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是对Luria-Nebraska 神经心理成套测验初步修订的总结。修订了原测验的一些项目,制作了测验器材,共测试了50例脑病患者和50例正常人,确定了划界分,对该测验的信度、效度作了初步分析。劈半相关系数为.82—.97。应用判别分析法,获得样本病人脑损害诊断符合率为94%,定侧诊断符合率为90%。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罗夏测验对按病例逐个配对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成人各53例的思维、认知和社会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选取部分具代表性的指标确定了两组间的划界分,并对两组指标进行了逐步判别分析.结果表明:(1)精神分裂症组有许多与思维障碍有关的特殊回答;(2)精神分裂症组的感知精确性显著低于正常组;(3)精神分裂症组比正常组较少自我关注;(4)借助罗夏测验之划界分与判别分析函数有助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湖南医科大学修订的韦氏记亿量表(WMS-RC)和Benton 视觉保持测验C 式A 法(VRT)、Graham-Kelldaii 图形记忆测验(MFD)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和正常人各100名进行了测查对照。100例病人中,男性73例,女性27例;年龄:15—25岁32例,26—44岁28例,46—54岁26例,55岁以上14例;文化程度:小学29例,初中47例,高中以上24例;职业:农民35例,工人34例,学生18例,干部13例。正常人组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与病人组大致相仿。所有病人均按1989年西安会议通过的CCMD—2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分  相似文献   

4.
肖玮  苗丹民  贡京京  武圣君 《心理科学》2007,30(1):139-141,127
基于信息加工速度理论自编征兵用数字搜索测验,使用该测验对全国15735名应征青年及190名新兵进行了测量,3个月新兵营训练结束时由228上级对1900名士兵的智力相关工作绩效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确定了测验方法及划界分数,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缺失不同数字对题目难度有影响;划界分数为197秒正确应答27题以上;该测验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64;预测符合率为95.7%。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在制定我国修订的韦氏记忆量表的儿童常模时,将1326名7—15岁儿童的常模样本的测验结果,按分测验成绩与年龄和性别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各分测验的成绩均随年而增,有些分测验成绩有性别差异,同时出现三种不同记忆发展方式。文中对形成此种方式的原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基于经典测量理论标准参照测验的传统划界分数设置方法是等级评分或指定划界分数,划界分数设置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拓展。Bookmark法是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划界分数设置方法,学科专家以测验材料的能力参数值为基础,依据掌握百分比分数与被试能力水平的定量关系,设置多重划界分数,相对于传统方法更高效、精确。作者评述了Bookmark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施方法,分析了Bookmark法的应用前景,并对Bookmark法设置划界分数的信效度和标准误估计的研究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林夏水 《哲学动态》2002,8(7):29-31
最近 ,我在研究与决定论自然观有关的课题中 ,发现我国哲学界近年来把非决定论界定为 :否认事物的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那么非决定论是不是否认事物的规律性呢 ?本文将通过概略考察近代科学以来决定论自然观的争论焦点 ,说明非决定论并非否定事物的规律性 ,以及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传统划界标准的错误。一、传统划界标准为了论述方便 ,以下把我国哲学界关于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划界标准叫做传统划界标准。我们先以两本权威著作为例说明 ,传统划界标准是什么。《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 (1987年版 )关于“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条目写道 :“…  相似文献   

8.
张丽锦  陈亮  方富熹 《心理学报》2011,43(9):1075-1086
本研究旨在将“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诊断工具” (Inventory of Piaget’s Developmental Task, IPDT)中的守恒与关系领域分测验改编成动态测验, 并应用于不同程度学业成绩儿童当中以探查其认知发展的潜在水平。在实验研究基础上结合以往动态测验的编制技术, 把动态施测过程分为“前测—干预—迁移—后测”4个阶段, 分别确定各阶段的测题并构建了6等级提示系统。在中等学业成绩儿童(n = 33)和低学业成绩儿童(n = 35)中的应用发现, 动态测验测得的能力获得变量对儿童的学业成绩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证实了所改编测验的有效性; 动态测验情境下中、低学业成绩儿童的潜在认知水平基本相同, 所改编的动态测验有助于发掘儿童的潜在认知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认知风格分析测验(CSA)修订及大学生样本的划界尝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大学生为对象,对“认知风格分析测验”(Cognitive Style Analysis,CSA)进行了项目分析、信度、效度检验等一系列研究,并通过大学生样本划界尝试。项目的区分度检验表明测验中所有项目都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两个维度间的相关分析进一步确证了CSA的结构效度。进一步的信度分析表明CSA具备可接受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跨文化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认知风格的划界与英国常模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斯腾伯格(R.J.Sternberg)三重智力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三部分。一、论述斯氏对传统IQ测验的主要批评。二、介绍三重智力理论,尤以情境亚理论和经验亚理论为重点。三、对三重智力理论的基本评价:它拓宽了智力本质的内涵,为编制较理想的测验提供了较适当的基础,在三重理论的框架内能较好解决测验有效性和测验公平性问题;三重结构本质上是一种层级结构而非平行结构;经验亚理论与或分亚理论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将两种项目区分度指标(CDI、ADI)及两种扩展项目区分度指标(GMCDI、GMADI)用于属性多水平诊断测验组卷。考虑三种实际测验情景,开展两项研究:研究1,二级与多级计分项目独立组卷测验;研究2,二级与多级计分项目混合组卷测验。结果表明,GMCDI与GMADI组卷方法可获得最高诊断精度,且不受属性层级结构与测验类型影响。  相似文献   

12.
《儿童认知能力诊断量表》(简称DSCAC)是编制来鉴别和诊断学习不良儿童的一个认知能力测验。它由三个分测验和八个项目组成。我们在1986年建立了DSCAC的杭州市一、二年级的年级常模。结果表明;1)本量表能反映出年级间认知能力发展的趋势;2)量表的重测信度一、二年级均在0.81以上,说明量表是可靠且稳定的;3)通过因素分析,量表内部一致性分析和DSCAC与WISC—R相关分析来评价本量表的效度。结果发现,DSCAC具有较好的构思效度和内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由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波特(R·porter)同卡特尔(R·B·Cattell)一起编制而成的儿童十四种人格因素问卷是公认比较好的儿童人格测验量表。我们在全国六大区十二个省市抽取了2302名被试,修订了8-11岁儿童(男、女)和12-14岁少年(男、女)的四个常模。同时,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此量表可作对中小学生进行人格特点的诊断与研究用。  相似文献   

14.
Hiskey-Nebraska 学习能力测验(H-NTLA)由美国M.S.Hiskey 教授在1941年为聋哑儿童设计。适用下3—16岁儿童。1957年又发表了正常听力儿童的常模。该测验用手势语(聋哑儿童)或少量指导语(正常听力儿童)从十二个分测验评价儿童学习商(聋哑)或智商(正常听力儿童)。十二  相似文献   

15.
<正>2015.05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促进中国心理测验的研发与应用,加强心理测验的规范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第2条心理测验是指测量和评估心理特征(特质)及其发展水平,用于研究、教育、培训、咨询、诊断、矫治、干预、选拔、安置、任免、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测量工具。第3条凡从事心理测验的研制、修订、使用、  相似文献   

16.
王有智  欧阳仑 《心理科学》2004,27(2):389-392
用镶嵌图形测验方法从大学生中选出场独立性、场中间性和场依存性被试各32名.在分段限时条件下解决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的B、C、D、E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认知方式不同组被试图形推理总成绩差异显著,场独立组最高、中间组次之、场依存组最低;随推理问题难度的渐增(B→C→D→E),认知方式的作用效果愈加明显,场独立组、中间组对图形类比推理(B组)、系统变化(C组)和系列关系(D组)的推理水平显著高于场依存组,对复杂抽象问题(E组)的推理水平场独立组显著高于中间组和场依存组;认知方式可解释图形推理总成绩25.9%的变异,年级可解释11.2%的变异。认知方式是影响图形推理水平的重要人格变量。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诊断评估的重要一环是构建符合约束(统计约束与非统计约束)的诊断测验。其中构建测验的认知诊断自动测验组卷(cognitive diagnosis automated test assembly, CD-ATA)方法十分关键,受到广泛关注。文章通过梳理有关CD-ATA的研究,从组卷方法的类别、开发思路、组卷过程、方法对比及选用进行阐述与评析。最后,在已有方法基础上指出未来可从融合测验设计、非参数组卷、平行测验组卷、开发组卷软件、开展实证研究五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许淑莲编制的“试用临床记忆量表”(甲、乙套)对159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甲套测验,其中男性94例,女性65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60岁,平均68.96岁,职业中以脑力劳动者占大多数,并与41例20—39岁青壮年组作比较。测验结果老年组量表分明显低于青壮年组,前者为79.13,后者为107.02,t=8.8170.P<0.001,两组差异非常显著。另外还对不同年龄组进行测验,从20岁至80岁以上,每十岁为一年龄组,可以看到记忆分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本文叙述了老年人的一些记忆特点,老年人除  相似文献   

19.
郭磊  郑蝉金  边玉芳 《心理学报》2015,47(1):129-140
本研究借鉴传统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思想, 并结合认知诊断的特点, 在认知诊断框架下提出了4种变长CD-CAT的终止规则, 分别是属性标准误法(SEA)、邻近后验概率之差法(DAPP)、二等分法(HA)以及混合法(HM)。在未控制曝光和采用不同曝光控制条件下, 与HSU法及KL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 终止条件越严格, 平均测验长度越长, 按测验长度最大值终止的测验百分比越大, 模式判准率越高。(2) 当未加入曝光控制时, 4种新的终止规则均有较好表现, 与HSU法十分接近。随着最大后验概率预设值的增加或e的减小, 模式判准率呈上升趋势, 平均测验长度逐渐增加, 但在题库使用率方面均较差。(3) 当加入项目曝光控制时, 6种变长终止规则下的题库使用率有了极大的提升, 仍能保持较高的模式判准率, 并且不同的曝光控制方法对终止规则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 相对标准终止规则极易受到曝光控制方法的影响。(4) 综合来看, SEA、HM以及HA法在各项指标上的表现与HSU法基本一致, 其次为KL法和DAPP法。  相似文献   

20.
异质性与科学划界─—L.劳丹的划界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篇题为《划界问题的消亡》的文章中,劳丹说:“习惯上被视为科学活动和科学信念的内容都具有认识异质性(epistemichetero-geneity),这种异质性提醒我们注意,寻求划界标准的认识形式可能是无效的。经过详细分析,看来不存在一个认识常量。…划界问题——被波普尔称为‘认识论中心问题’的那一问题是虚假的,因为它预设了这一常量的存在。”①劳丹是循着以下思路得出上述结论的。首先,他设立了关于科学划界的三个元标准。然后他检查了新老划界主义传统,发现无一划界方案满足元标准。最后他才形成了异质性概念科学观。不难看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