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女人如书     
每个女人,其实都是一本书。有的随手翻翻,便一览无余,有的就耐读多了,必须下一番工夫,才能读懂。  相似文献   

2.
《虹》与《恋爱中的女人》是D.H.劳伦斯分别于1915年和1920年创作的两部伟大的作品.如劳伦斯本人所言,从某种程度上说,《恋爱中的女人》是《虹》的续篇.因此,两部小说不可避免地存在互文性关系.具体而言,两部小说在人物、环境对圣经文本结构的运用以及两性关系探索等方面存在互文关系.从互文性角度对小说《虹》与《恋爱中的女人》进行解读,可以为小说的理解和诠释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独身女人都怪僻。”其实经过对她们心灵的探访,我发现一个女人之所以选择独身,自有她的道理,她们中有的人是经历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婚姻伤害,而有的人年龄虽大,心态还不太成熟,更有不少人是在为别人考虑后才作出的选择,确实令人感动。所以,有人选择  相似文献   

4.
男人,你知道,一般来说在女人面前是极其大度的,至少,看上去如此。然而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个限度。男人对女人容忍的极限在哪儿呢?这是一个让人尴尬的提问。在武打小说里,不少武功高强的人都有着一个死穴,点到它,你再厉害也不行了。人也一样,很正常嘛,这正如没有一个女人  相似文献   

5.
桌上摆放着几张放大了的女人照片。有的卷发披肩,身穿入时的旗袍,脚登高跟鞋,妩媚地微笑;有的用纤细的手指捻着长长的辫梢,羞答答地倚柱而立,两眼深情地凝视远方,似乎若有所思。有的端庄矜持,有的浪漫轻佻,有的浓妆艳抹,有  相似文献   

6.
一、在中国了解伊斯兰教我是一个汉族人。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慢慢接触到了一些伊斯兰教的文化。首先是在家庭中,我外公三弟的妻子,我的三外婆是穆斯林。她是一个静默而自信的回族女人,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女性。她一生勤奋刻苦,贤惠慈祥,深得同事和亲友的爱戴。在我1995年读大学后,三外婆推荐我看了一本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这本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缠绵悱恻的情感让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7.
威尔斯以科幻小说《时间机器》而成名,毛姆以小说《月亮和六便士》被中国读者所熟知,二人是同时代的英国著名作家。威尔斯外表粗陋、肥胖,但身边从不缺少女人。这使毛姆感到好奇,为了弄清威尔斯情场得意的原因,他便问威尔斯的一位情人,威尔斯究竟  相似文献   

8.
女人如磁     
女人如磁,对于男人。所以朱自清说,女人是磁石,男人是软铁。 女人如磁,缘于女人的美。古时有颜如玉、羞花闭月、沉鱼落雁之说;今人贾平凹先生说的淋漓尽致:女人是世界上的大美。在朱自清笔下,女人是一种  相似文献   

9.
葛蕤 《天风》2007,(18):6-8
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现在,有的地方出现了一种叫"彼得·潘"的现象。这种现象讲的是有的人不愿意长大、拒绝长大。这个名叫彼得·潘的孩子,是苏格兰作家,在1904年所创作的一部小说的主人翁,他是个健健康康的人,他在成长的过程中觉得做小孩子真好,于是  相似文献   

10.
男人的谎言     
女人自古就戴上了“爱说谎”的帽子,这实在是冤枉。男人不说谎吗?历朝历代那些争权夺利谗害他人的政客,说的不都是“指鹿为马”的弥天大谎吗? 不过,撇开其他对象或场合不论,单说在夫妻两人的小天地里,我认为男人说谎在所难免,这是维系夫妻情感、营造良好家庭环境的必要手段。男人对女人的说谎,从恋爱期就开始了,中国人谈恋爱,男人首先发起进攻,属于男追女的模式。当然,泼泼辣辣的飘起长发追男人的女人也是有的,但至今仍不是主流。女人喜欢一个男人,习惯于展示自己的美丽温柔,对男人施些温情,缓慢地表露心迹。男人却没有这个耐性,冒冒失失地从情壕里  相似文献   

11.
从"身体社会学"视角来解读莫言的小说《蛙》,可以发现,"我姑姑"、"小狮子"等女性的身体是被政治化的,"王仁美"、"王胆"等女性的身体是被工具化的,"陈眉"等女性的身体则被商品化了,而这正是小说中女性悲剧的主要成因。《蛙》实际上已经提出了一个如何让女性身体乃至女人本身克服异化、回复本真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2.
自己看自己的教养,咋看咋高,就像有的女人照镜子,镜子里那个自己是用一生的时光也看不够的,那个"她"在自己的眼睛里不比西施美,但也不比西施丑。自己若看别人的教养,人家是一枝花,他也觉得是爬墙虎;人家是一棵树,他也能看到地下  相似文献   

13.
晚上的电视节目,正在采访一个女人。这是一个快乐的女人,一个健康的女人,一个脸上永远带着笑容的女人。她一直在笑,笑得舒展,笑得奔放,似乎永远没有烦恼和忧愁。谁也不会相信,8年前,她曾经是个癌症患者。这是任何女人  相似文献   

14.
当代著名作家张贤亮的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小说主人公章永璘在长期的劳改生活中,由于精神压抑曾一度丧失了性功能,后来在妻子黄香久炽烈爱情之火的燃烧中终于恢复了正常,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这些情节对分析精神性阳痿症的病因,窥视心理及治疗上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对精神性阳痿症的患者来说,也可从中悟出些道理来。精神性阳痿是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致病因素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讲逻辑而且讲得饶有兴味,把抽象难懂的逻辑知识同古今中外的笑话、幽默、寓言、故事以及各门学科的典型事例和日常知识之类融合起来,寓逻辑分析于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之中,在逻辑普及和教学实践中,是前些年早已被逻辑界众多卓识的学人们所证明了和行之有效的经验。笔者现拟仅就其一题多解现象在教学中的效果,从几个实例中谈一点儿感受。【例呈]鲁迅小说《一件小事》在叙述中心事件时,先称摔倒的是“入”什刚迈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继而称“女人”(“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后…  相似文献   

16.
在人生的征途上,并不都是径情直遂的坦途,还会遇到矛盾冲突的十字路口。有的通往正义的巅峰,有的导向邪恶的洞口,何去何从,客观形势迫使人们必须从道德上作出某种选择,从而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在小说《山中,那十九座坟茔》中,通过彭树奎这个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对于我们研究、探索“文化大革命”中伦理道德的变异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这位震惊美国文坛,曾被福克纳称为"作家中的作家"的文学大师为世人创造出了一部主题深远、文体优美的小说<林中之死>(1933年).此书描写了一位随夫姓而姓格林莫斯的女人,在冬日的夜晚,在丛林中的一棵树旁,因饥渴交迫,长途跋涉,休憩时被冻死.格林莫斯夫人是安德森勾勒出的一位呵护生命、善良坚强的母亲.  相似文献   

18.
女人占了人类的一半,她们因文化、职业、年龄、个性以及境遇等方面的差异,又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女性群体。其中,独身女性几乎存在于社会各层面,她们已构成为数不少的、受到关注的女性群体。女性独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因机遇、条件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86,(1)
近几年来,文艺领域内出现了一些以佛教为题材的作品。其中有的作品注意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懂得佛教知识,较为真实地反映了佛教徒的生活,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佛教。但也有不少作品(主要是有的电影、电视和小说)胡编乱造,随意夹杂武打和色情内容,歪曲了佛教的理论,戒规和历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知识分子反思题材的小说,深受苏联文学和"五四"文学传统的影响,但却没有把握其精髓。张贤亮是新时期的重要作家,有22年的劳动改造经历,小说多以知识分子为主人公,重述他们在政治风暴前后的变化。作家在确认知识分子身份的同时,却失去了对历史的真实反思。这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从他的两部作品《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创作的话语环境中我们可以窥探一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