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1世纪伊始,伴随全球各类重大风险的不断蔓延,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以个人权利为出发点,以民族国家为机构建制的西方国际政治体系,在化解各类重大风险的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中华民族应站在人类文明的道德制高点上,用本民族传统的国际政治伦理智慧,在重塑世界秩序中建构起人类命运的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全球化潮流、全球发展风险、国际新秩序构建等视角提出的新理念,也是走向世界过程中中国话语和中国声音的典型体现,不仅具有深刻的政治内涵,还具有深邃的伦理意蕴。它体现了资本逻辑全球化过程中对发展正义的追寻,凸显了多元文明场域中共同价值的守护,彰显了构建国际新秩序中中国的责任和道义担当。从伦理视角透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有助于展现其价值理性和实践诉求。  相似文献   

3.
赵琦 《哲学分析》2022,(3):95-109+198
西方共同体理论虽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但是它从不积极主张世界性的共同体。在西方国家内部,公意沉默、价值多元等现象也让西方共同体理论失去其现实效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革新了西方共同体理论的基础及其存在论前提,并以全人类“共同价值”改造西方共同体理论的一元价值体系。在避免西方共同体理论根本困境的同时,实现了对西方共同体传统的革新。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全球化与文化冲突、价值冲突的讨论是一个热点问题。价值认知、认同与选择的困惑是当今世界遍布道德困惑的时代难题,也是新时代的老问题。从人类历史来看,新的时代和大国崛起呼唤引领世界未来的价值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当今时代走出价值独断主义和价值相对主义两极困窘的中国方案。在价值取向上人类生存发展的至上性、在价值主体上的多主体性、在价值目标上的超越性、在价值结构关系上的利益相关性、在价值取向上的未来发展性、在价值构建上的自觉自愿性、在价值行为主体上的宽容性、在价值主体行为上的交流互鉴性以及在人类共性问题治理上的相互协调性共同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本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面对世界的变化,追问人类社会不朽的话题,中国贡献给人类的智慧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各国共赢共享。哲学作为人类文明的智慧之学,它应当给人类提供思想超越和精神信仰。这种信仰的智慧既决定和制约人类的思想行为,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取向,进而决定人类的命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蕴含着哲学的基本思考: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人类共居在一个地球上,全球化使地球越来越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共同的哲学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就难以形成。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哲学话语面临着六个凸显的问题: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何为话语体系中心、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历史主义与普遍主义、普遍主义与文化多样性、文明的冲突、对话、和谐、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问题。这种话语困境迫切要求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构建新的哲学话语系统。有了这种系统,人们可以通过对话的方式、协调的方式、交往交流的方式来沟通人们的智慧,取得共识,以有效地进行全球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体系。这其中哲学家和哲学工作者的哲学自信和哲学担当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清凉境界梵王宫,碧染芙蓉耸昊穹。万古云封五顶寺,千株树纳四时风。'时值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圣诞,我们相聚在佛教圣地五台山,温习'七佛之师、诸佛之母'教诲,庆贺世界智慧日,探讨智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可谓机缘殊胜,法喜充满。什么是'智慧'?如何获得智慧?这是古往今来无数哲人深刻思索过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信念的心理结构尚不清晰,亦缺乏有效的测量工具。研究一和研究二分别采用词汇自由联想和质性研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信念进行结构探索。研究三编制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信念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结果显示,人类命运共同体信念包含四个因子,分别为和平共处、休戚与共、合作互助和可持续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信念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用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信念的测量。  相似文献   

8.
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个“世界之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时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兰洋 《哲学动态》2023,(5):38-46
对于国家间“战争与和平”问题的阐释,伊拉斯谟的“绝对和平论”、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和康德的“永久和平论”可被视为三种颇具代表性的理论范式。但在马克思的视域中,这些理论仍然属于“解释世界”的叙事方式,都深陷唯心史观的窠臼。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打破了以往哲学将社会历史看作思想注脚的传统,实现了本体性逻辑和方法论视角的双重变革。马克思完成的范式革命开辟了政治哲学的全新视域,解析了生产逻辑、资本-霸权逻辑和人类共同体逻辑,奠定了思想与现实辩证互动的有效方式。它既为我们认识当今世界变局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框架,也为实现持久和平、寻求人的解放提供了价值基础和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文明共处贯彻正义原则,是文明间实现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前提。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为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提供深层次的精神"黏合力"和不可或缺的精神自觉。文明共处正义原则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习近平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时代节律,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高度,创构了文明共处的正义原则,即,尊重文明多样性、维护文明平等、注重文明共生共存。这一文明共处正义原则的创构,有力地驳斥了"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文明隔阂论""文明威胁论"等错误思想;清晰地表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文明间必须遵循包容、平等、共存等精神的核心内容;充分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的中国智慧,为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所不可或缺的文明间的相互理解提供可供遵循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出版一百周年之际,回顾青年卢卡奇对西方现代资本文明物化与商品形式的批判,阐发他的总体性、社会性、人类性和量质统一的共同体思想,在由主张全面竞争的新自由资本主义全球化导致两极分化、不平衡发展、相互敌视和生产过剩的时代是极有意义的。不过本文认为,卢卡奇过于从意义、伦理和文化的视角阐述共同体的内涵是有失偏颇的,而以促进和实现人的积极本质与积极存在为导向并积极动态调整二者关系的新型民族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更加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并启示了新的世界历史趋势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学诚 《法音》2012,(6):8-9
(2012年5月30日于阿斯塔纳)一、和平与和谐的意义全球化的浪潮将世界各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紧密联结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这意味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社会开始逐渐成形。与此同时,和平与和谐的意义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广泛认可,这是因为:和平与和谐是一个基本前提。和平与和谐能够  相似文献   

13.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规划或者地缘政治的角逐。它背后的"命运共同体"和"合作共赢"的理念,既深植于中国传统思想,也更加切近马克思共产主义理想的本意。这一理念所蕴含的整体论思维方式和生化模式的因果观不但不排斥个体的权益,反而是后者的最终保障。将这个理念转化为行为方式,有望导致一个与个体主义哲学理念主导下冲突不断的世界秩序截然不同的世界秩序。这是历史给予中国和世界的机遇和责任。  相似文献   

14.
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一种新型的世界哲学,新型的世界哲学需要从人类的哲学传统,主要是中西印哲学传统中去吸取力量,看待中西印哲学的新方式应为理解其特质提供新的视点:西方哲学重空间,印度哲学重时间,中国哲学时空兼顾。西方哲学这一特质使之引导了世界的现代化进程,这一特质有其真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真理的一面,印度哲学和中国亦是如此。新型的世界哲学应由中西印哲学的特质共同形成。  相似文献   

15.
墨家政治伦理思想中的"非攻"、"兼爱"等学说正是反映普通百姓希望尽快结束战乱,过上和平安宁生活的强烈愿望。在某种意义上,当今世界也类似于墨家所处的战国时代。从全球伦理的视角重温墨家的"非攻论"和"兼爱说",辨明其思想的真谛与得失,不仅对于重新认识墨家学说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种种冲突和危机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宗教》2022,(4):F0002-F0002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21日上午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给人类提出了必须严肃对待的挑战。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任何艰难曲折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面对重重挑战,我们决不能丧失信心、犹疑退缩,而是要坚定信心、激流勇进。  相似文献   

17.
郗戈  张冲 《现代哲学》2020,(5):22-30
在马克思"三种社会形态"的理论视野中,伦理规范的"非历史性"产生于特定社会历史结构再生产的内在需要。伦理规范"历史性"变易的深层动力源于再生产之于特定社会结构的辩证性质。伦理规范的"历史性"与"非历史性"是本质与表象、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对伦理规范的历史性理解与虚无主义不存在必然关联。从后思索地看,特定社会形态的发展趋势,能够生成出或合理抽象出"超历史性"的伦理规范,从而为构建批判性、引导性的伦理规范提供可能。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伦理规范具有基于历史性定在并超出"这个定在"的特定超越性和历史普遍性。  相似文献   

18.
何光辉 《现代哲学》2017,(4):121-126
老庄道家政治伦理的形成,是老子和庄子面对"天下无道"的时代困惑,基于"社会之乱"的现实境遇和"生存之困"的个体感受中,为了寻求拯衰救弊之法,而针对"礼乐-仁义"政治伦理之弊端,从哲学层面作出的"价值重构"。其中所突显的"道法自然"政治原则,"无为而治"的政治方略,"至德之世"的政治理想,既体现出道家哲人对于人道尊严的执着守护,反映了哲学思想与时代变革的深层关系,也能够为当下中国哲学在面对时代变革时的理论创新提供一些智慧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