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旷日持久的安乐死辩论已经陷入僵局,一个重要原因是出现了"尊严悖论",即支持方与反对方都以"维护人的尊严"为前提但却推论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建立生命尊严与人格尊严之"二分法"后"尊严悖论"得以揭秘。通过考察生命尊严的身体来源,尤其是躯体疼痛和肉体折磨对生命尊严的负面效应及其形而上学意义,可以看出,合乎条件的安乐死不仅有助于维护请求者的人格尊严,也有助于维护请求者的生命尊严。安乐死论战中的"尊严悖论"是可以消除的。消除"尊严悖论"是确立安乐死道德合理性的前提,也是使之走上法制化轨道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人的生命尊严在基督教有完整论证,但其证立需借助神性。理性尊严观、德性尊严观、自主尊严观等确立了人的内在尊严,但同时排除了人的生命尊严。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一方面频繁使用"生命尊严";另一方面对"尊严"循理性主义解释,导致"尊严无用论"和"尊重取代论"出现。人的生命尊严亟需哲学论证。人与万物的物质差异是生命尊严的存在论基础;人与人之间对生命之至上性、关键权益性、神圣不可侵犯性的价值互认是生命尊严的价值论根据。我国生命尊严的制度化有长足进步,但人的生命、健康、安全还面临许多威胁,把生命尊严作为一项制度伦理原则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学科语境的首要因素是学科宗旨。生命伦理学以保护人类生命及其相关权利为宗旨,其语境中人的尊严有三个主要特征:以生命尊严为内核,以人格尊严为外围;属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具有指导化解原则冲突、奠基相关权利、贯通法律和政策等作用,是生命伦理学建制化行动的指南。在如何对待人的问题上,"人的尊严"凝聚了宗教和世俗、伦理和法律、政府和民间的道德共识,是生命伦理学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4.
程新宇 《哲学研究》2012,(10):118-123
<正>一、引言生命伦理学许多争论中的核心概念是人的尊严,即争论中赞成和反对的双方都援引人的尊严作为其理据。例如,有人认为,人工流产和安乐死等操控生死的做法其实质就是杀人,是对人的尊严的践踏,所以是应该禁止的;相反,有人则认为,人工流产杀的不是人,安乐死不但没有践踏人的尊严,反而提升了人的尊严,所以是应该允许的。又如,有人认为,辅助生殖、器官移植、克隆、基因增强等生命科学技术的应用是在操控人的生命和生死,把人当做工具,贬损了人的尊  相似文献   

5.
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尊严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最高价值。康德的尊严理论建立在纯粹实践理性的道德自由之上,但是康德所理解的尊严不仅是一种道德尊严,而且从道德尊严可以衍生出权利尊严。以道德为基础的康德尊严理论,既继承了传统的德性尊严观,又具有现代权利尊严的特征,这种融合道德和权利的"有道德的权利尊严"观对指引当代人更好地实现有尊严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死亡的尊严问题是当代生命伦理学中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当代的医疗实践中,各种新的医疗技术在老年人临终阶段的应用,已经引发了各种维护死亡的尊严之激烈争论。本文试图重建儒家的人的尊严和死亡的尊严之基本含义,并从这些观念出发,对死亡的尊严与人的生物学生命之关系,死亡的尊严与人的痛苦之关系,以及死亡的尊严同人的自主性之关系进行分析,并与西方思想家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做比较。文章还表明了,儒家关于人的尊严的观点是对以上问题作出的更好回答,它有助于化解西方死亡伦理研究中出现的概念混乱和理论矛盾。  相似文献   

7.
在道德哲学视域中,"自我"是基于"自然"的同一性与整体性的生命存在。而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对"自然自我"的干预和颠覆导致了纯粹"自然自我"的消逝和"精神自我"的绝望,并由此引发"自我"的分裂。对生命伦理而言,重新弘扬"自我"的主体性,致力于"自我"向伦理实体的回归,乃是重拾"自我"生命尊严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人的尊严是生命伦理学的核心概念。康德的人性公式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当代生命伦理研究中的尊严观。由于对人性公式的片面理解,生命伦理学中的"康德主义"否定人类尊严的平等性,遮蔽了康德的尊严概念本应具有的重要理论功能。人性公式论述的是尊严的道德要求,而非尊严的基础。构建康德的尊严观,需要超越人性公式之外对康德的尊严理论进行阐释。通过分析人性、人格和道德自主等康德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可以得出以下推论:人类个体的尊严并非来自于个体自主选择的能力,而是来自于个体对人类整体尊严的分享;人类整体的尊严来自人类道德自主的潜力,而非已表现出的能力。这样的尊严观恰恰认可并论证了尊严概念在当代生命伦理研究中所承担的不同于以往的功能,并有助于解决当代生物医学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反对大多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安全隐患。但安全性问题本质上属于技术问题。人的尊严才是"基因编辑婴儿"所涉及的重要伦理问题。从人的尊严出发,认为"基因编辑婴儿"的尊严遭到贬损,具体来说,基因被编辑个体存在被工具化状况,其"人性尊严"被贬损;基因被编辑个体的生命被操控,其"生命尊严"被贬损;基因被编辑个体对自我及外界评价的感知无法预测,其"人格尊严"被贬损。因此,基因编辑技术应当在充分尊重人的尊严及相关生命伦理的前提下才可应用,以严防"基因编辑婴儿"之类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0.
在道德哲学视域中,"自我"是基于"自然"的同一性与整体性的生命存在.而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对"自然自我"的干预和颠覆导致了纯粹"自然自我"的消逝和"精神自我"的绝望,并由此引发"自我"的分裂.对生命伦理而言,重新弘扬"自我"的主体性,致力于"自我"向伦理实体的回归,乃是重拾"自我"生命尊严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1.
道德选择是人的存在方式,做人的过程就是通过不断进行道德选择而逐渐成"人"的过程。"爱"具有"伦理"属性,是道德选择合理性的标准。"爱"与道德选择需要对人之生命的尊重,而尊重人之生命又是建立在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基础上的。人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追求是人区别于其他生命的最重要特征,是人类自身朝着独立的、有尊严的、自由的价值主体迈进的重要一步。也是人摆脱野蛮和愚昧而实现文明高尚和超越的重要环节。人要不断摆脱时空与自然力的限制,不断适应环境、提高生存能力,并不断创新和发明来展现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学与尊严死亡》作为医学人文和生命伦理学的专著,紧扣现代医学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医学根本使命的生死主题,以生命哲学和生命伦理学为视野,围绕"尊严死亡"这一核心议题,对于人的"好死"愿望和现代医学如何让人"不得好死"的现实进行了充分的阐释,对现代医学如何利用医学技术消解死亡的尊严及生命的尊严进行了反省,并探讨了在现代医学情境下一个人"好死"如何可能的理念和技术策略,是一部当代生死学和生死教育、生命教育的佳作。  相似文献   

13.
人生的碎片     
1.尊严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份额,是生命的血液和基石。一个人什么都可以失去,但不可以失去尊严。一个民族,可以贫穷,可以落后,但是不可以没有尊严.  相似文献   

14.
黄孟芳 《学海》2015,(1):210-216
作为人性最基本的规定,"性善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德命题,而是中国哲学对生命之自足、强盛与丰盈的神圣肯定。正如尼采以"身体即权力意志"来为现实的人生辩护一样,"性善论"对生命的自信也缘于其本质的"身体性"。因为,身体总是处于联系中的身体,从中开出了中国以象征交换为特征的"礼"的文化;同时,"礼"的交互性体现并维护着生命的"生生之仁"。在以"匮乏"为前提的经济理性支配人类世界的今天,高扬生命之"丰盈"的中国哲学无疑会为我们开启一道重新发现人之内在神圣的智慧之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论述他人和自我眼中的人类尊严。作者提出的问题是:人类不可分割的尊严是何时产生的?在生命乃至死亡方面,是否存在尊卑差异?作者从"尊严与人类状况"、"人人都应重视的东西"、"不朽与尊严"、"有尊严的生与死"、"固有的尊严,矛盾的观念"等方面对尊严问题进行了阐述。在结论部分,作者提出,漫长的人化过程是否达到了完美的人性化结果?人类身上具有非人性的一面是否可控?人们是否能减少它对个人和人类的损害?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解答。我们在把人类尊严看做固有尊严时会遇到重重困难,应当从思想和行动上为我们和子孙后代建造一个"宜居世界"。  相似文献   

16.
人的尊严概念亟需得到清晰说明。在生命伦理学语境中,人的尊严可以在三种意义上合理地使用,即人类物种的尊严、普遍尊严和获得性尊严。人类物种的尊严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物种所拥有的尊严,它的基础是人类物种的典型本质,它的道德要求是保护人类的本质不受侵蚀。个体层面的尊严分为普遍尊严和获得性尊严。普遍尊严是每个人平等具有的道德地位,为全体人类成员赋予了平等的基本权利。获得性尊严是每个人通过体现了人类卓越性的行为在不同程度上获得的。它不是一种道德地位,但可以给人树立更高的道德目标。  相似文献   

17.
《周易》哲学本质上就是有关"生命"的道德哲学。《周易》以"生"为体,从伦理本体论的角度揭示了生命的本源、意义与价值,从而确证了"顺天"之于人之当为的根本意义。"顺天"也即"顺性命之理",因为"性"与"命"皆是天道在不同向度上的表现或要求。因此"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就是人的生命存在之应然,也是人之生命最完美的终极表现。而其途径即"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也即顺应天道之"正"。"养正则吉"可视为《周易》生命伦理的工夫原则,它不同于现代物理与精神"养生",这是一种涉及养万物之生、万民之生、个体身心兼养的全面的"养生"。《周易》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在改造自然和处理人工干预生命进程等生命伦理问题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如果历史上没有耶稣,今年就不会是1997;如果历史上没有耶稣,妇女依然是父权社会的附属品;如果历史上没有耶稣,践踏生命尊严的奴隶制度可能依然狂傲地睥睨人间;如果历史上没有耶稣……  相似文献   

19.
"尊严疗法"是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方法,国外大量研究证实其在提升生命末期患者尊严感、减轻心理痛苦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尊严疗法在中国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且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需从医护人员、生命末期患者及患者家属角度出发,进一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生命末期患者心理特征的实施方案,以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提高他们的生命意义感和存在感,从而提升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吕建高  谢萍 《学海》2011,(5):129-134
人的尊严是一项古老价值,历史上的思想家对人的尊严理论的分歧在于它是内生的还是获得的。尽管这种争论至今未有定论,但二战后的法律文件将人的尊严地位提升到人权基础的高度。就临终病人的死亡权而言,康德"基于道德自主的人的尊严"之哲学智慧受到挑战。人的尊严之现代意蕴主张以"尊重人"替代"尊重选择"而成为首要原则。人的尊严是病人自主的基础。死亡权的尊严内涵是作为选择的尊严和作为关系的尊严之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