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9 毫秒
1.
分类一致性和分类准确性是衡量考试信效度的两个重要评价指标。基于项目反应理论下分类一致性和分类准确性指标,提出认知诊断测验的属性(模式)分类一致性和分类准确性指标,讨论分类一致性指标、分类准确性指标与属性估计误差之间的关系,并由属性掌握概率的估计标准误推导出属性分类准确性的上限。结果显示:属性(模式)分类一致性可准确估计重测一致性;分类准确性指标计算简单,可准确估计认知诊断测验的判准率。  相似文献   

2.
非参数认知诊断分类方法非常适合课堂评估,其诊断结果采用0-1形式而缺乏概率化表征,不能精细地区分被试属性掌握程度的差异或变化,还缺乏可用于评价真实测验分类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指标。要刻画被试属性掌握程度的差异,首要的问题是要为非参数认知诊断方法提供一种可以量化属性掌握概率的方法。针对此问题,基于二项分布和玻尔兹曼分布提出非参数认知诊断方法下诊断结果的概率化表征方法,并用于构建分类准确性和分类一致性指标。模拟研究与实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概率化表征方法与非参数认知诊断方法的分类结果高度一致;概率化表征方法与认知诊断模型所得的属性掌握概率十分接近;概率化表征方法所得的属性(模式)掌握概率可用于计算属性(模式)分类准确性和分类一致性指标,在实际测验情景下可作为信度和效度指标,评价诊断结果的重测一致率和判准率。  相似文献   

3.
任赫  陈平 《心理学报》2021,53(9):1044-1058
计算机化分类测验(Computerized Classification Testing, CCT)由于具备分类的功能, 目前在职业资格考试、健康与护理问卷等以分类为目的的测验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CCT的重要组成部分, 终止规则不仅决定测验停止的条件而且直接影响分类准确率及测验效率。然而, 目前少有研究对多维CCT (Mulitidimensional CCT, MCCT)的终止规则进行探索。针对已有MCCT终止规则的不足, 提出两种新的MCCT终止规则(即基于马氏距离的多维序贯似然比规则Mahalanobis-SPRT和随机缩减的多维广义似然比规则M-SCGLR), 并开展模拟研究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比如, 不同的题库结构、能力维度间相关及分界函数)考查它们的表现。结果表明:(1)在使用补偿性分界函数的条件下, Mahalanobis-SPRT规则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和与同类方法相近的测验长度; (2)在几乎所有实验条件下, M-SCGLR规则不仅在测验精度上大幅优于已有的多维随机缩减规则, 而且具有较短的测验长度。  相似文献   

4.
任赫  黄颖诗  陈平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5):1168-1182
计算机化分类测验(Computerized Classification Testing, CCT)能够高效地对被试进行分类, 已广泛应用于合格性测验及临床心理学中。作为CCT的重要组成部分, 终止规则决定测验何时停止以及将被试最终划分到何种类别, 因此直接影响测验效率及分类准确率。已有的三大类终止规则(似然比规则、贝叶斯决策理论规则及置信区间规则)的核心思想分别为构造假设检验、设计损失函数和比较置信区间相对位置。同时, 在不同测验情境下, CCT的终止规则发展出不同的具体形式。未来研究可以继续开发贝叶斯规则、考虑多维多类别情境以及结合作答时间和机器学习算法。针对测验实际需求, 三类终止规则在合格性测验上均有应用潜力, 而临床问卷则倾向应用贝叶斯规则。  相似文献   

5.
Q矩阵是认知诊断评价的基础和核心要素, 它反映了测验的构念和内容设计, 直接影响着测验诊断分类的效果。本文采用Monte Carlo模拟, 研究了6种属性层级关系下, 不同的Q矩阵设计对于认知诊断效果的影响。用模式判准率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从分类准确性和稳定性的角度来评价诊断效果。实验结果表明:(1) 不同属性层级关系下, 分类准确性会随着测验长度的增加而提高, 但当测验长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会出现“天花板效应”; (2) Q矩阵中R*的个数(NR*)会影响测验的分类准确性及稳定性:NR*越大, 测验的分类稳定性越高, 当测验长度为属性个数的整数倍, 且NR*为测验长度相对属性个数的最大奇数倍时分类准确性最高; (3) Q矩阵中除R*以外的项目考察的属性个数会随着属性层级关系的不同对测验的分类准确性和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 本研究提出了进行诊断评价时Q矩阵优化设计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摘要:引入了三种可以估计认知诊断属性分类一致性信度置信区间的方法:Bootstrap法、平行测验法和平行测验配对法。用模拟研究验证和比较了这三种方法的表现,结果发现,平行测验法和Bootstrap法在被试量比较少、题目数量比较少的情况下,估计的标准误和置信区间较接近,但是随着被试量的增加,Bootstrap法的估计精度提高较快,在被试量大和题目数量较多时基本接近平行测验配对法的结果。Bootstrap法的所需时间最少,平行测验配对法计算过程复杂且用时较长,推荐用Bootstrap法估计认知诊断属性分类一致性信度的置信区间。  相似文献   

7.
刘红云  李冲  张平平  骆方 《心理学报》2012,44(8):1124-1136
测量工具满足等价性是进行多组比较的前提, 测量等价性的检验方法主要有基于CFA的多组比较法和基于IRT的DIF检验两类方法。文章比较了单维测验情境下基于CCFA的DIFFTEST检验方法和基于IRT模型的IRT-LR检验方法, 以及多维测验情境下DIFFTEST和基于MIRT的卡方检验方法的差异。通过模拟研究的方法, 比较了几种方法的检验力和第一类错误, 并考虑了样本总量、样本量的组间均衡性、测验长度、阈值差异大小以及维度间相关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单维测验下, IRT-LR是比DIFFTEST更为严格的检验方法; 多维测验下, 在测验较长、测验维度之间相关较高时, MIRT-MG比DIFFTEST更容易检验出项目阈值的差异, 而在测验长度较短、维度之间相关较小时, DIFFTEST的检验力反而略高于MIRT-MG方法。(2)随着阈值差值增加, DIFFTEST、IRT-LR和MIRT-MG三种方法的检验力均在增加, 当阈值差异达到中等或较大时, 三种方法都可以有效检验出测验阈值的不等价性。(3)随着样本总量增加, DIFFTEST、IRT-LR和MIRT-MG方法的检验力均在增加; 在总样本量不变, 两组样本均衡情况下三种方法的检验力均高于不均衡的情况。(4)违背等价性题目个数不变时, 测验越长DIFFTEST的检验力会下降, 而IRT-LR和MIRT-MG检验力则上升。(5) DIFFTEST方法的一类错误率平均值接近名义值0.05; 而IRT-LR和MIRT-MG方法的一类错误率平均值远低于0.05。  相似文献   

8.
分类一致性和准确性是认知诊断评估中的重要指标,前者反映信度问题,后者反映效度问题。已有研究提出的指标均是基于二分属性,而多分属性的后验概率分布和属性边际概率分布均不同于二分属性,需要构建新指标来衡量多分属性情景下的信效度。本研究基于二分思想,构建出二元式信息指标用于计算多分属性测验中的信效度,并通过实验设计考察了新指标在多种影响因素中的表现,验证了新指标的有效性。最后,为多分属性诊断测验的编制提供了建议,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等级反应模型的规则空间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伟  辛涛 《心理学报》2012,44(2):249-262
本研究基于Tatsuoka的规则空间方法, 对理想反应模式与异常反应指标进行了扩展, 推导了多级评分项目下规则空间方法的算法公式。在4种属性层级结构(发散型、收敛型、线型与无结构型)×4种“失误”作答概率(2%、5%、10%与15%)测验情境下, 以属性模式判准率、被试属性判准率、敏感性与特异性为指标, 检验了多级评分项目下规则空间方法的分类准确性。结果表明:(1) 基于多级评分项目构建的异常反应指标, 能有效地对被试进行分类与解释, 且0-1评分项目下异常反应指标及其性质都是多级评分下的特例; (2) 随着“失误”作答概率的增加, 4种属性层级结构的分类准确性都会降低; (3) 线型和收敛型的分类准确性明显好于发散型与无结构型; (4) 纯规则点的分布对规则空间方法的分类准确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决策一致性指考生在两次平行测验中被一致归类的程度,是衡量标准参照测验质量的重要指标.到目前为止,基于经典测量模型和项目反应模型,研究者已经提出了数十种估计决策一致性指标的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劣进行了比较.由于模型基础和对分数分布的假设不同,各种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测验情境.未来的研究应当对已有方法进行验证,并探讨决策一致性在教育测量中的应用途径,为教育和心理测量工作者估计测验的决策一致性指标提供凭据.  相似文献   

11.
实际应用中测验往往具有多维结构, 如果仍采用单维IRT方法进行等值, 会得到不准确的结果。因此对于多维结构的测验, 需要使用多维IRT等值方法来实现参数的转换。基于共同题设计, 文章通过模拟研究的方法, 考察了不同铆测验设计下几种多维IRT等值方法的表现, 同时考虑了测验长度、两个维度题目数量的比例、铆测验长度、铆测验的选择策略、两个维度之间的相关和等值群体的能力水平差异六个因素的影响。所比较的多维IRT等值方法有:均值/均值(MM)方法, 均值/标准差(MS)方法, Stoking-Lord (SL)方法, Haebara (HB)方法, 最小平方(LS)方法。结果显示:(1) SL, HB和LS方法得到的等值误差均方根最小, 且在各条件下表现较为稳定。(2) MM和MS方法在非等组条件下呈现出很大的误差均方根。(3)铆测验设计对SL, HB和LS方法的等值结果没有显著影响。(4)在两个维度之间的相关较高, 测验长度和铆测验长度较长, 等值群体的能力水平没有差异的条件下, SL, HB和LS方法得到的等值误差均方根最小。  相似文献   

12.
刘玥  刘红云 《心理学报》2017,(9):1234-1246
双因子模型可以同时包含一个全局因子和多个局部因子,在描述多维测验结构时有其独特优势,近些年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基于双因子模型,提出了4种合成总分和维度分的方法,分别是:原始分法,加和法,全局题目加权加和法和局部题目加权加和法,并采用模拟的方法,在样本量、测验长度、维度间相关变化的条件下考察了这些方法与传统多维IRT方法的表现。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对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1)全局加权加和法和局部加权加和法,尤其是局部加权加和法合成的总分和维度分与真值最接近、信度最高。(2)在维度间相关较高,测验长度较长的条件下,局部加权加和法的结果较好,部分条件下甚至优于多维IRT法。(3)仅有局部加权加和法合成的维度分能够反应维度间真实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In multidimensional item response theory (MIRT), it is possible for the estimate of a subject’s ability in some dimension to decrease after they have answered a question correctl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and when this type of paradoxical result can occur. We demonstrate that many response models and statistical estimates can produce paradoxical results and that in the popular class of linearly compensatory models,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es are guaranteed to do so. In light of these finding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multidimensional item response methods for assigning scores in high-stakes testing is called into question.  相似文献   

14.
A hybrid procedure for number correct scoring is proposed. The proposed scoring procedure is based on both classical true-score theory (CTT) and multidimensional item response theory (MIRT). Specifically, the hybrid scoring procedure uses test item weights based on MIRT and the total test scores are computed based on CTT. Thus, what makes the hybrid scoring method attractive is that this method accounts for the dimensionality of the test items while test scores remain easy to compute. Further, the hybrid scoring does not require large sample sizes once the item parameters are known. Monte Carlo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compare and contrast the proposed hybrid scoring method with three other scoring procedur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ll scoring methods in this study generated estimated and true scores that were highly correlated. However, the hybrid scoring procedure had significantly smaller error variances between the estimated and true scores relative to the other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15.
多维项目反应理论等级反应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文久  肖涵敏 《心理学报》2012,44(10):1402-1407
基于因子分析和单维项目反应理论的多维项目反应理论是测量理论的新发展方向之一。但是, 多维项目反应理论仍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 多数研究也只是以二级评分为主。本文首先介绍了逻辑斯蒂形式的多维等级反应模型, 并以二维等级反应模型为例, 分析了模型的数学函数图像及其性质。然后, 推导出了多维等级反应模型的项目信息函数, 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讨论。进一步地, 本文阐述了使用联合极大似然估计和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估计多维等级反应模型参数的思想。最后, 指出了一些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测验垂直等值是指将测试同一心理特质的不同水平的测验转换到同一个分数量尺上的过程。IRT与MIRT是实现垂直等值的主要方法。IRT无需假设被试的能力分布, 参数估计不依赖于样本, 是构建垂直量表的有效方法, 但测验不满足单维假设时其应用受到限制。MIRT结合IRT和因素分析的特点对IRT进行了拓展, 可更有效估计多维测验的项目参数和被试能力参数, 在垂直等值中有重要应用。已有研究主要探讨IRT和MIRT在垂直等值应用中的适用性、标定方法和参数估计方法, 比较研究两种方法的特性。未来研究应纳入更多变量条件进行比较研究, 拓展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等值作为保证测验公平性的技术手段,一直是测验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MIRT理论的发展证明了题目和测验是复杂的,传统的单维模型已经不能满足对人和题目/测验之间关系的探讨需求。目前MIRT等值研究主要有两种取向,其中一种取向是研究多维数据对IRT等值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第二种取向是通过开发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工具研究MIRT等值过程。MIRT等值研究最重要的是对等值方法和过程实现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一些进展,在进行这些研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控制其误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