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钱松岩是新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杰出的中国画家。他绘画题材独特,多为革命题材,他的作品融传统技法与现实写生于一体,是传统与现实的结合的典范。代表作品有《红岩》、《莫愁湖》、《井冈大瀑布》、《延安颂》、《常熟田》、等。这些作品代表了五六十年代新国画的一些面貌。他的画以古拙、稳健、沉着、浑厚为突出特色。钱松岩独特画风和杰出创作才能以及诗书画全面修养对中国画创作题材的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网络穿越类小说成为网络文学的一大热点。穿越类电视剧《神话》在央视的播出把此类小说作品推向高潮,此后众多电视作品采用时空穿越类题材。此类穿越小说因其创作空间巨大、精神寄托性极强、空间时间交错、历史与现实交错等因素对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针对近几年流行的穿越小说进行分析,并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相关信息。试图对此类现象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谈谈此类现象的内在价值及其局限性。最终提出自己对此类现象的展望,希望观众正确对待“穿越现象”;通过开拓题材、加强情感、增强现实意义等方式促进此类小说健康发展,从而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明需求。  相似文献   

3.
苏童的长篇小说《碧奴》出版以后,在读者中又出现了苏童的阅读热,评论家汪政近日就读者关心的一些问题对苏童进行了采访。“回顾”是个很重的词汪政:首先请你概括地回顾一下自己的创作经历。苏童:1983年是一个开始,当时我在北师大上学,发表了生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艺术作品中不难发现许多是以《圣经》中的故事为题材的。翻开西方的艺术史,不难发现圣经题材始终贯穿于西方艺术史。那么西方的艺术家为什么热衷于以圣经故事为题材?首先,《圣经》故事不仅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素材,而且《圣经》本身的内容也有激发创作灵感的因素。艺术是以感性表象形态出现的生活的折射、历史的反思、思想的火花、情感的表现。《圣经》作为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经典,它不仅具有生动的故事,而且有对具体人物的直观领悟的感性形式。就整部《圣经》而言,也明显地具有文学价值,已被人们公认也是一种文学经典。犹太《圣经》(即…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新小说”流派出现并逐渐风靡法国乃至世界文坛。作为这一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之一,米歇尔·布托尔在其力作《变》之中很好地为我们展现了他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叙述、形式等方面对传统技巧的继承与创新和对写实和心理描写折中运用的高超技艺。同时,小说中人物符号与城市符号的重叠,三角关系的架构、错落有致的时空交接等都为小说创作注入了活力。此外,小说在形式上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给了我们现实和生活态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战争与和平》以历史题材反映了作家复杂的社会伦理道德思想,《安娜·卡列尼娜》就以现实生活为题材集中反映了家庭道德思想。作家在创作这部巨著期间,一方面,俄国社会正处在激烈动荡的大变动之中,另一方面,是作家本人的家庭遭到了一系列的不幸。1873年—1875年间,夭折了三个孩子,两人姑母先后死去。他的妻子索菲娅,也险些遭不幸。这些遭遇不能不影响作家的思想、情绪,甚或对人生的看法,特别是对《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他在当时给诗人费特的信里说:“家庭中没有完满的幸福。”尽管这部小说不  相似文献   

7.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新潮派作家,自幼接受汉文化,一生创作148篇短篇小说,其中近20%的小说都是与中国息息相关的。芥川对中国的憧憬和向往使他热衷于取材中国题材的小说并进行改编,具有浪漫色彩。由于中国情结的影响,芥川一生中唯一一次的国外旅行选定了中国并发行了单行本《中国游记》,这本书的发行给中日文坛带来了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8.
小说《Fate/Zero》作为日本动漫脚本作家虚渊玄的代表作之一,故事富有传奇色彩和哲理深度,展现出了丰富精妙的小说创作技巧。虚渊玄的小说《Fate/Zero》亦是用具有创意性的小说创作技巧展示了奇特的想象和人文情怀。分析小说《Fate/Zero》创作原理中的追叙式插叙和人物配置,有利于进行更具创意性的小说创作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庄大钧 《管子学刊》2007,(3):84-86,122
庄子学派独特的理想自由在社会现实当中无法实现,于是他们便致力于谋求精神上的超脱,取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因而否定现实人生与表现自由理想便成为《庄子》的文艺基调,即其作者创作的一贯思想和作品所表现的基本精神。《庄子》道学的实质是颂扬道的精神即道的自由和无限的本质特征,其作者所致力的也正是道的精神在人生的实现,《庄子》的文艺思想即融于其道学思想之中,是其道的学说在文艺方面的体现和延伸。《庄子》之道自由和无限的特性生发出《庄子》文艺思想纯任自然、法天贵真的基本特质;其使精神进入道的理想境界的理论生发出关于"虚静"等审美和艺术创作心态的理论;《庄子》之道的绝对同一性生发出关于言、意关系的理论。庄子学派的文艺思想直接促成了《庄子》特异的文学性,并对后世创作给予了多方面的深刻启发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一次,德国《环球探索》小说版编辑弗朗克向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恩德约稿。《环球探索》是德国最著名的探险杂志,每期都会专门拿出一个版块儿来刊登少儿探险小说。接到弗朗克的来信后,恩德将自己新近创作的幻想探险小说《毛毛》的第一章寄给了他。一周后,文稿发表了。但恩德却发现弗朗克对文稿进行了大幅度的删除。《毛毛》是恩德花了六年的时  相似文献   

11.
詹姆斯·乔伊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更是在批评界和社会大众中倍受青睐。《都柏林人》通过描写其中处于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的平凡生活向大家展示了一幅死气沉沉,黯淡无光的都柏林景象。《阿拉比》是其中很具代表的一篇,也是儿童篇的最后一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追求懵懂的爱情,以及最后爱情破灭,自我顿悟的故事。目前,国内外研究《阿拉比》的文章不在少数,其中大部分是研究作品所展现的社会现实,小说的叙事技巧以及男孩的顿悟。这些研究大多是关注作者与文本本身。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阿拉比》之所以如此受大众欢迎的原因正是乔伊斯在创作中不断地含沙射影、欲言又止,充分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其作品的意味大出意料之外,一再打破读者的先入经验,超出了期待视野,使读者感到振奋,拓展了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12.
张腾 《美与时代》2023,(5):88-90
亚明作为新金陵画派的组织者,担起了运用传统中国画服务人民、反映时代的重任。亚明凭借多年的革命经验,在艺术实践中敢于大胆改造传统中国画,为传统中国画表现现实题材找寻新方向。尤其是亚明带领江苏画家外出采风写生,其间创作的人物画作品大多切合时代、主题鲜明,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现实题材美术创作的发展。不仅如此,亚明在写生中还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笔墨语言,试图用自己的笔墨语言去表现现实题材,并提出了“中国画有规律无定法”的艺术标准,为中国画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对亚明阶段性写生进行梳理,对其人物画作品进行分析,为进一步认识亚明笔墨语言表现现实题材创作的蜕变过程做铺垫,并以此来指导现实题材的主题性创作。  相似文献   

13.
孙亦平 《中国道教》2005,9(6):14-17
在中国古代小说创作领域,由于道教的神仙传说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想象的空间,因此,到唐代时,道教小说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唐代道教小说中有相当一部分出自于唐末五代著名的“道门领袖”杜光庭的手笔。杜光庭在撰写《道教灵验记》、《神仙感遇传》、《墉城集仙录》、《录异记》等书时,通过搜奇述异,塑造了许多颇具魅力的求道者形象,讲述了许多颇具传奇色彩小说故事。在杜光庭的小说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神仙感遇传》卷四的《虬须客》。《虬须客》因与后世影响甚大的唐代传奇小说《虬髯客传》在人物与情…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知识分子反思题材的小说,深受苏联文学和"五四"文学传统的影响,但却没有把握其精髓。张贤亮是新时期的重要作家,有22年的劳动改造经历,小说多以知识分子为主人公,重述他们在政治风暴前后的变化。作家在确认知识分子身份的同时,却失去了对历史的真实反思。这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从他的两部作品《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创作的话语环境中我们可以窥探一二。  相似文献   

15.
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代表之作.它"创造性地继承了文言小说的传统,用唐人传奇法来志怪,既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又有很高的艺术造诣"[1],"可说是晋宋以来志怪、人情小说和唐人传奇的集大成者"[2].在前代文言小说中,唐传奇对《聊斋志异》的影响可以说是最直接、最显著的.鲁迅的"模拟论"(存在争议,但肯定了唐传奇与《聊斋志异》的重大联系,此处不谈)足以说明唐传奇为《聊斋志异》提供的营养.仅从题材上说,《聊斋志异》中的部分篇章就是从唐传奇中直接化用而来的,例如《莲花公主》化用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凤阳士人》化用白行简《三梦记》,《织成》化用李朝威《柳毅传》,《续黄梁》化用沈既济《枕中记》,狐妖形象也受到沈既济《任氏传》的影响.魏晋六朝以来,随着佛教、道教的兴起,佛道内容愈来愈多地渗入文学作品中.宗教对文学的影响在"志怪传奇"小说中表现得最明显,唐传奇中就有不少是直接选用宗教母题创作的,沈既济《枕中记》便是典型.《聊斋志异》内容丰富,思想复杂,鬼狐志怪中也必然渗透了大量宗教内容,比较典型的如《席方平》、《成仙》、《陆判官》、《李伯言》、《崂山道士》、《续黄梁》等.然而,佛道等宗教内容并不是《聊斋志异》所表达的主题,其发生了世俗化的改良.从《续黄梁》与《枕中记》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文言小说中的宗教世俗化现象及其演变.  相似文献   

16.
“五四”时期女作家庐隐的小说创作多以青年女性知识分子为主人公,以爱情婚姻为题材,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在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冲突下知识青年的颓唐、苦闷和悲观情绪,显示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觉醒的知识女性对生命意义的思考,真实描摹了20世纪20年代青年知识女性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7.
画作《朱迪丝与荷罗孚尼》的题材源自《圣经》中的《朱迪丝记》,这一题材历史上曾多次被男性艺术家作为创作题材。17世纪画家阿特米西亚是佛罗伦萨艺术学院史上第一位女性艺术家。1612年阿特米西亚父亲为挽回女儿名节向法庭起诉塔西对女儿的多次强暴,塔西在法庭上的诬陷使阿特米西亚受到精神的创伤,但也坚定了她的艺术道路。阿特米西亚对《朱迪丝与荷罗孚尼》主题的描绘贯穿了其人生的这段时期,她创作出不同于男性视角下的朱迪丝形象,其作品也在同类题材绘画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8.
婴戏题材是宋代风俗画家常常创作的主题,苏汉臣的《秋庭婴戏图》是其中的佼佼者。作者深谙两宋的风俗民情,对描绘对象的观察细致入微。整幅作品构图独特,色彩雍容典雅,人物形象天真烂漫,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9.
《虹》与《恋爱中的女人》是D.H.劳伦斯分别于1915年和1920年创作的两部伟大的作品.如劳伦斯本人所言,从某种程度上说,《恋爱中的女人》是《虹》的续篇.因此,两部小说不可避免地存在互文性关系.具体而言,两部小说在人物、环境对圣经文本结构的运用以及两性关系探索等方面存在互文关系.从互文性角度对小说《虹》与《恋爱中的女人》进行解读,可以为小说的理解和诠释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陈建明 《宗教学研究》2007,507(3):130-137
《希望月刊》(Christian Hope)创刊于1924年1月,由四川美道会(后改名中华基督教会四川大会)主办。其经费来源主要由加拿大英美布道会负担常年费用,美道会承担分销任务。为了增加订户,保证刊物的运行,《希望月刊》社采取了打折促销、提倡赠阅、送货上门等多种措施,并设法建立作者队伍。该刊的宗旨为解答教义、增进知识、提高道德、讨论问题、联络会友等。《希望月刊》的题材虽有许多宗教内容,但也有不少世俗社会的知识,如世界见闻和科学常识。1952年7月该刊与《青年问题》合并成立《新希望月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