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目的数概念的形成和运算能力的发展,在幼儿发展心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们对石河子地区幼儿数概念的发展水平,作—个客观的了解,进而探索一种比较有效的教育手段,按我们设计的教材、步骤和方法,顺应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年龄阶段和个体差异的特征,促进儿童数概念的形成,充分发挥儿童的发展潜力.内容与方法一、关于采取逐个调查和自然实验法。了解幼  相似文献   

2.
颜色和形状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幼儿认识客观世界都是始于外部特征,如能早期掌握多种颜色和形状将会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鲜艳的颜色对幼小儿童的视觉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儿童认识事物的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色彩知觉与人的情感有密切的联系,认识颜色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美的情操,陶冶他们幼小的心灵;3—6岁幼儿大都容易注意物体的色彩特征.所以我们认为对幼儿加强颜色教学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多级估量法,对十三省一市的5143名四至九岁儿童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儿童对14个项目的爱好存在着年龄差异,但是未达到显著的程度.该年龄阶段的儿童兴趣未明显分化,但是已经从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过渡.不同地区的五、六岁儿童的兴趣爱好有着共同的特征,在音乐游戏、学乐器、模仿性游戏等单项上差异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1979年对福建师大幼儿园48个儿童的口头言语进行调查,共收集到3192句口语,写成《3—6岁儿童口语句法结构发展的调查》一文.现再就幼儿口语发展的一些特点与问题分析如下:一、一般特点1.中、小班幼儿的口语常带有具体形象性和富有表情动作性的特点。他们说话常常重叠使用动词并伴随着手势动作,如“这个姐姐走,走走,跑,跑跑去上学”(边说边作跑的动作)。有时还以象声词或动作姿态替代句子的某一成份或复合句  相似文献   

5.
前 言 言语发展是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汉语的组织体系和结构又不同于其他语言,研究我国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指导幼儿语言教学实践和探讨语言发展理论问题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在这方面做的工作还很少,因此,我们于1978年以幼儿口语中句法结构的发展为重点进行了初步调查。本文是调查报告之一,只就幼儿言语  相似文献   

6.
想象力是一切创造力的源泉,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教育工具,启发并引导儿童进行丰富的联想,从而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成长基础。在儿童美术教学中,采用启发、联想、求异等多种方法 ,丰富绘画的内容,突出绘画的主体,想象力和绘画素材、主题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同样在评价儿童美术作品时,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作品是否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由此可见,想象力的培养对幼儿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我们经过三年连续观察,小学生理想确有如下一些特点:1.小学生的理想主要属于职业理想,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三年调查,1976名九岁到十一、二岁(个别的十三、四岁)的儿童中,有1964名(占99.85%(儿童根据自己所受的教育和兴趣爱好填写了自己的职业理想,这是有力的证据。儿童对自  相似文献   

8.
儿童思维能力培养是当今举世瞩目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我们选择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课题作为儿童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和突破口,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简述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9.
田学红  方格  方富熹 《心理科学》2001,24(1):114-115
对介词的理解是空问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人将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总结为:三岁幼儿仅能辨别上下方位;四岁幼儿开始辨认前后方位;5岁幼儿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认左右方位;6岁幼儿还只能达到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的水平,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认尚未发展完善。由于实验材料的不同,研究者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有人认为:幼儿的空间认知发展阶段可以解释幼儿对空问词汇的掌握。目前.在儿童空间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框架基础之上研究幼儿对空间方位介词的认知发展成为一种大趋势。  相似文献   

10.
美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且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增强儿童对生活的乐趣,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和良好性格的形成。因此,美育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对儿童进行美的教育呢?  相似文献   

11.
前言社会交往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接触交往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通过交往达到交流信息、交流情感、传递力量,认识他人和自己,从而进一步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儿童交往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方面,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动因,也是实现儿童社会化不可缺少的途径。幼儿期是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幼儿社会交往的特点和规律,对寻求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就所得到的资料,幼儿社会交往中的同伴交往研究较少,且较集中于交往的认知方面,主要通过研究者提问幼儿回答研究他们对自己与同伴交往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对“友好交往”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
调查目的和方法了解小学儿童学习动机的特征及其发展的规律,是为培养和激发儿童学习动机提出科学的依据,是为“学习心理”的教学提供可靠的资料。我们于1982年在我省的承德、唐山、衡水和张家口等地区,按地、县、社各级分別选择了二十所小学,调查了一至五年级学龄儿童共2853人(系自然取样)。我们在试查的基础上,拟订了统一的调查方案和问卷,采取谈话与问卷相结合的方  相似文献   

13.
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对12个小、中、大班共435名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幼儿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内部不同行为间的发展具有一致性与差异性;在幼儿不同类型的社会行为的发展中,自然因素与环境教育因素在儿童发展不同阶段起着不同作用。幼儿社会行为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4.
诱因对3-6岁儿童自控行为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幼儿自控行为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直接牵制着儿童全部的心理活动.同时,它又与人的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意志相联系.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是以大脑皮质的成熟、言语机能的增强为前提,在家庭、社会和教育等因素的交互影响下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苏联心理学家玛努依连卡在五十年代曾研究了学前儿童自控行为的年龄特点以及外部因素对儿童自控能力的影响.美国学者认为:儿童自控能力的发展是若干个自我控制装置的发展的结果.如儿童必须学会预见性的思考,考虑目标与希望的结果之间的平衡,避免眼前受益,长远受损的事情等等.  相似文献   

15.
在幼儿教育中,美术教育是学龄前的儿童接受到的最直观的艺术教育,在儿童成长的幼儿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学龄前儿童的语言接受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存在局限性,在美术教育中面临着较大的困难。通过儿童绘本的阅读,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领悟美术艺术。在农村的幼儿美术教育中,由于位置和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儿童绘本阅读这种教育方式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主要围绕儿童绘本阅读在农村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展开论述,首先分析了儿童绘本阅读对农村幼儿美术教育的作用,随后指出了儿童绘本阅读在农村幼儿美术教育中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儿童绘本阅读在农村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对策,并总结全文。  相似文献   

16.
时至今日,许多教育研究已经证明,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又有哪些因素影响家庭教育呢?为了解这一情况,笔者前不久进行了一次“家长对子女的期待”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一、基本情况此次调查,随机选取了深圳特区内549名幼儿(其中男童301人,女童248人,独生子女356人,非独生子儿193人)的家长作为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17.
所有者是所有权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也需要我们合理地判断所有者。本研究考查幼儿能否像成人一样,区分可能的所有者和不可能的所有者。研究采用等级评定的方式,考查了3~5岁幼儿和成人对“什么是所有者”的直觉理解。结果发现,无论是成人还是幼儿,均认为能力健全者、能力不健全者是所有者,但不认为人造物可能是所有者。3~5岁幼儿评价动植物是所有者的可能性显著高于成人,表明相对于成人,他们仍存在认为动植物是所有者的倾向。研究提示,幼儿对所有权主体的理解既与成人之间存在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成人可以基于幼儿的所有权认知引导儿童正确理解所有权概念,进而提高幼儿在该领域的社会认知。  相似文献   

18.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是一种没有直接功利目的,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提高其审美修养和艺术素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是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我们要研究学前儿童在绘画学习和创造中的发展特点,要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懂得绘画技巧固然重要,但是教学方法要得当,必须根据不同年龄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施教。  相似文献   

19.
友谊在学前儿童的社会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能帮助儿童学习社会化技巧,促进社会性比较,以及使得幼儿得到团体的归属感。然而早期幼儿间的相互关系往往被忽略,直到1970年代才再度出现一些相关研究。笔者通过对有关学前儿童友谊研究的梳理,从学前儿童友谊概念,学前儿童友谊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等方面整理出关于学前儿童友谊的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20.
儿童焦虑内容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增让 《心理科学》1998,21(1):88-90
焦虑是儿童精神病学领域中一种普遍的临床现象,也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文对儿童焦虑内容及其相关因素作了调查分析,以期更好地把握儿童焦虑,促进儿童健康。1研究方法本研究共调查了519名儿童,他们曾在1981至1991年因患有明显不同的焦虑就诊于各大医院,这些病人是根据各医院的基本档案选出的。选择被试的标准是:(1)所选者至少必须有一种焦虑。若明显有多种症状,至少其中之一是焦虑.(2)我们仅考虑状态焦虑个案,不考虑自由漂浮焦虑者。(3)在调查时病人年龄不超过18岁。据此,最终筛选出428人作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