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宗教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是个宗教色彩很浓厚的国家。有30多万个基 督教教堂、犹太教会堂、清真寺以及其他宗教活动场所。很多社会学家认为,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宗教色彩最浓厚。据1990到1993年的国际性调查,82%的美国人认为自己信仰宗教,而英国、德国和法国,比例分别是55%、54%和48%。 维吉尼亚大学宗教系教授彼得奥克斯博士说,美国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美国的历史有密切的关系。美国人不管是穆斯林、犹太人、基督教徒,都受到美国历史上一系列“宗教觉醒运动”的影响。如独立战争期间的宗教大觉醒,传播了天赋人权观念;南北战争期间…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大学生宗教信仰基本现状,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提供参考。使用自编调查问卷,随机对101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37份,调查发现大学生有宗教信仰者64人,占被试的7.65%;其中大学生的信仰宗教排名依次为佛教、道教、基督教:信教学生最初接触宗教的原因主要是:承袭家庭传统占37.5%,寻求心灵寄托占35.94%,受信仰群体的感染26.56%;大学生去宗教场所的主要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1)祈福占51.73%;(2)参观浏览,占49.34%;(3)陪同他人参观,占44.68%;(4)好奇,占32.38%;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92%的信教学生对不同宗教信仰者持好感和理解态度.另有89%的无宗教信仰学生对宗教信徒持好感和理解态度;无宗教信仰的学生中有8.12%A-有皈依某种宗教的想法.有10.51%人没有参加宗教的原因是由于时间的限制,他们有可能成为潜在的宗教信仰人群。因此,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的教育及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理论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美国宗教社会家彼得·贝格尔被学界誉为宗教社会学第三代的主要代表,他那本部头不大的书《神圣的帷幕》,曾经名噪一时,被视为一部“巨著”,一部自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以来对宗教社会学作出最重要贡献的著作。然而,也有一些人指出,《神圣的帷幕》是一本“无神论”的论著:贝格尔对当代宗教状况的分析,也被认为表现了对宗教“绝望”的态度。贝格尔认为对这些评论有必要加以澄清,这是  相似文献   

4.
正通过对美国有组织的世俗主义者进行第一次社会学调查,该书揭示出其中一部分人如何通过激进主义团体创造出一种新的、有凝聚力的无神论身份;认为无神论的重新兴起是对1980年以来美国政治中宗教狂热复兴的反应,无神论者感到在公共领域里被忽视,于是他们采取各种各样的策略来应对,包括建立社团。该书的研究具有开创性,  相似文献   

5.
<正>在美国,很多人信仰宗教,但非信仰在扩展。证据表明,在很多国家,组织性宗教在衰落。作者是无神论者,该书描写了美国无神论现状。被认为引人入胜,第一次对积极的无神论进行了科学实证的研究,并能打动人心。该书表明:一个团体的宗教性越强,就越容易具有攻击性、越容易具有偏见,并越倾向于与他人相隔离。  相似文献   

6.
二、美国政治中的宗教因素董小川教授把宗教在美国的社会地位归结为五点:第一,从人的精神世界出发,宗教是美国人个人的心灵慰藉;第二,从社会政治出发,宗教是美国国家的意识形态;第三,从群体心理意识出发,宗教是美国民族的统一道德观和价值观;第四,从宗教的社会价值出发,宗教是美国政治生活的添加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宗教信仰成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今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状况如何?笔者在本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2000名大学生中进行了一次调查。此次调查要求学生以作业的形式回答信不信宗教,若不信,信什么,理由何在?若信,信哪种宗教,原因何在?等等。调查结果显示: 认为宗教“可信可不信”、“说不清”、“很模糊”、“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有1180人,约占总数的60%。  相似文献   

8.
调查表明,绝大部分(87.7%)大学生不信仰宗教,超过六成(63.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无神论者”。少数民族大学生、高职院校大学生、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大学生、父母信教的大学生、家乡宗教氛围浓厚的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比例相对更高。大学生信仰宗教主要是为了“寻求精神寄托”和“消灾祈福”,而且主要是受父母亲戚的影响。此外,85.0%的大学生信仰宗教是在高中及以前,但是只有15.4%的信教大学生参加宗教活动的频率较高,68.0%的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宗教现象。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成功之初,美国在华传教士因这场革命的领袖孙中山之基督徒身份而对其大加推崇,甚至将其视为君士坦丁大帝,期冀借其影响力使异教的中国人皈依耶稣基督.更有传教士预测,中国不仅会成为一个共和国家,还有可能成为一个基督宗教国家.然而,1913年3月之后,随着几起重大政治事件的相继发生,尤其是孙中山决意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之后,美国在华传教士发现,孙中山及其追随者太过激进,充满民族主义色彩;其不顾大局发动之讨袁内战,不仅因动乱再起而危及基督福音之在华传播,而且有悖基督宗教之核心精神.故此,孙中山被传教士们视为中国和平的潜在破坏者、“不名誉”的人,其所作所为更被认为对中国的传教事业构成严重威胁,最终,美国传教士与孙中山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10.
美国民众的宗教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精神现象,它对社会与民众的精神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作者提出:要了解美国社会与美国人的精神生活方面,就不能不研究美国的宗教教育。文章从美国历史条件与现实环境出发,列举事实说明贯穿于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宗教教育和官方怎样对民众施加宗教影响。分析教会在给信仰者提供生活意义;在孕育、传播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在把民众整合到一个个相互认同的群体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薛玉秀 《法音》2020,(2):56-60
一、引言十九世纪中叶,佛教传入美国。佛教因其包容性、平等性和哲理性等特征被美国民众所接受。诸多报刊、杂志纷纷介绍佛教,述评佛教思想的社会价值,这给美国人接触和了解佛教提供了方便,也给处于矛盾迷茫中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精神支柱及心灵慰藉。著名文化学者谢青桐认为:"佛教带着异国情调的东方神秘主义浪漫观念,刺激了美国哲人、诗人、艺术鉴赏家,以及早期世界宗教学者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2.
新兴宗教于光所谓“新兴宗教”,一般认为只有百余年的历史,但它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受人注目的程度却在不断上升。这一方面是因为世界范围内宗教发展的客观大环境所致;另一方面也是所谓“邪教”事件造成的轰动效应的结果。1978年,美国“人民圣殿”教团在南美圭亚...  相似文献   

13.
海外消息     
《天风》2013,(2):63-63
调查显示基督教仍是全球最大宗教 据英国路透社报道,一份对信仰的全球调查显示,以人口数量为标准,世界第一大宗教是基督教,然后是伊斯兰教,不信教的人群排第三位,印度教排第四。基督教目前拥有22亿信徒,占世界人口的31.1%,这中间包括天主教和新教。前者的信徒超过11亿,占基督教人口的50%以上,接下来是占37%的新教和占12%的东正教。基督教是分布最均匀的宗教,全球各地均有信徒。研究显示,全球69亿人口中,有84%拥有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4.
假如美国人问你信仰什么宗教,你回答说我不信仰任何宗教,美国人一定很吃惊。对你会产生第一个不良的印象。他们认为,连神都不怕的人,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怀疑你是一个可怕的人物。美国人有宗教信仰的很多,到处可见教堂,星期日不少人去做礼拜。教徒之间时不时的有团契活动——轮流到教友家聚会,每人带一个菜,放在一起交换着吃。我们到达后的次日,便有牧师  相似文献   

15.
<正>在美国,政教分离一度饱受攻击。那么,"政"与"教"何去何从?作者揭示了二百多年的世俗运动,有力地护卫了美国世俗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是"美国第一届政府馈赠予美国人民的财富",它不是来自于宗教的权威,而是奠基于人的理性。该书好评如潮,《纽约时报》认为"富有热情,又有洞见";《华立顿邮报》认为"最大的优  相似文献   

16.
<正>该书出版于2009年,展示了美国近四十年文化现状。作者自认为是"文化生态保护者",而非"文化保守主义者",认为美国理论与实践脱节,充斥着反智主义,正处于一个非理性时代。这个时代主要表现为宗教原教旨主义的兴起、公共教育在塑造公民方面的失败等"反智主义"的社会现实。"美国似乎所知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7.
波兰有90%的人信仰罗马天主教,其余10%的人除去一些无神论者外,组成了信仰当今世界各种宗教的36个宗教组织,其中之一是波兰伊斯兰宗教联盟(亦称波兰穆斯林宗教联盟),该组织是波兰人数最少的宗教组织,其总部设在华沙,它在1925年取得了合法地位,1936年4月21日正式开始活动。它由一个最高委员会领导,现任主席是斯泰芬  相似文献   

18.
邓汉光在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的《湖北宗教研究》一书中撰文《试论城市化进程中的宗教工作》。作者认为,城市化的发展为做好宗教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是城市化会使一部分人从宗教组织中脱离出来。二是城市化有利于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城市化导致各种社会活动由乡村向城镇聚集,原来大量在乡间进行的宗教活动在城市化进程中得到整合,信教群众被城镇里正规的宗教活动场所吸纳。但在城市化进程中宗教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变革导致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失衡;城市化进程中宗教界经济实力得到加强从而…  相似文献   

19.
如今的美国,宗教五花八门。美国革命时期, 常去教堂作礼拜的美国人约占17%。到南北战争时,这类人的百分比已增至37%。到本世纪初,已超过人口的一半,到如今更是超过了60%,当然,其中有一部分仅仅是名义上的教徒。 新教的世俗化 福音会(Evangelicals)的崛起 美国的世俗化的确与众不同。那些历史悠久的新教教派在教义问题上往往比较开明。正因为如此,那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原始的墨西哥宗教是由美洲虎神所统治的。但是美国宗教史学家卡尔·卢柯特教授通过他深入的研究,将拉本塔奥尔梅克文明的铺贴面像倒置过来进行观察,认定它们是一种代表南美洲响尾蛇的镶嵌雕塑。这样一来,由美洲虎神所统治的墨西哥宗教就被农业文明中的大地雨龙所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