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多动症 (MBD)儿童的智力、行为和认知事件相关电位的分析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的智力水平正常但均数都低于正常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和行为量表指数高于一般正常儿童,反映大脑认知功能的事件相关电位的N2、P3的潜伏期较之正常儿童组均延长,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2.
桑标  俞佳  章璋明  虞纪忠 《心理科学》2002,25(1):31-33,17
本研究比较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在创造性思维测验、学习适应性测验以及教师对其创造力评价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在数字和图形创造性思维测验上的成绩没有显著的差异。表明ADHD和创造力是彼此独立的两个特质;(2)ADHD儿童在学习态度、学校环境(主要是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独立性和毅力等维度上明显偏低;(3)不同学科教师对于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在创造力水平高低的评价上没有显著性差异;(4)对于正常儿童。不同学科教师对其创造力的评价与儿童在创造力测验上的得分呈显著性相关;对于ADHD儿童则没有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陈俊  张积家 《心理科学》2001,24(4):429-431
运用听读理解测验的方法探讨言语表情标记对6~8岁儿童寓言故事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言语表情标记能促进各年龄组儿童对故事的理解,这种促进作用在6、7岁儿童身上表现得非常显著。男、女儿童对有、无言语表情标记的故事的理解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我国修订的HR幼儿神经心理成套测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是关于Reitan-Indiana神经心理成套测验在中国的修订。根据中国的文化背景,对部份测验内容做了修改,并将此测验用于1002名正常儿童和98名脑损伤儿童。受试儿童来自全国15个省市,年龄范围为5—8岁。研究结果反映出不同年龄儿童的各种能力水平。根据统计资料制定了本测验的中国儿童年龄常模。进行了重测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平均重测相关系数为0.61;正常儿童和病儿比较的结果反映出二者间各能力水平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李美华  沈德立 《心理学探新》2006,26(1):52-55,84
采用维度变化卡片分类测验,对3~4岁儿童进行认知灵活性测试。根据测验结果发现在标准版本与全部变化版本间存在十分显著差异,在部分变化版与全部变化版本间同样存在十分显著差异,而在标准版本与部分变化版本间差异不显著。性别之间在后转换阶段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年龄之间在前转换阶段成绩存在显著差异,这就表明3岁幼儿当需要在两套不相容的规则之间进行灵活的转换时遇到了困难,即前转换阶段激活了的规则保持在后转换阶段中。超过3岁到4岁间的幼儿比低于3岁或刚3岁的幼儿分类成绩要好。  相似文献   

6.
以41名五六年级的阅读障碍儿童和41名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语言认知能力和一般认知能力与阅读成绩之问的关系.结果发现,障碍儿童在所有的语言认知测验中显著落后于正常儿童,较高比率的儿童存在能力缺陷.而在非语言特异性的一般认知能力测验中,未发现两组存在显著差异的证据,这意味着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能力缺陷主要集中在语言认知领域.  相似文献   

7.
对三、六年级22名学障儿童和22名按年龄、性别和受教育水平匹配的正常儿童在内外源提示下的注意表现进行了眼动研究。结果表明:当内源性提示有效性比例较低时,学障和正常儿童的提示效度效应均不明显;当提示目标间隔时间较长时,外源性提示有效性对各组被试的反应时无显著影响;在内外源性提示下,六年级儿童的绩效好于三年级;学障儿童在反应时间、加工速度上和正常儿童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加工广度和策略上不如正常儿童。这些结果表明学障儿童的注意定向和相关的认知加工能力与正常儿童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基于PASS理论建构的D-N认知评估系统(CAS)作为主要评估工具, 以临床推介的18名AD/HD儿童和18名在性别、年龄及智力水平与临床样本相匹配的正常儿童为被试, 对其PASS认知过程特征开展比较研究, 探查临床组儿童潜在的认知过程异常, 研究结果表明:(1)临床AD/HD儿童在CAS总量表分上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2)临床AD/HD儿童与正常对照组儿童在计划和注意过程分数上存在显著差异, 且临床AD/HD儿童的计划和注意分量表分数可很好地预测其在DSM-IV上的注意涣散评估分数;(3)临床AD/HD组儿童与正常对照组儿童在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水平上则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中低功能自闭症儿童在动态条件下的多目标注意加工特点,研究采用多目标追踪实验范式,具体追踪任务采用多目标随机运动和碰撞反弹算法。实验设计为两因素混合设计,组间变量为年龄和性别匹配的中低功能自闭症和正常儿童组,组内变量为追踪目标数量(分别为1、2、3、4个目标),因变量为被试在多目标追踪任务中的追踪正确率和追踪容量。结果发现:(1)中低功能自闭症儿童在目标数量为1到目标数量为4时的正确率均明显低于正常儿童,且标准差变异较大,中低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多目标的持续追踪能力和稳定性存在一定的缺陷;(2)当目标数量为1时,正常组儿童与中低功能自闭症儿童的追踪容量差异不显著;目标为2、3、4时,两组追踪容量差异均显著。不同目标数量情况下中低功能自闭症儿童平均的注意容量为0.83~1.24个(平均容量约为1个)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的0.95~3.72个(最大容量接近4个)。中低功能自闭症儿童在多目标追踪上表现为单焦点注意加工的特点,存在一定程度的注意转移缺陷。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法对253名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儿童进行两年追踪调查,以考察儿童社交自我知觉的发展轨迹,并分析社交自我知觉的发展与孤独感和安静退缩的关系。结果发现:(1)儿童社交自我知觉的发展趋势存在两类异质性群组,分别为增长组(占比93.7%)和下降组(占比6.3%)。(2)增长组儿童的孤独感在三次测量中均显著低于下降组儿童;在两年间,增长组的孤独感显著降低,而下降组的孤独感显著增长。(3)增长组与下降组儿童的安静退缩在前两次测量中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两年间,增长组儿童的安静退缩无显著变化,而下降组的安静退缩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11.
12.
比较不同智商正常儿童和唐氏综合症(Down’s Syndrome)儿童的关联性负变(Contingent Negative Variation CNV)。结果是:智力缺陷儿童的CNV幅度明显下降甚至缺失。智力较高儿童CNV较大,CNV的晚成分与智商,尤其是言语智商密切相关,智商和言语智商越高,晚成分幅度越大。似乎晚成分更能反映人的语言方面的能力。早成分则与语言、操作以及全量表智商都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An examination was made of a supposed superiority in Central Australian Aboriginal children, over European children, in visual memory of spatial displays. No such superiority was found. The presence of a supposed parallel difference in encoding strategies was also examined. Some support for that difference was obtained. The relevance of the latter for schoolroom practices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15.
聋童与听力正常儿童分类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仁来 《心理科学》1993,16(6):349-354
本研究通过不同性质的分类实验,比较了聋童和听力正常儿童在年龄和教育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前提下表现出的分类能力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听力正常儿童的分类水平高于聋童。(2)教育程度的提高对二者的分类水平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就本实验结果看,约在13、14岁间,二者的分类水平均趋于平稳。(4)具体语词的掌握对二者的分类水平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二者对具体材料的分类均优于对抽象材料的分类。  相似文献   

16.
Pour la première fois, selon L'A., L'étude de la conservation a été réalisée avec une méthode non-verbale sur des enfants de culture non-européenne. Les résultats qui ont été obtenus avec cette méthode dans un groupe contrôle d'enfants d'origine et d'éducation européennes sont comparables á ceux qui ont été trouvés en Suisse et aux Etats-Unis avec la méthode génevoise classique. On peut done s'appuyer avec une certaine confiance sur ce fait pour analyser les resultats obtenus par la méthode non-verbale avec 200 élèves d'école primaire de Zambie et les comparer aux données d'une étude australienne sur des enfants aborigènes dans laquelle la méthode classique a été utilisée. La moitié environ des enfants zambiens atteignent L'adolescence sans réussir les épreuves de conservation du poids; L'A. dégage les implications et les causes possibles d'un tel fait, et spécialement L'influence des facteurs de milieu : par exemple, la langue qui est utilisée comme véhicule d'éducation, également la qualité du matériel scolaire et de L'enseignement réel, enfin, L'effet possible de la malnutrition.  相似文献   

17.
王伯掦 《心理学报》1963,8(4):88-98
問題 早在1925年,阿泼雷頓(V.B.Appleton)就研究过浙江儿童的发育問題,但他只收集了224个女学生的資料,每年龄組的人数只有4—39人,所以統計学上的意义不大。其后翟培庆(1938)搜集了6,311个杭州儿童的体貭資料,但未分出男女性別与每組的人数。解放以后,在1956年,几乎同时发表了两个关于杭州市儿童身体发育的調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说普通话儿童的语音习得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以说普通话的129名一岁半至四岁半儿童的口语资料为基础,首次确定了正常发展的普通话儿童在语音习得过程中各年龄段的音位集合、音位习得的先后顺序、及习得过程中典型的语音简化类型。研究结果可以应用到普通话儿童语音发展水平标准化测试,及对患有语音障碍的儿童的诊断。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在普通话儿童的语音习得中同时体现了各语言共有的“普遍趋势”和普通话独有的语音特征,从而为跨语言语音习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进一步发展了儿童语音习得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思惟和语言的关系,长期以来是一个争论的问题。很多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心理语言学家曾致力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得出的结论常迥然不同。苏联心理学家把思惟与内部语言联系起来,视思惟、语言为同一过程。持语言相对论的Whorf(1956)认为思惟依赖于语言。瑞士心理学家Piaget(Piaget和Inhelder,1969)持语言发展依赖于认识活动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differential effectiveness of two methods of presenting discrimination tasks when teaching autistic children. In a constant task condition, the common method of presenting a single task throughout a session was used. In a varied task condition, the same task was interspersed with a variety of other tasks from the children's clinic curricula. Results showed declining trends in correct responding during the constant task condition, with substantially improved and stable responding during the varied task condition. In addition, naive observers judged the children to be more enthusiastic, interested, happier, and better behaved during the varied task sess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boredom” may be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variable to control in the treatment of autistic children, and that particular care may be necessary when defining criteria for task acquisition.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literature on increased responsivity to stimulus novelty and vari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