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历红 《天风》2004,(6):36-37
诗篇23篇是信徒非常喜爱的一首诗,因为该诗记载了个人对上帝恩典的经历,诗中运用了羊和牧人,客旅与主人以及战士和元帅三重关系的比喻,揭示了人和神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庄守寰 《天风》2005,(1):3-3
经文:诗23篇 诗篇共有150篇,第23篇是很宝贵的一篇,也是为人喜爱诵读的一篇,素有"诗篇中之珍珠"的美称。大卫年轻时是牧羊的,他很爱他的羊群。他从他牧养羊群,看守羊群的经验而想到主耶和华怎样眷顾他的子民。他以耶和华为牧者,以信徒为羊群来表达他对耶和华这位大牧人的无限喜悦和信任,道出了一切亲尝过神恩之人的心声,使人能从中得到生命的力量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本诗的第一句话就说明了"耶和华是我的牧者"。因此羊群所需要的一切,当然一无所缺。无论我们要什么,他都能按着"我是"供给我们。只要我们有了耶和华为牧者,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成问题。  相似文献   

3.
祝福与咒诅     
陈志华 《天风》2011,(10):12-13
《诗篇》一直是众信徒所喜爱诵读的经卷,其中的诗词或情词迫切,或恸哭唉哼,或激情高昂,无不流露出诗人的炽热真情,也给读者以“深渊就与深渊响应”(诗42:7)的无限共鸣。所以有人称《诗篇》是“世界上最顶尖的抒情诗”,  相似文献   

4.
蒙福的人生     
刘雪松 《天风》2003,(11):19-19
诗篇是圣经中最实用的书卷之一,很切合人的心灵需要。诗篇的内容与信徒的经历十分相似,所以对上帝的儿女尤为宝贵。特别是诗篇第一篇的内容可谓独领风骚,足以代表整本诗篇的内容。 “福哉斯人!”这是深受喜爱的诗篇第一篇原文的第一句话,亦可以说是整部诗篇的引子。全诗篇最后一句话是:“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诗150:6),以宣  相似文献   

5.
上帝的启示     
沈承恩 《天风》2004,(5):2-4
经文:诗19 这篇诗篇有两个内容:一是讲上帝所创造的天地万物,一是讲上帝所赐给以色列人的律法。我们粗粗地一看,会觉得这两个内容似乎放不到一起,天地万物与律法是怎样的关系呢?是的,似乎是两个不同的题目,应该分开来写两篇文章,或写两首诗。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地看一看,就会发现,大卫写这首诗,有一个主题,他要通过写上帝的创造和上帝的律法,告诉人上帝的启示。所以这篇诗篇有两个内容,一个  相似文献   

6.
汤士文 《天风》2023,(4):26-28
<正>20世纪20年代以来,《诗篇》的学术研究主要采用龚克尔(H.Gunkel)和莫文克(S.Mowinckel)提出的形式考证(Form Criticism)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把《诗篇》中的诗歌看作是一篇篇单独的作品,并且把类似形式的诗歌加以归类(如赞美诗、哀歌、感恩诗、君王诗、智慧诗等)。这种方法也注意到促使每一首诗歌最初写作时的特殊的“生活处境”(setting in life)。这是一种非常富有成效的研究《诗篇》的方法。我们从《诗篇》1篇一直读到150篇会感觉凌乱,理不出头绪,但是把《诗篇》分类研究却是一种更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秀玲 《天风》2006,(12):8-10
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诗90:12)。经文:诗90:12 诗篇90篇不但是一首论及人生的极美之诗.而且是一首充满智慧的诗,也是一首充满祈祷内容的诗。本诗的作者摩西是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  相似文献   

8.
倪光道 《天风》2006,(20):8-10
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因他笑脸帮助我,我还要称赞他(诗42:5)。经文:诗42:5、11;43:5诗篇42篇、43篇,都是流亡异乡者的祷告,称为“求告诗”。我们虽然不像诗人那样流亡异乡,但我们的心路历程与诗人的经历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我们今天读这两首诗,会有感触,  相似文献   

9.
《天风》2020,(2)
正"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诗90:12)经文:诗90:9-17《诗篇》90篇是神人摩西写下的一篇人生祷词,对人的一生做了回顾与说明,一些圣经学者甚至称其为"人生之诗"。诗中写道:"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会开始越来越敏感于光阴飞逝,也会有意无意地去数算自己的日子。人生有限,如何过好一生,值得思考。圣经中的一些故事,会给我们很好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经文:诗篇150篇 诗篇150篇是诗篇的总结,其实诗篇的总结是一组诗篇,就是诗篇146篇至150篇。这5篇诗篇从形式到内容都有相同之处。形式相同:每篇诗都以“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这句话作为开始和结束,也就是说,这5篇诗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都是“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内容相同:这5篇诗的中心思想都是“赞美”,就是“要赞美耶和华”。所以这5篇诗篇以“赞美”来总结整部诗篇。诗篇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有祈求、悔罪、感谢、赞美等,但是在最后的总结里面,只有赞美。这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沈承恩 《天风》2001,(9):4-6
经文:诗篇150篇 诗篇150篇是诗篇的总结,其实诗篇的总结是一组诗篇,就是诗篇146篇至150篇.这5篇诗篇从形式到内容都有相同之处.形式相同:每篇诗都以"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这句话作为开始和结束,也就是说,这5篇诗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都是"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内容相同:这5篇诗的中心思想都是"赞美",就是"要赞美耶和华".所以这5篇诗篇以"赞美"来总结整部诗篇.诗篇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有祈求、悔罪、感谢、赞美等,但是在最后的总结里面,只有赞美.这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20,(8)
正"就是行为正直,作事公义,心里说实话的人。"(诗15:2)经文:诗15:1-5神是全然圣洁、公义、良善的,属神的人也要追求完全。在《诗篇》15篇的起始,诗人就连续设问,怎样的人才能来到神面前与神相交:"耶和华啊,谁能寄居你的帐幕?谁能住在你的圣山?"(诗15:1)接下去,1 5篇就具体讲到了敬拜神的子民当有的品行。思想15篇所强  相似文献   

13.
复活     
沈承恩 《天风》2006,(6):6-7
“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那带种流泪出去的,必要欢欢乐乐地带禾捆回来。”(诗126:5-6) 经文:诗篇126篇这是一篇上行之诗。全诗共6 节,1-3节是感谢赞美,4-6节祷告祈求。先讲一点以色列的历史。以色列人从扫罗做王开始有国家,  相似文献   

14.
申文锋 《天风》2008,(24):26-27,29
耶和华是我的产业,是我杯中的份;我所得的,你为我持守。用绳量给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处;我的产业实在美好。——诗16:5-6《诗篇》16篇是大卫作的金诗,是大卫做王后看到上帝所赐给以色列人的美好地界而向上帝发出的感恩之诗。上帝量给大卫的迦南地的边界,南到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20,(4)
正很多基督徒都很喜欢词句优美的《诗篇》,也会在祷告中使用其中的祷告词或音乐伴唱的神圣诗歌。阅读《诗篇》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文中经常出现"上行之诗"的小标注,那么什么是"上行之诗"?今天,让我带领大家了解一下《诗篇》中的"上行之诗"。何谓上行之诗"上行之诗"又称为朝圣之歌、升阶之歌。《和合本》中《诗篇》120篇括号中小字为"上行(或作'登阶’)之诗",《吕振中译本》翻译为"上殿之诗",《思高本》翻译为"登圣殿歌"。更复杂的情况在《武加大译本》中翻译为canticum  相似文献   

16.
二、主观方面 4.灵证 "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他叫你们活过来."(弗2∶1)这里的死是指着灵死,活是指着灵活.《诗篇》23篇说:"他使我的灵魂苏醒."(参诗23∶3)在浪子的比喻中,我们看到一个奇迹:"他醒悟过来."(参路15∶17)这是福音的大能.奥古斯丁曾经生活糜烂,死在罪中.享受罪中之乐的同时,灵魂却在神的震怒之下.一天,他在园子里,听见邻近一个屋子中传来一个孩子的声音:"拿着读吧!拿着读吧!"  相似文献   

17.
诗篇104篇的第1段,有这样的话:“耶和华神……用云彩为车辇,……以风为使者,以火焰为仆役。”(诗104:1—4)诗篇的119篇第91节进一步发挥这一真理说:“天地照你的安排存到今日,万物都是你的仆役。” 再看众先知的言论和他们  相似文献   

18.
基督教的爱国赞美诗杨周怀●基督教是一个歌唱的宗教,在世界上,基督教信徒唱的歌最多,音乐发展最快。基督徒们的歌唱中,除去歌颂上帝的公义、救恩、和平、慈爱之外,他们还经常唱一些热爱自己祖国和民族的颂歌。基督教《圣经》中诗篇第137篇是一首著名的爱国赞美诗...  相似文献   

19.
经文:徒1:3—8 复活节是基督教很重要的节日,因他复活,使我们在神面前称义,且有了活泼的盼望。可是有人说,复活节总比圣诞节低调,不够味。原来,耶稣的降生是关乎万民的,庆祝活动注重向全社会开放;基督的复活专为信徒面向信徒,因此  相似文献   

20.
读者信箱     
艾洁 《天风》1997,(11)
信徒的遗体能否火化?主内同道: 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就是我国正在实行的殡葬改革(火葬),对我们基督徒的信仰有没有阻碍?信徒的复活是我们的基本信仰,圣经上多次提到神保全我们的骨头,让我们将来能复活,如以西结书37章记载枯干的骨头的复活。诗篇34篇说:“义人多有苦难,但耶和华救他脱离这一切,又保全他一身的骨头,连一根也不折断。”然而,火葬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