从而论证,有关浪漫主义反理性、反个人主义、是保守主义和极权代言者的说法是草率而错误的.  相似文献   

20.
国际动态     
伊斯兰教与东正教、伊斯兰教与天主教对话会议分别举行2008年12月11日至13日,伊斯兰教与东正教代表在希腊雅典进行了一场主题为"缔造宗教协谈的可能性"的研讨会。本次活动由东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