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于华 《学海》2015,(4):30-34
毕福剑在餐桌上以调侃方式评论前领袖人物而引发的事件,关涉到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关系和界线问题,也和历史真相如何呈现、普通人的历史权利如何实现等密切相关。对此进行社会学的思考,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社会的结构性特点及其社会转型过程,并推进社会的多元共存和表达空间的拓展。  相似文献   

2.
在自为的伦理不得不借助于外在制度约束的时代,现代社会道德个体的生存异常艰难,其所面临的是一种与“伦理真实的消亡”相伴而生的多文化因素交织、多值域情景共在、多权变随机制约的巨型“复杂社会”的情境.复杂社会充满了伦理的偶然和道德(动机、选择)的无常,甚至连基本的道德行为之确当与否的辨识和寻常事件的道德判断实践等都变成了一种无所适从的难言的尴尬.现代社会个体该如何“道德地存在”,才能获得作为健全的道德主体之应有的美好的道德生活体验和道德人格尊严?无疑,我们时代需要一种恰当而果敢的道德作为态度,促使“元规范本位的抽象教化的方式”转化为道德情感自主生成的“情景亲历和境遇体验的方式”,虽然后者常常是要付出难以言表的沉重的身心苦痛和代价的.  相似文献   

3.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孔子仁学思想以道德个人主义为支点,倡导一种以生命契合为主要特征的人际伦理,追求一种以社会和谐为主要价值取向的社会政治秩序;孔子的仁人君子教育在政治领域引发了一场由血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仕的制度革命;在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变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制度创新和文化重建的历史任务,从孔子仁学思想中汲取智慧,仍然是我们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4.
《学海》2021,(2)
在当下数字时代,传统上以地域、物理现实为基础来对公民身份进行定义的方式,可能会遭遇一系列的挑战。在全球互联网时代,一张把全球联系在一起的信息空间网,促使我们去重新思考我们的公民身份及其相对应的政治行动和存在方式。数字时代对我们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创新和变革、机遇和挑战,无不吸引我们去对公民身份以及公民的存在方式展开讨论。本文从公民在线下和线上的两副身体出发,来讨论数字时代公民、公民身份和社会行动所具有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道德理论是关于具有道德完整性的人的理论,它的任务是去寻求使人在不同 方面具有道德重要性的各种可能性,而这一任务面临着专业化的挑战。社会的专业化要求个 体将自身的人力资源专门化到有限的领域中,结果就无法从事所有具有道德重要性的事,并 由此获得自身的道德完整性。现代社会试图通过一个分工—协作体系来解决这一难题,但在 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分工体系变异为了分隔体系,结果把所有人都变成了道德上不完整的 人。在社会专业化不断加深的趋势下,社会需要承担个体的再专门化成本,当每个人都可 以自由地游弋在分工体系中时,社会就将变为一个合作体系。其中,每个人都完全基于道德 判断来做出专门化和再专门化的选择,并通过这种选择来实现其道德完整性。  相似文献   

6.
美德与人的存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是日趋理性化、普世化的公共社会,在这样一个以公域为主的时代,规范伦理成为了现代道德的主导形态,个体美德似乎只能退回私人生活领域.然而,当我们对道德本身进行追问时,总是要面对这样的问题:美德何以必要?从人之本体论存在视阈看,美德既是人的存在方式,同时又参与了人之存在本身的实现和完善,这种实现和完善是通过人的实践获得的.因此,美德与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7.
“道德共识”与现代社会的命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道德仅仅属于个人私人性的良知决断 ,还是具有某种公共的、普遍的性质 ;或者说 ,“道德共识”是否可能以及何以可能 ,这一问题事关哲学和伦理学的一些最为基本的重大理论问题 ,并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所以对它的思考和讨论已成为当代哲学和伦理学领域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国内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大多停留于观念层面 ,而缺乏从现代社会结构变迁的角度来对之加以把握。本文拟从“道德共识”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入手 ,揭示这一问题得以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实质 ,以推动对此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一、现代社会结构的分化与“道德分化”我们…  相似文献   

8.
理论的建构与验证:来自社会认同研究的经验(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研究的核心在于理论的建构与验证。基于社会认同和群际关系研究的经验,本文提出了建构与验证心理学理论的四步方法:1)选择现象——观察我们身边及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事件;2)寻找关键共性——厘定不同事件间的共同成份;3)抽象化(理论化)——提取关键共性中潜存的基本心理过程,并将其与已有的或者最新的理论相联系;4)验证假设——利用实验反复地验证理论。以上四个步骤引导着研究者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事件展开科学研究。文章将以等级身份、身份霸权和桥梁身份等研究为例阐明上述方法,同时也提出在社会和人格心理学领域开展系统性研究的准则。  相似文献   

9.
《学海》2018,(6)
中国传统友善观强调"仁爱""孝悌""贵和"的道德价值观,它们不仅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传统根源。面对现代社会结构变迁日趋公共化、道德追求日趋平等化与人际交往日趋功利化和网络化,社会更加期待友善,而传统友善观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面临重大挑战。为此,我们一方面要继承传统友善观的价值精髓,另一方面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立一种新型的友善观,完成友善观的现代转型,不断赋予友善观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0.
公共领域的扩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对于公共权力的支配、公共资源的分配和公共规范的建立与遵守都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在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中,由于人们在观点、理念上的相互差异,为公共生活提供应然性基础就变得尤为困难.另一方面,商品经济对于经济效率、经济理性的片面强调和追求,又使公共观念面临着被平整化的巨大压力.商业平整化的结果之一,便是道德似乎正渐渐远离人们日常生活的视阈.但是这种远离仅仅是一种现象,并不能改变社会对于伦理、道德的内在期盼与需要.在现代社会中,以家族为基本单位的传统社会逐渐退缩,以个体为单位的公共领域日渐膨胀.探寻公共领域的合理性基础,为公共生活提供道德价值的引导,成为当代社会的急迫需求.  相似文献   

11.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产生并盛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包含着张扬个性、建构身份、凸显自由、寻求意义等合理价值诉求,但对这些价值目标错误的理解方式和追求方式,导致了一系列社会伦理后果。我们不能仅从外在的角度对消费主义进行抽象的道德批判,而应根据其自身的立场和价值目标进行内在的逻辑批判,同时对消费主义得以产生和盛行的现代社会条件进行总体性的伦理批判。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藏族女尼在传统与现代交织中的角色、社会价值和身份认同等问题的研究,已是时代所赋予的话题。本文以亚青寺女尼为例,通过分析女尼在寺院结构、教育、生活中的角色,探讨当代藏文化和藏传佛教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3.
道德之问在人类历经的时代中敞开,遭遇着各自的命运,其必备条件也由此得以管窥,即它须在异乡人的视阈中展开。技术时代的分化与脱域的特征,滋养了异乡人的土壤,为道德之问提供了开放的环境、空间与技术条件。在我们这个时代,道德之问可能缘起于由技术生发的社会问题和生存危机,然而,道德之问的自反性赋予了技术时代特殊的使命。道德之问所及的主体与技术共同指向了人性的重要方面,这引领着道德主体思考如何在技术的形塑性与代表性下,让我们更好地在一起?与此同时也把我们带入了对社会形态的思考。换言之,在技术环境中,主体从自主性出发,自觉地认同社会伦理,建构正义社会,显示了道德之问的深远意义,有力地诠释了在技术时代进行道德之问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核心组成部分。本文对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进行了详细阐释,回顾了中国现代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当代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面临的挑战,通过对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在我国发展历史的回顾和对西方的价值观的客观分析,从理论上论证了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一元指导是我国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市民社会的角度探讨儒家孝治思想的现代意义。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最大差别,是在家庭和国家之间出现了一个不是基于血缘纽带的巨大空间,即市民社会,由经济实体、社会团体和公共领域等构成。市民社会的自治和理性化是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古典儒家修、齐、治、平的个人成长设计,由于在家和国之间缺少"社会"这个环节而面临挑战。本文分析认为,《孝经》主张基于人的尊严、遵循人的天性、顺应人民自生自发需求等孝治思想,与现代市民社会自治与理性化的思路一致,可以转化为促进行业及社会自治的重要资源。从黑格尔、涂尔干重视从宗教、道德、习俗等传统资源来实现市民社会自我管理这一思路看,儒家孝治天下的治道思想,同样有助于今天中国市民社会的自治与理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云驰 《伦理学研究》2007,(3):38-41,67
人们总以为匿名特别是网络的匿名性使得身份难于辨认,容易产生不道德行为;同时现代社会的流动性也使得原有的道德监督机制难于发挥作用,也容易使人们产生偏离行为,所以匿名和流动性皆不会产生道德需求和形成道德秩序。但本文经分析发现,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匿名与流动性同样能产生对道德的需求并最终有利于整个社会道德秩序的形成,特别是在匿名与流动性的间接作用下,同时也在网络的直接作用下,构建了社会前所未有的公共空间,形成了民主、道德等社会文明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公共观念。  相似文献   

17.
论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道德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和方面。道德领域是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视域。没有道德的介入 ,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不完整的 ,也是难以为继的。本文围绕道德人、道德观、道德律和道德力等方面的研究 ,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道德建设与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 ,探讨了我国可持续发展在道德领域中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揭示了重视和加强道德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时代下,现代国家大都面临着多元宗教共存的社会现实,这就形成了以宗教为载体的次级共同体与以公民身份为载体的统一国家共同体之间相互融合,不断调适的互动.直接表现为,公民群体在具有多重身份、多重认同取向的时候进行身份选择的情形,其要点在于“宗教多元的公民社会与国家统一的平衡关系问题”.而在此身份选择的进程中,宗教认同与公民身份认同形成了“一体双元”互动模式,即以利益-制度关系为基础赞同与否互动和以文化-心理关系为基础的归属与否互动.  相似文献   

19.
近代规范伦理的盛行,以及现代美德伦理的复兴所引发的美德论与规范论之争,是关系着当代社会道德发展趋势及其道德建设路径选择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事实上,当代社会既不是规范伦理主宰的时代,也不是美德伦理复兴的时代,而是规范伦理与美德伦理互济共治的时代。为此,本文从人性位格高位与低位的统一性、社会秩序与人性向善的互构性、道德群落与道德多元化的对应性,探讨规范伦理与美德伦理互济共治的道德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中国,各领域的道德矛盾和道德冲突已经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有的甚至已经演化为局部风险而成为制约社会和谐的因素之一。布劳关于异质性与不平等的理论为我们分析道德冲突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当前,导致道德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人们普遍认同的原因之外,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我们重视的:身份确认缺失引发道德冲突;对异质性的曲解导致道德冲突;个人向上流动受阻激化道德冲突;中间阶层缺场无法缓解道德冲突;价值观和现存制度之间的矛盾也会带来道德冲突。治理和化解道德冲突的对策是:正确发挥主体性以降低道德冲突;强化异质性交叉以减少道德冲突;培育社会中间层以弱化道德冲突;实现不同群体间的有序流动以化解道德冲突;确立共享价值观以消弭道德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